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原始人日记 (牧尘客)


  更何况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多多少少还是接触过不少耕种知识,因此无论这些内容对或者不对,有没有所谓的科学依据,但对于眼下这个原始时代来说,对于小女巫这种完全不知耕种为何物,对天地自然了解完全还停留在神灵阶段的无知少女来说,这些理论,又都显得那么深奥和神奇。
  和徐晨呆的时间越久,小女巫越发觉得自己无知,而对徐晨,就会产生越来越深的敬畏,被他毛躯一震的各种离奇理论和创新深深折服,直至单纯而幼稚的心灵之中,再也容不下任何一个其他人类的影子。
  徐晨就仿佛神灵一样,在高高的天穹俯视着自己,为她慢慢打开一扇又一扇通往神奇天国的大门。
  天地时空,似乎慢慢开始变的不再那么神秘。
  自然万物,似乎也在慢慢退去神秘的光环。
  似乎在徐晨眼中,世界上的一且都是那么简单,并没有大巫传承的那么多神秘,小巫女不了解,只是自己少了一双洞察自然的眼睛。
  而这双眼睛,如今每天带着小星星,里面就只有一个少年男子来去忙碌和挥斥方遒的身影。
  “各播种小组请注意,各播种小组请注意,今天是春播最后一天,播种结束之后,在河滩上集合开会!”
  忙忙碌碌七八天之后,在近两百人的努力下,八百亩农田全部播种进入尾声。
  下午快要收工之前,徐晨手持一个树皮喇叭筒,叉腰站在干涸的小河中央,对着两边忙碌干活而的男男女女们大声吆喝。
  经过喇叭筒扩大之后的声音虽然有些模糊不清,但却完全把母巴的大嗓门儿掩盖下去。
  两岸播种的男男女女都大笑起来,有人嚷嚷阿母很生气,不准有人声音比她还大。
  于是就看见阿母拿着一把锄头开始追打刚才说话的家伙,哄笑中场面更加闹腾起来。
  徐晨的回归,让整个部落不光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甚至变得更加和谐起来。
  阿母作为一家之长,平日也还是很严肃,但一季春播下来,大嗓门再次回复如初不说,心情也似乎年轻了许多,开始和族人们嬉戏打闹,似乎突然之间就年轻了十多岁一样。
  就连母巴脸上也整天挂满了笑容,苍老脸颊似乎也比以前显得舒展和年轻不少。
  有徐晨在,整个部落就有主心骨,所有人都会感觉到无比的轻松和充实。
  虽然徐晨每天似乎什么都不干,骑着小马在农田附近转转,提着一个喇叭筒吆喝几声,带着小女巫站在田边说说笑笑讨论耕种,或者干脆无所事事,别人在干活儿,他却带着一群孩子在河滩上赶着两只大老鹰练习飞翔。
  但只要有他的地方,所有人便会气氛活跃精神饱满。
  热热闹闹的说笑打闹中,两岸农田播种的小组也陆续收工。
  夕阳之下,成群的男女老少都扛着工具慢慢向大院前面的河滩空地聚集而来。
  每过两三天,徐晨都要召集全族人开一次会。
  开会的目的不是满足他当领导的讲话欲望,而是为了不断总结耕种经验和汇集整理商量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是一个原始共产主义时代,部落内部人人平等。
  虽然许多事徐晨都是一人主张一言而决,别人都习惯于听他的指令行事。
  但作为集体公社制度,徐晨还是希望能够发挥组员的积极能动性,为部落的发展积极动脑筋,提出各自不同的建议和建议,听取一些不同的声音,来为部落的未来发展寻找更合适的发展道路。
  虽然私有制不可避免,但至少在眼下还是不可能的。
  但大锅饭制度的弊端徐晨非常清楚,若是不每天在屁股后面追着提醒,那就是摸鱼党的天堂。
  没有人喜欢干活儿,偷懒是一种天性。
  以前猎人出门打猎,基本上就是浪一天回家吃饭打桩睡觉,多余的活儿基本不干。
  到了眼下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这种磨洋工的心态就更加严重了。
  因此徐晨从第一天春播动员开始,就把两个家族按照人数和男女分成了八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差不多一百亩的播种,实行简单的军事化管理,每天检查一次播种的质量和面积,按质按量完成的,自然就会奖励,同时在食物配给上也略微倾斜,男的吃酒,女的可以得到牛奶果藤果这些干果,甚至偶尔还能得到半个熟鸭蛋或者一块咸鱼腊肉,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很小的区别,但也会让所有人产生一种不同的心里差别。
  徐晨在十月让风带回来数十斤石盐,并且教会了他如何研制咸鱼腊肉,有了这种可以长期保存肉食的神奇材料之后,整个巴族掀起了一股制作咸鱼腊肉的热情。
