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请王将军!”
  王光泰入城,亲兵被带走,最后就两兄弟被带过来,甚至身上的甲、剑等全被扣留。
  对这些,王光泰很淡然。
  进屋,见到高斗枢以外,孙守法、刘体纯、贺珍这些先前在关中做战的搭档们都在,稍有些意外。
  “光泰拜见高部堂,拜见孙抚院,拜见贺提督,拜见刘将军。”
  高斗枢笑着道,“客气啥,请坐。”
  王光泰道,“实不相瞒,今日我是来负荆请罪的,家兄叛明降清,我深感愧疚,特来请罪。”
  几人都打量着王光泰,目光里有些意外。
  王光泰把王光恩的计划脱口说出,然后又说现在郧阳缺粮严重。
  贺珍有些怀疑的打量着王光泰,“王光恩是你亲大哥,你为何把这些告诉我们?”
  “因为我是大明臣子,当今天子恩赐于我,我岂能分不清公私?我大哥不顾忠义,那我便只能大义灭亲。”
  贺珍不信这些话,乱世之时,哪有什么忠义可言呢,就如他,本是明将,可后来降顺,再降清,再归明,所做的一切选择,不过是因为利益而已。
  他不信出身流贼的王光泰还真会深怀什么忠义。
  可一时又想不明白这是玩的哪一出。
  “我请高部堂立即派人去平利接管我的人马,现在他们暂由我的副将也是我大舅哥李好生统领,我已经交待过他,等高部堂派人过去接掌时全力配合。”
  刘体纯、孙守法、高斗枢几人也是半信半疑的打量着王光泰。
  “还请高部堂多做提防,若是高部堂不信我,可以直接把我们兄弟俩关入狱中便是。若是信我,请赶紧加强部署。”
  “我们兄弟也愿意来个将计就计,助高部堂击败郧阳来犯之敌!”


第479章 定国借路
  四川。
  广元城中张献忠面对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阳平关也不免英雄气短,甚至被迫叫来了义子女婿们做最坏交待。
  他再次确立张可望继承人身份,甚至交待若他兵败身死就让他们率军归明。
  四大义子跪地泣哭,认为不可灰心气馁,但张献忠确实已经心生绝望。
  张定国请求分兵寻找出路,杀出一条血路来。
  张献忠虽然应允,却也让丞相女婿汪兆麟派使者去顺庆凤凰山拜见文安之, 向明军上表请罪,同时请援借路。虽然他认为明军此时定会坐山观虎斗,甚至随时可能落井下石,但如今时势下,却也没有其它法子,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领了军令, 张定国便率一军往西北, 沿白龙江而进,意图绕道阶州, 打通前往秦州天水,或是迂回绕道嘉陵江的上游成县一带,经走马岭道至阳平关后,或绕更大的圈,从略阳经武兴道至阳平关后。
  不过这条道路极难行,因为不管怎么走,他都先得通过七百里阴平小道。
  阳平关所在的金牛道已经是十分艰险,大部份都是在悬崖绝壁上打孔插木修栈道为路,但阴平栈道更险更难。
  栈道更陡峭更蜿蜒也更窄。
  从广元往西北二百余里,还要面临着不让阳平关的玉垒关阻拦,玉垒关前的白龙江面上修建伸臂木梁桥一座,称为阴平桥头,能供兵马通行,历来是兵家据关守险之处,亦是兵家必争之所。
  张定国领兵穿行山谷栈道之间,一路艰辛的走了二百多里, 抵达阴平桥头。
  白龙江和白水江双江交汇之处,右面白龙江一侧,阴平桥立于两崖之间。
  李定国看着这处地形,也不由的惊叹。
  “殿下,这就是阴平古桥了,桥对面就是玉垒关。”
  一名羌人向导向李定国禀报。
  李定国看着这雄关古桥,陷入两难。
  这处险要丝毫不比阳平关弱,想强攻夺取太难了。
  一名幕僚也感慨道,“三国时期,魏将郭淮就曾亲率大军筑城于大桥下,以攻击蜀将廖化,这座城就叫郭淮城,历经千余年,郭淮城早已不在,但城址所在地方,当地人却一直叫城墙坝,现在还有许多残垣断壁能看到。”
  “后来邓艾伐蜀,就败姜维于阴平玉垒关桥头,也就是此处了, 姜维弃关,退保剑阁, 终究还是无力回天, 蜀国灭亡。”
  “开天一堑锁咽喉,控制西南二百州,御寇有方泥不清,重门无警析常收!”
