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谁又能想到,清军趁机发兵,吴三桂会开山海关带路打进北京?
大顺朝居然一下子就亡了?
老实说,耿仲明现在也完全看不懂这天下形势了,但他知道,不管这天下大势将来如何分合,但首先他得活着。
否则,一切休谈。
孔有德、尚可喜宁死也不愿降明,但他耿仲明不一样。
好好的为什么要去死!
好死不如赖活着,何况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就怕咱们现在降了,两头不落好啊,到时两边都不信任咱,里外不是人。”
“事在人为。”耿仲明叹气,当年东江四将,如今只剩下他一人了,他可不想也倒下了。
“派兄弟悄悄出城给绍天帝回个信吧。”
耿仲明愿意谈,但有条件。
“我愿意反正归明,重新为大明效力,但我与麾下将士们不愿意留在山东,希望陛下能够让我率部出海,前往皮岛,重开东江镇,我与麾下将士们愿为朝廷在辽东后方开辟一个新战场!”
耿二的这打算一说出来,三员大将都怔住。
离开山东,去皮岛?
重开东江?
第455章 跪见
莱州城下。
皇帝亲临,围城的将士们士气大增,甚至就连在御前参谋赞画的一众反正降将也都摩拳擦掌主动请缨想要一试身手。
花马刘刘良佐、李成栋、土国宝、吴胜兆、张国柱、高进忠、杨承祖、李遇春等都请求出战。
神机镇的炮兵们都兴奋起来,硬是调动火炮,对着莱州城就是一通猛轰,把城垛都轰掉好多。
搞的城里的耿二还以为他提的条件让大明天子恼怒了,赶紧冒着炮火, 又派了一个亲信出城来送上第二封密信,口气恭敬的多。
朱以海带着诸将观看了半天攻城战,步炮协同,打的还有模有样,但因为攻城器械不足,所以也是点到为止而已, 鼓噪一阵,也就结束了。
虽然莱州城还远不如登州城险要坚固, 而且莱州城上也缺乏火炮等, 但里面有上万人守着,尤其是耿仲明和孔有德的部下,在明末那都算是精锐之兵。
当年他们在登莱叛乱就是以辽东兵为主,再加上后来毛大的东江兵等,投后金后,以辽东汉人补充,不论装备还是训练这块,其实都已经是远超大明的兵了。
城外还在加紧打造攻城器械,不过要攻这样的坚城,攻城器械得打造很多,主要还是各种云梯、冲车等,不是简单的长梯子,而是更复杂更安全的一些大器械。
古代围城不动几个月甚至几年,光是造攻城器械就得很长时间, 甚至在一些险要偏远的地区,甚至还会直接用铜料过去铸炮, 而不是把炮运过去。
巡视一遍, 回到军帐中。
见过了耿二的第二个密使后, 朱以海跟几位御前大臣们讨论。
“耿贼毫无诚意!”沈廷扬直言。
“臣倒觉得耿仲明既然肯一而再的派人来谈,那说明还是有些想法的,可以争取。”持此意见的是严我公。
这位最擅长统战工作,对于那些降将的心理路程更了解一些。
朱以海听大家说完看法后,笑着道,“看来孔有德的死,对耿仲明的震动还是很大的,他也不愿意跟咱们硬拼。”
“臣以为没必要理踩耿贼,最多半个月,就能攻下莱州。”总兵金攻玉道。
“朕倒觉得,耿二还是值得分化拉拢的,如果他愿意让出莱州,这是好事。”
“可如果他只是想借此拖延时间?”
“让耿仲明亲自来见朕吧,如果他真有诚意的话,当面谈。”
……
“当面谈?”
莱州城中,耿仲明听完信使回复,陷入沉思。
“当心有诈!”徐得功提醒。
耿仲明考试了许久, 不是打算秘密出城去拜见朱以海。
刚才明军的百炮齐鸣,让耿仲明心中再无半点安全感, 如果明军真的不顾一切来攻城, 他觉得就算城中现在他有一万人,可也绝对守不住几天,根本等不到援军到来,而且他认为,博洛的援军本来也不太可能过的来。
一没粮草,二来明军在南边也还有兵马拖着。
再三考虑后,耿仲明带上了陈绍宗,留下徐得功和连得成二总兵辅佐儿子耿继茂守城,万一朱以海言而无信,诱他出城捕杀,到时他们就坚守到底。
做了一番安排后,耿仲明和陈绍宗都换上了家丁队的衣甲,然后悄然出城来。
出城没多远,便碰上明军巡骑。
说是信使后就被带进大营。
“这不是耿二爷吗?”
