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许观默默听着,他看得出来,夏知凤洋溢着喜悦之情,确实张相公很在乎这个女弟子。
  许观终于鼓足了勇气,“那你能不能帮我?”
  “帮你什么?你也想拜张相公为师吗?”夏知凤沉吟了一下,“这事情恐怕不容易。”她没有说,毕竟张庶宁都被拒绝了,你许观也就比张庶宁稍微强了一点点,真没啥稀奇的。
  许观沉吟良久,就在夏知凤又要发问的时候,终于开口了。
  “我,我想求张相公帮忙,让我改回黄姓!”
  这时候张庶宁从外面回来,也走了过来,听到许观的话,他下意识道:“改姓很难吗?”
  许观点头,“确实很难……家父当初是入赘许家,我是要承袭许家香火的,轻易不会同意的。”
  景清也凑了过来,他知道的更多一些。
  “你们不清楚,许观他太聪明了,每次考试都那么好,许家不愿意放他,毕竟可以光宗耀祖。除非,除非许观成绩不行了……要不这样吧,你就别考的那么好了,给我们一点机会,这样一来,没准许家看你没用,是个废物,一气之下,就把你逐出家门了,你说是不是!”
  许观脸色发白,拳头紧握,显然十分痛苦无奈。
  至于景清的馊主意,他根本懒得听。
  夏知凤看在眼里,心中颇为不忍。同样作为天才,她能理解许观的痛苦,身为赘婿之子,被人看不起,遭人嫌弃,那种滋味真的不好受。
  “许观,我带你去见张先生,不过我可不敢说,张先生会答应你!这种事情,还是很麻烦的。”
  许观愣了一下,连忙道:“能带我去,我就感激你一辈子了,谢谢,多谢夏同学!你,你太好了!”
  许观没口子感谢,这话听在张庶宁的耳朵里,怎么都有点不舒服。
  “张相公住在我家,我领你去吧!”
  说完,张庶宁也不由分说,拉起许观就走,许观还扭头看向夏知凤,满脸祈求,没有你这位正牌弟子出面,张庶宁能行吗?
  夏知凤跟景清互相看了看,也都跟了上来。
  就这样,他们几个赶了过来。
  张希孟上午讲了一堂课,下午就在葡萄架下面纳凉看公文,有不少从应天送来的。他虽然不太爱管京城的事情,但老朱岂会让他闲着……很凑巧,朱元璋也学会了张希孟的技巧,给他送了一大堆红漆的木盒,好好看吧!
  “先生,许同学想请教事情!”
  夏知凤仗着胆子,率先说道。
  张希孟略微沉吟,就说道:“让他过来吧!”
  这时候张庶宁挨着许观,像是押解犯人似的,到了张希孟面前,从头到尾,都防着这小子。
  “张相公,学生想请张相公垂怜,准许我恢复原姓!”
  许观说着,重重跪倒,把自己父亲入赘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张希孟默默听着,最后他突然问了一句,“许观,你知道陛下在登基前,做过什么事吗?”
  许观一怔,“我,听说陛下做过僧人,还,还讨过饭。”
  张希孟颔首,“你说得对,乱世之中,生存不易,令尊入赘,虽然无奈,但你能够活命,受许家养育之恩,许观,你觉得这笔账,需要怎么算?”
  许观顿时怔住,竟然无言以对……


第六百九十四章 许观的信
  “张相公,我,我是黄家的人,当初父亲被迫入赘,这么多年了,他饱受白眼,身为人子,自然是希望恢复原姓,唯有如此,我父子才能挺直腰杆,才能活得有尊严体面,像一个人一样……请张相公垂怜!”
  许观眼中含泪,匍匐地上,哭得肩头抽动,泣不成声。
  跟他同来的几个小伙伴也觉得悲伤,但终究没有开口说什么,而是盯着许观,又看了看张希孟。
  半晌之后,张希孟才道:“许观,你先起来,我给你说点故事,你听听如何?”
  许观渐渐收住哭声,连忙爬起,躬身道:“学生恭听。”
  “你知道陛下的家庭情况吗?”
