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若是清军过江,那造成的破坏,会让江浙根本无法恢复。
  “陛下,湖南地区的叛军还没完全剿灭,云南土司沙定洲的叛乱更加蔓延,如今朝廷又在东南用兵台湾,跟荷兰人交战,现在若再渡江北伐,这会不会应付不过来?”
  严我公问这能不能延缓一下北伐的时间,哪怕再争取到一年半载的时间也好,后方不稳,前方再不断用兵,尤其是西线现在形势又在恶化的情况下。
  “正因为西线不稳,后方又有这么多问题,所以我们更得主力北伐,朕又岂不知道多线作战很危险,但若是此时我们停止北伐,转身去对付后方的叛乱等,那是得不偿失的,甚至是非常危险的。”
  云南的叛乱,让云南本地的明军,以及湖南广西四川等地明军去协助平乱,甚至还必须得适当的妥协,对云贵川桂的土司们,适当的让步,给予他们一些安抚赏赐,借助他们的力量来讨伐这些叛乱的土司们。
  虽然这样做,其实也是养虎为患,但这毕竟是未来隐患,眼下都火烧眉毛了,只能先集中力量顾及眼前。只要后方的这些土司部落能够先安抚住,那都得忍着。
  朱以海再次重申,他们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鞑虏。
  必须得先消灭了占据中原的鞑虏后,才能分心去关注其它。
  而在朱以海的所有战略里,江浙地区又是重中之重,这是他的大本营是他的基本盘,必须得保障,为了防止清军攻过来,那他就得主动攻过去。
  战场得在江北,得在山东徐淮,绝不能在江南。
  御营军的核心,三部三军十八镇,其实也还不算强,而战场是最好的练兵场,不打仗光靠补充铠甲武器也是没用的。
  “陛下打算以谁为北伐主将?”
  “朕仍将亲提六师渡江北伐,这次我拟北伐军兵分三路,左路由安庆攻合肥一线,中路由扬州攻徐、淮,右路则自海上攻山东。”
  虽然川陕还没有最新消息,但对朱以海来说,他已经认定西线会失利,所以更加得在东线展开北伐。


第405章 御林军
  浙江,台州。
  天台山下,赵贵带着一家人忙着采摘茶叶,此时清明已过,但还未过谷雨,此时的茶虽不如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那般香甜醇滑,但是谷雨前的雨前茶也是带着大大方方的浓烈春天气息,胜在鲜爽,一口下去,内蕴十足。
  祖籍山东世代生活在北方的赵贵以前没种过茶叶也没摘过茶叶,他的这双手平时是写字记账,炮制药材,现在身上背个茶篓,站在茶山上采摘那鲜嫩的茶芽,显得有几分笨拙,但他还是很投入的在摘着。
  这处茶园子缺少打点,但好在去年秋冬也经过简单修剪护理,茶叶今年不错,带着些许春寒,显得那么嫩绿高贵。
  天台山上雨雾蒙蒙,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
  “吃个饭先。”
  隔壁的赵福过来喊道,他家人多,三个大点的女儿都在去年如愿的嫁给了皇帝的御营将士,还都是士官,虽然都是没有品阶的低级兵头,跟他赵福却也门当户对,毕竟他现在也只是御营粮台的一名流外吏。
  但他已经非常满足了,御营士兵的待遇就挺不错了,而能做为士官,就算是下士,也比上等兵的饷还高一点,在军中不是什长就是什副或是伍长、旗手这些了。
  上等兵一天都有一钱五银子,一月四两五,而下士一天是一钱六,中士一天一钱七,上士一天一钱八,出征打仗还另有行粮,加上赏赐等,这饷钱可是很丰厚了。
  更何况,身为御营的士官,那还有优先娶妻、买田等福利,娶老婆御营出钱,自己不用负担,买田也都是低息分期。
  赵福三个女婿,以前也都是台州这边出去的贫民,但年轻勇敢运气好,跟着皇帝陛下从龙起兵,虽说可能混的一般,仅是个士官,但也是因为他们入伍时间晚些,不是最早的那几批。
  但如今也是摇身一变,有了老婆有了田地房屋,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赵福自己在粮台也算表现不错,虽然能力远不如赵贵,没能跟赵贵一样在年后被正式授予了从九品的官职,但也提了流外品级,现在他一月也有薪银五两。
  “手都麻了。”
  赵贵笑着停下,走到茶树边坐下。
  “是啊,我这都抽好几回筋了,这茶叶好喝可是难采啊,咱们这大男人拿绣花针,采一上午,也没采多少。”
  他们采的是天台山的高山云雾茶,采的都是最嫩的芽尖,明前和雨前茶采的是一芽一叶,一芽二叶。