营门口,突然一个声音叫住他。
耿仲明抬头一看,居然是花马刘刘良佐,弘光朝的江北四镇之一。
“刘将军也在这?”
“嗯,我去年献徐淮归附陛下,如今在御前行走,耿二爷这是也要反正了?”花马刘笑道。
看到这个家伙,耿仲明有些不屑,不过转念一想,如今自己不也是到这地步了,谁也别笑话谁了。
“我来拜见陛下。”
“我带你过去。”花马刘在营里闲着也是无事,便干脆带着过去,边走边聊。
耿二跟他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一路,倒也有些收复,他发现这家伙好像对现在的处境挺满足。
他献徐淮反正有功,所以授封伯爵,还加了提督衔,虽没直接统兵,但能在御前行走,随侍驾前,也还不错。
起码没被找理由清算了什么的。
到了内营门口,花马刘道,“我就陪你到这了,等你面圣完,一起喝酒。”
“好。”
门口等了会,有御前侍卫来领人。
经过搜身后,最后被带到了皇帝面前。
耿仲明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位如今天下扬名的绍天帝,觉得他实在太过年轻了些。
“唐太宗十六岁便起兵打天下,二十七岁即位为帝,一生立下不世功业,开创大唐盛世,朕二十七岁才举兵,相差甚远了!”
耿仲没想到自己的心思全被看破,更加心中佩服,赶紧跪下大礼参拜,“罪臣耿仲明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以海打量着耿仲明,长的很高大魁梧,脸很黑,可那双手却特别白的显眼。
而且这人语气语速都拿捏的挺好,不愧有狡诈如狐之名。
“耿卿说想率部重开东江?”
耿仲明接上话头,说愿意献出莱州城,然后去皮岛重开东江,甚至恢复广鹿、石城等辽东诸岛。
说的还挺激昂,却只字不提他不想留在这里替朱以海卖命打仗的事实。
朱以海也说破,而是先问了一些莱州城中的情况,以及耿仲明在辽东家里的情况,以及他麾下将士们的一些基本情况。
耿仲明也没说谎,有一说一。
莱州城里现在有兵一万,当然有不少是刚拉的壮丁新兵。他自己有五千人马,孔有德部将孙龙有两千人,然后就是拉了三千的壮丁新兵,凑了一万人。
兵虽不少,但城中粮草不足,已经只够半个多月的了,而且军心士气很不稳定,甚至莱州城中的士绅百姓们大多蠢蠢欲动。
“耿将军若是现在开城投降,并移镇东江,只怕鞑子不会放过你们辽阳的家人。”
“忠孝难两全!”耿仲明无奈叹气道。
“朕倒还有一个两全之策,”朱以海笑着道,“朕可以安排一下,到时半夜放你们出城,假装是你们突围出城,然后在莱州湾浮海去辽东,你们可以先回辽东海州接回你们的家眷等,然后再出海,往皮岛重开东江镇,带着家眷等在那边驻防。”
“这样一来,鞑子一时也不知实情,这样你们的家人可一时无忧,甚至你们还能一路顺利的回到辽东。等接到家眷了,再杀鞑子一个措手不及,夺他海州、辽阳,劫他钱粮物资,然后出海去东江,这样既接回了家人,一家团聚,又能有开镇的物资钱粮等,岂不两全齐美?”
“若是你们船只不够,朕还可以安排水师派船过去接应,直接到辽东湾等候,还可以在盖州附近的连云岛或是复州边的长生岛先建立转运营地,临时安置,然后转运往皮岛、鹿岛、石城岛等,如何?”
朱以海拿出地图,把旅顺以东的长山列岛以及鸭绿江口的皮岛、身弥岛,都划给耿仲明。
看着皇帝亲自在地图上划出的那条线,耿仲明心动了。
他之前提出撤出莱州去皮岛重开东江,其实也并不全是真的,虚虚实实而已。
反正进退都有余地。
先离开莱州这个死地再说,等退回到辽东后,到时再骑墙观望,若清军形势好,完全可以说是突围出来的,若是明军形势好,那再考虑去东江也不迟。
他甚至也没想过,这个提议大明就会答应,反正就是先提个条件,成不成再说,还可以讨价还价嘛。
能不用为大明打仗是最好的,实在不行那也只能再考虑。
两害相权取其轻而已。
可是现在皇帝这态度,让他心动了。
这安排确实不错,若是有皇帝替他们演戏配合,那他确实很有机会撤回辽东海州老家,甚至接回他和麾下将士们在那的家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