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小学生 完结+番外 (随轻风去)


  大多数旁观者们醒悟的比较晚,这时候才想透彻点,只能感慨庙堂人心算计实在奇诡莫测。
  这到底是秦党把翟首辅劝退了,还是严党人把翟首辅逼走了?
  但无论如何,他们大多数人真是参与了个寂寞,在自己看懂形势之前,事情就已经结束了。
  就是还有一个谜团没得到解答,秦党到底图什么?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这个问题连严嵩也没有想通,但他已经顾不上想了。
  反正对他而言,只要翟銮辞官了就不是坏事,首辅位置已经近在咫尺了!
  集议要继续,甚至接下来的议程更重要,推举新大学士,以及新首辅出现。
  张潮对主持人许天官说:“做事还是先难后易,首辅之事不用着急议论,还是先请诸君推举新的大学士!”
  严嵩心里很着急,但他却无法反驳张潮。
  即便作为首辅唯一候选人,按照政治道德,他也不能公开表现出这种“热衷”。
  所以只能按捺住情绪,先把新大学士人选敲定。
  本来许天官是新大学士的第一人选,但刚才许天官已经明确表示不愿意入阁,所以要另外推荐人选。
  秦党很快就提出了人选,乃是原詹事府詹事、现礼部左侍郎张璧,一看就是早有准备。
  又是陈春陈御史开口道:“翰苑词臣惯以年资为序,张少宗伯久在词林,勤修好学,该当大任。”
  张璧是非常资深的词臣了,在秦德威刚考中进士进入官场的时候,张璧就已经是正三品詹事了。
  而兜兜转转这么些年过去,张璧也只迁为了正三品左侍郎。
  按照词林规矩,张璧这个资历算是熬的差不多了,属于那种有机会就该入阁的人。
  秦党提名张璧,既合情又合理,完全出于公心,无可指摘。
  但小人们不这么想,只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张璧是湖广士人的扛把子,秦党这是要拉拢湖广势力,增加己方厚度,以对抗赣、浙、闵了。
  其实没人知道,秦党那位党魁的真实意图,只是想牢牢抓住张居正而已,若干年后让张居正去趟地雷背黑锅。
  但严党显然也不可能放弃机会,提出了另一个人选,那就是詹事府詹事、辅政大臣、浙党大佬张邦奇。
  这个完全在众人预料之中,对政治局面稍有了解的人都能猜得到,严党肯定推荐张邦奇。
  严党的理由也很充分,现在是太子监国,张邦奇身为东宫太子的头号属官,又是辅政大臣,岂能不入阁?
  两个人选都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如此双方立刻就再次战作一团。就是中立的人,也各有各的看法。
  两边僵持不下时,张潮对严嵩说了一句:“做人不要太贪得无厌了!”
  名义上两位阁老为避嫌,都不能出面推荐人选,所以无法直接下场参与,只能互相打机锋了。
  张潮这句就是讽刺严嵩,又要当首辅,又要提名新大学士,贪得实在太过分了。
  没有秦德威的朝堂,连吵架都是如此无趣,还踏马的半天吵不出一个结果,纯浪费时间。
  很多人不约而同的看向陈春,至少他的袖子里藏着好几张大纸条子。
  陈春果然不负众望的掏出纸条翻了翻,然后抬头道:“内阁人数理论上没有定额,如果举荐人选争执不下,那可以全都入阁!”
  众人:“……”
  这个听起来有点和稀泥的建议,很不像是某人的风格啊!
  但再细想也不是不可以,内阁人数虽然多数时候是三个,但这是习惯,并没有形成一种固定制度。
  多一个或者少一个,影响也不大。如今两边僵持不下,双双入阁似乎也算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严嵩着急说首辅的事情,有点逾矩的率先表态说:“就这样了!”
  秦党也没人反对,于是最终结果就是,张璧、张邦奇同时被群臣推举入阁。
  不知道秦党怎么想的,反正放了一个对家的张璧入阁,严嵩完全没有在意。
  他马上就要荣登首辅位置,彻底称霸内阁了!到了那时,其他的阁臣都是摆设而已,多一个张璧又有什么用!
  许天官今天事不关己,所以一直能冷静旁观。
  他有预感,虽说严嵩当首辅似乎十拿九稳,但今天最大的波澜或许马上就要出现。
  秦党似乎一直在引而不发,酝酿着什么。
  一边想着,许天官一边继续主持:“指定首辅乃是人君之权,非人臣可以擅代也!
