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府带着一队官吏而来,“长安令, 杜尚书带着人来了。”
李正回首看去,杜如晦带着一队官吏正朝着这里而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上官仪。
杜如晦微笑地说道:“李正好久不见了。”
李正拱手说道:“杜尚书近来可好?”
杜如晦有些感慨,“说来长安令的药吃了一段时间,现在毛病倒是没有以前这么严重了,偶尔发作的服用几粒。”
看着杜如晦的气色,李正心里想着大唐一朝老一辈的毛病还挺多的,李渊看着有些高血压,秦琼又是贫血,李靖听说脚不太好使了,程咬金大概率已经酒精肝了。
“这一次老夫来还是想和长安令说一下如今五姓的局势。”杜如晦说道。
“杜尚书还请借一步说话。”
带着众人走入村子里,被押在一旁的几个门阀子弟怒声说道:“你们敢抓我!等我爹来了,有你们好看的!”
第七百三十六章 顾问
听到这话,杜如晦停下脚步看向喊话的富家子弟疑惑问道:“这几个什么人?”
李正惆怅着解释道:“这几个家伙在我们的泾阳闹事,竟然敢调戏女孩子,这不给我抓了,败坏风气。”
杜如晦听完点头,“风气确实需要管管,你如今身居长安令管着京兆府,虽说泾阳坊市是你的地界,但为官一日,你也要管管长安城的风气。”
李正点头,“杜尚书说得是。”
说完杜如晦长叹一口气:“如今朝中处处都要用来,三省六部如今都是身兼数职。”
走到泾阳护卫队的一个大营房,这里是平时护卫队开会的地方。
杜如晦带着这队官吏跟着李正走入这个营房,营房中放着一个个板凳。
李正走到最前头说道:“杜尚书说说吧,这次来找我是有何事?”
杜如晦坐在板凳上,看了看身后的这群官吏,“一开始收到陛下的旨意,我也没想好要怎么做,听说陛下是听了你的谏言才有了这道旨意,关于五姓的事情,我们要做到什么地步。”
李正拿出自己做的保温杯喝下一口茶水。
上官仪瞧着李正坐得笔直,这一次谈话可能就会决定五姓的未来。
要说五姓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庞然大物。
要说撼动这个庞然大物,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当今陛下和李正要扳倒五姓这棵大树。
此刻想想还是让人感觉有些不真实。
李正放下自己的保温杯说道:“这一次我们查五姓不是为了对付五姓。”
听完这话,上官仪皱眉。
李正又说道:“这一次真正的目的是去查查那些贪官污吏,凡是祸害百姓的或者说是侵占田亩,官员收受好处,或者说官吏治理不力方面的事情都要进行上报并且可以抓捕,有些官吏荼毒地方颇深,寻常百姓敢怒不敢言。”
上官仪点头记下李正的话语。
杜如晦再次问道:“要查到什么地步?”
“不论他是门阀豪强,还是国公,还是皇亲国戚,一律拿下。”看着众人有些犹豫的表情,李正接着说道:“不过诸位放心,陛下会增派兵力帮你们。”
杜如晦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也有这个如今朝中也要严查。”
“除了查官吏的事情,还要有布置私塾和夫子,敢问杜尚书,现在朝中准备了多少人手。”
杜如晦打开一份卷宗看着说道:“现如今朝中准备了三千七百名夫子,这些夫子到时候都要下放到各个郡县,开办私塾,朝中会给予俸禄,这一次上官仪带队查办各地,沿途也要布置私塾。”
上官仪起身说道:“长安令放心,在下一定办好。”
杜如晦低声说道:“李正,老夫想知道你的印书坊一天可以印多少书籍。”
李正思量着说道:“挺多的吧,现在一天四五千册应该不是问题。”
看着李正的神情,杜如晦又问道:“老夫想知道你们泾阳以后还会印什么书籍,你知道书籍对读书人的影响有多大吧。”
书籍对读书人的影响确实很大,特别给读书人灌输什么样的思想。
对读书人的控制,五姓更加熟练。
杜如晦的问话也能理解。
五姓一旦倒台,朝中肯定不希望有第二个五姓出现。
李正说道:“如今的印刷厂都是邹国公张公瑾管着,一切印书印刷都要由邹国公过目,还有王鼎王公公负责看这印刷厂的印书,再加上印刷厂有当今皇后的份子,所有的账目都是皇后的人管着。”
杜如晦问道:“那你呢?”
