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默呕离开的第二日,李世民就来到泾阳。
村子里炊烟袅袅,李正对李世民说道:“今年又是丰收的一年,恭祝陛下大唐越来越富裕了。”
李世民收回眼神看向眼前这一片田园风光,“朕让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去了吏部。”
一群孩子嬉笑着从眼前跑过,李世民看向李正神色,“你觉得朕这个决定怎么样。”
叹息一声,李正一脸惆怅着说道:“我怎么敢质疑陛下的决定,再说了已经做了决定,我还有什么好说的。”
李世民颔首说道:“朕知道,五姓的事情你做了很多,五姓其中如今已经倒了两门,将来科举一开,吏部一定是重中之重。”
李正摇着手中的蒲扇说道:“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科举势在必行,吏部的位置一定要有信得过的人。”
李世民点头。
“可是长孙无忌真的可信吗?”
李正反问道。
李世民颔首说道:“那你可信吗?”
王鼎站在一旁听着君臣两人之间的对话,李正和陛下不仅仅只是君臣,而且还是丈人和女婿。
又是这种感觉,君臣之间的对话夹枪带棒,话语里互相有试探。
李正捧着自己的保温杯,“让长孙冲去吏部,是为了稳住长孙无忌的心思。”
李世民没有否认。
李正又说道:“谁都知道如今科举在即,五姓已经不复当年,而且上官仪和段纶这一次事情办成,陛下一定会重用他们两个。”
李世民点头说道:“只要是人才,朕当然会重用。”
“那不就得了,重用了上官仪和段纶,长孙无忌当然会有想法,但为了稳住长孙无忌,就让他儿子去了户部反而是下策。”
见李世民一脸狐疑地看着自己,李正说道:“开科举是让官位有德者,有能力者当之,而陛下直接让长孙冲进入户部,也不用考核,更不用科举,直接入仕,坊间会说权贵子弟有捷径。”
“这样一来科举的意义何在?”
李世民颔首说道:“长孙冲本就是门下省的文吏。”
“就算是门下省的文吏,也不是可以一下子提拔到吏部的,他在门下省有什么建树吗?”
李正这么一说,李世民想要反驳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个没有什么建树,没有什么能力的人就这么提拔到了吏部后晋的人会不会不服?再说了陛下让他查的兵器案有什么眉目了吗?”
“兵器案?”
李世民颔首看着李正,“兵器案是怎么回事,你与朕心知肚明。”
“兵器案如今毫无眉目,让他办的事情也没有办成,更没有什么建树,就让这样的人进入吏部,陛下的吏部是不是太过廉价了。”
“照你这么说,朕这么做是做错了?”
“当然。”
李世民看着李正的神情,“朕是不是现在就应该回宫收回成命,让长孙冲回到门下省。”
王鼎给李正使着眼色,让陛下收回成命,这是打陛下的脸。
夹在李正和李世民之间,王鼎感觉自己真的更难了。
李正说道:“倒也不至于让他回门下省,陛下和我在一条船上,眼下是对峙五姓的关键时候,不如让长孙冲在吏部办事,只要办成了这件事长孙冲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留在吏部,也可以让长孙无忌信服。”
“若是长孙冲办不好这件事,再让他离开吏部,陛下也不会丢了面子,丢的是长孙冲的面子。”
李世民沉吟半晌,“让长孙冲去吏部是让长孙冲去办事,若是事情办好了,可以堵住悠悠众口,若是办不好朕也不会丢了面子?”
李正放下手中的杯子说道:“清查官吏,但凡举荐入士,考评,风评,以及做官过程中的举荐人,户籍,家中亲属,是否有问题,这些都要查,只要查清楚了这件事就可以办好。”
谁也不是傻子,李世民明白李正的意思,“这个差事可不好办。”
李正又说道:“陛下既要稳住长孙无忌的心思,又不能在科举前出什么乱子,只有这么做,你又要面子,又要理子,哪有这么容易。”
李世民低声说道:“你可以知道长孙无忌一直以来和士族门阀走得很近,而且不论各地还是朝中有多少官吏是长孙无忌举荐的?”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看李正以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李世民又是气不打一处来,“你不如明说,让长孙冲去查他爹长孙无忌举荐的官吏,想让长孙冲和长孙无忌反目。”
李正感慨道:“我这也是为了大唐官场的清明。”
李世民盯着李正,“李正啊李正,你这招高明,就连朕也想不到这种一石二鸟的计谋,要说长孙无忌擅谋,你比长孙无忌厉害多了。”
第七百八十七章 看不懂的文字
泾阳的傍晚各家都从一天的忙碌中停下来,有妇人正在做饭,有孩子嬉戏。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说道:“有时候想想,朕也何尝不想过这样的日子。”
李正感慨着说道:“陛下有凡心可不是一件好事。”
“朕听说你把王家的那个姑娘请到泾阳来住了。”
“不合适吗?”李正说道。
李世民无奈地笑了笑,“你和丽质成婚数载,到现在还未有孩子。”
李正捧着保温杯说道:“我和长乐公主都还年轻,这种事情还不急。”
“朕与你合谋了这么多的事情,你我在一条船上,有些事情不能出差池,朕也希望你的家室可以一直稳定。”
看李世民说着话一脸严肃的模样,李正摸着自己下巴的胡渣,“陛下这话里有话啊。”
“呵。”李世民冷冷一笑,“你我都是男人,有些事情大家不必明说,你与丽质成婚数载到现在还没有孩子,在你和丽质还没有嫡长子之前,朕不希望你和别的女人有孩子。”
“……”
见李正沉默了不语,李世民又说道:“你李正家的嫡长子,必须是和丽质所出。”
一个做皇帝的,非要管人家生孩子的事?
