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五代河山风月 (我的长枪依在)


  如今当朝天子一番为他开脱的话,才彻底解开老将心结,也令他感激得涕零不止,再次郑重下拜:“多谢官家,臣定不辜负圣恩!”
  .......
  刘仁赡亲自送两个传旨官员到巷子口,待传旨的官员走后,刘仁赡这才回头,对儿子道:“前来拜访的官员都可以让他们进来了。”
  儿子一脸不解。
  刘仁赡道:“你不懂,以往我们是羁旅之臣,败兵之将,无法面对他们。
  如今我们是同僚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如今名正言顺,自然可以见面了。”
  儿子懵懂点头,连去照做,刘仁赡抚着胡须,腰杆也挺直几分。


第371章 、魔幻现实主义的南汉
  秋高气爽,晚风南渡,天清云淡,暖阳如水。
  周宪温柔的拉着自己女儿胖乎乎的嫩白小手,那边奶娘正在喂奶,小家伙很乖巧,没她哥哥史进那么闹腾。
  只是时不时把胖乎乎的小手往她这边伸过来,奋力的想要找妈妈。
  看着可爱的女儿,她不由得笑起来,随后伸手把小家伙接过来,小家伙一过来,粉嫩的小脸蛋往她怀里蹭。
  “小家伙,你爹可嫌弃你呢!”周宪笑着捏了捏可爱的脸蛋。
  官家刚刚才走没多久,不过想起来她就撇嘴,脸色微红,官家可没心思没在孩子身上,老不正经跟女儿抢吃的......
  北方的胜仗传得神乎其神,不过她的心思多不在那些上,她更喜欢乐曲,诗词歌赋,她心里想的是如何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官家。
  官家有次对她说,她是天下最美的女子,意乱情迷中她一直牢牢记在心里,至今没有忘过。
  从那时起她觉得自己要时时刻刻漂亮,比谁都漂亮。
  这几年来, 她能明确感受到, 不少人都在她身后追捧,且不说朝中,江南的官员也有不少,江南来的书信越来越多, 其中有不少是江南名门望族, 达官显贵,乃至代表江南朝廷的名义。
  其中不少摇尾祈伶之词, 无非请她看在江南同族血脉的面份上, 在官家面前美言,不要派大兵越过长江, 以求得江南苟安。
  或是盼着大军南渡之日, 靠着她的庇护,家族得以获全。
  想起她当初是为何来的秦国,周宪便越想越气恼,对江南的举措不齿, 可站在血脉亲情, 故土难辞的角度去想, 她又难以拒绝那些懦弱之请。
  在那之后, 她心里有另一番微妙情绪。
  心想或许不该帮他们, 官家能过江更好, 江南如果有官家那样的君主领导, 至少不会像如今这样偏安一隅, 软弱可欺, 仰人鼻息......
  可又想起自己当初委身官家的原因,有些犹豫了, 那自己牺牲,自己的努力, 意义何在呢?
  没人的时候,她时常一个人陷入这样的矛盾之中, 最后她也难以开解,想不到什么必然的理由说法, 只能不去想那些事。
  ........
  不过有些事确实是本能的, 她会时不时将南唐那边的朝中动态,无论是家书中说的,还是各种讨好书信,或是亲戚朋友的来信中的琐碎消息都如实告诉官家, 她想那样或许对官家有帮助。
  虽然她依旧纠结,其实已经本能的做出了选择, 只是有些选择是下意识的, 被埋藏心底的潜意识支配,待到回神已水到渠成。
  这样她亦能安慰自己,不算背叛故土,不断背叛亲朋好友吧。
  .......
  不过远在异乡,她心里其实也有危机感,身为女人,特别是后宫的女人, 心里自然有自己的心思。
  虽然皇后符氏性格好, 赵侍剑是直话直说的人,大家一起打牌, 一起玩闹的时候也十分开心,可一旦分开,回到自己的宫中, 一个人独处时,她也时常会胡思乱想,害怕孤立无援的境地。
  所以很多时候,她也想把江南的消息告诉官家,以此获得更多的宠爱,提高自己在官家心中的地位,因此她并没有拒绝江南的联系。
  .......
