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家中的饭食和护卫队里的饭食差不多。
薛仁贵也吃得习惯。
等吃完早饭,李正带着薛仁贵走出家门,呼吸着清晨新鲜的空气,“朝中看来要向西域出兵了。”
薛仁贵也会说道:“什么时候会出兵?”
李正思量着说道:“应该要等到秋收之后,在秋收之前应该不会动兵,等到粮食都收上来之后,有了粮草的底气,陛下一定会出兵的。”
薛仁贵也说道:“村子里的老农看过田地都说今年一定会丰收。”
正走向村口,就遇到了等到不远处的王鼎。
李正笑着说道:“王公公,这么早就醒了。”
王鼎笑呵呵说道:“老奴听说今天五姓的郑撅和王盛两个子弟就要到长安了,一早醒来就听说他们等在村口,要见长安令,这才早早等在这里。”
瞧着王鼎的神色,李正笑道:“王公公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又不会背着王公公和陛下,跟五姓谈判。”
王鼎点头,“长安令这是哪里的话,陛下有旨意,若是有长安令需要帮忙的事情,老奴就算是不要这条性命也要帮长安令,把事情办好。”
“王公公言重了。”
李正说着一路走到村口,先来到村口的护卫队营地,李正对薛仁贵说道:“把人都带过来吧。”
“喏!”
王鼎小声说道:“长安令昨晚有消息送来,卢家的家主听说整个范阳落在段纶的手中,现在已经一病不起了。”
薛仁贵带着人已经到了近前。
来的是两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年轻人。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两位远道而来,不去面见当今陛下,怎么来找我了。”
王盛观察着四周。
郑撅上前一步说道:“如今长安令名满天下,在下也一定要来见见长安令,早就对长安令瞻仰许久,今日特来一见。”
李正喝着茶水说道:“我这人不是很喜欢虚伪的人。”
郑撅诧异了一下,又连忙改口说道:“如今的五姓是树倒猢狲散,在下不愿意就此静观其变,我们都还年轻,想来泾阳向长安令谋一份出路。”
李正说道:“我还以为你会虚伪地和我墨迹半天,没想到你说话也挺直接的。”
郑撅躬身说道:“都是为了自己着想。”
“为了自己?你们不是想要说服我就此收手?”
郑撅接着说道:“起初确实这么想过,但历朝历代的史册证实只有跟随天下大势,才能所有成就。”
第七百零二章 为自己
说完郑撅看了一眼李正的神情,再看身边的王盛介绍道:“这位是王公子,他是太原王氏的嫡子。”
有些时候总有这种投机取巧的人,要说现在范阳出现的情况,也有投机的崔傅正打算大手笔买土地。
范阳的情况段纶一直都有送消息过来,崔傅的做法很聪明,一块大饼碎了之后,总会有些人抢着吃这些碎块,谁在第一时间吃得最多,谁就可以成为新的势力。
眼前的这个郑撅也是,崔傅也是,他们的心思都是一样的。
五姓的亡与不亡和他们没有关系,他们想着的就是从这件事中可以得到多少的好处。
王鼎安静地站在一旁,听着对话,李正和五姓子弟之间说了什么话,要全部复述给当今陛下。
瞧着站在一旁的王盛,见对方四处张望着,李正说道:“王公子似乎对我们护卫队的营地很好奇。”
王盛收回眼神说道:“失礼了。”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这关中的天气不知道两位能否适应,今年的夏天实在是够热的。”
太阳刚刚冒头,温度就开始炙热起来。
王盛躬身说道:“长安令,在下斗胆问一句。”
李正已经摇着扇子,“说。”
王盛重新站直身体说道:“长安令是一定要把五姓逼上死路吗?”
这话一出,郑撅连忙说道:“王公子涉世未深,不会说话,还望长安令不要见怪。”
李正摆手,看向王盛说道:“王公子,你知道读书人最想要的是什么吗?”
“登科及第!”
王盛想都不想回答道。
李正接着说道:“那这世上有多少人可以登科及第?”