“我啊?”李正喝了一口保温杯中温热的茶水说道:“我不过是一个坐地收钱的罢了,偶尔提供一些技术而已。”
杜如晦苦笑一声,“说到底,你李正就只是一个收钱的对吧。”
说到这里李正又有些惆怅。
印书厂的账目是皇后的人管着,所有的生意往来,印了多少书皇后都能知道。
再加上有邹国公张公瑾管着,还有陛下身边的太监王鼎看着。
这么一想,印刷厂虽然是李正所建,李正不过是一个收钱的而已。
印刷厂的运作似乎和李正没什么关系。
李正说道:“印刷厂的事情诸位可以放心,产能可以跟上,我们泾阳自己还有不少的存货。”
杜如晦点头道:“孔颖达现在已经离开国子监祭酒的位置,过些日子就会来泾阳。”
“在下明白杜尚书的意思,孔颖达老夫子来了泾阳之后,在下就让孔颖达老夫子,做我们泾阳印刷厂的顾问。”
“顾问?顾问什么?”杜如晦好奇道。
“就是一种提意见的,嗯!平日里就给我们印刷厂出出意见。”李正说道。
“原来顾问是这样。”杜如晦思量了一会儿说道:“李正,老夫身为长辈有些话还是要和你多说几句。”
李正行礼道:“杜尚书请讲。”
杜如晦跟着李正走出营房说道:“如今朝中正是用人之际,老夫知道你不愿意入朝中做事,可你也能给中书省做一个顾问。”
李正诧异地瞧着杜如晦,“给中书省做顾问?”
杜如晦一脸认真的点头,“队,提提意见,你的才能满朝文武都看在眼里,就算是你不身居要职,提提意见也是可以的,若是意见好,朝中也可以采纳。”
这杜如晦现学现卖还挺厉害的。
李正思量着看向村口的远处,一队人马正离开泾阳,那是李世民带着回长安了。
最难熬的酷暑也已经过去了。
杜如晦也看着远处的人马低声说道:“李正,这一次要派出数千人离开长安前往关中各地,说实话这件事的动静很大,我和房玄龄商议了很久,这件事毕竟是你和陛下做下来的决定,并不是朝中决议的,其中有多少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都不知道,在很多事情上我们不能直接问陛下,我们只能过问你。”
李正点头,“可以。”
队伍一路朝着长安而已,一路护送的李君羡对坐在车轿中的李世民说道:“陛下,杜如晦已经到泾阳了。”
第七百三十七章 表率
“朕知道了。”
车轿中传来李世民的话语,语气还带着一些疲惫。
李君羡回头看了一眼泾阳,拉起缰绳赶着马儿继续往前走。
泾阳村里,李正听着杜如晦的讲述。
“五姓控制着读书人,他们也控制着很多人的言论,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对五信来说他们控制了言论就是控制了人们的想法。”
李正苦涩地笑了笑。
杜如晦接着说道:“听起来是一件非常让人不可置信的事情,五姓振臂一呼,天下人读书人闻风响应,李正你想过这样的场面吗?”
老杜会说这样的话,听起来有些像警告。
这世道可以有一个五姓但不能有第二个。
李世民和朝中怕的就是这样的场面。
做一个皇帝,李世民想要的就是巩固他自己的皇权。
至于读书人听谁的,当然只有他李世民自己。
皇帝是这个世道自私到最不要脸的人。
说不要做第二个五姓,其实李世民才是掌握天下读书人的人。
多么腐朽啊。
李正心里感慨着。
杜如晦看着李正的神情,“长安令觉得我说的话对吗?”
李正有些慵懒地打着还欠,“在下有些听不懂杜尚书再说什么,要说做生意,我可能在行,但这天下大事在下实在是听不懂。”
杜如晦会心的笑笑,“刚听说你的名字的时候,很多人都笑你李正是一个傻子,现在看来活得糊涂点才是你最聪明的一面,李正,有时候老夫觉得你是不是活了两辈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的城府。”
“哪里哪里,杜尚书过奖了。”
杜如晦点头道:“该说的也都说了,有些事情老夫还是会来过问你,这两日朝中应该就可以做出决议了,一切事由朝中会准备。”
李正朝着杜如晦行了一礼。
杜如晦点了点头带着人离开。
许敬宗一直在远处看着,知道杜如晦走远之后这才走到李正的身边。
“长安令,这杜尚书这次前来是为了五姓的事情。”
杜如晦是一个聪明人,传闻中房谋杜断果然不能小看啊。
一段话谈完,杜如晦每一句话都带着警告的意思。
相似小说推荐
-
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起点VIP2022-11-12完结 10W收藏281.08万字 19.24万总推荐狗作者幼儿园未毕业,被毒死概不负责…&hellip...
-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起点VIP2022-10-15完结2.17万总推荐崇祯二年,东江总兵毛文龙被斩于双岛,后金自喜峰口入塞,大明皇朝内忧外患,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