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海打量着满头汗的郭进忠,这人跟着他多年,没什么能力,也没什么野心,最艰难的时候也是不离不弃,是和刘朝一类人。
理应没胆子敢跟郑芝龙暗里交通。
也许是一番好意,但还是逾越了,后宫里的人和事,一旦口子开了,以后可就不好管了。
“退下吧,”
郭进忠跪在那磕了好几个头才起来退下。
等他走到门口,朱以海又道,“下不为例。”
吃完粥,朱以海一时也没了心思处理公务。
郑芝龙入朝,这件事情皇帝虽然刻意放在一边,但郑芝龙还是得小心对待,清廷已经明旨加封郑芝龙为福建王,并授他福建两广三省总督,其用意也是非常明显的。
虽然郑芝龙私会清廷密使,也拒绝了清廷的招降还隐而不报,但这事瞒不过朱以海,这一年来,朱以海已经想办法不断往郑氏身边安插眼线密探,想办法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毕竟福建是郑氏的老巢,却又是朱以海的背后,不得不防。
郑氏在拒绝清使后马上加速北上,还下了不少血本表现,又是给福建行营送船送人送钱粮,又增加带入朝的兵马钱粮等。
不过他越是这样,越说明这家伙不老实。
可如今郑氏这般姿态,朱以海也没理由找他麻烦,或者说北伐在即,朱以海现在也不应当去找他麻烦,一个安稳的后方很重要。
郭进忠刚才的提议虽然犯了忌头,但是这献的策倒也不完全不行,虽然有点想当然了,毕竟政治联姻是一个常用手段,但终究到底还是得讲实力。
不过若是朱以海有意要安抚郑芝龙,那如果纳他女儿入宫,倒也确实是可行的。毕竟朱以海刚起兵时,为了得到郑氏的支持,可是还曾许诺要把女儿嫁给郑芝龙儿子的。
想了许久,朱以海走到他后面的档案密室,翻找郑氏集团的情报存档。
郑芝龙兄弟五个,如今还剩下芝豹和鸿逵(芝凤)两个,他有七个儿子,两个是日本妻子田川氏所生,长子郑森也就是如今的朱成功,次子依然留在日本,并且过继给了妻子娘家田川家,故此现在叫田川七左卫门。
另外五个儿子,则是几房侧室所生,其中第四子郑恩,出自颜氏,其它几儿子则分别由陈氏李氏黄氏等所生。
田川氏取汉姓翁氏,郑芝龙接受招安后,就把她和郑森从日本接回福建了。
田川氏还有个女儿,是郑森的妹妹,也是很小就入了天主教,还取了个教名巴斯嘉,后来日本爆发过教众叛乱,幕府驱逐葡萄牙人出境并禁教,一些在日葡萄牙人便去了澳门,巴斯嘉就也随之去了澳门。
郑芝龙曾打算把女儿接回福建,但女儿却一心想要留在澳门。
甚至朱以海的情报还显示,澳门天主教耶稣会的主教有意把巴斯嘉嫁给教众马努埃尔·贝洛的儿子,安东尼奥·罗德里格斯。
其用意也很明显,澳门的葡萄牙人自在日本闹事最后被幕府禁教并赶出日本后,在远东严重受挫,而本国也是江河日下,不复从前的强势,在远东的葡萄牙人只能自力更生,福建郑芝龙的兴起,已经成了中国沿海最大的势力,甚至还有了官方背景。
所以澳门葡萄牙人,尤其是耶稣会就想通过这桩联姻,跟郑氏加强关系。
说起耶稣会,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传教这么简单。
耶稣会一百一十年前在巴黎建立,就是模仿圣殿骑士团建立的,是一个具有准军事化的纪律和组织的宗教团队,建立者西班牙贵族罗耀拉·伊格纳西是一个蒙提萨组织成员。
而蒙提萨是圣殿骑士团被教廷和法国国王联手镇压后,由一些圣殿骑士团成员秘密建立的。
圣殿骑士团就更古老了,但当他们从耶路撒冷撤回法国后,实际上就成为了一个武装银行组织,通过放贷十分富有,最后法王欠的债太多还不起,干脆联合教皇,把这支不受控制的强大武装给一起灭了。
耶稣会建立,又称耶稣军团,相当于是耶稣御林军的意思。
耶稣会获得罗马教廷教宗的正式许可后,得到了威尼斯犹太银行家们的支持,伊格纳西说白了就是共济会在天主教的分支。
以总会为最高权力机关,以下建立了耶稣会帝国,下设咨议会,分设主管世界各地耶稣会的各个省区,最高权力集中于总管伊格纳西·罗耀拉手中,因此他被称为黑衣教皇。
