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到唐,金银比价其实不高,一般是一比五或比六,也叫换五,换六。明初,朝廷规定一两黄金换四两白银,不过很快就涨到六两七两,崇祯初时已经是十两以上。
而崇祯末年,天下动荡,黄金越发值钱,海外黄金值钱,也大量用白银来套黄金,现在南边大明也是暗里到北方以银套金。
导致北京现在官面上黄金是一两换十两白银,但其实私下里,已经是差不多一两黄金换十五两白银了,甚至还在涨。
老刘是户部的,上月北京黑市里一两黄金换十四两九白银,而这月,已经一两换十五两四了。
这一条小黄鱼,标准一两重,很精致,却能值十五两四银子。
老刘却道,“现在一石小米,已经卖到八两银子了。”
这一条小黄鱼,买两石小米还差点。
老宋点头,“是啊,粮价越来越贵,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一天一个价了,你说怎么就涨这么疯?”
“因为到处都大乱,山西姜瓖反,整个山东就剩下太原及周边还撑着,陕北王永强兄弟反,仅剩下关中平原还没乱,这山东大水,河南叛乱,甚至土国宝都打到保定府附近了,天津港外都一直是明战舰堵着,运河也全断了,没有漕粮入京,虽从各地急征粮食,可也难以接济!”
粮食供给严重不足。
而京师那些入关的八旗王公、旗人们,手头却都挺富有,个个手里有不少银子,毕竟这些年没少抢,尤其是入关以后。
但问题是,没粮食会饿死,可银子再多有时也不能充饥。
“还会涨的,当年在关外,清太祖驾崩后,辽东大饥,一斗粮价银八两,民中人相食。国中银两虽多,然无处贸易,是以银两贱而诸物贵,尤其粮极贵。”
当年鞑子在关外,年年打仗,不断动员征战,关外灾害不断,收成锐减,于是大饥荒。
抢回去的银子虽多,却换不到粮食。
现在北京,也开始有这种趋势了。
要不是崇祯十四五年时的那京师大鼠疫,死了有二十万人,后来李自成入京加清军入京,又锐减了许多人口,加上北方地区因鼠疫、战争、饥荒减少的上千万人口,从年初,就肯定已经爆发大饥荒了,哪还能撑到现在。
大同为何会反,一定程度也是因为江南漕粮断绝后,清廷向河北山西辽东等地紧急征缴粮食有关,以前只从江南等六省运粮入京,其它省是折银征收,但现在只能从各地征粮了,不要银子,只要实物。
百姓手头的粮食被一征再征,人都要饿死了,岂不反。
民以食为天,一旦粮食供给不上,最先倒霉的还是小民百姓。
毕竟粮食稍涨价,大家就买不起了。
“二爷,我那还有一条大黄鱼,我给你取来。”
足十两的精美大黄鱼拿到了手上,刘二爷脸色也立马充满了笑容,价值一百五十多两银子呢。
“时道艰难,以后有什么消息还请二爷多透露,我回头再去取条大黄鱼送来,”说着,又递上根小黄鱼。
一大一小两条金灿灿黄鱼在手,刘二笑的更灿烂了。
其实他早就知道这宋掌柜不是什么正经生意人,他甚至暗里派人去通州打探过宋掌柜的消息。
他也知道宋掌柜送银子送黄金给他,从他这里买消息,其实他是担着掉脑袋风险的,但这年头,谁顾的上这些呢。
两条大黄鱼,值得他冒任何风险了。
“宋掌柜的帮我悄悄弄十石粮,也不计是老米还是小米、白粮这些。”
“没问题,包我身上,三天时间,保证把粮给你弄来,就五石仓米五石小米如何?”
“好的好的。”老刘非常满意,拉着宋掌柜,“咱们到里头好好聊聊,我这倒是有不少最新消息呢。”
“豪格已经在狱中被杀了,对外说是病死。”
“多尔衮三兄弟全死了,如今妻妾也全被代善等八旗主子贝勒们分了,如今带兵去攻大同的是岳乐,太祖之孙,阿巴泰的第四子岳乐,就是博洛的兄弟,他原是镇国公,如今据说是被皇帝钦封为安郡王,
并与济尔哈朗长子富尔敦和兄长博洛同掌正蓝旗,富尔敦十个牛录,岳东八个牛录,博洛七个牛录,富尔敦为旗主。
这次以岳乐挂帅征大同,代善第四子谦郡王瓦克达为副将,调驻京八旗一万兵并直隶宣大山西等兵二万从征大同,还携带了四十多门红衣大炮。
富尔敦、满达海二王,则领兵一万增驻保定、天津。
调吴三桂守西安……”
宋掌柜仔细的记在心里,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情报,“能不能打听到更详细些的消息,比如说岳乐带的这一万驻京八旗,主要将领有哪些,满蒙汉各多少,装备如何,以及粮草器械的调度等等?”
