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朱元璋怔了良久,突然道:“先生,按照这种办法,可能真正将高丽,纳入大明版图?”
  张希孟微微摇头,“臣也不敢说,臣琢磨着,或许会留下不少祸根,以后也会出差错。但是现在大明就这点家底儿,不这么干,现在都吞不下去,更遑论以后了。”
  朱元璋再度陷入沉思,毕竟不是谁都有资格,谈天长地久的。
  尤其是像高丽这种情况,早早就和中原撕扯开了,即便直接纳入版图的时候,也是离心离德。
  中原王朝,历来能带来丰厚收益的,就只有核心的那一块罢了。
  四周都是亏本的,无非是盛世的时候,扛得住持续投入,能开疆拓土,等到了衰世,万般都不行,也就只有放弃这些无关紧要的了。
  这是规律,当真很难打破。
  过去将厚往薄来,赏赐安抚,羁縻笼络……到了张希孟这里,讲利益捆绑,可持续竭泽而渔,用意也都是类似的,就是降低成本,尽量延长时间,能够吞并最好,要是吞不下来,那也就只能怪后人无能了。
  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情。
  朱元璋想到这里,突然想起了应天的朱标,到目前为止,他的表现老朱还是满意的。但他到底能走到哪一步,能不能超越自己,老朱是半点没有把握。
  甚至能不能接得住这个局面,朱元璋都不清楚。
  还是那句话,给圣君雄主当儿子,并不是什么享受的事情。
  尤其是老朱这种,更是要命。
  朱元璋有自己的治国模式,这是基于他的威望,手段,行事风格,对国家的掌握,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后继者根本学不来。
  朱元璋的心,没来由很烦躁,高丽的事情,就只能先放一放。
  大不了就让朱棣折腾去。
  没准这个高丽就是这么个德行,越是压榨,越是盘剥,越是欺负他们,他们就越是依赖,越是忠心……要真是这个德行,那可就有趣了。
  驻守北平,非朱棣不可,毕竟其他人干不出来这事!
  老朱思索再三,他也没有主意,索性就带着马皇后,去了古北口,看看景色,放松心情,没准回来就有主意了。
  张希孟倒是没跟着,他筹划着讲学课程,等摆平了高丽,打开了倭国的局面,他也要返回应天了。
  在北平这么久,夫人在家里独自一个人,也实在是太辛苦了。
  可就在张希孟心情平静,毫无波澜的时候,突然有一封江楠送来的信,到了他的手里。
  张希孟展开之后,突然浑身颤抖,忍不住大惊失色。
  这是真的吗?
  未免太惊人了吧?
  按照江楠的描述,朱标正在暗中联络官吏,其中就有宋濂和刘伯温。另外罗复仁,毛贵等人,也在朱标的联络之中。
  如果再算上御史大夫徐达,朱标手上掌握的牌可是不少。
  而且江楠还告诉张希孟,现在京中盛传,说是府库亏空,贪墨横行,一查就是一大片……之所以吏治如此,皆因朝中有奸佞。
  最大的奸臣不除,大明如何能安宁?
  面对此情此景,江楠就算是迟钝一些,也猜出了一些端倪。
  如果不出预料,朱标想要对李善长动手!
  面对这个结论,张希孟都大吃一惊。
  朱标是监国太子不假,但是李善长身为十多年的宰相,根基深厚,至少也算是半个棋手。朱标想要撼动他,实在是不容易!
  甚至可以说作为一个太子,想要去动皇帝的人,本身就不合常理。
  哪怕闹得天怒人怨,也没有你朱标出手的余地!
  你敢动手,那就是越界。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朱标这个太子,权力本身就大得吓人,而朱元璋更是丝毫不怀疑儿子,他只会嫌朱标不够强悍。
  假使朱标真的能下决心,扳倒李善长,重新整顿朝局……那对整个大明来说,确实是一步绝妙的好棋。
  只不过朱标能不能把这事操持明白了,张希孟还没有把握。
  但不管怎么讲,朱标能有这个心思,就代表这小子不简单,未来可期。
  张希孟平静了许久的心,都热切起来。
  李善长要翻车了,还是朱标出手!
  这事情简直太有趣了!
