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双方的条件差距实在是太大,钱用勤只好暂时回去苏州,继续和张士诚商议。
而这边老朱也懒得见使者了,他把事情交给张希孟处理。
随后的时间里,钱用勤不断往来穿梭,连夜赶路都是常有的事,大腿里侧的皮,磨破了一层又一层,竟然磨出了老茧。
经过了不下五轮的交涉,张士诚终于放弃了大多数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同意归降,苏州之地可以交给大明。
但是他希望依旧保留王爵,苏州之地作为他的食邑,依旧维持张家的富足生活……再有,他要请朱元章赐下免死金牌,就彷效钱家的那一块。
对天发誓,从此之后,朱家子孙不得伤害张氏后人。
朱元章已经是按捺不住,就在使者往来的这段时间里,他已经调集了一千三百多艘战船,把张士诚的地盘围了个水泄不通。
在陆地上,老朱部署了二十万大军,从西南两个方向,压了过去。
苏州城在明军的压制之下,一日三惊,已经是一团乱麻。
光是粮食一项,短时间之内,就涨了十倍不止。
没有办法,由于大明控制丝绸出口,张士诚为了多捞取军饷,下面的大户也是为了多赚钱财。
他们大肆侵吞稻田,种植桑棉,张士诚根本拦不住,或者说他要是敢拦,下面人就会推翻他。
毕竟苏州最大的绸缎作坊,是张士信的产业,而松江的棉纺作坊,是张士诚王妃的,至于另一个兄弟张士德,虽然没有参与丝绸布匹生意,却把持了盐城的产业。
有这么一帮皇亲国戚在,张士诚还能怎么办?
挡着他们发财吗?
就不怕王妃拿枕头把他闷死?
纵容迁就的结果就是张士诚竟然要向最大的敌人购买粮食。
而且还与日俱增,现在大战临头,粮价又怎么压得住?
只怕不用打,苏州就会崩溃。
强烈的无力感,缠绕着张士诚,就在这时候,一块丹书铁券,竟然送到了他的手里。
确实是老朱所写,就彷效钱家的模样,连文字都一般不二。
张士诚大喜过望,看了又看,突然发现在丹书铁券的背后还有四个字:谋反除外!
一瞬间张士诚就从喜悦的巅峰,跌倒了万丈深渊。
“姓朱的,你,你欺人太甚!”
这时候一封朱元章的信,也放在了张士诚的面前,“要投降就老实投降,别耍花招,你的命都捏在咱的手里,还跟咱要块破铁,能保住谁的命?”
张士诚切齿咬牙,终究还是无可奈何,“好啊,好!朱元章,算你狠!我,我投降!”
第五百二十六章 张相公出马
“启奏陛下,怀王愿意纳土归降,没有多余条件。只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怀王虽然不曾让苏州百姓受益,也不愿看到黎民涂炭,因此斗胆恳请驻扎苏州,等候大军接收。待到将苏州完完全全,托付给陛下之时,怀王才好放心离开。”
钱用勤跪在地上,向朱元章回禀道。
老朱面沉似水,冷笑道:“还不是拖延之词,未免把咱看扁了!”
钱用勤慌忙道:“陛下,怀王万万不敢欺瞒陛下,他已经备好了图集钱谷甲兵,草民将清册悉数带来,立刻上呈陛下,这又岂能作假啊?”
说话之间,有人送上来一口巨大的箱子,里面确实有满满的清册,似乎能证明张士诚的诚意。
可老朱到底不是寻常人,岂能被假象迷惑了!
张士诚不愿意离开苏州,必定是有盘算的,甚至干脆说,这个接收,就是摆了个鸿门宴,是个陷阱。
咱不能上当!
朱元章打发走钱用勤,又把张希孟请来,共同商议。
“先生,你怎么看?张士诚到底是怎么打算的,这个钱家往来穿梭,竟能促成此事,他们又是什么打算?”
张希孟当然一笑,“主公,钱家通过人给咱们送信,又能说服张士诚低头。其实也不难猜,他们背后站着的就是苏州松江一带的大户……他们有两大忌惮,其一自然是兵连祸结,万一几十万人交战,往来之间,他们的家产就可能荡然无存。其次,他们是担心大明的均田国策,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
老朱低垂着眉头,心中思忖,也不得不赞叹,“先生果然高见,这么一说,咱就明白了。只要张士诚归降,用不着打仗,跟咱们也能讨价还价,这两大忌惮,都能巧妙化解。这办法着实厉害啊!”