  故而关于新首辅不可经由大臣推荐,当由辅政大臣前往面见太后,由老娘娘指定,再回来宣布。”
  这个说法听起来也没什么毛病,算是当前这个情况下的最佳代替方案了。反正也只是走个形式,新首辅肯定是严嵩了。
  “慢着!在下有话要说!”陈春陈御史再次勇敢的站了出来。“天官所言不错,指定首辅乃是人君之权。
  可如今皇上不豫,那干脆就不要再设首辅了,又何必惊动老太后!”
  这是什么异端邪说!严阁老又惊又怒,下意识的叱道:“无知小儿!怎么可能不设首辅!”
  陈春对严嵩反驳道:“祖宗昔年最早使用阁臣的时候,并没有为首的阁臣。由此可见,首辅也不是必设不可。”
  熟悉大明内阁制度的都知道,首辅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一百多年前时,首辅和其他阁臣没有本质区别,后来才越来越强。
  陈御史继续对严嵩说:“在下也想问问,如今皇上一病不起,而严阁老一心想做首辅揽权,到底是何居心?”
  对这个问题,严嵩是无法回答的,可以说根本就不可能回答,他又不可能当众说我不想当首辅。
  这时候张潮又接过话来,苦口婆心的对严嵩劝道:“如今陛下无法视事,为人臣者更应当格外注重避嫌,以免遭莽操之讥啊!”
  严阁老气得只想骂街,真正像莽操的人是你那好门生!姓严的还差着级别!
  目前严阁老的最大问题是,他作为首辅的实际唯一候选人,在首辅问题上天然有道德劣势,怎么也说不过别人。
  而且严嵩根本没想过不设首辅这个议题,对此毫无准备。
  所以只能让旁人来代替表态了,于是新鲜出炉的大学士张邦奇开口道:
  “首辅乃是内阁领袖,必不可少之角色也。若无首辅,内阁岂不政出多门、纷乱无章?
  别的且不提,就只说政务流转,如果没有首辅,内阁谁来掌总票拟收发?难不成各做各的?”
  陈春又掏出纸条看了几眼,然后抬头挺胸的答道:“可效仿上古大同之世,学用先王之术!”
  这个调子很大,大到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陈春赶紧又补充说:“对此我也有一条建议,叫做集体决议法,来源于上古之治!
  如果不设首辅,而阁臣又对某事态度不一时,就让阁臣投票!
  人少服从人多,如此可以简单迅速的通过集体决议,而且这才是真正公道的法子!”
  “好极!”张潮高声赞道,“若陛下不醒,无人可乾纲独断,人臣又不敢完全擅专,此法或可弥补!
  如此说来,在陛下醒来之前,有擅权危险的首辅确实不用再设了。
  我张潮愿意支持此法,为表诚心,我张潮这个阁臣愿意立誓,绝对不去当首辅!”
  严嵩:“……”
  你张潮今天本来就当不上首辅!除非太后娘娘抽了风,点了你的名!
  然后张潮又对刚被推举上来的张璧问道:“你以为如何?”
  张璧连忙也跟着道:“我张璧也愿意立誓,陛下醒来之前,绝对不去当首辅!”
  他这样的内阁“小字辈”,本来就没希望当首辅,立个誓轻轻松松随随便便。
  形势变化有点快,众人瞠目结舌之余,又去看严嵩和张邦奇。
  最后张邦奇受不了别人的目光,也不得不说:“我张邦奇也愿意立誓,陛下醒来之前,绝对不去当首辅!”
  张邦奇名义上是东宫属官,是太子的人,本来就不可能去当首辅。
  如今在场的大学士、准大学士里,唯独没有严嵩立誓了。
  严阁老急中生智的立刻又说:“别想多了!这个法子如今根本不可行!
  如今阁臣四个人,投票结果经常会有二人对二人,怎么区分少数和多数?”
  陈春陈御史诧异的说:“阁臣怎么会只有四个?还有第五个人秦中堂,如今正在浙江!”
  严嵩:“……”
  又听到了秦德威这个王八蛋!他早该警惕起来的!这个王八蛋最擅长制度设计!
  自己刚才一心想着当首辅,对秦党的蛛丝马迹缺乏敏感性,导致一直放任秦党!
  众人吃了一惊,没想到层层迷障之后,出现的谜底还是秦德威!
  如果真的按照集体决议法执行,肯定经常是严嵩和张邦奇两票,张潮和张璧两票。
  然后决定最终结果的关键一票,居然是在浙江的秦德威!
  严嵩忍无可忍的怒道:“绝对不可行!远在三千里外的人,参与中枢决议,岂不是笑话?”
  张潮又提了个建议说:“要不让军机处算作一票?好歹都在中枢,平常政务也多有关联。”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