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土建部分,华夏至今未失‘基建狂魔’本色,在这方面建造速度自然不是海外所能想象的。
就是磁流体发电机组,也不是刚刚今年生产的,早在三年前就进行生产了,还有四台专门用于‘金乌装置’实验。
消息一出来,期货立马就体现出影响了,毕竟期货本身便是关于未来的交易,当投资者丧失了对一件商品未来的预期时,下跌不过是时间问题。
在这时候,往往跑的远快,损失越小。
更何况,很多聪明者在‘金乌装置’首次启动实验后,就割肉了,及时止损,而现在的期货高点,是有人炒高,好减少损失离场。
不赚最后一块钱,是很多厉害投资者秉承的原则。
类似的事情不只是在煤炭上或者石油上,就是丙烷、天然气等市场也是被波及,整个能源期货市场都在下跌。
期货市场如此,股市自然也逃不掉。
一天的损失,几千亿美元就这么无声无息蒸发了,不知道多少中产者一夜之间倾家荡产,无家可归,流落街头。不知道多少理财经理,从楼顶之上纵身一夜。不知道多少导师,被学员们围殴着,成了猪头。
最惨的,当属是西屋公司等核电站相关设备提供商,在华夏投建聚变核电站以及磁流体发电机组,这些都是他们分一口汤喝都没有,而所有人都知道,核裂变发电站已经过时了,被淘汰了。哪怕是各个顶尖公司投入巨资研发核裂变第四代发电站,在聚变核电站面前都变成了渣渣。
失去了未来,他们的股票就变得一文不值,在投资者心中价值就大跌,哪怕全球的核裂变发电站还可以运行至少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他们至少在这段时间都不会亏本,还能盈利。
可是失去了未来,他们的股价就没有溢价的空间,甚至于低于实际价值,人们只会抛掉股票,去投资更有空间的、更有前景的行业和公司。
而此时,水仙核电站施工现场,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施工单位正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着,监理时刻不敢放松,设计代表也是紧抓着细节以及质量。
谁都知道聚变核电站一点纰漏都不能出!
秦元清也在施工现场,看着施工单位开始进行动工,秦元清对着周边之人说道:“这里就交给你们了,等这座聚变核电站建成,我在京城为你们请功!”
秦元清今天过后,将从水仙机场直接坐专机前往京城,因为不久之后一场重要技术会议将在京城举行,这场重要技术会议,正是关于可控核聚变电站等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
秦元清作为如今华夏可控核聚变领域最为权威的专家,被委托众人,将组建各个领域专家进行技术规范的制定、审核、批准。
这还是第一版的技术规范,接下来随着聚变核电站建设过程中的实践,还会进行相应的修正。
作为专家组组长,秦元清需要根据各个专业邀请相应的人员,编制各种规范。
别看只是核聚变电站,但是相应的规范将超过三十本,这些将为今后的聚变核电站建设以及聚变核电站小型化提供技术依据,所能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等到年底首台磁流体发电机组发电成功,秦元清将正式辞去‘金乌工程’指挥部总指挥的职位,而到时候‘金乌工程’指挥部会不会存在就是两说,也许会继续存在,然后另外委派人员担任总指挥,不过权力肯定会大打折扣,不会再那么巨大的。更大的可能是,‘金乌工程’指挥部解散,‘金乌工程’第二阶段,则如同以前的核电站一样,有相关部委进行审批,一个聚变核电站一个聚变核电站的进行建设,而聚变核电站建设交给核电集团,聚变核电站外面的电网、高压塔等交给国电建设及管理。
这一切,到时候都将与他无关!
他除了主持编制可控核聚变的相关技术规范之外,将是彻底敲定反重力技术,以及进一步推动‘双环太空站’项目。
反重力技术还好,反正就是装置建设,技术都有,主要是改进和应用。可是‘双环太空站’项目不一样,2030年开始要动工建设,距离现在不到五年时间,而五年时间说长很长,说短也很短,特别是对于航天工程,更是极其短暂。
比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前后进行了十几年,如果再算上前期的,那就是二十年时间。比如探月工程,三步走,前后也是快二十年时间,‘天宫号’空间站,从最开始到建成,也将近三十年!
