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汪广洋微微一笑,“傅将军,我们要争取所有人的支持,如何能把占人口一半的女子排斥在外?女人或许不能上战场,但是运输辎重,缝制军需,照看家庭……有了她们支持,男人才可以放心大胆出征杀敌。咱们先不说女人,就说说奴隶,如果你们能拿出释放奴隶的措施,在进入关中之后,给奴仆授田,让他们成为有尊严的人,你们的北伐大军,还会困难重重吗?”
“任何人也不会随随便便,就支持你的。必须要让他们看出好处,感受到改变。对女人如此,对奴隶如此……假如处境不但没有变好,反而更加糟糕,他们反咬一口,帮助元廷,也不是不可能。”
“啊!”
傅友德听到这话,忍不住惊呼。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刘福通兴冲冲派出去北伐大军,嚷嚷着直捣幽燕之地,重开大宋之天。大家伙都兴冲冲北伐,攻城略地,和元鞑子浴血奋战。
但是关中百姓呢?
似乎除了张贴告示,让百姓输送粮草,供应军需之外,就没有别的事情了。
这么说还不准确,其实是处境更糟糕了。
关中这块土地,本就越发贫瘠,难以供养那么多人丁。
自从西夏立国,数次同北宋大战,西北就是前线,每一次征战,百姓都损失惨重。
后来金人南下,摧毁了整个西军,围绕着关中之地,连年大战,民不聊生,户口折损大半。
随后蒙古人崛起,屠灭西夏,关中之地,继续遭殃。
而且蒙古人引入了许多色目人进入关中之地。
这些色目人地位远高于汉人,他们帮着蒙古贵胄,圈占牧场,霸占田地……蒙古在陕甘之地,封了一大堆的王爷,这些蒙古王公豢养打手,蓄积爪牙,关中百姓,苦不堪言。
按照道理说,这样的关中,只要措施得当,就能很轻易击败元廷,光复关中。
但是对不起,刘福通和韩宋政权,都没有仔细研究过关中的情况,他们以为大军进入之后,振臂一呼,立刻百姓云集响应。
殊不知在关中这块地方,不甘心沦为奴仆的汉人已经离开了,剩下的大部分人,已经沦为奴隶半奴隶。
而且由于大量色目人存在,已经使得关中的风俗有了明显变化。
北伐大军进入关中,没有先拿出争取民心的措施,反而继续压榨百姓,要求提供粮草军需。
更有一些韩宋将领,趁机抢掠百姓,大发利市,中饱私囊。
本就贫瘠的关中,哪里经得住这般洗劫?
许多对北伐军尚存幻想的民众,迅速改变了态度,元廷或许很差,大家活得十分艰难。但总还能活着,如果让北伐军杀进来,反而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既然如此,又怎么指望关中百姓,支持北伐大军?
傅友德想到了这些,不由得汗流浃背,羞愤难当!
“原来,原来那些弟兄,皆是因为我们糊涂,才白白丢了性命!”傅友德突然盯着汪广洋,激动道:“大人,见识高明,一语中的,令人茅塞顿开。以,以大人之才,辅佐刘太保,一定能北伐成功,扫灭元廷啊!”傅友德突然激动道。
汪广洋忍不住笑了,我来劝你的,怎么成了你劝我?
“傅将军,这些道理,并不复杂。在吴王治下,大凡文武官吏,都明白这个。我们张相公,那才是真正的当世大贤,我也不过是学了点皮毛罢了。至于让我辅佐刘太保,那就更高看我了,道理摆在这里,该怎么办,也一清二楚。可你们刘太保愿意吗?能做到吗?”
傅友德深深吸口气,也是无可奈何了,刘福通根本就看不起朱元璋,也不愿意接受释放奴隶,均分田亩的这一套。
甚至他们想的只是重开大宋之天,赵宋王朝都那么窝囊,一个低仿品,还能有多少奢望?
想到这里,傅友德突然想起了汪广洋最初的那番话……朱元璋坐断东南,想的是提兵二十万,北伐中原,进军关中,效仿汉武帝,祭祀黄帝,向祖先表明恢复中华,再造山河的壮举。
那韩宋兵马进军关中,能干什么?
是岁币之耻,还是败给金国,沦陷江山之悲?
连选个像样的偶像的本事都没有,这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傅友德老脸通红,越想越觉得羞惭,他竟然起身,单膝跪倒,感慨道:“汪大人,友德眼中无珠,不识明主。辗转万里,飘零无依……若是吴王不弃,友德愿意给吴王牵马坠蹬,忠心耿耿,绝不另侍他主!”