  老李啊老李,当初你可是让我保你的,我信守承诺,自然没有给你下绊子,可如果朱标出手,把你扳倒,那就跟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了。
  而且你倒在了朱标手里,被一个后辈给废了,那画面简直太美了,张希孟都不敢想象了。
  张希孟恨不得立刻返回京城,去亲眼见证这一幕。
  但是他又非常清楚,绝对不能回去。
  如果他一旦回了京城,凭着多年的交情,他当真没法对老李下手。
  非但他不能回去,就连朱元璋和马皇后也不能走……这场好戏,他们必须当好观众。把主角位置,交给朱标才行。
  张希孟现在就恨自己没有个直播镜头,要不然亲眼见证李善长的窘迫,绝对能载入史册。
  张希孟这边抓心挠肝地难受,另一边,朱标也是心里头怦怦乱跳,激动万分……他生出扳倒李善长的念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福建各地,府库亏空,这事固然跟布政使李彧、按察使李德全有关系,但这俩人都是吕本提拔的,而吕本又是李善长提拔的。
  所以说,很多贪官污吏,追根溯源,都能追到李善长这里。
  你要非说老李贪赃枉法,任用私人,绝对说不上,但是他一而再,再而三,用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不得不让人思量。
  而且伴随着清查深入,福建如此,浙江亦如此,府库亏空,非常严重。其中杭州一地,二十万匹上好丝绸,竟然被调换了,成了普通民户织出来的土缎子。
  另外淮东,淮西,这两省的府库,也有问题。
  御史台,锦衣卫,不断将消息送到朱标这里。
  怎么办?
  像福建一样,将所有官吏都拿下,按个处斩吗?
  或许应该这么做,但是在动手之前,似乎有一个人,应该负责!
  这一天,朱标依旧下令,请李善长和徐达到东宫,商讨府库亏空问题。
  等这俩人到来之后,朱标跟他们刚说几句话,就有人过来,跟朱标耳语了两句。
  朱标立刻起身,“宫里有点紧要的事情,我去去就来,魏国公先陪着李相,务必等我回来。”
  朱标说完之后,径直离去。
  他自然不是去处理私事,他来到了另一座大殿,此时这里面,坐着数位当朝重臣,参知政事汪广洋,户部尚书罗复仁,外务部尚书毛贵,商务部尚书江楠,都给事中宋濂、刘伯温,另外还有税务部尚书胡惟庸等等,全数在列。
  朱标进来之后,直接到了主位之上,一屁股坐下来,“诸位皆是朝中栋梁,大明支柱。也是父皇倚重的朝臣,如今各省亏空严重,数额何止千万。用人不当,监督不力……宰相难辞其咎。孤以为这是李相公的疏失,不知道诸公又是怎么看?”


第七百五十六章 罢相
  朱标一上来,就直接炮轰李善长,在场众人,无不惊骇。当然这里面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
  但毫无疑问,胡惟庸是真的。
  在杨宪倒台之后,胡惟庸收敛了太多,甚至重新恢复了和老李之间的情义,当然了,主要是胡惟庸低声做小,使出一万分的力气,就是硬巴结,全是感情,没有技巧。
  老李能不明白胡惟庸怎么回事吗!但是他年纪大了,没必要给子孙惹祸。而且多一个帮手,也多一条路。
  胡惟庸也算是本事不差的人物,老李接纳了胡惟庸,甚至帮他谋到了参知政事的衔,跟汪广洋平起平坐。
  本以为前途一片光明,突然之间,朱标直接摆开车马炮,跟李善长开战。
  这事情本身就荒唐透顶,以李善长的地位,无论如何,也要等朱元璋回来,而且有资格扳倒李善长的,只能是张希孟。
  张相不出手,李相稳如老狗。
  可谁能料到,张希孟还没回来,朱标就动手了,这后面会牵出多少事情啊?
  胡惟庸简直不敢想,说动摇国本,也不为过!
  其实这就体现出了实力,如果张希孟在京,他可以直接询问,到底是谁主使的,一问到底……就算是朱升在朝,也能仗义执言,阻止此事。
  可是到了现在这群大臣,份量全都不够,根本挡不住储君的威势。
  不过胡惟庸还是尽力而为,他沉吟少许,仗着胆子道:“殿下,这是论罪,还是定罪?”
  胡惟庸挖了个坑,论罪要三法司,定罪要朱元璋,不管哪个结果,都轮不到朱标。
  但是这点小手段,显然不够看。
  朱标笑道:“既不是定罪,也不是论罪……就是谈谈当前的朝局,从最初的唐陆一案,到水师一案,再到现在,遍地亏空。父皇励精图治,我大明蒸蒸日上。但依旧不免贪墨大案,接连不断,朝廷上下,怨声载道。大明的吏治用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是不是要反躬自省?我以为这些事情,身为中书左相,难辞其咎。”
  朱标再一次把问题点了出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