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抗日保安团 (虎笼山人)


  戴笠见老头子心情好转,忙解释说:“校长,东北军此举虽然形同玩笑,但他们似乎是认真的。据学生调查,东北军各军之间暗流汹涌,近期必有大动作。”
  常凯申哼了一声,说:“幼稚!国家眼看就要灭亡了,还想打回东北?日本人不是那么好打滴!”
  戴笠赔笑道:“校长训示得对!”
  常凯申一边说,一边翻阅文件,突然惊讶地说:“东北军想去华北?想聚在郑胡子旗下?这怎么可能!他除了会打仗,半点儿根基都没有。少壮派和元老派谁会服他?这份情报是从哪儿来的,荒谬,简直就是荒谬透顶!”
  戴笠忙道:“不,校长!这份情报的真实性毋庸置疑,我们已经通过多方渠道证实过了。事实上,这大半年来有不少东北籍或前东北军的将士自发地赶到郑卫国帐下效力。这也是他能从一个保安团起家,迅速发展到一个军的原因。”
  常凯申面色渐渐凝重起来,甚至显得有些焦虑,说:“竟有这等奇事!雨浓,你认为这件事情是好是坏?”
  戴笠略想了一会儿,说:“学生认为各有利弊。而且利大于弊!首先是弊端,东北军本来有融入**的迹象,如此一来必然重归军阀一流,有损国家威严和军政统一。”
  常凯申点点头说:“嗯,所言极是。雨浓,你接着说。”
  戴笠恭恭敬敬地答道:“是的,校长。学生再说说这有利之处。其一,东北军若能奋力北向,能不能成功暂且不说,但起码能牵扯日军。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其二。gc党在华北的势力越来越大,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若是东北军能前往华北,一山难容二虎,必有争端。到时候国府居调停。将立于不败之地。”
  常凯申嘉许地点点头。赞扬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雨浓,你的见识又上了一层楼,可喜可贺啊!”
  戴笠忙低头道:“全靠校长栽培!”
  常凯申说:“栽培只是引路而已。能否成功还在个人努力。”勉励一番之后又说:“雨浓,你先回去加紧搜集情报。不光要盯住gc党和各路军阀,日本人那里也不能放松。”
  戴笠点点头说:“是的,校长。那学生就先告辞了。”
  等戴笠走后,常凯申伸手按了按墙上的电铃。侍从室主任林蔚忙匆匆赶来,问道:“校长,请问有何吩咐?”
  常凯申说:“马上通知军委会成员,今天下午三点在武昌阅马场开会。”
  林蔚建议说:“校长,下午日机还很猖獗,安全难以保障,不如改在黄昏如何?”
  常凯申点点头,说:“好吧,那就改到六点。通知所在汉委员,务必到场。”
  林蔚忙道:“是,校长!”
  当晚六点,晚霞烧得西方通红。军事委员会各位大佬们乘坐着小轿车先后赶到了会场,宪兵一团已经在附近加强了戒备。
  进入会场后,林蔚先将准备好的材料发放给大家。这些材料其实就是戴笠搜集到的那些情报。当然,常凯申还有其它的信息渠道,并不完全依赖戴笠的军统。
  军政部长陈诚一边随意翻看,一边问道:“蔚文,这次会议是什么议题?日本人又有新动作吗?”
  林蔚解释说:“不是日本人,是咱们的内部问题。”
  陈诚发现情报大多是跟gc党有关的,皱了皱眉说:“老头子又要对付gc党?现在清共恐怕不合适宜吧!”
  时任军事委员会参谋长的何应钦是陈诚的政敌,故意跟他抬杆,讥讽道:“敢问陈部长以为该等到何时清共啊?”
  陈诚气呼呼地扭过头去,懒得理他。
  林蔚忙劝道:“两位何必做意气之争,况且今日会议并不涉及清共事宜。”
  何应钦好奇地问道:“哦?那你发这些g党渗透的材料做什么?是何用意?”
  这时候,门口的警卫突然立正敬礼,大声道:“委员长到!”
  屋内军官们一听,忙唰得一声站了起来。
  常凯申径直走向了主座,严肃地说:“诸位,今天找大家来只有一个议题,那就是如何防共、限共、融共,以三民主义融化gc党!”
  历史上国民政府最早提出 “溶共、防共、限共、**”方针要等到1939年1月21日在重庆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很显然,郑卫国穿越导致这一政策提前出现了。这是蝴蝶效应和历史惯性相互博弈的产物。
  经过一番激烈地讨论之后,军委会决定让驻守关中的孙蔚如第31军团全部离陕东渡,开赴晋西南抗日第一线,以坚守中条山保卫黄河安全为任务。常凯申严令孙蔚如,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退过黄河,必须拼命死守。
  日本人为了打击常凯申的形象,特意制作了一幅漫画,相当有趣。这幅漫画画的是:坚守中条山的部队穿着破旧衣服,肩扛破枪,身上标有“杂牌”字样。在他们的前面是日本军队,后面是服装齐整、装备齐全的蒋氏嫡系军队,端着刺刀戳向“杂牌”的脊背。
  这幅漫画虽然是日军的宣传画,其目的是想挑拨中央军与杂牌之间的关系,但却把常凯申如妄图借日军之手消灭十七路军的阴暗心理刻画地惟妙惟肖。
  常凯申看到这副漫画以后大为恼火,为了安抚孙蔚如又下令将31军团升格为第四集团军,升任孙蔚如为集团军司令。
  除了第31军团以外,军委会也加紧对华北各杂派的拉拢,像前面提到过的孙殿英部,本来是游击队性质。这回特别授予暂编第五军的番号,并在不久之后改为新编第五军,成了正规部队。
  另一支和中g来往密切的69军也得了不少好处。军长石友三连跳两级,升任第39集团军总司令。常凯申还表示“华北之将来还要仰仗汉章兄”,意思是要把华北托付给石友三。
  陈诚佩服地五体投地,兴奋地说:“委座真是大才,只是轻描淡写就将g党的统战工作消弭于无形。”又好奇地问道:“华北各部仅以战力而言,首推郑胡子的97军,不知委座有何妙计?”


