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那自己到底要做个什么人呢?
是随波逐流,和光同尘的官员,还是身体力行,追逐真理的张子?
张希孟竟然也说不好。
“总而言之一句话,办好自己的事情,一往无前。我们做的是正确的事情,所以才能无所畏惧!”
江楠用力点头,“这句话卑职懂了!”
一转眼,到了第二天,江楠果然把账目算清楚,她本来要去送给张希孟,结果值房里竟然没人。
张相今天休沐,但是昨天说好的,他要看的。
无可奈何,江楠只能抱着这些账册,坐上马车,去张希孟的住处。
提到张希孟的府邸,江楠就忍不住想起那个大盗卢秋云,不但没有偷盗钱财,还给张希孟留了一锭金子。
堂堂宰相府邸,真是这么简陋吗?
张府就在眼前,下了马车,通报之后,江楠很容易就进来了。
说实话,这个院子还是不错的,很宽敞……但就是有点过分简陋了,正面院子,一条青砖甬道,两边都种着油菜,正巧天气转暖,油菜刚刚冒出几株花朵,黄得艳丽,还有蜜蜂忙碌,煞是有趣!
相府种油菜花?
真有你的!
江楠迈步往里面走,到了二层院子,这里只有几株桂树,树下放着几个石墩,竟然还有個刀枪架。
没看出来,张相公竟然还会武艺?
她到了客厅坐下,环顾四周,又让她一惊,张希孟这里竟然主要是竹器,这就让人不胜唏嘘了。
一位堂堂宰相,又那么受宠,位高权重,家里摆一些上好的红木家具,也是应该的,没人会说什么。
可张希孟这里居然都是最廉价的竹器,着实让人惊讶啊!
她猛地抬头,发现墙上还有不少字,仔细看去,居然都是张希孟自己写的,其中就有两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江楠忍不住笑了,这个解释倒也贴切!
正在她还打算往下看的时候,张希孟从后面过来了,他笑呵呵道:“刚刚在后面花园看了看,准备搭个羊圈,养几头山羊,往后就用羊奶做奶茶了,味道保证更好。”
江楠着实不理解,“张相,你怎么能亲自养羊,这也太简朴了。”
“简朴?”
张希孟真的怔住了,忍不住自嘲道:“我说江提举,你是不是对简朴两个字有什么误解?你见过为了喝奶茶,就自己养羊的简朴法吗?你见过为了看油菜花,就把花圃铲了种油菜的简朴法?你还是见过,能在金陵城,有自己的菜园子,想吃什么,就自己种什么的简朴?”
张希孟觉得自己住处大得过分了,里外三层院子,前后花园,还带跨院,基本上能保证自家的蔬菜供应。
只要朱英那兔崽子不来偷菜,他都不用去外面买。
这可是金陵城啊!
土地多贵啊!
未来皇城根儿的大三进四合院……就这么个地方,本身就是价值。如果再弄得金碧辉煌,油漆彩绘,弄一大堆红木象牙的家具,往屋子里一放,那不叫气派,那叫暴发户!
竹子有节,芦苇清白,这才是符合他身份的用品。
再说了,他这个家,也不是真的就没有值钱的东西,你去东跨院看看,足足六间房子,里面全都是各种藏书,哪怕是吴王府的书,都没有他这里全。
江楠皱着眉头,难道自己误会了?
她索性不敢多问,只能跟张希孟谈公务,他们俩聊起了户部的种种问题,一直快到中午,张希孟笑道:“这样吧,我去弄点面条,就用我府上刚刚摘下来的青菜,煮两个今早下的荷包蛋,就这一碗面,那叫一个地道儿!”
江楠再次凌乱了,这位还会煮面条?
事实证明,张希孟真的会,而且还是一根不到头的头发丝,细细的苗条,配着碧绿的青菜,爽脆的萝卜条,外加香油,荷包蛋,还真是让人食指大动。
“就这一碗面,可比吴王吃得好多了,他的碗里有什么?就是多两个荷包蛋罢了!”
张希孟很骄傲,他的日子的确是比朱元璋舒坦多了。
江楠只能低着头吃面条,还真别说,的确好吃,或许这就是简单淳朴的快乐吧!张相真不是一般人。
就在这时候,突然外面脚步声起,仿佛许多人过来,张希孟放下碗筷,向外面看去。
只见老朱在前面,李善长跟在旁边,后面还有许多文臣武将,众人环顾张府,无不惊叹。
朱元璋停下脚步,看着众人,冷笑道:“怎么样,开了眼界吧?刚刚咱领你们去了李梦庚的府邸,这又是张相的住处,你们有什么感触?”