王盛想说什么,又顿了顿,三缄其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李正接过王鼎端来的茶水说道:“一万个读书人中只有一个可以登科及第,有些人甚至还没有机会可以施展才华,因为天下绝大多数的士子都投效了你们五姓,以至于你们五姓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这种权力对你们来说仿佛已经成了与生俱来。”
“在这种权力下,你们五姓想让谁登科及第还不是你们说了算,没有门路,没有关系,没有钱的寒门子弟苦读十年都找不到希望。”
王盛双手握拳大声说道:“五姓不是李正你想的那样的。”
“是吗?”李正长叹一口气说道:“那王公子还真是把五姓想得太好了,说来五姓也不是穷凶极恶之人,但你们做的事情才是真正的祸乱天下,你们从来不会明目张胆的为非作歹,但是你们会将整个世代绑在你们的脚下,自后汉以来你们五姓举着儒家典籍,号召天下读书人,从那个时候开始,有多久没有出现新的学识了,你们把陈旧的思想,腐朽的观念当作至高无上的信仰,熟不知你们这么做不是造福读书人,而是在祸害读书人。”
“你们控制书籍,控制思想,控制民智,就是为了你们五姓自己的利益,你们会为了你们自己的利益扼杀一切对你们不利的学说。”
王盛怒声说道:“李正,五姓没有你想的这么肮脏!”
李正声声冷笑,“当初我的科学用热气球把人送上去的时候,你们五姓做了什么,是不是想要将科学也作为歪理邪说。”
王盛又沉默了。
李正又说道:“当时你们五姓的内部就是这么说的吧。”
王鼎拿出一份卷宗说道:“这上面有五姓举荐的官员。”
李正结果卷宗打开看了一眼丢到王盛的脚下说道:“王公子,你看看上面的名字,从武德三年到如今你们五姓往朝中送了多少人,这些人中有九成是五姓子弟,王公子以为如何?”
王盛的目光看着这份兀长的卷宗,久久不能言语。
李正目光狐疑地瞧着王鼎,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掏出的这份卷宗。
郑撅也看着王盛的脸色,接着又对李正毕恭毕敬,李正的年纪与自己相仿,听完这一番话,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没了,自己想得没错。
“王公子?”李正对久久没有说话的王盛问候道。
王盛依旧没有说话。
李正用手中的蒲扇厌烦地当着阳光,又说道:“五姓一手掌握着登科的门路,一手握着书籍,这就像是一手握着屠刀一手握着玉玺,五姓的人心早已尽丧。”
王鼎有些同情地看着王盛,这个王盛看起来也是一个忠良的孩子,在案卷中王盛太原王氏的嫡子。
从小就被照顾得很好,王盛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被长辈营造的环境中,或许生性纯良,但却不知人心险恶。
从小被灌输的思想,让王盛心中坚定五姓是美好的。
所有人都是善良的,所有人会团结一致?
当见识到人心的险恶,当见识到外面的世界的残酷。
当所有事实放在他面前。
或许对他来说才是最可悲的。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说道:“王公子现在知道为何要开科举了吗?知道为何要推倒五姓吗?”
王盛目光抬起看着李正。
李正咧嘴笑道:“当然是为了两个字,公平!”
“公平?”
郑撅看到身旁的王盛浑身颤抖,一副要发怒的模样连忙说道:“长安令,天色不早了我等就回去了待明日再来见长安令。”
说完郑撅拽着王盛便离开。
走出泾阳护卫队的营地,王盛挣开说道:“你向族中长辈们说来让李正收手,你竟然想要让自己为你自己谋一份出路?、”
郑撅目光带着怒意说道:“你以为我真这么好心去帮那些老家伙说话?他们的死活与我何干!”
王盛挥去一拳打在郑撅鼻梁上,“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自己!”
吃痛之下,郑撅捂着自己的鼻子,鼻血一滴滴流下。
拿出手帕擦拭着鼻血,郑撅看着王盛的模样气笑了,“王公子,我就是为了我自己,从一开始在你们太原王氏的宗室开始,我就是为了我自己,说什么让李正收手?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我也不想做什么拯救五姓的英雄!”
郑撅再次大声说道:“但我问你,五姓真的干净吗!你现在回太原问问你的父辈他们做过什么肮脏的事情。”
第七百零三章 袁天罡死前的密奏
薛仁贵瞧着两个已经走远的五姓子弟,也转身走回营地对李正说道:“他们回去了,不过似乎两人起了争执。”
一个想要寻找一份出路,一个心中不断地质疑着自己的认知。
李正喝茶杯中的茶水,“这天气,想喝点冰镇的。”
王鼎站在一旁小声说道:“宫里有藏冰,老奴可以让人送来。”
李正摇着手里的扇子说道:“不用了,我们泾阳可以自己制冰。”
王鼎点头道:“若有需要长安令招呼一声便是。”
相似小说推荐
-
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起点VIP2022-11-12完结 10W收藏281.08万字 19.24万总推荐狗作者幼儿园未毕业,被毒死概不负责…&hellip...
-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起点VIP2022-10-15完结2.17万总推荐崇祯二年,东江总兵毛文龙被斩于双岛,后金自喜峰口入塞,大明皇朝内忧外患,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