  一群猎人整天都在外面打猎捕鱼,每天都会有肉食源源不断的送回来,将石盐晶体捣成粉末之后撒上一层腌制之后挂起来风干熏干。
  这些咸鱼腊肉经过风干熏干之后,味道别具一格,比鲜肉更加独特,尤其是煮熟的腊肉,吃起来浓香入味,烤干的咸鱼更具风味,干香咸脆,让人欲罢不能。
  新的食物的味道让所有人都津津乐道,但毕竟盐太少,冬天赶工制作出来的咸鱼腊肉也并不多,自然分配不足,每个人都想吃,但若是分配不均,必然引起诸多矛盾。
  因此徐晨决定暂时在大锅饭的集体生活中,按照劳动小组的方式进行差异化分配,干活儿积极而且质量高速度好的,就能分配一些,那些摸鱼磨洋工的队伍,自然就只能看别人吃。
  这种分配虽然不算公平,但也使得那些习惯摸鱼的家伙在影响到自己小组成绩,被组员指责讨厌的时候,最终自己也会感觉到无地自容。


第369章 包干到组
  公社制度从集体农庄到村组分片,再到包产到户,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徐晨还无法一步做到私有化进入小农经济模式,但先划分小组,在部落和家族内部逐渐形成一种分片包干的模式,随着以后农耕和各种行业慢慢成型扩大,分工越来越明确之后,分田到组也不是不可能。
  有了分田到组,若是能够完成固定夫妻制度的确立,那么分田到户也就不是问题了。
  私有化虽然有很多弊端,但在很长的时间内,却是刺激生产力发展的最好方法,远比吃大锅饭更加具有竞争力。
  不过公有制和私有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社会结构的冲击不言而喻。
  在这些习惯于集体大家庭生活的原始人来说,没有很长时间的发展和适应,不可能完全实现。
  但徐晨还是会努力去推动私有化的发展。
  毕竟这是一种自然发展规律,他要想获得更加充足的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突飞猛进,让勤快人,聪明人,有能力的人获得更多的财富甚至是权力,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之路。
  任何忽视个体化差异而追求的所谓公平平等,只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因此,徐晨决定先将这次春播小组的制度固定下来,在部落和家族内部推行分片包干制度。
  这次的会议决定虽然引起了一些不小的骚动甚至是争议,但许多劳动积极每天吃肉吃酒的小组都纷纷赞同这个方法。
  每个小组包干一百亩农田,各自负责除草和田间管理。
  若是偷懒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杂草太多,驱赶野兽鸟雀不积极,都会导致最终减产。
  当然,小组包干之后部落领导层并不是放手不管,母巴和阿母等一群家族首领会时常进行巡视检查,管理不好的会被批评,管理好的自然会获得更多的奖励。
  “大家注意,分组包干的最终评定结果,就是秋天收获粮食的多少,收获最高的我们会以小组为单位发放果酒、腊肉、咸鱼、咸蛋、麻布、陶器等物品,这些物品小组内部组员自由分配,属于组员个人物品,你们甚至可以在部落大会上拿去和其他部落自由交换……”
  徐晨拿着树皮大喇叭,站在一堆石头上对着参加集体大会的所有人大声解释。
  下面的人都互相交头接耳嘀咕交流,嗡嗡的声音响彻河滩。
  村民大会,在很长时间内,一直都是村民自治的古老习俗。
  在徐晨看来,一个部落大致可以看做是一个乡村。
  所有的族人实际上都可以看做是村民。
  只是眼下村民的属性还未完全确立,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确定分工。
  因为粮食完全最重要,因此农耕生产也被徐晨列为首项议题进行改革。
  而这些小组除开耕种管理之外,在部落的其他生产活动之中还是一个整体,采麻、织布、制作和修理工具、建房、伐木、挖沟、捕鱼、采集、喂养牲畜家禽等等活动仍旧还是统一进行。
  随着以后分工更加明确,烧窑、捕鱼、运输、交易、建房、造船、造车、制作农具和木器家具、打猎、兽皮加工等行业逐渐发展成熟,各种功能小组也会不断出现,最终形成不同的行业小组,负责各自所属的类别。
  眼下整个巴族,唯独成熟独立的行业就是陶器制作。
  以前是四个窑工专门负责,眼下已经扩充到十个,他们基本上不干别的,专门负责烧制陶器、陶砖和石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