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末扬旌 (陈证道)


  ……
  除夕很快便过去了,大业十二年的春天即将到来,而高不凡自从把罗艺赶出关后,把整个幽州都置于其控制之下了,除了新募得的一万新兵,还收编了罗艺麾下的八千多人。
  所以,如今高不凡麾下的兵力已经增至三万人左右,其中轻骑兵三千,具甲铁骑五百(实际八百),这点兵力看似不多,还不到李密百万大军的零头,但其战力却绝对可以傲视一方。
  而且,衡量一支地方势力的强弱,不仅仅只看其兵力的多寡,还得看其地盘的地利,还有经济、人口、和民心等综合实力。
  幽州地区物阜民丰,社会稳定,物资充足,而高不凡又深得地方士族的支持,把整个幽州经营得像铁板一块,所以,如今即便杨广空降大员,也再无法触动高不凡在幽州的地位了。
  大业十二年正月十六,杨广从江都发出的圣旨到了,首先肯定了高不凡就任涿郡留守以来的工作成绩,又嘉奖了高不凡查明邓暠谋反一案,将反贼罗艺打败,并赶出了关外,为了奖赏高不凡的功劳,杨广决定加封高不凡为开府仪同大将军!
  开府仪同大将军是有名无实的散官,正三品,跟涿郡留守的品秩一样,也就是说,杨广虽然封赏了高不凡,却是一个虚衔,而且还是品秩没有提升的虚衔。另外,杨广除了封了高不凡一个虚衔外,还没有任何的实物赏赐,属于典型的口惠而实不至。
  不过,高不凡对这种结果已经很满意了,因为他既没有向杨广献俘,又没有上交“缴获”的五百套铁具甲,以杨广的性子,没有当场翻脸就不错了,现在竟还给封了个虚衔,倒是出乎高不凡所料。
  当然,这也侧面反应出杨广现在的确力不从心了,如果是早几年,高不凡胆敢这样做,别说封赏了,降罪的诏书立马就到。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开府仪同大将军虽然只是一个虚衔,不过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高不凡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府建衙,自主任命下属官员了。
  如一来,最开心的自然就是魏征和杜如晦等人了,他们虽然一直在给高不凡“打工”,但只能以幕僚的身份做事,现在不同了,高不凡有权开府,并且自主任命府中的官职,换而言之,魏征等人可以拥有官职头衔了,从临时工变成了正式编制人员,有身份有地位,爽也!
  此刻的涿郡留守府内,高不凡居中而坐,魏征、徐世绩、杜如晦、温彦博分两边而坐,正在传阅杨广的那份圣旨,看完后无不面露喜色,就连魏黑脸也激动得胡子颤颤的。
  徐世绩笑言:“杨广现在肯定很无奈,既对大人不满,又不敢撕破脸,只能封了大人一个开府仪同大将军的虚衔。”
  徐世绩没有当过隋朝的官,跟杨广没有君臣的名份,而且一心反隋,所以对杨广没任何敬意,向来直呼其名。
  高不凡名义上还是杨广的臣子,自然不能如此无礼,他把圣旨卷起来收好,微笑道:“皇上圣恩,允许本官开府置衙,从现在起,魏先生暂任幽州府的长史一职,世绩暂任司马一职,杜先生暂任从事中郎,温先生暂任记室参军,还望诸位同心协力,主持好开府建衙的事宜,为本府招揽有用的人才。”
  魏征等对视一眼,站起来郑重地道:“谢大人赏识,我等定不负大人的厚望。”
  高不凡欣然道:“辛苦几位了,现在就着手去办吧,还有,春耕的事也不能耽搁,各项各业的生产也要抓紧!”


第521章 政通人和
  一转眼便至大业十二年的清明节了,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乃古人踏青郊游的日子。这一日,阳光明媚,细细和风,吹面不寒,蓟县城外的官道两旁,麦苗青青,桑茶成林,山青水秀,遍地野花。路上游人往来如织,长衫飘逸,薰香拂面,或穿梭于田陌之上,或高歌于山野之间,或临溪垂钓,或对席而饮,一片政通人和,安居乐业之景。
  李淳风一路走来,禁不住暗暗感叹此地的繁荣与安定,跟大隋别的地方比起来,简直就是一片世外桃源般的乐土,可见那人的确把幽州治理得极好。
  又往前走了一两里,蓟县城高大的门已经在望了,但见进城直道上车水马龙,队伍延绵了上百米,挑着箩筐的农人,赶着驴车的商贩,盛装出游的闺阁女子,人来人往,热闹得不可开交,一些精明的商贩直接就在道路两边摆摊叫卖。
  只见有卖粥粉面的,有卖甘蔗的、有卖糖葫芦的、甚至还有卖花环和草圈的,生意还相当不错,深受那些出游的闺阁女子喜爱。
  李淳风看着眼前这热闹的景象,禁不住捋须吟了一句:“无量天尊,善哉善哉!”