  下午,清风拂柳,晚风习习,最贴心的宫女又给她送来南唐使臣冯延鲁的书信。
  宫女叫了一声,周宪专心致志没应答,宫女便站在几步外等候。
  她正在研究补全唐朝时的《霓裳羽衣曲》, 历经唐末战乱,曲谱不少都遗失了, 不过她在乐曲音律上十分有天分, 想以此给官家一个惊喜。
  仔细咀嚼韵律, 寻找其中规律, 慢慢去补全,不由得轻轻歌唱起来。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沈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一曲唱过,余音绕梁,那边煮茶扫地的宫女缓缓才回神。
  “是什么事?”周宪问。
  宫女回神,递上手中书信。
  周宪一看是冯延鲁写来的,大体就明白了。
  打开一看,前面写了一些问候的客气话,态度十分恭敬。
  后面则说了这次她们周家那边也有亲戚到了京城,就住在鸿胪寺驿馆那边,问她有没有时间出去看看。
  周宪心里十分高兴,她已经很久没见到娘家那边的人,当初官家也说过,若她在大梁苦闷,可以让娘家那边的人过来陪她,只是当时官家在外打仗,她牵肠挂肚,茶饭不香,也没想起来这些事。
  现在官家回来了,心落回来,才想起那些事情来。
  信中说有她的至亲来了,周宪想了一下,家中至亲母亲和父亲都已故去,几个哥哥还在,但不太可能过来,过来的只有可能是表亲或堂亲那边来人吧,她心里想。
  这么想着又有些失落,随即道:“给我准备纸笔。”
  宫女们很快照办,淑妃向来喜欢文墨,宫里时常备着,所以准备也很迅速。
  她提笔写了几句慰问风尘的话,随后想了想,提笔嘱咐,如果有时间她会出宫去探望,又从自己的府库中那出一些钱财去让送出去赠送给亲属,怕他们在大梁生活不容易。
  她不由得有些激动起来,无论怎么说能见到家乡的人,是一种莫大安慰,她想了想,“下午我去告诉官家。”
  ........
  秋雁南归,长风万里,北风横绝,大梁角楼城头充斥苍凉,而史从云的目光却不在北方。
  从这皇城四角的角楼登高远望,远处屋舍鳞次栉比,红墙黑瓦,一片片如漆黑的庞然巨兽身背的坚密鳞甲,浑然一体。
  从这个角度看起,整个大梁,整个秦国就像一头森严雄伟,遍布坚固鳞甲的凶悍猛兽。
  城头青石砖路平坦,他一面缓缓踱步,手里一面拿着的是潘美从潭州(长沙)送来的奏疏查看,奏疏中全是说与潭州毗邻的南汉情况。
  潭州便是后世长沙的位置,往南还有衡州,随即便是与南汉的交界之地。
  潘美镇守潭州,除了训练潇湘军之后,也常派间谍进入南面南汉地界刺探情报,为下一步军事进攻做准备。
  一方面,当今圣主,说的也就是他,英明神武、睿智明略的史皇帝气吞天下之势已经显现,即便他不说,谁都明白大概率有往南吞并江南,南汉的志向。
  另一方面连年来秦军征伐不断,其国主史从云行伍出身,几乎马不停蹄,一路打仗,天下人都觉得他还会打下去,不会像当初后唐庄宗那样半途而废。
  最后自然是潘美的私心,继续打下去,他们潇湘军最熟悉当地情况,最靠近南汉国,必为前驱,建功立业的机会随之而来。
  各种心思史从云都可以理解,他确实也有南征之意,也绝不会留江南、南汉在那裂土称王,割据一方。
  只是看过潘美的上疏之后他也确实大开眼界,觉得这南汉国的事着实精彩,比很多作者写的都要好看多了,当得起“离谱”二字。
  五年前南汉国主刘晟离世,终年不过三十九岁,谥号文武光圣明孝皇帝,庙号中宗,陵号昭陵,长子卫王刘继兴继位,改名刘鋹,改元大宝。
  如今南汉国的皇帝就是这二十出头的刘鋹。
  但在奏疏之中,潘美对在他南面盘踞两广和越南部分的南汉国十分不屑,言辞之中颇有轻蔑,说南汉国中上下昏聩,兵弱民贫,可以轻取。
  还详细说了一些南汉国中的风土人情,具体情况。
  潘美的奏疏中说南汉国及其迷信鬼神,上到国君,下到黎庶平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占卜、祭祀、祈求鬼神,烧香拜佛。
  国中佛寺道观遍布,有些地方即便百姓吃不上饭,还在大举劳民伤财为和尚道士修建庙宇宿观。
  而且南汉几代国君都认为群臣文武靠不住,因为他们有家室。
  有家室就会有私心,有私心便会为了顾及子孙而徇私,不能对国主忠心耿耿,大公无私,因此只信任没法生育的宦官。
  于是历经刘氏皇族几代人几十年的折腾,如今在南汉国,臣属不理事,主持政事的都是不男不女的宦官和宫中的宫女女官。
  普通人如想得重用,必须自宫才会被提拔进选,得入中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