  一斤炒好的茶,最顶尖的明前茶,需要大约九万个芽头,而就算是一芽二叶的雨前茶,也至少是五万个芽头以上。
  连续摘上九万个芽头,才能炒成一斤茶叶,这绝对是个体力活。
  赵福赵贵他们都采的手抽筋,其实以他们如今的职位和收入,就算不采茶也是可以的,但都是从中原南下的,是经历过饥荒的,他们都很吃苦,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好不容易一家人在台州天台县安家,就不愿意停下来。
  冬去春来,他们忙着重建家园,开垦荒地,合作维修沟渠,年前就开始在犁田,好让土里的虫卵冻死,年后开春,又开始再翻田,缺少耕牛,大家用人背犁,甚至直接拿锄头挖的。
  没有一天休息。
  就算是雨天,也会编筐织席。
  他们这群北人,也开始学习这里本地人,如何种桑树养蚕,如何种麻种桑,甚至还要忙着打理茶园,清明前带着春寒就开始采摘第一批茶叶。
  赵福在地头烧起一堆火,烘烤潮湿的衣服,然后架起一口锅,做起简易的山上午餐。
  烧水,煮一锅红薯稀饭,放入一点腊肉、咸鱼,再加上一点春笋,等煮的差不多,再把从山上扯的蕨菜、野葱扔进去,就是一顿难得的美味。
  这时赵福的几个女婿提着一串小杂鱼上来,都是山间溪里的小鱼,他们几个都是本地人,摸鱼捉虾倒是有一手,取个水的功夫,弄来有一斤多的鱼,赵福大女婿甚至捉来一条菜花蛇,这条蛇也不知道怎么倒霉遇到了他,被一把捉了被砍了脑袋剥了皮。
  “今天有口福了,赶紧烤鱼。”
  去皮后的蛇肉被老赵扔进粥里一起煮。
  “快来休息下,准备吃饭了。”老赵对着还在忙碌着采茶的女人孩子们喊道。
  孩子们欢呼着跑来,女人们则回应说再采一会饭好后便来。
  “今年的茶叶不错。”
  赵贵看着自己辛苦采的茶芽头。
  老赵笑道,“今年茶业行市也不错呢,收购价格挺高。”
  天台的云雾茶不算什么有名的茶叶,就算在浙江这边,杭州的西湖龙井,安吉的白茶,绍兴的平水茶,舟山的普陀佛茶,湖州顾渚紫笋,婺州东白茶、睦州鸠坑茶等。
  绍兴的平水镇早在唐代时就是有名的茶叶加工贸易的集散地,如今更是成为大明重要的茶业中心。
  天台等地的大量茶叶被运往平水进行加工,如今平水有皇家经营的大茶厂,皇家茶厂采用新的珠茶制法,制成的茶叶揉成一团,外形成颗粒状,细圆紧结,宛如珍珠。
  这种平水珠茶跟铁观音外形差不多,铁观音是福建那边出来的名茶,属于青茶,而平水珠茶是炒青绿茶。
  一锅平水珠茶炒制,需要有经验的老师傅炒上十个小时。
  而把传统的绿茶,制成这种新式珠茶的原因也很简单,最主要还是为了出口贸易,一直以来,出口茶叶主要是以福建武夷茶和安徽祁门茶这两种茶为主,主要是红茶。
  而青茶铁观音也是深受外商欢迎,朱以海举旗后,一边练兵北伐,一边也开海贸易,浙江有挺丰富的茶资源,当然不会错过,他以内帑在宁波港建立了外贸的茶行,在绍兴平水又建立了茶庄,收茶制茶销茶一条龙。
  这种平水珠茶,被称为绿色珍珠,挺受欢迎。
  尤其是小日本子,他们很喜欢平水珠茶,茶行出口,每担价格二十四两,虽说这是茶行出口价,里面还包含了报关的税费等,而原产地的茶农们手里的茶叶价格则要低的多,还要经过收茶、制茶、运送港口等多道手费,但平水珠茶的兴起,确实也带动了绍兴周边各大山的茶叶,收购价格也涨了不少。
  大明的茶叶一般来说分为三大类,福建安徽茶商们世代经营的出海茶叶贸易,主营武夷红茶、祁门红茶,其二就是以陕西四川茶商,他们主要是做边茶贸易的,搞茶马交易,行销康藏为主。
  而过去浙江、湖广商人,甚至是山西茶商,则主要是经营内地茶叶贸易,其中山西茶商实力最厚,他们不仅经营内地茶叶销售,还会把茶叶销到蒙古、西域甚至是俄国。
  基本上,福建茶商主要把红茶卖到澳门,买家以荷兰人为主。而山西茶商,把茶叶陆路输往俄国。
  在明末时,东南出海的茶叶,其实大多被郑氏所垄断,甚至不止是茶叶,几乎所有中国出海商货,大多都被郑家垄断,由他们充当二道贩子,转卖给荷兰人等。
  朱以海在浙江开港,重新开通跟日本、朝鲜、琉球等的贸易,甚至直接跟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等贸易,这本身也是打破郑家垄断的,因朱以海军事上实力的增强,大明天子的威望日增,郑氏也只能眼看着皇帝虎口分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