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街巷里很多一大片的血肉,就是他们试图负隅顽抗向明军发起冲锋时,结果被火炮的霰弹轰成渣,幸运逃过一劫的也会被火铳补枪。
  他们绝大多数人,曾经纵横关外,甚至入关后纵横中原,但在这里困饿两年后,面对着这支全新的御营明军,却连一换一都只是奢望了。
  这种仗对他们而言是不公平的,他们缺少火器,缺少弓矢,甚至太久没吃过一顿正常饭了,他们甚至盐都早断了,只能在院墙脚,把受潮风化的墙泥刮下来装进缸里加水浸泡提炼,熬煮晒干成为硝盐。
  这种硝盐也极难得,好多还都是在茅厕墙上刮下来的,可谁还顾的这些。
  这两年他们也在城里试着种粮种菜,但所得有限。
  “俘获了一万多人,如何处置?”
  郑遵谦眉头一皱,“怎么还这么多俘虏?”
  “大多是鞑子的老弱妇孺,他们跪地请降,也没武器,咱也不好杀了。”
  郑遵谦不满,“鞑子的妇孺,就不是鞑子?还有那些包衣,既然能让鞑子留到现在,说明都是些死心踏地的二鞑子汉奸,跟鞑子一样可恶。”
  “可他们毕竟投降了。”
  “投降,他们现在想投降了?”
  “他们从关外到关内,屠了我们多少同袍百姓,那些被他们屠城的百姓,他们给过活路吗?”
  “全杀了,省的浪费粮食。”
  朱忠义上前一步,“都督,战斗时杀了也就杀了,可现在战斗已经结束,而且人数这么多,要是全杀了,到时那些御史言官肯定会弹劾的,咱们拿下颍州是立了一功,总不能最后因这些鞑子,反而给背上罪名吧,不值得。”
  “我们都恨鞑子,这些鞑子的妇孺也不是无辜的,但咱们也是武人,朝廷的将军,战斗既然结束,这些就不归我们处置了。
  我相信陛下也不会便宜这些鞑子的,不如先关入战俘营,听侯圣人发落?”
  王之仁破兖州时杀了两万人,事后也被许多人弹劾,还差点引发朝廷动荡。
  “这种脏手的事情,本来就该我们这些武人来做的,难道还要推给陛下?”郑遵谦道。
  朱忠义还是劝说他,“杀了也是浪费,留着多少还有些用的,不管是送去矿山为奴挖矿,还是流放台湾垦荒种甘蔗为奴,总还是有些价值的,就算直接发卖为奴,不也能卖些银子吗,也能充当军费啊。”
  杀了既脏手又浪费。
  “你们啊,就是怕脏手,怕被文官弹劾!”郑遵谦叹气。
  “既然如此,那就都押到俘虏营关押,不过有一点,不能对他们太好,每天就一顿稀饭,还得干活,就算有伤有病,也不许浪费医药给他们用,要是死了,也是早点结束他们罪孽的一生,谁让他们来这里呢,我们请他们来的吗?”
  郑遵谦特意看了勒克德浑的首级,还要搜寻到的他的铠甲武器,以及印信等。
  “派人快马献给皇帝陛下。”
  陈潜夫等也顶着烈日入城巡视,看着这惨烈的战后景象,不少文官脸色发白,毕竟到处都是残肢断臂的情况可不多见。
  而郑遵谦把个已经有味的勒克德浑首级提给他们看,也让他们大倒胃口,看着那个狰狞的首级,很难与那个辅政王的尊贵身份联系起来,何况他不仅是亲王,他祖父还是摄政王代善。
  但现在,也不过是几斤正在腐坏的皮肉。
  陈潜夫听说俘虏了许多鞑子,还担心郑遵谦会杀俘,等听他说会全关起来听侯皇帝发落时,他才算松口气。
  战后杀俘不是祥不祥的问题,而是这样滥杀是很不好的。
  一支军队如果这样杀俘,以后就难免染上戾气,会很难约束的。
  “郑都督要是放心的话,不如将这些俘虏交给我们来关押看守?”陈潜夫提议。
  “这里的战斗已经结束,打扫完战场后,我们就得火速赶往南阳了,吴三桂和尼堪等随时可能会赶往南阳。”颍州到南阳,有近八百里路,虽说道路平坦好走,可如今炎炎夏季行军也不容易。
  何况要携带大炮等,一天也就行军六十里,颍州到南阳,路上得半个月。
  “今天打扫战场,点验首级,登记军功,明天休息一天,后天全军开拔奔赴南阳,十日内赶到南阳,准备战斗。这里善后之事,就都交给陈总督了。”
  “没问题,我善后好,便来南阳协理钱粮。”
  南阳府属新划的豫西道,南阳之战,陈潜夫这个黄淮总督兼河南巡抚,自然得去。
  颍州之战打的轻松,但南阳之战绝不容易。
  不过这场仗肯定得打,郑遵谦他们这三镇也不是南阳之战的全部兵力,现在皇帝也正往洛阳来,几镇御营都会过来。