杨元杲急忙躬身,感叹道:“上位,李梦庚府邸的一株茶花,就要上百贯。谁能想到,张相府邸,竟然种的是油菜花啊!清廉如此,古来贤臣,只怕也比不上张相啊!”
朱元璋道:“别急着拍马屁,都四处瞧瞧,万一张先生表里不一,也在家中藏着名贵字画和金银财宝呢?你们都好好看看!”
第三百二十六章 抡语来喽
张希孟的府邸自然没有什么金银财宝,至于名贵的字画,那也是不可能的。
“张相果然是安贫乐道,吾辈楷模啊!”汪广洋跟着赞叹,其余人也跟着附和。说实话,一想到自己家里的摆设,再看看张府,除了可能宽敞一点,其余方面简直一无是处。
这一屋的竹器,只怕还不如一张红木雕花的太师椅值钱。
不行,绝对不行,回家之后,赶快把那些字画全都撤了,把家具也都换了,不然的话,哪天上位过去了,按照张府标准检验各家,估计他们都要跟李梦庚做伴了。
可是众人之中,也有明白怎么回事的。
李善长就看得清清楚楚,张希孟本身就如张夫子之称,同辈人中,哪怕贾鲁、朱升这种,谁有脸写个字,挂在张希孟的家里?还要不要老脸了?
至于前朝人物,挂谁合适?
苏东坡的?
他名气倒是不小,但他是个典型的中间派,放在这里,只会拉低张府的格调。
一般旳才子不行,那些理学大儒也不行,你总不能在张希孟家里挂上“存天理,灭人欲”的条幅吧!
李善长思索了少许,他就悲哀发现,张希孟这家伙简直无懈可击,金刚不坏了。
属于那种站在泰山之上,俯视苍生的人物了。
妖孽啊!
李善长急得咬牙切齿,难道就没有办法,把张希孟拉下来吗?
老李焦急想着,突然看到了江楠……几乎刹那,李善长就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想直接朝张希孟动手是不行了,只能从他身边人下手。
只盼着张希孟快点成亲,也不用管是谁,娶妻生子,有了孩子,或许就有了把柄,到了那时候,张希孟也就没有现在这么轻松了。
李善长盘算的时候,杨宪捅了捅他,“李相,大家伙都去东跨院了。”
李善长打了个激灵,急忙快步过来。
此时朱元璋带着群臣,在一架架的书籍前面踱步。
别的不说,张府的书那是多的吓人。
如果仅仅是多,也就罢了,不少书上,还有张希孟的评阅,他会在中间夹一些纸条,上面写着对某些观点的评价。
这里面可不只是两汉唐宋儒家的文章,包括论语孟子,张希孟都没有客气,老朱随手拿起论语,竟然发现里面掉落一本小册子,上面赫然写着《抡语》。
老朱好奇,往下看了两行字,立刻老脸就变了色。
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张先生啊,咱是让他们过来开眼的,不是让他们看你诽谤圣贤啊!
朱元璋正在沉吟之际,汪广洋探着头,已经看见了几行字: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听说了路,晚上就把人打死了……体现了夫子报仇不隔夜的尚武精神。
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不重拳出击,就不足以树立起威信。治国当严厉,乱世用重典。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凡变法改革,犹豫就会困难重重,果断出击,打废旧党,才有成功的可能。孔夫子洞察变法奥妙,王安石若能领会孔子真意,斩司马光,族灭富弼、文彦博,则变法成矣!
……
汪广洋看到这里,脑子已经凌乱了,我的老天啊!
这么多年,难道我看的论语都是假的?
张相解释的才是夫子真意?
正在汪广洋迟疑之时,朱元璋猛地回头,一眼看见了他,死死盯着。分明在警告他,你别胡说八道!
汪广洋脑筋快速转动,这辈子他都没有这么焦急过,额头上都憋出了热汗。谁料他福至心灵,竟然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理由。
“上位,自古以来,孔孟之道,被太多腐儒曲解,诸如以德报怨等等,历来争议不断……张相乃是当世大贤,洞彻古今,学问通天。张相的这部《抡语》看似是玩笑,实则是以戏谑滑稽之法,提醒世人,如何把握圣贤真意,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心良苦,自是非凡!”
听汪广洋这么一番解释,朱元璋都开始怀疑起来了,莫非张先生写的这份《抡语》,真的用心良苦?
就在这时候,杨元杲、阮弘道、宋濂等人都凑了过来,纷纷请求一观。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