  许观道:“方才张相公说过,陛下做过和尚,当过乞丐。”
  张希孟道:“陛下本是父母双亲,三位兄长,两个姐姐……大灾之年,陛下长兄去世,大侄病死,只余长嫂一人,携带幼子返回娘家活命,这个孩子便是如今的大都督朱文正。陛下三哥早死,二哥在饥荒之年,和陛下一起安葬了父母双亲,随后入赘,在战乱之中,已经失去了踪影,只怕已经不在人世间。大姐一家失去联系,二姐也死了,只余姐夫带着一个外甥,便是如今的曹国公李文忠。”
  朱元璋在登基之初,曾经亲自撰写御制皇陵碑,因此他的家事不说天下皆知,也差不多了。
  可是听张希孟这么一说,许观依旧备受震撼。
  朱元璋是真不容易,六个孩子,只有他活了下来,大灾之下,几乎是九死一生。还有更惨的吗?
  有!
  就是那些十死无生的。
  “许观。儒家讲仁恕之道,俗语也说,将心比心。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可越是聪明人,就越是容易陷入牛角尖儿。如果你只是拘泥于自己一家的情况,觉得你们非常凄惨,那沦为白骨的那些人,又该怎么办?”
  许观脸色涨红,想要辩解什么。
  张希孟继续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觉得士可杀,不可辱,认祖归宗,这是天大的事情,也觉得许家那些人,对你们不好,抛弃许家,也是理所当然。你能讲出很多道理,许家也能讲出许多道理。”
  “但是我想让你明白,今年是大明立国十年,距离光复北平,还不到十年。天下纷乱,刀兵杀戮,死伤百姓,何止千万!流血染红江河,孤魂野鬼,尚在人间飘荡,无处安身。这就是我们面对的国家,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状。”
  张希孟伸手,拍了拍许观的肩头,小家伙下意识抬头,和张希孟的目光对视,又急忙低下了头。
  “我知道说这些大话,你未必会舒服,也觉得和你家没关系……但是我想告诉你,在这种情况下,入赘的,被收养的,不计其数。有很多人,连自己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比如武学的平安,他就叫平安,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皇后娘娘收养了他,希望他平安,就起了这个名字。后来我问他要不要改个名字,他说不改了,他就叫平安,如果非要问他姓什么,那他姓平!”
  许观听到这里,终于变色,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目光不是那么笃定,只是傻傻看着张希孟。
  张希孟则是继续道:“战争的创伤,远没有结束。我这次过来讲学,也是希望通过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方式,让大家伙探索富国强兵之道,永远不要让我们的后辈再遭受苦难。国运和个人的命运,在这时候,是相通的。当初决战中原的时候,有几百万民夫,他们推着粮食,携带辎重,男女老少,一起上阵,拼了命给我们送粮食,所求的,无非是天下太平,能够安居乐业。”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听懂我的意思,但是我希望你能以天下为己任,放眼所有百姓。你读书的条件很好,你也十分聪明。你该思索的是,如何更好的利用你的才华,用你的才华,做更大的事情,更有意义的事情。”
  “我不是反对你改回原姓,但是我希望你放开心胸,打开眼界,拿出更大的格局。其实这件事情,用不着我出面帮你什么,你能自己解决的。”
  许观深深吸了口气,又看了看张希孟。
  随后他用力颔首,“多谢张相公,学生记住了!学生确实小家子气了,请张相公放心,我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
  许观提到了张希孟的八个字,顿时几个人互相看了看,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从这一天起,几个学生都开始了自己的忙碌。
  夏知凤利用一切时间,观察月相,认真记录,仔细计算,很多时候,她忙活的东西,张庶宁根本看不明白。
  不过对于张庶宁来说,也没有什么好沮丧的,他很确定,自己就属于普通人,或许自己是普通人中的佼佼者,但依旧是个普通人。
  所以张庶宁开始更关心更全面的东西,每一个学科,每一件新鲜的事情,他或许做不到很精深,但是却可以很博学。
  除此之外,他也更多的观察周围的人,他甚至弄了个笔记,开始记录分析小伙伴的性格,看他们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什么反馈。
  哪些东西容易学,哪些东西很难学……什么样的老师更受欢迎,什么样的课程更有意义。
  甚至张庶宁还会抽出时间,跑去蒙学旁听,观察孩子们的反应。
  当然了,这些都是学习之余做的事情。
  他的主要时间,还都是放在课堂上面……因为真正的“卷王”发动了!
  许观这家伙玩真的了。
  没错,前面的许观还只是出了一半的力气,随便应付。毕竟不管考的多好,有多少成就,都是人家许家的,跟他又有什么关系?
  可是跟张希孟谈过之后,许观仿佛变了一个人。
  他一改过去懒洋洋的作风,哪怕他早就烂熟于心的东西,也万分认真,试图找出新的东西……而且他还找夏知凤,向夏知凤借阅笔记书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