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因此李思齐见到了朱元章,就非常谦卑,跪地磕头,老老实实。
朱元章也没有为难他,而是设下御宴,在清河捞了一条十多斤的大鲤鱼,还让张希孟作陪,算是给足了李思齐面子。
“陛下圣睿仁德,罪臣感激涕零,恨不能以死相报!”李思齐感慨道:“想来罪臣不识天数,不明事理。居然投靠元廷,充当打手,简直罪孽滔天,杀了罪臣,也绰绰有余啊!”
老朱没有说话,张希孟反而笑道:“过去的事情,我们不会忘记……但是也不会被过去的事情束缚。你和察罕帖木儿一起起兵,如今察罕旧部不少归附了王保保,这里面应该有不少可以争取过来的吧?”
李思齐毫不迟疑,忙道:“确实,这样的人还不少,我,我愿意想办法劝说他们,不要跟着王保保,要弃暗投明,归附大明。”
张希孟笑道:“当下北方凋敝,缺少劳力,你能想办法争取人心,这是大功,陛下会记得你,天下百姓也会记得你的。”
李思齐连忙点头,而张希孟也选了一块最肥美的鱼腹,夹给了李思齐。
李思齐诚惶诚恐,谢过了张希孟。
就在这位到达大都的时候,又有两个人来了。
这俩人是张士诚和陈友定!
张士诚就不多说了,他扛不住压力,选择了投降。
而且陈友定那里也是乱做了一团,蒲家遭到了各路人马围攻,死得非常凄惨……随后又波及了其余的色目人,他们互相杀戮,自杀自灭,斗得天昏地暗。
好在明军进入,总算平定了乱局。
陈友定无可奈何,只有选择投降。
其实还有个小插曲,陈友定不是一直带着鹤顶红,随时准备做大元忠臣吗?
结果事到临头,他竟然舍不得多喝,药量不够,没有立刻死了。
张士诚看到之后,竟然让下面人准备粪水一盆,给他灌下去了。陈友定哇哇大吐,恨不得把苦胆都吐出来。
好歹算是保住了老命。
修养一段时间之后,跟张士诚一起北上,前来面见朱元章。
不得不说,眼下的大都,还真有那么点热闹的意思了。
李思齐,张士诚,陈友定,这都是扬言要做大元忠臣的人。而就在他们的翘首以盼中,朱文正派人送来了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
这位皇太子还算有点经验,足足跑了三天,跑到又饥又渴,在路上睡着了。
等他醒来,身边都是大明的骑兵。
就这样,这位折腾大元,鸡飞狗跳的皇太子殿下,也来和他的臣子们聚集了。
“饶命,饶了我吧!千万不要杀我啊!”
这位哭得稀里哗啦,明军这边根本懒得搭理,直接把他交给了也先帖木儿。
结果双方见面之后,皇太子直接给也先帖木儿来了个滑跪!
“叔父,叔父救命啊!”
也先都要先冷静一下,想想这个叔父是从哪里来的?
首先,当初脱脱辅左铁锅,干掉了自己的伯父,坐稳了龙椅。两家渡过一段时间的蜜月期,那时候脱脱的儿子进宫跟到自己家。
小辈在一起玩,论起来,皇太子的确可以把自己当做叔叔!
“好,好啊!你管我叫叔叔!那我这个做叔父的,怎么也要给你点见面礼。”
爱猷识理达腊喜滋滋仰头,迎接他的正是结结实实的一个大比兜!
“兔崽子,你这些折腾!打这个,斗那个,掀起多少杀戮,死了多少人?你就不知道羞愧吗?你怎么还有脸活在世上?”
也先左右开弓,把这小子打得嘴角流血,牙都活动了。
爱猷识理达腊能说什么啊!
“我,我也是为王前驱,不得已而为之啊!”
“呸!”
也先帖木儿狠狠啐了他一口,“果然,什么天命,都是借口!回头当叔父的要好好教你张相的文章,让你明白什么是民本!”
几乎与此同时,蓝玉正押解着一辆驴车,由北向南,风尘仆仆赶过来,在这里面,正装着大元皇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所以说还是叫铁锅比较顺当。
蓝玉为了能顺利抓到了他,竟然装成了随着天子一起逃跑的大忠臣,保护着铁锅,跑了三四天。
趁着其他人不注意,在后半夜,蓝玉把铁锅捆起来,背了出来,然后上马疾驰,在路上找了个驴车,才把他带到了大都。
经过不足多言,铁锅到达了大都,龙虎会风云,卧龙凤雏,大元群贤,算是凑齐了。
第五百七十八章 传国玉玺
伴随着铁锅皇帝被俘,除了少数漏网之鱼,还有些被斩杀的倒霉蛋,元廷的心脏已经被扫荡一空。
这个感觉有点像搜山检海抓到了赵九妹,虽然还有些军事首领在,比如王保保……但是大元朝的框架已经散了,无可救药了。
再说得直白一点,大元朝亡了!
