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五代河山风月 (我的长枪依在)


  为了保险,史从云原本想分别派邵季、王仲、王审琦、董遵诲等各率人马去控制其它城门。
  却被王审琦制止了,其实事到如今,王审琦等人也早明白他要干的是件什么事了,不过没有丝毫反对,“大帅,你打仗作事向来计划周密,以求万无一失。
  但这种时候某觉得不宜瞻头顾尾,应该义无反顾。
  北门距离皇城最近,进入皇城就能控制局面,其余各门并不重要,犯不着分神,说不定还会惹出事端,打草惊蛇。
  城外大营还有韩令坤两万人马,是个变数,只有迅速进入皇城,所有事情才能大定,到时候宫里一封诏书,把韩令坤叫入宫中,所有事情都解决了。
  何况就算一时进不去,如今官家不能乱理事,天下谁还敢拒大帅?”
  史从云愣了一下,他其实没有仔细的考虑过这个问题,对于自己影响力,他作保守估计,这是他行事打仗的习惯,想好最坏的情况,则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听王审琦的话,他突然发现好像是这么个道理,事到如今除了官家,谁还能压制他?
  当初赵匡胤陈桥兵变时,除韩通一人反抗到底,满朝文武无一敢反对。
  张永德不说,连李重进也立即写信要求进京拜见皇帝,结果被赵匡胤拒绝,最后逼得他造反。而符家早和赵家联姻,所以符家也没任何表示。
  即便是最终起兵造反的李筠也不是什么忠君爱国,从他的表现看,更多的是觉得自己当节度使的时候赵匡胤还是个无名小卒,现在居然是他当皇帝,心里十分不平衡,不服气。
  史从云现在的战功,威望,影响力绝对超过郭威,赵匡胤。
  而且五代这年头,几年换一个皇帝,大家心里没什么忠洁观念,盼的只是有安稳日子过,有安全感,所以赵匡胤篡位其实非常得人心,历史上没有哪次改朝换代是陈桥兵变那么顺滑的,每次都血流成河,唯独陈桥兵变,就一个韩通抵抗了一下。
  因为十三年前契丹人才兵入大梁,天下还在分崩离析,大家都对一个七八岁的人当皇帝根本不放心,谁都怕。
  人要最基本的首先要安全,然后要吃饱,之后才开始讲仁义道德。后人喜欢用到道德批判的方式去看历史是十分不可取的,历史远比刻板教条的道义复杂残酷太多。
  与其说赵匡胤本事通天,不如说是多数人选择赵匡胤。
  史从云没想过当皇帝,或许跟他所受的教育有关,他其实很难理解这个时代武将们那种“天子宁有种,兵强马壮者为之”的武断看法,他一直觉得天子确实没种,但是得人心者得知,附和大多数人利益需求之人,最终会成功。
  他现在满脑子想的是带兵回京,立即派兵保护好赵侍剑等人,其次控制朝堂,这样混乱的时候,必须把局面掌握在手中。
  要说当皇帝,那太远了,也没经验。
  万一官家还清醒,对他起了疑心,家里的家属就十分危险;万一官家去世,朝堂被范质那些宰相把持,那些老顽固派的忠臣为小皇帝谋划,他家里也可能有危险。
  当初后汉就是例子。
  王审琦的话史从云飞速想了一下,也觉得有道理。
  立即下令,加速前进,所有人过北面陈桥驿,直奔北封丘门,部不分兵如果成功控制,那最好不过,如果不行就强打进去。
  ......
  皇城外的大道上,灰尘漫天,马蹄声隆隆作响,往来行人百姓,都连忙到路边避让,好奇的观望,见到是史从云的旗帜,多数百姓都不怕,还有人激动在路边张望。
  “史大帅回来了!”
  “史大帅打得好!教训狗日的契丹人.....”
  “.......”
