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御龙九天 (卟哥)


  金夕正是这种想法,杀一个,立即震慑全部旧势力,无人再敢藐视皇威,一定会免去更多人丧命。
  在武媚的辅佐下,天下逐渐昌盛,李治的地位越来越强悍,不定哪天龙颜大怒,集中清肃起来。
  “混账!”
  长孙无忌勃然大怒。
  惊愕而静寂之后的大殿突然再度沸腾。
  反对之声一浪高过一浪。
  金夕弯身搀起崔义玄,扶着他继续坐在木椅上,义正言辞盯着李治。
  李治左右为难,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大踏步上前,停在所有臣子最前面,躬身向李治禀道:
  “陛下,主事一同跟随高祖拼打大唐天下,若是问罪于他,我等老臣断然不肯;若是陛下执意要罚,长孙无忌甘愿高老还乡……”
  “太尉,”崔义玄直接打断长孙无忌的话,盯着他的后背奚落起来,“太尉口口声声呼着高祖与太宗,难道高祖和太宗也希望朝中老臣肆意妄为吗?若是袒护罪臣而辞离朝政,那我到想问问,你心在大唐,在陛下,还是在一己之私?”
  “你!”长孙无忌扭转身体,怒气冲冲瞪向崔义玄。
  李治见殿内焦灼得厉害,眉头一挑道出御旨意:“兵部主事着实犯错,先行关入大牢,待朕详加阐明后再做决算。”
  既不定罪,也不松脱,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
  有着崔氏父子强硬的坚持,再有新臣的附和,这也算是最为周全的旨意了。
  随后,李治草草宣布退朝。
  金夕弓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此次落败,则意味着朝廷再一次向长孙无忌倾斜。那么,接下来会有压制甚至迫害。
  他身担武媚的将来,还有崔氏一族的命脉,绝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当夜,以吏部主事身份亲临大牢。
  老主事挑动着灰白的胡须怒气横秋,“崔神庆,你以为能杀得了我吗?”
  ------------


第418章 要你自杀
  金夕可怜兮兮盯着对方,知道这不只是一条罪状的事情,动辄就是匡正朝纲,关乎着接下来的举动能不能进行下去,抑或是对方大举反扑,引来朝中动荡,甚至是许多人家破人亡,又突然变成冷厉阴狠,压低嗓子对主事说道:
  “不,我不杀你,而是要你自杀!”
  老主事刚要破口大骂,忽然发现金夕比刀子还狠的目光直射过来,而且嘴巴张得大大,却是喉咙蹦不出一个字,仿佛有什么东西卡在那里。
  不是东西,而是行气!
  金夕继续说道:
  “你以为陛下不想杀你吗?不想的话绝不会把你投入大牢;你不死,我崔家百余口人就得死,你以为父亲和我能放过你吗?还有,你的各路罪状已经公诸天下,其罪死上十次也不足惜,你以为天下百姓会放过你吗?不过我向你保证,绝不伤你府内一人。”
  老主事依旧瞪着眼睛,嘴巴不断蠕动,可是在行气的控制下无发说话。
  金夕抬手。
  簌!
  一道行气上升,牢房悬梁上立即裂出一道纹痕,随即冷眼道:
  “我能随时出入这里,可你却走不出去;若是要我亲自动手,定会受到你府中之人的憎恨,我当然不会给他们留下复仇的机会,那样的话,恐怕府中之人会遭到非难;还有,我要告诉你,事关皇后的日月空三字确有其事,此三字关系着大唐天下,无人能阻!”
  说罢扬长而去。
  他已经别无他法。
  刑部主事瘫坐在地上,惊恐地盯着上方被震裂的顶梁,那是在告诉他,若是这个崔神庆想要杀他,太过简单了。
  也是在告诉他,绝不会允许他活着走出大牢。
  尤其是方才连说话都被压制住,而且临走还说出日月空的秘密,这说明崔神庆不但将生死置之度外,而且与皇后武媚捆绑在一起。
  主事若是无恙,崔府和皇后就会受到冲击。
  诡异无比的崔神庆绝不可能容许这种事情发生。
  彻头彻尾的威胁!
  绝无退路的威胁!
  很快,牢门前的两个狱兵远离。
  附近的几盏灯烛也被熄灭。
  次日,皇宫大牢传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消息:刑部主事畏罪而悬梁自尽!