罗耀拉最初是希望能够率部重返征服耶路撒冷,再建圣殿,但罗马教皇认为耶稣会应当去海外拓展殖民地。
后来教皇命令耶稣会派出传教士去葡萄牙和西班牙建立的各殖民地传教。
耶稣教会员采取隐秘灵修方式,不在修道院修道而是进入世俗生活,按天主教会利益和耶稣会指令来影响社会生活。
通过耶稣会总管直接服务于教皇。
甚至有人说,耶稣会实际上是天主教和哈布斯堡王朝构建世界宗教帝国的别动队和间谍组织。
他们喜欢在海外建立教堂、学校、医院,通过教育来传播新的文化宗室思想。
天主教耶稣会和葡萄牙人在日本出事,也就是他们搞的太过火了,德川幕府看透了他们的用心,且此时德川家也还是有不错的实力,因此迅速的禁教并驱逐了他们。
在日本的失败,让耶稣会和葡萄牙人在远东实力大挫,转而变换政策,与郑氏联姻也是其中体现。
甚至澳门传教士毕方济跟朱以海的合作,本质上也是如此。
不过这桩联姻,目前还没得到郑芝龙的同意,郑芝龙跟荷兰人现在贸易往来多,他并不大愿意跟势力弱小的葡萄牙人合作。
第411章 挖郑家墙角
郑芝龙与颜氏还有一个女儿也到了可成婚的年纪。
说到这个颜氏,那也是有说头的,他就是开台王颜思齐的女儿,当年的海盗王,曾谋划在日本起义,失败后带着郑芝龙他们跑到台湾,结果很快病死,他死后,郑芝龙娶了他的女儿,继承了这个联盟,最后重新建立了他为首的十八芝海上联盟。
郭进忠说的纳郑氏女入宫,也基本上就这两个人选了。
一个是日本田川氏所生,从小入了天主教,后来一直在澳门天主教耶稣会生活,连名字都叫巴斯嘉,应当是一个完全西化的女子。
另一个是海盗王颜思齐女儿所生,她舅舅颜克英也是郑芝龙一官党重要头目,拥有一支舰队,相当于郑氏里的合伙人。
要不是父亲死时他还太年轻,也轮不到郑一官来做盟主。
颜家在台湾和一官党内,都还是有不小的影响力的。
这次郑芝龙入朝,颜克英便随同入朝,还是那八千人的统领大将,他有朝廷授予的副总兵衔。
朱以海虽然觉得政治联姻这玩意有些不好,但真正细细研究下来,却又觉得如果眼下他还要好好安抚郑氏的话,那联姻似乎又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颜克英的身份,又让他觉得若是选颜氏是不错选择,但转头再想,巴斯嘉的耶稣会关系,那也不错。
这想来想去,好像郑芝龙的这两个女儿都不错。
最后朱以海都不由的叹气,想不到他堂堂圣明天子,如今却也要靠裙带关系来稳固权力了。
可偏偏这又是最省时省力还效果好的办法。
……
镇江。
郑氏舰队停泊镇江港。
一艘荷兰三桅双层盖伦战舰上,正是郑字旗号。
平国公、东阁大学士、少保兼太子太保、总理处行走、御营总督郑芝龙站在甲板上,看着很冷清的码头,显得有些沉默。
他脚下这艘船不是传统的中国船,而是西方人的盖伦战舰,也称风帆战舰。
这种风帆战舰,郑芝龙这些年击败了大小几十艘,但他心里还是很佩服这种战舰的,尤其是在外海远洋上相比起中式船有很大优势。
就说他脚下这艘安平号,船分上下双层炮台,密布三十六门火炮,在欧洲海军中,已经只能算是火力一般。
其船三桅,船长五十六点六,宽十点五米,吃水五点一米,定员三百四十一名水手,排水量为六百吨。
整体来说,这条船其实仅算是荷兰海军中的中下等战舰了。
但其在南海上,其火力和防护仍然属于高级战舰,起码称雄东亚海域的郑氏水师,就难有直接匹敌的军舰。
这样的船,他也只是好不容易弄到一艘。
本以为在镇江码头,能够在迎接的朝廷官员和百姓面前,大大涨一涨威风。
可谁知,场面如此冷清。
镇江对他的到来,十分冷淡,先前水师派了一名游击带了三条船过来迎接,然后引他们来到这处军港,并不是镇江的大港,而是另一处小港。
“是不是不知道我们在这边停泊,朝廷在大港迎接?”
郑芝龙看了看身后那支不算小的水师舰队,又看了看军港,尤其是那些岸防炮台,甚至是水寨浮城,又上下游不远处的一些水师战舰。
心中略有所得。
颜克英上前来,“大哥?”
“不急,让弟兄们收帆下锚,咱们先休息一会。”郑芝龙沉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