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你过去公开咱身份,天子御营也不管用吗?”
  皇帝率着御营一路过来,御营所到之处也是立即清剿地方的流贼盗匪,招安土寨等,要求他们散寨归农,恢复地方安宁,恢复生产秩序。
  “说了,我还给把皇帝的圣旨在寨下宣读,可他们愣是连寨门都没让进,站在寨墙上拿弓箭火枪对着我呢,根本听不进。”
  “既然好话不听,就只能动刀了。”李宝泉对这样的土寨子不太放在眼里。
  叫来传令兵,吩咐加快行军。
  他们这一哨人马,下辖三排,每排三队,每队十二人。哨还有个直属队,有炊事组、传令组和火力组。
  做为大明第一镇第一协第一步兵标下的人马,他们的在章丘打出了荣耀,获得了皇帝亲笔题写的哨旗,上面还有一只火鸟是他们的哨标。在章丘折损了不少人马,也早就全补齐了。
  如今一哨有一百多人,全披甲,步兵全是新式鸟铳,每个排三个队里,就有一个火力队,六人配三杆重鸟铳,六个配三门虎蹲。
  他们哨火力组还配了两门小佛朗机。
  传令组还有三人六匹马。
  李宝泉是正七哨总,赵小楼也转正,正八哨副。他们哨还有一个文职从七峭副,一个从八司务,另外还有个哨士官长(非军官),以及三个正九的排长,三个从九排副等。
  组织健全,装备精良,士兵也都是久经训练的老兵。
  比起当初章丘血战时,那是鸟枪换炮,一哨战兵一百多人,辅兵还配几十。
  传令兵兼号手吹号,加快行军。
  赵小楼与那位士官长骑上马,带着几骑继续到前面探路。
  很快,全哨抵达大官岭下。
  寨子里早就动员起来,守住寨墙,紧闭寨门,刀枪相向。
  这次文职哨副张其伦上前,他也是山东人,跟李宝泉他们不同的是,他是官宦子弟,以前有过秀人功名,后来应募入选,还先送进讲武堂进修一年,然后调到第一镇,到李宝泉他们哨做了个哨副。
  他这个哨副比赵小楼那个哨副还高一阶,两人职责不同,张其伦主是要管文职工作,也管记功、军纪这些,赵小楼则主要是协助哨长打下手,管理日常,他手下还有个士官长为助手,负责训练的,相当于教头。
  张其伦不愧是读书人,还在讲武堂进修过,他直接下马,空手直接就来到寨前,然后对着寨子里喊话,甚至直接就喊出了寨主郭宝庆的大名,还说久仰大名,知晓他在这些年动荡里,如何维护一方安稳,救济了许多百姓等等。
  “郭寨主曾考进举人功名,我不才只有秀才功名,还得称寨主一声前辈,不知可否能让我入寨一叙?”
  郭宝庆一大把年纪,须发花白。
  看着在寨前排兵列阵的这小二百人,尤其是这尽皆披甲,鸟铳林立,还拉着火炮的场面,也大感不安。
  跟张其伦聊了一会,便也就以小友相称。
  让人放下一个柳筐,把张其伦单独拉进了寨子。
  进寨后,张其伦便也开门见山的说明来意,又说当今圣人仁慈,中兴大明,所收复之地推行的种种仁政。
  对于郭宝庆这样立寨守境安民的贤良乡绅,圣人也是十分赞赏。
  “之前流贼横行中原,鞑子入关南侵,地方不靖,郭公等地方乡贤站出来建寨聚民,既是自保也是保乡邻,如今朝廷大军前来,地方也要恢复安宁,所以陛下希望各处寨子都能够散寨归农,
  这寨子虽挺险要,但三面环河,寨子也不过十来亩地,大家挤在这里,生活也是诸多不便,以后大家不用再担心鞑子或是贼匪,这些都有朝廷的御营兵马负责。
  大家安心返乡归家,朝廷呢也会派来官吏恢复地方官衙,以前的税赋欠缴都免除了,南阳今年也要免地租。
  新来的官吏加上地方上郭公这样的乡贤,一起清理田地,把过去官田屯田、无主地都收归官府,然后再变价卖给百姓,大家抓紧时间,还可以秋种一季,
  还有,陛下已经下旨从江南等各地调运粮食、盐、布等前来赈济灾民,对灾民发放无息、低息的青苗贷等,帮助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对郭宝庆这样的老乡绅,张其伦告诉他,皇帝征召他们前往行在面圣,吏部会进行考核,然后视才授职。
  若是年老或身体原因不想做官的,也会授予散阶等。
  总之,朝廷没忘记他们,对他们很重视。
  甚至以后重建地方团练,可能也还要借助他们的名望等等。
  好话一箩筐,核心的则是开寨恭迎王师,散寨归农,不要再据寨自守,更不能再私拥武装。
  乡绅们散寨后,百姓们编保甲,建乡团,在县衙、乡公所等可以保留一些武器,乡绅们自己也可以保留刀枪弓箭等部份自卫武器。
  但是战马、铠甲、盾牌、弩、炮这些都不能再拥有,朝廷这边收缴后,会给予一些折价补偿。
  这些寨子,视情况或交给军队驻防,或交给地方做团练营地,或是改做驿站等作用,或是直接拆毁,或改为村庄等。
  山寨外。
  李宝泉身披铠甲,外披罩袍,手里也端一支鸟铳,站在寨外。
  太阳很大,也很晒,可大家还都坚持阵形。
  这小二百人全军肃立,给寨子上守卫的寨丁很大压力。
  郭宝庆跟张其伦聊了好一会,最后将他请到一边喝茶,然后自己到另一边与子弟族人等商议。
  “你们觉得可信吗?”