汪广洋连连点头,他也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
“傅将军,我这次过来,就是知道将军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你愿意归附吴王,那是最好不过,只是不知道你现在有多少部下,你又有什么打算?”
傅友德道:“我现在还有三百心腹,另外陈友谅给我配属了五百人。这八百人都是听我的。只是小孤山的兵权还在丁普郎的手里。我和他也不算熟悉,不知道此人会作何打算,倘若他一心阻拦,只怕会成为绊脚石!”
汪广洋眉头挑动,思忖了少许,问道:“傅将军,你打算怎么办?”
“我?我想对丁普郎下手,请他过来赴宴,然后在席间下手,挟持丁普郎……不过这么干却是需要吴王派兵策应,不然我孤木难支。”
汪广洋想了想,终于点头,“我会跟上位讲的。”
汪广洋满载而归……但是他却不知道,就在他和傅友德秘密商议的时候,另外一个人也拜见了丁普郎。
他不是别人,也是普字辈的,名叫李普胜。
“你,你怎么还活着?”丁普郎大惊,“你不是被朱元璋给杀了吗?”
李普胜呵呵一笑,“我说你听谁说的?我这不是活得好好的吗!”
丁普郎仔细打量,发现确实是赵普胜,这才道:“当初巢湖水师投靠了朱元璋,赵师兄见没有立足之地,就回了汉阳。李师兄你不甘心,半路返回巢湖,重新集结人马,要跟朱元璋拼命……后来听说朱元璋击败了你,把你捆起来,扔到巢湖淹死,可有此事?”
李普胜笑了,“我要是死了,你现在看到的是鬼啊?是,我是被俘虏了,还在战俘营待了好长时间……不过要我说,丁师弟,你最好也进战俘营瞧瞧,领教一下我们上位的厉害!”
丁普郎愣了,“李师兄,你投降了朱元璋?”
“没错,我这次过来,是劝说丁师弟,你也投了吧!”李普胜道:“我在战俘营,干活,学习,当初彭祖师告诉了咱们那么多道理,说什么弥勒重生,大光明世界……可要我说,现在的朱家军,才是有了一些光明世界的气象……师弟,你陈友谅心黑手狠,没有容人之量,跟着他没有前途的!”
丁普郎更加惊讶,沉吟良久,他喃喃道:“陈友谅派傅友德盯着我,想要我投降,除非先除掉傅友德才行!”
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无常
至正十八年,大元朝扛住了韩宋的第一波攻势,依靠着察罕帖木儿的努力,保住了关中之地,得以继续苟延残喘。
在江南,朱元璋也完成了内部整合。
“李先生,接下来咱要把精力放在军务上面,你的使命是什么,可清楚吗?”
李善长慌忙点头,“臣明白,上位只管放心对外用兵,臣必定能保证军需供应,不会少一粒粮食,缺一件战袄,做不到,上位只管问罪。”
朱元璋没话,稍微停顿一阵,李善长似有所悟,立刻道:“臣还会严查吏治,尤其是在这个关头,谁要是趁机贪墨,一切都按照军法从事。”
“再有……臣还有抓紧时间,在杭州开辟市舶司,收取关税,贴补国用,不负上位之恩。”
到这里,老朱这才露出了淡淡笑容,“李先生,萧何能做到第一点,就被成为贤相,名垂青史。以先生的本事,一样会彪炳史册,光耀千秋的。”
李善长微微一喜,随即立刻恢复了镇定,“臣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老李从容答应,他刚出来,就碰上了张希孟。
“张相,上位叫你?”李善长主动打招呼。
张希孟无奈点头,“确实,主公叫我收拾行囊,跟他一起前往铜陵。”
李善长听到这话,脸上的喜色立刻消失了,只能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张相果然省得上位倚重,须臾离不开啊!此番出战,怕是还要仰赖张相运筹帷幄,我提前恭贺张相,凯旋归来。”
张希孟也只能多谢李善长,从本心讲,他真的不是那么想离去……家里头羊圈刚弄好,两只母山羊怀上了羊羔,肚子像是小磨盘似的,也不知道怀了多少个。还有油菜收获了,菜籽也晒干了,张希孟想要在院子里弄个简易的榨油设备,自己榨点菜籽油,炸肉丸子,做狮子头吃。
老朱偏要自己随军出征,家里头乱七八糟的,都没个人打理,还不知道让谁帮忙呢!
但是也没有办法,军国大事为主,这点道理张希孟还是知道的。
他面见朱元璋之后,就跟老朱道:“主公,其实臣手上还有一张王牌,足以先声夺人,狠狠抽陈友谅一个嘴巴子。”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