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那个叫做爱因斯坦的家伙呢,又是何方神圣?
对方和他见面显然并不是真的因为51区的生活太枯燥,跑来看看准备登月的宇航员,更何况他除了张恒外也没有去见贾莱和布鲁诺,张恒现在甚至连对方是不是51区的工程师都没法确定,更遑论对方为什么送他这只蓝牙耳机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爱因斯坦还只送了左耳的一只耳机。
不过即便如此张恒还是将它和其他那些游戏道具放在了一起。
因为整个登月任务会持续八天的时间,而张恒剩下的副本时间却并没有这么长,也就是说当副本结束的时候他大概率并不会返回地球,因此也就要提前做好打包的准备。
好在NASA允许宇航员带少量的私人物品进入太空,只是需要将这些物品列在清单上。
在隔离期间,张恒也有过访客,距离那场沙尘暴过去四天后上尉也回到了航天中心,同时也带回了初期搜救的结果。
经过51区和NASA三天三夜的联合搜寻,已经找到了贾莱的尸体,确认后者死于沙尘窒息,但是另外一人,依旧一无所踪。
这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将数百万吨的沙子移动了数百公里远,而这些沙子足以掩盖所有生物活动的踪迹,再加上沙漠特有的高温干燥,也让搜救工作变得异常困难。
不过上尉表示搜寻还会继续下去,直到找到布鲁诺的尸体。
实际上已经没有人相信布鲁诺还能存活下来了,新闻办公室的人在第一时间向媒体通报了这个不幸的消息,尼克松总统也为训练营中失去的候选人表示哀悼,同时还和张恒这个唯一幸存者进行了短暂的通话。
另外因为这场意外,张恒没有能赶上登月前的新闻发布会。
不过这对他来说倒不算是一件坏事。
尽管这不是他第一次和媒体打交道了,但以他近乎空白的家庭和背景,也不太喜欢被记者狂轰乱炸刨根问底,而且和阿姆斯特朗和科林斯不同,他对于这个世界而言终归只是一个过客,张恒关心的只是是否能完成主线任务,对于出名与否也并不在意。
……
经过为期六天的隔离期,张恒调整了自己的生理和精神状态,为登月做好最后的准备,而在此之前他也已经尽可能的扫清了面前的所有威胁和障碍,基本将能做的都做了,可即便如此,这对于他来说依旧是一趟充满危险与未知的旅程。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7月16号。
八年的准备时间(从阿波罗计划开始实施),四十万人的努力,数百亿美元的花费,全美最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夜以继日的攻克技术难关……基本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和平时期所能提供的最大投入,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
这一天,全世界都将目光集中到了肯尼迪航天中心,等待一起见证人类第一次离开自己的星球去探索另一个世界的伟大征程。
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张恒在凌晨四点的时候就从床上醒来,穿戴整齐,收拾好了自己个人物品,和家人亲友进行了最后的告别,之后乘坐黑色林肯来到了航天中心位于卡纳维拉尔角的39A发射基地。
在这里他们吃掉了自己在地球上的最后一顿早饭,之后由工作人员为他们穿上了执行任务时的A7L型宇航服,最后再戴上圆形的鱼缸头盔,确保所有人都穿戴整齐,同时状况良好。
在这过程中始终有两到三名摄影师在跟在他们的身边,对他们不停的按动快门。
老实说这样的感觉并不算太好,尤其是那些快门的咔嚓声,就像是在进行着某种古怪的仪式,而他们三人则是仪式中的祭品,同时NASA一大半的高层还有白宫方面的代表都来了,和他们一一握手拥抱,每个人的表情都很凝重。
必须得承认,当年阿波罗十一号上的三人在这样插满Flag的情况下依旧能成功返回地球,的确是一件非常奇迹的事情。
好在这个过程并没有用掉太长的时间,随着一切准备就绪,地面控制中心也发出了前往航天器的指令。
阿姆斯特朗领头,推开了装备室的屋门。
这时候已经完成了手头工作的发射基地工作人员都自发的站在了走廊上,向三人鼓掌,预祝他们这一趟路程顺利,而媒体的记者们更是早就等在了大门外,架起长枪短炮,三人一现身,立刻就被镜头捕获,镁光灯也开始疯狂的闪烁,每个人都在争先恐后的用手中的相机留下着历史性的一刻。
不过三人并没有像好莱坞那些登上红毯的影星一样在镜头下过多停留,只是对那些等待已久的记者挥了挥手,就钻进了NASA为他们准备的面包车里,向着移动发射平台驶去。
在此之前,张恒已经有幸见到过了组装完成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这是一座造价高达1.85亿(超过今天的10亿美元)美元的庞然大物,由沃纳·冯·布劳恩设计,作为人类最强力火箭的记录足足保持了有50年。