第三百一十三章 动荡的华北

  “委员长是啥心思俺能不知道?”万福麟金刀大马地坐在郑卫国的会客厅里,飞舞着胳膊,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想让俺跟兄弟你瞎闹腾吗?”
  郑卫国哈哈一笑,说:“那前辈您是怎么想的?”
  万福麟长叹一声说:“东北丢了,华北也丢了,国家都快完球蛋了,还扯这些噶呼劲儿干啥玩艺儿?”他一把抓住郑卫国的手,诚恳地说:“郑老弟,中国经不起这样瞎扯腾了呀!”
  郑卫国点点头说:“前辈您说得对,再折腾下去咱们就真要当亡国奴了!您请放心,我郑卫国对天发誓,决对不会做有损53军的事情。以后贵我两军就是一扇门内的兄弟,有我一份,就有你们一份。咱们并肩战斗打日本,打回老家去!”
  万福麟嘿嘿一笑,说:“这些话不用对我说,跟全五(即53军副军长周福成)说就行了。”他见郑卫国一脸迷惑,解释说:“我想好了,等集团军正式组建就把53军交成全五。若是一切安稳,集团军副总司令俺也不想干了,早点儿退免得惹人嫌。”
  坐在一旁的副军长周福成大吃一惊,慌忙站了起来,说:“军座,您这是什么意思啊!咱们军上万弟兄可离不开您啊!”
  郑卫国也劝道:“老前辈,眼下正是为国杀敌的时候,您怎么能退呢?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大伙儿以后还要仰仗您呢!”
  万福麟呵呵一笑。嘴唇上两片漂亮的大胡子一抖一抖的,摆摆手说:“你们就别往俺脸上贴金了。俺有多大本事,自个儿还不知道么?老了,不中用了,是该给年青后生们让路的时候了。”
  又开玩笑说:“郑老弟,跟你说句老实话。要是俺年轻十岁,那舍了这条老命也要跟小鬼子干到底;要是俺年轻二十岁,这个集团军总司令俺可不会让给你;要是年轻三十岁,呃,那也就没你什么事了。哈哈……”
  程政委打趣道:“老前辈说的是。往前三十年咱们司令还在娘肚子里呢!”众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万福麟感慨地说:“英雄出少年啊!”
  不久之后,53军整军北上,与97军合编为第41集团军,总司令郑卫国。副总司令万福麟。参谋长李良荣。政治部主任康泽,参谋处长廖耀湘。本来自27年分共之后,**就很少设政治部。通通降格为政训处。但这两年不断有部队叛逃,军委会又在一些部队重新设置政治部,以加强监管。
  新组建的第41集团军下辖三个军,53军军长周福成,副军长由前参谋长赵锡庆接任,参谋长赵毅,为原109师师长;63军军长冯占海,副军长邓乃柏、参谋长阎明志,由前91师师部升格而成,人员未动;97军军长郑卫国(兼),副军长兼参谋长周益民(兼),副参谋长熊泰宇(兼),另有骑、炮、工、辎、医等技术兵种。
  按军委会之前的设想,并没有打算让91师冯占海部恢复军级编制,而是打算将张荫梧的河北民军整编成一个军加入41集团军。
  这样一来就在41集团军内部打入了一根“非东北系”的钉子,便于操控。但张荫梧却不同意,因为他的河北民军现在有地盘有部队,要是并入41集团军以后这些地盘就没有了。郑卫国便趁机向军委会建议让63军恢复编制,并给97军要了一个陆军34师的番号。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