朱元章皱着眉头,又道:“先生,咱现在想不明白的是,张士诚为什么会甘心情愿,被这些大户摆布?似乎不太对劲儿。”
张希孟点头,“确实不对劲儿,不过臣思前想后,也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张士诚这些年,被大户彻底绑架了。”
朱元章沉着脸道:“先生能不能说得明白点?”
“主公,由于咱们一直主张均田,对待豪强也颇不客气,刘福通身边聚集了一批大宋忠良,张士诚身边未必没有!而且张士诚身边的这帮人,只怕还要更加厉害。”
“怎么说?”
“主公请想,张士诚以苏州之地,屯兵十万,抗拒大明,光是为了养兵,每年耗费就不计其数。张士诚可以和任何人耍弄手段,唯独没法拿自己的命根子开玩笑。财税对他来说,更是重中之重。”
朱元章眉头挑动,脑筋旋转,渐渐明白了张希孟的思路。
从钱财入手,似乎很俗气,但是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大到一个团队,一个国,无不如是。
普通人为了碎银几两,国家为了多些岁入。
面对着庞然大物,张士诚的压力最大,开支惊人,他又没法像大明这样,落实均田,然后从普通农户身上征税……这样一来,张士诚最大的支柱就是苏州的大户。
尤其是丝绸布匹的豪商。
而生产丝绸布匹,要有大量的桑田,棉田……这几年张士诚一直从大明这边购买粮食,这也是张士诚接受册封,并且在朱元章消灭陈友谅,决战中原之时,没有出手添乱的原因。
不然的话,如果双方闹翻,没了粮食供应,就算能打下几个州府,也毫无价值。
等着老朱杀回来,张士诚立刻就要倒霉。
所以张士诚选择闭目待锤,也就不奇怪了。
现在的事情落到了钱家,他们为什么能劝张士诚低头?
“主公,钱家代表的一些豪强大户,他们已经看得很清楚,张士诚维持不下去,所以才主动站出来。张士诚吃着人家的饭,自然没法掀桌子。”
“那,那苏州的所有大户,都是这样?”
张希孟哈哈大笑,“怎么会!要都是这样,张士诚就不会顺滑答应了。”
这个弯着实有点大……老朱思考了好半天,这才明白过来,“先生的意思,苏州大户也分成两部分,有人愿意归附咱们,可有人却是想负隅顽抗。张士诚知道,就算万众一心,尚且不是我们对手,手下有这么多三心二意的大户,他必败无疑。所以张士诚不如顺水推舟,假意投降,等咱们的兵马过去,激起苏州商民百姓不满,那时候他就可以靠着那些大户的势力,清除内鬼,顺便跟咱们拼个生死。”
朱元章想了再三,“这个主意似乎在哪见过啊?”
张希孟笑道:“罗贯中的三国差不多写完了,只剩下些具体内容还没有填充……这段不就是姜维的假投降吗!”
老朱顿时恍然,忍不住大笑道:“这个张士诚,靠着话本打仗,如何是咱的对手?姜维的巧计没有得逞,张士诚东施效颦,也就是徒增笑料!”
张希孟立刻道:“主公英明,确实如此。不过也不能太过大意,苏州,松江,百万户口,十万兵马,另外还有泰州等地,如果真如张士诚料想到那样,真的打个你死我活,拼个血流成河,哪怕是金陵也会受到波及,生灵涂炭不说,也会影响整个大局,耽误北伐进程……其实从手段来看,张士诚这一招,非常毒辣!”
朱元章沉着脸,心中思忖不定……张士诚这么干,也是被逼无奈,他靠着大户,而手下大户分成两派,想法南辕北辙,如果闹翻了,直接自己动刀子,明军一来,什么都结束了。
他只好玩假投降的把戏,将火烧到大明身上。
问题是大明能接得住吗?
张士诚花了这么多年,尚且毫无头绪,还要被牵着鼻子走,大明丝毫没有准备,突然插手进去,几乎不用问,出问题是一定的。
纵观整个大明朝,老朱家和苏州为首的东南地区,相处的都不怎么好。
老朱消灭张士诚之后,给苏州加了重税,然后苏州一直流传着张士诚的段子,怀念这位大元忠臣。
其实张士诚对待百姓,又能多好?
与其说怀念张士诚,不如说厌恶朱家天子。
这口怨气一直持续到明末,苏州等地,江南士绅,拖欠税款,收不上来。派锦衣卫下去,被打的抱头鼠窜,躲到茅房里不敢出来。
收不上来钱的大明朝亡了,东南的士绅也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
新朝雅政,仁君典范登基之后,追查拖欠税款,探花叶方蔼欠了一文钱,结果竟然被贬官,留下了探花不值一文钱的典故。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