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老朱交代之后,就让群臣散了。
原来这一番讨论,已经用了差不多一天时间。
张希孟也说得口干舌燥,他返回了府中,简单用了点饭,又去看了看儿子,张庶宁小朋友在练字,一笔一划,写得十分认真。
张希孟也没什么好说的,他的字始终算不得好,只能说中规中矩,也没什么能教孩子的,只是默默看了一会儿,就告诉儿子,早点睡觉。
随后张希孟又去了书房,划分行省自然不是在地图上简单的分割一下就完事了,接下来还有复杂的交接,甚至是长期的磨合。
张希孟翻找一些卷宗,想要仔细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但是正在他准备忙活的时候,突然下面人回报,说是徐达来了。
张希孟大吃一惊,连忙让人把徐达请进来。
落座之后,张希孟就笑道:“不愧是徐大将军,消息这么灵通。”
徐达连忙道:“多谢张相高义,今天要不是张相替我们说话,还不知道要怎么被人欺负呢!”
张希孟笑道:“你这话就过了,试问哪个文臣有胆子欺负你们这些开国功臣?他们是不想活了?且不说你们如何,就算是主公也不会答应的。说到底,还是为了日后做准备,咱们把规矩定好了,后人就能少些麻烦。”
顿了顿,张希孟又道:“当然了,如果后人不争气,非要败坏国典,到时候我们都伸腿瞪眼,也没有办法。”
徐达忍不住大笑,“张相客气了,我盘算着,让皇子入武学,又有那么多青年才俊在里面,等日后他们成长起来,不论是宫中,还是朝中,都有人替武夫说话,再想欺负武人,也没有那么容易。”
张希孟笑着点头,徐达果然能领会这些安排的用意。
“你大晚上急着过来,只怕不是为了感激我这么简单吧?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张希孟笑呵呵道:“跟这一次划分行省有关系?”
徐达怔了怔,突然道:“张相,确实是有关系,我现在也不好说有没有问题,但我觉得张相最好提前做好准备,免得手忙脚乱。”
张希孟眉头挑动,能让徐达煞有介事,过来提醒,必定不是小事情。他沉吟再三,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你担心的是扬州?”
“对!”
徐达连忙点头,“张相睿智……当初上位渡江占领金陵,留在江北的兵马,就以彭少帅和缪大亨为主,他们屯扎在泗州和扬州之间。其中彭少帅主要负责防御元兵,而缪大亨则是长期坐镇扬州,总司军务,生产武器军需,他还多次受到上位嘉奖,是个干吏能臣。”
张希孟点头,“确实如此,奈何在三年前,缪大亨突然病逝,要不然论功行赏,必有他的爵位。此人不论治军,还是治民,都有些本事啊!”
能得到张希孟如此评价的,在武将之中,数量很稀少。
除了西凉王冯国用之外,也就是康茂才等寥寥数人而已。
一个人能领兵打仗不难,但能管理好地方,把发展建设也做好,那就算是奇才了。
徐达见张希孟盛赞缪大亨,稍微沉吟,随后道:“张相,缪大亨确实人才,但,但我听说,他的亲眷却并非如此,尤其是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把持了数十处冶铁作坊,另一个将不少田庄纳入他的名下,另外缪大亨的小舅子此前在盐务的事情,也有牵连,反对常平仓卖盐,他就是其中之一。结果最后是扬州知府等人被杀。”
徐达说到这里,也就停了下来。
身为一名最了得的统兵大将,他绝不会信口开河,几乎可以百分百确定,缪家这帮人,问题不小,甚至会触目惊心。
张希孟也陷入了沉吟,“这一次重新划定省份,将扬州交给了淮西省,自然要过来清点家底,有关那些官营作坊,也要归入兵部和工部,倘若缪家人牵连其中,有极大的弊端。只怕到时候国法无情,谁也救不了他们!”
徐达微微点头,“张相心里有数就好,我先告辞了。”
张希孟点头,送走了徐达,他稍微沉吟,立刻让人叫来了一个门下省官吏。
此人姓马,叫马君则。
没错,就是宋濂写文章的那位,他不负宋濂希望,刻苦学习,通过了科考,就在不久前,又通过了号称史上最难的门下省考试。
成为张希孟的部下。
“你现在就去扬州……当初扬州人口太多,难以供养,我曾经安排扬州百姓,到滁州等地屯田种地,如果有人想侵吞田产,就只能动这些田庄的主意……你去调查一下,不论结果如何,都要如实告诉我。”
马君则躬身领命,随即趁着夜色,离开了应天……没有让张希孟等太久,十天之后,马君则就带着消息回来。
果然是东阳马生,办事本事就是强!