  路边偶尔还有百姓激动的叫好。
  大军过了黄河,到了大梁附近就不可能再隐瞒行踪,路上不少驿站和村镇官员早就发现,不过多数都了不敢来问,只匆匆准备酒水要犒劳也被拒绝了。
  直到大梁城外十几里处,铁甲森森,刀枪林立的钢铁长龙,只要眼睛不瞎,谁也无法忽视这样庞大的队伍。
  南下路上,史从云下令少张旌旗,为了不引人注目,但到现在,想瞒也瞒不住了。
  陈桥驿的官员才小心翼翼来向他问询,陈桥驿位于北面外十几里,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所以敢上来问询拜见。
  史从云让大军继续前进,自己道:“某率大军会来献俘,你不用管,坚守岗位就行,辛苦你了。”
  几句话避重就轻打发了,官吏也不敢多问。
  很快,浩浩荡荡大军已经冲到封丘门外。
  封丘门不比南门,这里一般是军队进出用的门,门吏非常清闲,初听马蹄声时没太在意,等发现远处浩浩荡荡的黑色长龙时候顿时愣住了,反应不过来,起身之后不知该如何动作。
  他们并没有收到上面通知,说近日有什么大的部队要通过。
  不过很快看到对面当头打着的“史”字大旗和猛虎、仙鹤旗帜,顿时松了一口气,因为那是禁军都点检史大帅的旗帜,军中人人知道。
  于是拿起竹简,把笔沾上墨正准备上去查验,对程序,超过五十人的军队入城是就需要枢密院和官家通过的诏书,需验明之后他们才能放人进去。
  但出乎意料的是对面的人们根本没停下意思,哗啦啦的就涌入城洞中去,很快大量武装到牙齿,浑身散发杀气的骑兵完全布满城洞内外,他们想关门也关不上了。
  这些门吏和士兵终于反应过来,气氛不对,但面对众多精锐禁军,又没人敢开口。
  很快,大量军队整齐排列,如潮水般齐刷刷往城内涌入。
  “这,没有诏书不能.......”门吏还想挣扎一下,被旁边一个站在门口的高大年轻人瞪了一眼,顿时唯唯诺诺不敢说话了。
  另外一边,城头的守将也急匆匆下来,立即单膝跪地道:“末将陶鄑见过大帅。”
  史从云点点头,他完全没想到封丘门会这么容易被控制,因为士兵根本没防备他的意思。
  “我率军回来,准备献俘,你不用管,接下来封丘门由某派人接管。”
  “这.......”陶鄑愣住了,“末将完全没收到上面同知啊,一般来说需京城巡检的命令。”
  “事发突然,出事我给你担着,董遵诲,你立即带人接管封丘门防务,你们可以暂时回家休息,这两天不必上直。”史从云直接道。
  “诺!”董遵诲立即带人往城头走。
  陶鄑犹豫了,“这,这不合办事的规矩,大帅,万一出事.......”
  “我看你眼熟。”史从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突然道。
  陶鄑激动道:“大帅还记得我,我原本是内殿直马军都头,当初还在大帅手下当差,家父是兵部侍郎陶谷,大帅拜访家父的时候我还远远见着大帅,只是......不敢打招呼。”
  史从云几句话,一下把距离拉近了,他原本统帅过内殿直,而这大梁十几门,皇城的大小门守军都是内殿直的人,所以他才故意这么说。
  因为九成的几率这些人都是他的老部下,他或许不记得每一个人,但多数人都记得他。
  只是没想到他居然还是陶谷的儿子,想想也对,内殿直本来就多勋贵子弟。
  “嗯,当初你表现得不错。”史从云鬼扯一句,“既是旧部,又是故交之后,本帅何必说大话,放心吧,这里的事某自能担当。”
  史从云不想在这种地方流血,陶鄑大概也察觉其中的不对了,他犹豫一下,终于点头:“那就交给大帅了。”
  很快,董遵诲带人控制封丘门。
  史从云也打马进入封丘门。
  立即找来众将吩咐。
  “王仲,你带一千人立即去东大街,保护好两府家眷。”史从云对最机灵的王仲道。
  随后史从云又道:“王审琦,某命你领兵两千,往南去宣德门和左掖门,把外面两条街交叉口封死。”
  “罗彦环,你率一千人去西华门,封锁城门。
  某自率兵从东华门入宫,向官家献俘。
  所有人把旗帜都打出来,若有人盘问,就说大帅回京,奉旨入宫献俘,封锁皇城。
  皇城里守军只有东西各三班数百人,咱们入城之后不足为惧,你们记住千万不能放人出去,如果有人硬闯不留活口!”
  “诺!”几人连道。
  进了封丘门和安远门,其实最难的一道坎已经过去,只是过得比史从云想的轻松太多,士兵一看他的旗帜居然毫无防备。
  史从云同时令手下人分兵,分别前往安远门外和左掖门外控制殿前司和侍卫司衙门。
  随后大军自己亲率数千大军,随后穿过长长宽阔马行街,转向西面,半里长的街道对于骑兵来说转瞬既到,轰隆隆的马蹄声作响,好远都能听见。
  这时正好天空下去细密秋雨,沙沙雨声回荡,空中阴沉,空气中弥漫着冰冷,打在冰冷盔甲上是另一种声音。
  大量人马黑压压的直奔东华门而去,东华门高大巍峨,城头不少旗帜在秋雨中卷在一起,湿哒哒垂落下来。
  无精打采的摆动,史从云到东华门时,发现高大的朱红城门紧闭,心头顿时一突,大概是因为官家病重的原因,原本每天都会开着的东华门这时候居然紧紧关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