  “道长,要不要来点包子?新鲜出炉的羊肉包子,包你吃完赞不绝口。”一名卖包子的商贩见李淳风风尘仆仆,定是远途而来,便向他招揽生意。
  李淳风微笑道:“贫道不吃荤腥,可有素馅的包子?”
  “有的有的,荠菜馅的中不中?”
  李淳风哈哈一笑道:“中,给贫道来一笼吧。”说完便在旁边的小矮桌旁坐下。
  “荠菜包子来咧,道长请慢用。”商贩端上来一笼热气腾腾的包子,热情地招呼道。
  李淳风道谢一声,一边吃一边和商贩攀谈起来:“敢问老板可是荥阳人氏?”
  “咦,道长也听出来了?没错,俺就是荥阳的。”商贩惊喜地道。
  李淳风微笑道:“荥阳距离洛阳也不远,为何老板不去洛阳,反而舍近求远,跑来涿郡讨活?”
  商贩叹了口气道:“道长有所有知了,洛阳虽然繁华,但近年来物价昂贵,像咱们这种出身的小老百姓,哪里吃得消。”
  “哦,难道这里的物价就不贵?”
  商贩笑道:“比洛阳便宜多了,呶,就道长现在吃的这一笼荠菜包子,这儿只需五文钱,洛阳少说也得二十文,你说普通人怎么活?”
  李淳风目光一闪,讶然道:“竟然差了数倍,这又是为何?”
  商贩撇嘴道:“还不是兵慌马乱闹的,如今河南地界遍地都是瓦岗贼,老百姓不能安生种田过日子,物价不高就有鬼了,这里就不同了,咱们的涿郡留守高大人乃将星下凡,百战百胜,威震南北,没有任何毛贼敢在幽州境内闹事,就连奚人也不敢南下使坏,生活在这里的百姓都安全得很。
  另外,高大人还十分重视农桑,呶,今年还免了早税,百姓干劲十足,自然就物阜民丰,物价能不便宜吗?”
  李淳风点了点头道:“有道理,那再给贫道来一笼包子。”
  “好咧!”商贩又给李淳风上了一笼包子,意犹未尽地道:“如今整个大隋都乌烟瘴气的,只有幽州这一带还算安稳,而且高大人治下吏治清明,就连收保护费的流氓地痞都鲜见,所以不仅仅是俺,周边的百姓都往这儿跑。”
  李淳风一边听着,一边捋须点头,目泛异彩,唠嗑了一炷香时间,终于把两笼包子吃完了,摸出钱袋准备结账,结果却尴尬地发现钱不够了,兜里只剩下七文钱。
  商贩倒是大气,笑道:“出门在外谁没个难处,道长远来是客,算了吧,这顿算俺请。”
  李淳风摇头道:“老板赚钱养家也不容易,好意贫道心领了,嗯,你稍等!”
  李淳风说完便从行囊里拿出了平时混饭吃的家伙事——一筒竹签、还有一面旗幡,上书“求签测字,万试万灵”四个字。
  商贩见状不由摇头苦笑,但也不阻止。
  崔诗柔今日也出城游春了,由大哥崔九龄陪同着,显然玩得很开心,小萝莉……噢,现在也不能说是小萝莉了,十五六岁,已经是可以出阁的年纪,窈窕的身形就像抽了穗的包谷,曲线玲珑,混身上下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明眸皓齿,眉目如画,越发的水灵可人了。
  此时,兄妹二人回到城门外,牵着马匹依次排队进城,顺便把路边摊的美食都尝了一遍。
  话说崔九龄目前在高不凡的幽州府内做事,出任仓曹参军事一职,顾名思义,就是负责管理仓库的事务,虽然品秩不高,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位。
  崔九龄之所以能出任此职,自然是靠的真本事了,毕竟有魏黑脸把关,没有任何人能靠关系走后门入府,所以,如今幽州府内做事的,绝对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这时,婢女舒儿忽然凑到崔诗柔的耳畔低语了几句,又指了指对面路边摆摊测字的那名道士。
  也不知舒儿说了什么,崔诗柔竟然霞飞双颊,摇了摇头。崔九龄见状奇道:“柔儿,怎么了?”
  舒儿笑嘻嘻地道:“那道士看着像是个得道高人,姑娘想去求支签。”
  “才没有,舒儿你别胡说!”崔诗柔急忙道。
  崔九龄打量了一眼那道士,发现果然卖相不俗,便笑道:“那便去求一签试试,权当耍乐子也无妨。”
  婢女舒儿贪玩,闻言立即眉开眼笑,拉着崔诗柔便往那道士走去,后者拗不过,只好红着脸蛋上前去。
  李淳风在那枯坐了半天没有生意上门,正感尴尬之际,忽见崔诗柔等人走过来,不由精神一振,捋须微笑道:“姑娘是要求签还是测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