  张定国越发头痛了。
  姜维主动弃玉垒关退守剑阁,当时邓艾是从武都方向过来,现在恰相反,他是要从广元往武都方向去。
  “刘进忠已经能确定是投明了,如今他据守此关,定不会让我等通过的。”
  刘进忠是张定国少数比较佩服的西军将领,他的骁骑营大都是川北人,个个骁勇敢战,十分能打,在西军百二营里也是有名的。
  相比之下,西皇义子的张定国,此时还比较年轻,是在近年头才崭露出来的年轻一代将领,虽然也敢打敢拼,还是张献忠的义子、近侍出身,但经验还不够丰厚,所以张能奇、张定国等先前进攻川北马科、汉中贺珍,都曾经连吃败仗。
  面对着骁骑营都督刘进忠,尤其是已经投明的刘进忠,张定国没什么底气。
  可这玉垒关、阴平桥挡在必经之路上。
  “准备战斗吧!”张定国无奈下令。
  ……
  玉垒关城中。
  此时大明御营陕甘行营的主要将领们也都早到了此地,勉强完成行营整编的各部,也都紧急调来了五千。
  “张定国是张献忠义子,今年虽仅二十六岁,但却深得其信任,而且勇猛敢冲,封安西王,挂安西将军印,统管十六营人马。他贫农出身,年仅十岁就已投入张献忠军,因其勇悍而特收为义子,在他十七岁的时候,已经开始独领两万人马随张献忠征战河南湖广了,二十岁那年,乔装官军,带着二十骑连夜诈入襄阳,一举为张献忠拿下襄阳城,人送外号小尉迟!”
  副提督刘进忠对着义弟张大鹏说起这位小尉迟。
  张定国刚一出广元,这边行营便已经得到密报,赶紧调兵增防玉垒关了。
  “贼子尔!”
  行营总监文协吉冷哼一声,十分不屑的道,十岁便从贼,那更是不可宽恕。所有西贼没有一个值得相信的,反复横跳,叛降不定。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这张定国再嚣张,也不过一小贼,咱们只要守住阴平桥,守住玉垒关,他张国定还能插翅飞过去不成?”
  “就算他再猛,我们万一守不住,那就直接把桥砍了,或者把阴平栈道烧掉一段,亦能将他拦住。”
  刘进忠也投过西营,所以对文协吉这态度有些不太舒服,“阴平七百里栈道,险恶无比,如果烧毁,也是断绝了我们回川之路,想再修复可是十分艰难的。”
  身为提督的张大鹏一直在看着地图。
  在这段时间行营的整编中,他的身份其实一直也是有些微妙,不说刘进忠以前是西军大将,也不说文协吉三兄弟那是经略文安之的公子,就是随来的唐镇邦,那也是湖广有名的土司。
  至于说之前在本地和陕甘一带起义最后退回来的那些义军将领,不少原也是朝廷官军,或也是一方豪强,哪怕攻西安兵败,退回来也还是很快聚拢不少人马,甚至占州控县。
  相比之下,张大鹏这位提督,一年多前还只是个打散工的贫民,就算是在他入川后,也不过是个新授营官而已。
  但最后却是他坐了这提督之位。
  这对于一支几乎完全是新建起来的行营来说,他的地位一直被置疑。
  好在张大鹏也顶住了压力,这个时候没有多想其它,只想着如何能够完成文经略的任务,不负皇帝陛下。
  顶着压力,整编各路人马,立军规,行军法,甚至还带着新建中的行营,打了好几仗,既要对付那些见风使舵转向清廷的地方投降派地主武装,还得应付那些趁机做乱劫掠的乱兵和贼匪。
  几仗下来,张世鹏每次都会在战前做好细致部署,战斗时又带敢死营冲锋在前,战后又能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十分公正严明。
  加之刘进忠、唐镇邦、文协吉他们的支持,贺弘器、李明义、蒋登雷、王元、马德、郭君镇、刘文炳等诸将也都心中稍服。
  而张大鹏对贺弘器等原闯营诸将也好,对原朝廷将领也好,对地主豪强也罢,都一视同仁,哪怕他们不服自己,也对他们十分礼貌,正是他的这种有礼,加上身先士卒,又十分公正,再加上有刘进忠、唐镇邦等的支持,让他渐渐站稳脚根。
  不过之前打的几仗,也都是小场面。
  这次面对着带着两万人马前来的张定国,这才是关键之战。
  诸将你一言我一语,各有意见。
  总督马协吉是坚决要兵来将挡针锋相对的,甚至提出打不赢烧桥烧栈道也不能让西贼过来。
  刘进忠则认为得保住桥和栈道,甚至认为可以谈。
  至于贺弘器几将,他们则不太愿意跟张定国硬拼,觉得不如退守文县铁炉寨和后面的临江关。
  不跟他们打,跟他们耗!
  “诸位!”
  张大鹏轻轻敲了几下桌子。
  “张定国率军两万前来,据目前情报,他是要借道去打鞑子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