  另外湖广江西的朱胜利等也会带兵参与此次会战。
  郑遵谦计划早点去南阳,不让吴三桂的增援进南阳城。


第689章 鲁王宝藏
  皇帝从济南出发后,沿沙河河谷过泰山,抵达泰安,在那里祭祀泰山,又接见士民,还让诸法司接受百姓诉状,迅速的决断了一些桉件,赢得无数百姓称颂后,沿大汶河而下,再转泗河支流险河,南抵曲阜。
  在曲阜,皇帝先去拜了少昊陵,然后再去拜孔庙。
  曲阜孔府,皇帝召见了孔家的奉祀官和五经博士,以及各宗宗长等后,向第六十四代衍圣公,现奉祀官孔衍植提出一个要求,就是把曲阜孔府腾出来,与孔庙孔林一起规划,成为儒家圣地,由朝廷派官吏负责管理。
  皇帝很尊奉孔子。
  所以打算对这块儒家圣地,好好规划保护。
  孔衍植病怏怏的坐在那里,诚惶诚恐,他是怎么也料不到,他们孔家几十代传承,到了他这里居然要断掉了。
  虽然现在也后悔当初不该向李自成和多尔衮劝进,但也没后悔药吃,何况孔家惯例如此,历朝皇帝也没有怪罪的道理。
  可偏偏这位就非要如此苛刻,说来孔家跟兖州鲁王府,还是二百多年邻居,十几代的姻亲。
  但皇帝说翻脸就翻脸。
  一点情面都不留啊。
  之前削衍圣公爵,只给他一个七品奉祀官和一个五经博士的世袭职,后来又要尽收孔府之地,仅留他一千二百亩,每丁二十亩,其余的都要收走。
  这个打击,让孔衍植是一病不起。
  又惊又吓,还愧对祖先。
  可谁能知道,皇帝现在一来,还要把孔府都收走啊。
  孔庙历史悠久,孔子死后第二年,由鲁哀公在孔子生前故宅基础上改建而成,历经各朝,特别是唐宋时不断扩建和整修,规模越来越大。
  宋真宗时一次就曾建殿堂廊庑三百六十间,大明弘治年间重修,历时五年,耗银十五万两。
  如今占地六百多亩的庞大建筑群。
  而孔府即原衍圣公府,也是孔子嫡系长孙长孙居住的府地,占地二百四十亩,前衙后宅,同样规模宏大。
  另外还有孔林,也就是孔氏家族专用墓地,林墙周长十四里,内有古树两万多株,明永乐年间有地十八顷,到此时,已经扩大到三千多亩,林内树木十万多株。
  三孔就是一座巨大的城市园林。
  如今皇帝登门孔庙,祭祀孔子,孔家人还为之兴奋,以为皇帝要回心转意,谁知道却是要连三孔都收走。
  皇帝的理由是孔子是圣贤,历朝尊孔,拔地敕建,都是尊贤师,而不是尊孔家人。况且孔家人这些年的表现可不好。
  皇帝直接叫来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给孔衍植搬来两口大箱子,里面满满的调查档桉,全是孔家历年侵占田地,以及欺压百姓等等罪状,甚至还有许多孔府内府的诸多污秽阴私脏事。
  问题很多。
  如果皇帝真要认真追究,孔家不仅要声败名裂,而且后果严重。
  现在皇帝对孔家还算客气。
  提出三孔归由朝廷派官吏管辖,孔府里的孔家人也都搬走,当然以后孔家嫡系子孙,也还是可以再葬到孔林的。
  对于那些犯事不法的孔氏族人,皇帝愿意网开一面,不深入追究,但要安排他们移民,将分别移民台湾、辽东、广西、云南、甘肃、四川、海南等地,皇帝说这是给他们机会改过自新,也是传播孔圣的学问。
  他们属于移民,不是流放,也不是编管。
  原先授给他们的一丁二十亩地,朝廷会收回,在边疆之地,每家给一百亩荒地由他们开垦,还免他们五年地丁,后五年减半。
  对他们的限制是,三代内都不得再迁离边地。
  皇帝说这个是小小的处罚。
  孔衍植却差点惊的一命呜呼。
  皇帝还提出在沂河南岸,给他们赐一百园宅地给孔衍植,让孔家在这里重新修一座孔宅,不叫孔府了,叫孔宅,因为现在的孔衍植仅七品散官,没权力叫府。新的孔宅会由朝廷给图纸,他们按图纸建就好,那样也不会逾越违规。
  那两大箱的档桉,涉及到曲阜近半的孔氏族人,这次都要迁走。当然,如果没涉及到却也自愿移民边疆的,朝廷也会支持,并给予额外赏赐,比如迁移后赏头耕牛等。
  这两大箱子里涉及到的侵占田地、房屋、矿山、作坊,以及放高利贷等违法行为,都要纠正。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