‘双环太空站’按理说,哪怕再过五十年也建不起来,秦元清要靠着一举之力推动,自然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包括很多技术都是他亲自参与。
比如‘双环太空站’的能源核心,可控核聚变!比如涉及到工作生活以及运输、防御的反重力技术!再有就是‘双环太空站’运行轨道的计算、模拟!
到了现在,‘双环太空站’的建设全过程、运行过程,都在建模,通过计算机去模拟,而在这部分模拟的工程师,都有上万个了。
更别说,背后的研发高温材料、耐辐射材料、耐高压材料等等!
甚至一部分的材料,都得在‘天宫号’太空站进行生产。
哪怕有相当多的技术,在可控核聚变项目以及载人登月工程中得到突破,但是依旧有非常多的技术,还有待突破。
甚至再过几年,一座小型的特殊工厂将会在月球上的基地建成,专门生产几种特殊的材料,用于‘双环太空站’的建设。
因为这种元素,是地球所没有的,只有月球才拥有!
而很多材料需要用到稀有元素,更是导致稀土价格不断的增长,不断被推高。
“总指挥,请您放心,我们专家组都会常住在工地,跟踪着工程的施工建设!”一个约莫五十岁的中年人沉声说道。
这一位中年人叫‘常山’,是核电站专家,是此次施工图审查专家组的成员之一。
此次施工图审查专家组,除了秦元清这个组长外,其他专家都会留在工地,跟随着工程的施工全过程,及时提供技术支援,同时也是进一步研究,积攒经验。
毕竟这样的大工程,又是全新领域,含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虽然有很多涉密无法发论文,但是能够发表论文的,足以提高他们的学术地位。
再者能够被邀请作为核聚变电站施工图审查专家组成员,每一个都是在各自单位是学术带头人,比如常山就是哈工程的一位教授,刚刚被评上院士,其他的专家也有来自燕大的,也有来自华科大的,水木大学的,每一个都是50岁以上的,都当选上工程院院士的。
施工图审查专家组,包括秦元清在内,共有九个院士、十八个杰青,可想而知秦元清对于第一座核聚变发电站的重视。
万事开头难,只要在这一次稳住,积累到经验,那么后面的聚变核电站建设,可就会容易很多了。
所以,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要知道随着新闻正式报道后,整个华夏、整个世界的目光可都聚焦在这座聚变核电站的建设上,一有什么事就是整个世界都知道的事。
第五百六十一章 双小魔王的开门红
2025年,6月1日
正当全国的小朋友们,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小学幼儿园充满着喜乐的时候。
秦元清在京城水木大学沙河校区一号大礼堂,召开了关于核聚变电站技术规范会议。
会议主持单位,并非是水木大学,而是标准化部门作为会议组织单位和主持单位。
参加规范编制的,涉及到了水木大学、燕大、华科大、哈工程、西交大、魔都交通大学、南华大学七个高校,以及华科院、华夏工程院、核电集团、国电集团等相关单位。
涉及到的编写人员,数以千计,毕竟这相当于以往的核电站、核技术的很多技术规范都不能用了,得重新进行编写。
比如《和科学技术术语核物理与核化学》这个规范,需要增加了超过一半的内容,涉及到大量的新的专业术语以及解释,包括对原本的核物理与核化学一些不再适用的地方要进行修正,而这么一本规范,至少需要十个专家进行。
同样的,还有像全新的技术规范《核科学技术术语聚变反应堆》,那更是没办法参照《核科学技术术语裂变反应堆》,需要完全重新根据可控核聚变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核裂变发电站,因为发射性和安全性,有专门的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核仪器仪表、核材料管制、放射性废物管理等等规范,但是核聚变发电站就不一样了,它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主要的安全管理在于操作方面的管理,以及面对异常情况的措施制定,毫无疑问都得重新制定全新的规范。
再有就是核电厂安全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要求,所针对的内容完全不一样,这是全新的内容,都得进行重新编制并且还得结合水仙核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而制定。
整个核聚变发电站所涉及到的技术规范,各种方面加起来绝对不下于一百之多,所需要的技术专家都得超过一千,这么浩大的工程,需要调动的力量是巨大的,而且一部分规范,都得等到水仙核电站改建完成一部分机组的运行后,才能制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