“张相,根据卑职初步估算,差不多有十五万亩田产,落入了缪家之手,这里是清单!”随后马君则又拿出了几份血书,递给了张希孟。
“这是被侵夺田产的百姓递上来的。”
张希孟拿过来,仔细看了看,越看眉头越是深锁,最后深吸口气,无奈道:“看起来,又要一场血雨腥风了!”
他让马君则先去休息,随即将这些证据都收拾起来,装在了递给朱元璋的盒子里……
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杯白刃
夜色深沉,凄风阵阵,朱元章却不许宦官关闭门窗,任凭寒风打在脸上,刚毅的面孔,笼着一层难以形容的震怒。
对那些文臣,豪强,朱元章可以随意下手,只要证据确凿,他就没什么好在乎的。
毕竟在朱元章看来,一个泥腿子出身,跟那些之乎者也的儒生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他们贪赃枉法,自己只管杀就是。
但是对于那些同乡,袍泽,军中将领朱元章的看法就不太一样了。
大家伙光着屁股长起来的,不是一个村子,也是临近的乡亲。
日子过得怎么样,彼此都有数。
谁还不是苦孩子出身,遭人欺压,受人白眼,几岁就要给地主放羊,吃尽了苦头。好容易有了机会,投身行伍,凭着命打江山。
这么多年下来,战死的将士不计其数,能熬下来,封妻荫子,与国同休,这又是何等福气?
可为什么,这帮人就不知道珍惜?
就是非要把自己的恩典,一脚踩在地上?
你们真当咱不敢杀人吗?
你们想错了,在咱朱元章这里,还没有不敢杀的人!
老朱思前想后,整整一夜,都没有睡觉。
转过天,朱元章直接下旨,让人把陆仲亨和唐胜宗请来,下面人去了,老朱弄了点凉水,随意清洗了一下,打起精神,就在大殿里坐下,等着这俩人的到来。
不多时,这两位受封侯爵的大将,一起赶来,向老朱见礼,朱元章让人给他们赐座。
随后笑道:“陆仲亨,你儿子陆贤在武学表现不错,咱听老二说了,他聪明异常,是个难得的好孩子。咱们都是乡亲,又是君臣,咱除了那几个小子之外,女儿也有好几个。咱想和你结个亲啊!”
陆仲亨大吃一惊,包括旁边的唐胜宗,都有些惊讶。
这俩人平时关系极好,朱元章把他们一起叫来,说不害怕那是假的,他们想不通明白,为什么老朱要找他们,莫非是出了什么事情?
可现在一听,顿时两个人都高兴了。
八成陛下是要结亲,然后让唐胜宗当个媒人。
陆仲亨立刻躬身,嘴上还客气道:“上位,俺家小子,只怕配不上公主哩!”
朱元章一笑,“有什么配不上的?都是同乡,咱家的闺女又哪里尊贵了!”朱元章说到这里,停顿了一阵,这才感叹道:“当初咱回乡募兵,你们都跟着咱过来了,十多年间,咱们君臣一起打下了大明江山!这里面付出了多少心血,死了多少弟兄,你们心里头都清楚!”
这俩人一怔,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老朱又继续道:“从咱的心来说,自然是愿意和你们一起看着大明蒸蒸日上,看着咱们的子孙后代,互相扶持,一直走下去。”
陆仲亨连忙道:“上位恩典,臣铭刻肺腑,旦夕不敢忘怀。”
朱元章目光扫视着陆仲亨,发现他依旧是满脸喜色,不疑有他,朱元章干脆看向了唐胜宗,低声道:“咱听说你家最近修了祠堂?”
唐胜宗一愣,心说这事陛下都知道了?
“回上位的话,是,是修了祠堂。臣,臣受陛下封赏,光宗耀祖,唐家,唐家祖坟都冒了青烟,十八代祖宗都跟着有光,所以,臣就修了祠堂,以示庆祝。”
朱元章点头,突然又道:“那个祠堂,花了不少钱吧?”
唐胜宗稍微怔住,这一下子竟然不知道怎么回答是好!
陆仲亨也是发傻,他跟唐胜宗关系极好,也打算修祖宗祠堂,好好在家乡人面前露露脸,因此陆仲亨道:“上位,臣,臣听说没有花太多钱,更何况是为了给祖宗涨脸,也是应该的。”
唐胜宗此刻也反应过来,急忙道:“上位,臣修祠堂,前后就花了不到三千贯,都是臣的俸禄,还有上位的赏赐,臣绝没有贪赃枉法啊!”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