  长孙无忌听到这个消失,顿时魂飞天外,噗通一声跌坐在地上。
  当天有十数位老臣没有上朝。
  金夕趁热打铁,竟然公开搜集诸多旧臣的罪证,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而就在此时,李治突然宣布身体有恙,暂停开朝,紫宸殿也不再接待众臣,在皇后殿好生修养起来。
  朝廷大乱。
  崔义玄咬紧牙关,挺住无数非议,开始了朝中清剿。
  不过,金夕没有再以这种手段杀人。
  很多老臣辞去朝中职务告老还乡,也有的请旨调出朝廷,在各州县谋个一官半职颐养天年。
  凡是此类,崔义玄概不追究,草草了事。
  三个月后,眼见身旁的人一个个离去,顿感孤独的长孙无忌突然素衣加身,以戚亲身份抵达皇后殿外,跪地不起,坚称要面见李治一面。
  他也年逾六十,又是李治的元舅,皇后殿无法推辞。
  “让他进来吧。”武媚道。
  紫燕将长孙无忌引进殿内。
  武媚平静地盯着他,既不准他参拜,也未赐坐,一字一句说道:“长孙太尉,陛下现在有些不适,有什么事情就直接说罢,我定会如实禀告。”
  长孙忽道:“皇后,臣并非来探望陛下,而是专程来参见皇后。”
  武媚稍稍一怔。
  长孙继续说道:“臣知道皇后聪慧过人,无忌心中有一事不解,想听听皇后的意思。”
  武媚抬手召来紫燕为长孙无忌赐坐,自己也坐下来,轻声说道:
  “天下绝无长孙太尉不明的事情,也许是心中已有定夺,只不过拿来探问一下是否与我的看法相同,说吧。”
  这一次,长孙无忌暗愣。
  他稍稍低下凝视武媚的目光,清晰说道:“臣年事已老,想请陛下念在终生为朝的份儿上,准许我退朝而居,不知此事当不当提及?”
  武媚稍稍思忖,而后正色答道:
  “可提,但陛下一定不准。”
  她说不准,李治当然不准。
  长孙身体一震,刚要抬头探看武媚又沉落下去,仿佛眼前出现千军万马的样子,那是在沙场上都未有过的震撼,他的脸色凝重起来,似乎完全出于意料之外,终是低声问道:
  “请皇后示下。”
  武媚冲着长孙无忌淡淡一笑,毫无感情地叙述:
  “朝中屡屡有官员离职,势必影响到长孙太尉的决心,这些人要么想明哲保身,要么在逃避御史府与吏部的追查,可是长孙太尉绝不是这样。太尉对大唐功在千秋,毫无杂染,若是这个时候离朝而去,岂不是自引污浊,惹来非议?再者,朝廷屡有动荡,若无长孙太尉支撑,恐怕陛下一个人难以应付。”
  长孙无忌再也掩饰不住吃惊,翕动几次嘴唇,莫名其妙地问道:“既然如此,若是无忌执意要退居呢?”
  他万万没想到武媚的评价如此之高,着实想不通为什么还要清除旁侧,挤压掉他的权势,如今落得孤零零一人。
  的确如此,长孙无忌此时的分量无比重要,只要他在,天下的朝臣便不敢发声,若是他公然对抗,恐怕又将出现祸端。
  武媚起身。
  微笑盯着旁殿,那里有熟睡的李治,毫无病情的陛下。
  再言:
  “长孙太尉一生戎马,跟随高祖、太宗创立大唐,身为宰相为朝为天下鞠躬尽瘁,全凭一颗赤子之心,晚年绝不会涂炭终生英名;还有,如果太尉弃朝廷于不顾,天下百姓如何看待?你身下有十二英子,无一宵落之辈,尽是我大唐之才,他们岂能答应?”
  万丈牢笼而下!
  就像是从素昧平生的人手中拿来银子,却丝毫没有感恩之意一样,一切令人匪夷所思───想离离不得,想发发不得,还必须要忠实为朝,即使如此留下来,也绝不会得到恩宠。
  长孙无忌坐下的木椅突然发出一声响动,他的眼睛里闪烁出比战败在金夕手下还要惊恐的神色,猛地低下头去不让武媚瞧见。
  事实上,此刻的皇后正在背对着他。
  长孙无忌只是儿子就有十二个,全在当朝为官,比李治要多的多。
  可是此时,他的目光中流连起胆怯。
  在万兵厮杀的战场中也未曾出现过的胆怯。
  武媚明知朝廷离不开长孙无忌,可是丝毫不去在乎他的去向,因为心中明了他无法辞别。
  如璃之心,早已被武媚窥透。
  长孙无忌绝对承受不住这种被人彻底撕掉底面的打击,突然起身跪在地上,郑重地说道:
  “皇后,臣还有一事着请陛下应准,望皇后给予成全。”
  武媚见长孙无忌跪地不起,双眉微微皱起,忽地又镇定下来,和色说道:“太尉请讲。”
  长孙无忌幽怨而出:
  “臣与退朝的几位元老合议,以朝中之身启奏陛下,昔年,睦州叛乱之首陈硕贞并非崔御史所杀,而是自尽身亡,其后被人在军营中劫走尸体;而,崔御史谎报重惩,欺瞒陛下,有轻纵之嫌,此咎不可恕。然,臣无意以此弹劾,只是,吾等决意令崔御史离开朝廷,封蒲州刺史,已制诏文,还请陛下圣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