  “这几年也听了不少绍天大帝的传闻,虽然都是道听旁说,可江南等地这短短几年就安定下来是事实,他们不仅没战乱,还没饥荒,绍天帝北伐,那更是战无不胜,鞑子都要弃湖广,甚至要弃北京出关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郭宝庆抚着胡须,“我以为最关键的不是这些,而是绍天天子起兵以来,确实是多行仁政,崇祯以来,天下大乱,如今也终于出了一位圣君了,当初闯贼等横行中原,我带领族人等在此修寨据守,也十来年了,被流贼、鞑虏、土寇等攻打、袭扰甚至是敲诈,我们也是深受其苦,这些年大家忍饥挨饿,多少青壮死在守寨的战斗中,有多少人在外面种地时被袭击杀死?
  甚至多少刚出生的孩子缺医少药缺少食物而夭折?
  这里终非长久之地,如今这位张哨副一番话,让我觉得是时候离开这里,重返家中了。”
  郭家众人也都厌倦了这里的生活,山寨虽险,可地方狭小,只是个藏身之所,平时还是得下山寨去旁边垦荒种地,可山里有多少地,也不肥沃,还缺水等,所产也有限,十几年来,坐吃山空,还经常得被敲诈劫掠,日子苦不堪言。
  “下山!”
  张其伦喝完一杯茶,郭宝庆终于又出现了。
  “我们愿意遵从圣人旨意,散寨归农,全听朝廷安排!”
  张其伦高兴的起身,“那请寨主先打开寨门,让我们哨的弟兄先进来避避太阳喝口水先,然后我们再好好清点下寨中的人口、武器等,如何?”
  “这是应当的,我就这叫人开门。”
  寨门终于打开。
  身披着棉甲棉盔的李宝泉赵小楼等人都晒的有些发晕了,曾经同一队里排长宋恩甚至几次提出要放两炮好好提醒一下寨里的人。
  张其伦与郭宝庆一起走出寨子。
  “哨长,谈妥了,带弟兄们入寨吧。”
  李宝泉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对张其伦竖起大拇指,“还是咱们秀才公有本事,小楼,多学着点。”
  赵小楼笑呵呵道,“嗯,赵哨副一张嘴胜过咱们二百兵呢。”
  郭宝庆过来说着客套话,一边让人赶紧煮茶做饭。
  “杀两头猪,今天是个大喜日子,好好庆贺一下。”
  李宝泉也赶紧对赵小楼道,“让辅兵们把带来的干肉干鱼和海带拿来一起吃!”说完,又叫来了排长宋恩,“宋排长你带一排人在这里值勤站岗,现在开始,大官岭寨的防卫就交给你了。”
  “是,哨长。”
  郭宝庆见状,沉吟了一下,然后也叫来了自己儿子。
  “你把镇守的家丁撤下来,跟宋排长交接一下。”


第703章 轰动
  崔庄。
  红布包着的大匾,被乡绅们吹吹打打的抬来。
  “请李哨总、张哨副、赵哨副揭匾!”
  李宝泉赵小楼几人都特地穿的很隆重正式,铠甲擦拭干净,外面还特披上罩袍,今天是南阳府南召县崔庄乡正式成立的日子。
  揭开红布,乡公所也就正式成立,大明也正式在南阳恢复设立了第一个衙门。
  李宝泉这一哨人马出关,在大官岭成功说报郭宝庆散寨归农后,当天郭宝庆便派人请来了附近结盟的七八个寨子首领,这些寨子都是乡绅们建立的寨子,大家过来吃了顿饭,聆听圣旨,打听了朝廷的政策后,都表示愿意奉旨散寨。
  接下来几天,他们这哨人一一登门拜访各寨,那些乡绅、宗族型的寨堡,都很配合的奉旨散寨,仅有几个贼寇型的寨子不愿意奉旨,李宝泉也不客气,佛朗机、虎蹲炮打头阵,重九头鸟枪阻击,然后鸟枪轮流放,再用盾牌顶在前面,几乎都没什么伤亡就拿下了寨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