这皇帝是不是管得太多了。
看到李正一脸嫌恶的目光,李世民清了清嗓子说道:“家要和睦,你才能好好办事,朕也是为了你着想。”
李正深吸一口气,朝着李世民拱手说道:“陛下多虑了。”
“国事家事天下事,朕都要管着。”
李世民带着感慨的语气,“朕也算是看着你长大,从你还是一个黄毛小子,到现在已经是成人,朕更明白你是一个不贪图女色的人。”
李正坐在田埂边,一手撑着下巴,一手拿着茶杯,听着李世民的唠叨。
是不是李世民上了年纪了,怎么也开始絮絮叨叨起来。
“不好女色自然是好,好好一个男子自然不能被女色耽误……”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说道:“我觉得也并不一定全是这样,被女色耽误是男人自己的事情,其实女人也不只是只有女色。”
“女子也能做很多事情,就像陛下的女儿,长乐公主如今掌管着泾阳数百万贯的生意。”
说出这话,李正觉得自己就差说女子能顶半边天这种话了。
在李正的记忆里,有些女子也是很厉害,而且厉害的女子还不少。
只不过在封建的古代,女子的地位太低了。
家传身教,将思想禁锢得太死。
听着李正说话,李世民的眼神古怪,叹息一声便转身离开。
李正对站在原地的王鼎说道:“你说陛下是不是上年纪了。”
王鼎看了一眼李世民离开的背影说道:“谁都有上年纪的一天。”
跟着李正一路往村子里走去,王鼎又说道:“前些日子传来军报,说是大军已经到了吐蕃,按照送信的日子来看,眼下应该已经见了松赞干布,说不定和大食人交手了。”
大牛还在吐蕃,可以照顾薛仁贵和裴行俭。
实在不行,大牛有火药大不了一路炸过去。
如今大牛似乎已经在研究地雷的用法。
也不知道这小子现在研究得怎么样了。
王鼎跟着李正的脚步,这一次陛下来找李正,看起来只是在谈长孙冲的问题。
陛下对吐蕃的事情倒是只字未提。
松赞干布几次来信奏报陛下,大牛的行踪一直非常地诡异。
大牛到了吐蕃这两年,松赞干布身为吐蕃的国君却找不到大牛的踪迹。
甚至几度以为大牛已经离开了吐蕃,但是过几日又在吐蕃的其他的地方发现了大牛的踪迹,只是等到找过去的时候又不见了。
对松赞干布来说大牛在吐蕃的行迹非常可疑。
还有就是大牛和大食人的一战。
那一战同样非常地匪夷所思。
其中朝中很多人都在想大牛是如何不费一兵一卒打退了大食人。
这一次来陛下没有问,李正也没有说。
君臣之间有一种莫名的默契。
陛下真的不想知道大牛做了什么吗?不费一兵一卒打退十多万大食人,大牛手中是不是握着什么神兵利器,李正给大牛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这些问题陛下肯定是想问的。
而且一直以来陛下也知道李正和大牛之间有往来的信件。
虽说次数不多,但每个月至少两次来信。
李正肯定是知道大牛的近况。
相似小说推荐
-
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起点VIP2022-11-12完结 10W收藏281.08万字 19.24万总推荐狗作者幼儿园未毕业,被毒死概不负责…&hellip...
-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起点VIP2022-10-15完结2.17万总推荐崇祯二年,东江总兵毛文龙被斩于双岛,后金自喜峰口入塞,大明皇朝内忧外患,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