确确实实亡国了。
上一次虽然光复大都,但是大明上下,只是庆祝光复燕云故地。
道理也很简单,虽然攻入大都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大元朝已经是一个死人了。只是一个人死了尚且需要吹吹打打,风光大葬,更何况是一个国家?
没有办个像样的葬礼,总归是不行的。
而伴随着元廷皇帝,皇后,储君,悉数落网,终于有了给大元朝办葬礼的前提条件了。
朱文正又从上都开平城送来了足足二十车的资料。
悉数交给了张希孟。
拿到这些资料之后,张希孟也无可奈何了。
虽然靠着恶补,张希孟看了不少书,算是有了点学问基础,但是这些蒙古文档,以八思巴文为主,张希孟根本看不明白。他只能下令宋廉为首的翰林院进行整理翻译。
“我已经向主公请旨,正式成立国史馆,由我负责,不光是修元史,还要修一部从秦汉到宋元的通史。”
“通史?类似史记那种!”宋廉大惊失色,“张相,这可是一部鸿篇巨制啊!到底怎么修,您可有眉目了?”
张希孟笑道:“大约就是秉承我之前的看法。从华夏的兴衰写起,总结历史规律,继往开来。”
宋廉略思忖,就问道:“张相,那,那你准备怎么写秦朝?”
张希孟笑道:“秦朝算是这段时间的开端,写起来自然不容易。而且过去多少年,都是以暴秦呼之。我以为如此看秦朝,十分不公允。”
宋廉思忖了片刻,探身问道:“张相。能不能多透露一些,您打算怎么总结秦朝?”
“自然是统治方式的创新,废掉分封,以郡县治国。结束贵族治理地方,转而用官吏治国……把天下视作一体,天子直接通过百官,掌控每一个百姓……尤其奠定今后几千年的格局。单从这一点来看,秦朝开天辟地,有首倡之功。而汉朝承袭秦制,不但接住了,而且还发扬光大,功劳更大。秦汉为华夏之兴,盛唐代表一个顶点,而自安史之乱以后,就是华夏之衰。一步一步,走到了崖山。”
宋廉耐心听着,不停思索、
很多观点张希孟早就说过了,但是说过了不代表就管用。
人亡政息,没有什么是不能推翻的。
可一旦变成史册,写成通史,那就足以影响后世几千年。
史记过去了那么久,依旧有许多人研读,视为圭臬,就是最好的明证。
而张希孟这一次主持修史,很可能修一部比史记还要庞大精深的鸿篇巨制!
这部史书一成,必定会成为天下读书人的必读之物。
假以时日,史书的观点就会沉积成华夏子民的共同意识,从而影响千年,甚至更久。
宋廉稍微想了想,就觉得热血沸腾,“张相,我,我斗胆恳请,让我追随张相修史吧!”宋廉很感慨道:“这些年来,我都是一个文人,并不太善于当官。如今一把年纪,自问还是一事无成,若是能为了这部史册尽心竭力,就算是死,也能瞑目了。”
张希孟笑了笑,“宋学士,我身边的确是缺少修史之人,咱们配合了这么多年,也是珠联璧合,自然是无话可说。但是有关元史和蒙古史的部分,我的意思是咱们能不能找几个当事人,让他们协助修史!”
宋廉笑道:“张相不是早就让这些人写回忆录了,咱们参考一些他们的东西,也算是利用他们了。”
张希孟一笑,他已经猜到了宋廉的意思,忍不住笑道:“我是想在国史馆里,专门召集一批人,让他们负责元史部分。”
宋廉略微发怔,就说道:“张相,心胸开阔,海纳百川,自然是好的。只是我担心他们久而久之,不免擦胭脂抹粉,违背了我们修史的初衷啊!”
张希孟笑着点头,“确实,所以我希望让那些经过改造,能够确实认识到问题的人,来参与写作。他们经历亡国之痛,让他们写起来,估计下手会更狠也说不准!”
明末的那批文人不就是这样,不但深刻反思,还在修明史的时候,不遗余力地黑大明朝。
宋廉还是将信将疑,“不管怎么说,我以为都要仔细审阅,万不可疏忽大意!”
见宋廉如此,张希孟自然是无话可说,你愿意辛苦流汗,我又何必拦着!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