火箭总高度有110.6米,超过了伫立在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装载燃料后的重量达到惊人的2883900kg,为了装配它和阿波罗飞船而建造的航天器装配大楼,在1966年落成,直到今天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单空间建筑,4扇通往各区域的大门有139米高,仅一次开启或关闭就需要45分钟。
早在几天前土星五号火箭就已经被拉到了发射地点。
夜色下,被固定在移动发射平台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看起来就像是一支诸神打造而成的巨剑。
从下方仰望,很难不为这代表人类最高科技水平的结晶所震撼。
第六十三章 奔向太空
电梯在移动发射平台上不断上升,三人也和地面越来越远,张恒抬头望向远处的天际,那里一轮红色的朝阳正从海岸线上升起。
光与暗这一刻完美交织,就像是一张被定格的胶片。
“希望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象。”科林斯在一旁低语道。
尽管土星5号那惊人的高度让人甚至产生了一种永远无法到顶的错觉,然而电梯最终还是在廊桥前停下了。
NASA的工作人员为他们拉开了电梯门,冲他们点了点头,同时工程师也完成了发射前的最后一次检查,三人走过火箭和发射平台间的那道连接桥,钻进了狭小的指挥舱中。
张恒尽量让宇航服不要碰到周围那些复杂的仪器和管线,同时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指挥舱的舱门在他的身后缓缓闭合。
至此,航天器里只剩下他们三人。
阿姆斯特朗和科林斯都是NASA的老人了,在此之前已经执行过宇航任务,因此都表现的很镇定,不过相比起阿姆斯特朗那毫无变化的神色,还是能看出科林斯稍有一丝紧张的。
毕竟NASA之前刚发生过一连串的事情,神秘的传染病,还有训练营的疯狂减员……这一切好像都应和了那句流传颇广的“上帝不希望人类登月”的流言。
即便是以科林斯的心理素质,也很难完全忽视这些外界干扰。
不过当任务开始,他很快就收拾好了心情,专心的投入到这次太空飞行中。
和历史上的阿波罗十一号一样,NASA还是安排了阿姆斯特朗作为指令长,科林斯担任指挥/服务舱驾驶员,至于张恒则顶替的是巴兹·奥尔德林的位置,成为登月舱的驾驶员。
科林斯也是在阿波罗十一号任务中唯一没有登上月球的人,因为他需要在登月舱和指挥/服务舱分离的时候留在指挥/服务舱里,一旦阿姆斯特朗和张恒没法从月球上回来,科林斯就要自己驾驶着指挥舱回到地球。
从安全性上讲他是三人中最高的,但代价就是明明已经来到了月球的“家门口”却没法上去一看,不过在任务顺位上,他还是要高于登月舱驾驶员的张恒的。
经过隔离期间的接触,张恒和阿姆斯特朗还有科林斯也变得熟悉了很多,因为阿姆斯特朗和科林斯归队时间比较晚,三人并没有机会在一起训练过,这曾让NASA的高层一度很担心三人之间的默契性。
不过事到如今,他们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在隔离期尽量为三人创造熟悉彼此的环境,张恒也借此确定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平行副本中发生的事情并不会带入到正常的副本中来,阿姆斯特朗对14年前两人在刘易斯飞行动力实验室中相处的那段时光没有任何印象。
这一点从两人后来再次相遇阿姆斯特朗脸上的表情也能看的出来,阿姆斯特朗看向他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
张恒还是略有些遗憾的,尽管他也知道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最大,因为14年过去,他的相貌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身上也没有一丝衰老的迹象,这在任何人眼中都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也很难找到可以令人信服的解释。
对于两人分开后的事情,张恒或多或少也从后世的网络和书籍中有过一些了解。
阿姆斯特朗在1956年和珍妮特·伊丽莎白·希伦结婚,后者是他在读大学时认识的,两人一共育有三个孩子,他的女儿凯伦被确诊恶性肿瘤,丧失了语言和行走能力,最终凯伦在阿姆斯特朗和珍妮特的结婚纪念日离世。
相似小说推荐
-
创造沙盘世界 (十万菜团) 起点VIP2021-01-29完结 5wsc113.07万字 8.19万总推荐毕业两年的林拓辞掉了工作,返回乡下,试图在这个武道没落...
-
我在平行世界开副本 (路过的更夫) 创世VIP2020-11-14完结唐然穿越到了和地球类似的星球蓝星之上。什么,除了他所在的大夏国,其他国家全部被天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