刘二倒不急不慌。
“给我三天时间。”
宋掌柜点头,“好,三天后我把粮食弄来,悄悄送你家后门。”
“嗯,到时我把消息一起给你。”
等送走了刘二爷,宋承烈四兄弟过来。
“这狗汉奸有情报吗?”
“嗯,”
宋掌柜真实身份是锦衣卫的人,他之前确实是在通州,也是做买卖的,但那只是他以前在锦衣卫的掩护身份,宋掌柜是个老锦衣卫了,在一年前,他就重新南边的朝廷取得了联系,也得到了重新授职,并接到了任务。
半年前带着四个手下来到北京城里,开起这个小铺子做掩护,暗里收集情报传递信息。
“鞑子看来是要先拿下大同,必须得把这个消息马上传回去。”
“几条黄鱼就换这消息?现北京城谁不知道这个?”
“你们懂什么,重要的不是要打大同,而是更多的细节,而且刘二被我们喂饱后,以后就成了我们线上的蚂蚱,还能跑哪去?”
第537章 归德团练
登州。
归德营正在杀猪宰羊。
赵忠义被天子收为义子,赐国姓,授归德团练总兵,还特调拔两千御营兵隶属其麾下,还拔三千套绵甲,鸟铳两千,抬枪百杆,其它军械若干。
起程在即,皇帝特赐酒肉。
“国姓爷,”
赵贵兄弟俩过来打招呼,递上赏赐单子,“万岁爷对咱们营真不错,两千一百人,却赏了十头猪。”
赵贵原是登州忠武镇后勤的财务官,这次被点选为归德团练的后勤处长。归德团练虽然被人称为杂牌,但毕竟也是新设一镇,还是国姓爷统领的,规格上也仅比御营镇要低一些。
所以赵贵这次是升官了,从五品。
直接就换上浅绯袍了,升官速度让人羡慕。
从御营忠武镇转去地方团练,这也是机遇。
赵贵对于命令完全服从,没发牢骚,倒是赵福有些不太愿意,觉得御营天子亲军,前程更好,而归德营就是个杂牌,还是团练,河南那边形势也不好,谁知道哪天就没了。
虽然这次调拔两千人马前往,但这本来也是御营新整编汰下来的,并非真正精锐。
不过最后赵贵劝说下,在加上这七品官阶的诱惑,赵福还是跟着来了。
朱忠义对于皇帝调来的两千御营兵,以及一众副将、参将、游击,甚至是军令、参军、后勤、监察、装备各处的处长们,也都很客气。
“都是大肥猪,一头猪估计能出一百六七十斤肉,还能有二三十斤的下水,十头肥猪算下来,两千一百人,一人都能合上一斤肉了。”赵福笑道。
在明末,猪肉已经属于奢侈品了,尤其是在天启崇祯以后,一般百姓饭都吃不上,哪还吃的起肉。
正德初年,继弘治承平之后,南京物价甚贱,在那个年月,猪肉一斤值好钱七八文,牛肉甚至只值四五文,鱼虾一斤也才四五文。
等到天启后,这肉就越来越吃不起了,天启元年,南京猪肉每斤就要卖四十文,羊肉也是四十余钱,一只鹅要五百钱,鸭二百多钱一只,鸡也值二百多钱。
到了崇祯末,猪肉甚至贵到二钱银子一斤。
哪怕是如今情况相对好转了些,但也只是对比去年,实际上物价仍然很高,粮价有所回落,但仍是一两多银子一石,而像是猪羊牛鸡鸭这些,价格仍是居高不下,因为供需不平衡,越是动荡时,这些养殖供应的越少。
而战后也是优先恢复粮食生产,先把粮价打下来。
金华火腿这样易保存储存还味道好的,甚至价格更贵,晚明一只金华火腿三四钱,而到此时更是翻番。
登州现在是都城,又处于前线,人口激增,需求大,购买力还强,许多生猪还要从南边海运过来,所以价格非常贵,哪怕是由内务府提供的,也都要一钱银子一斤。
这十头猪,得值二百两左右。
就算是宫廷、六部百司等的官吏、将士们,现在肉禽蛋等供应也是非常不足的。
皇帝一次赏给他们十头大猪,这确实很奢侈了。
反正猪赶进营,大家都很兴奋的忙碌起来,扯猪尾巴的,扯猪耳朵的,抱猪腰的,把猪制服后,火兵上前杀猪,放血。
有人负责烧水,然后烫皮刮毛,那边已经把接下的猪血拿去做猪血豆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