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开局楚霸王 (迦太基的失落)


  秦王政听着,脸色阴沉起来。
  那句天高君王远,只知君王远,只知道郡守,不知秦王,深深的刺痛了秦王。
  项羽继续道:“秦国,不能走单纯的郡县制,也不能走分封制,而是两者集合子一起,形成一个缝合怪。主体上秦制为主,又是以周制为辅;外儒内法,杂取百家。在关中,河东、陇西、汉中、巴蜀、三川郡,南阳,汉水等地,还有六国一些地区,实行郡县制。可在一些五蠹众多的区域,管理不到位的区域,实行着分封制,可册封给公室有功成员”
  “周天子为何衰落,就是后期诸侯做大,封君做大,出现强枝弱干。故而秦国郡县制的底盘,要占据天下领土的一半,还要与封国夹杂在一起,保持中央的绝对权威,绝对实力,即便天下诸侯皆是造反,也能平灭!”
  “同时,封国要夹杂在各个郡县之间,威胁,监控着各地的郡守。一旦郡守贪墨,或是郡守造反,可用封君制约。同时一旦封君造反,那些郡守也制约。总之一点,中央郡县制制约地方,防止地方做大;同时给地方一定权力,制约中央出现权臣。同时地方上,各级官员制约,还有郡守与封君相互制约!”
  项羽开口道,说着未来的权力布局。
  不要中间商赚差价,好不好。
  很好。
  打掉了所有的中间商成为最大的中间商。
  秦朝最为厉害,直接管理,垂直管理,官吏下县。
  秦王的权力触角,直接借助着亭长,控制到了乡镇地区。
  秦王的权力太大了,这种大权力,大政府,好不好,铁定好。
  可惜问题也不少,各种官员巧立名目贪污不断,本来收税二百,结果地方收税五百,三百进入官员腰包。
  可百姓们,怨恨的是秦朝,怨恨的是秦始皇。
  同样,地方官员,彼此官官相护,成为利益团体,铁定能蒙蔽了秦始皇。
  于是,各地出现了各种暴政,坑害百姓无数,百姓怨恨秦始皇。
  可事实上,翻阅秦朝的竹简,秦朝的律法很是合理,并不残暴,每一条都是细致而合理。若是按照竹简上实行,秦朝万世不朽,一点问题也没有。
  可问题是,忽略了人。
  法治,本质上人治。
  再好的法律,也需要人去执行。
  一旦执行法律的人员出了问题,可是大问题。
  想象后世的王安石变法。
  同样,本来合理的法律,因为条款细致合理,反而成为坑民害民不断,于是秦朝完蛋了。
  后世聪明的君王,制定律法不追求律法合理,也不追求律法细密,只是追求律法简单,因为越是简单的律法,官员越是难以钻空子。
  就好似,刘邦的约法三章 。
  同样,英明的君王会尽量减少官员数量,这样会导致中央对地方控制不住,可官员减少,也会让官员们坑民害民的概率少了很多。
  至于这样会减少财政收入,朝廷没钱,直接杀几个贪官,或是富商,立刻有钱了。
  况且,古代政府不发展GDP,不追求经济发展,农耕文明以稳定为主,中央即便缺钱少钱也问题不大。可因为官员太多,法律太细致,导致官逼民反,那就是悲剧了。
  后世,为何皇权不下乡,就是这个道理。
  项羽继续说着,说着秦朝的未来制度。
  其中有周朝的制度,有汉朝的制度,有唐朝的制度,还有宋朝的制度,还有清朝一些制度,诸多制度汇聚在一起,就好似一个缝合怪一般。
  秦王政听着,不由的点头。
  不由想到儿子不久前,说的那句话。
  论及打天下,我不如父王;可论及坐天下,父王不如我。
  这些谋略,这些权利制衡,这些中央与地方的制约,看起来眼花缭乱,却是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君王的权力。
  “难道,孤非要让你太子吗?”
  秦王说道:“你的几个弟弟,有的贤能,有的善武,有的有谋略,不逊色于你。你不是唯一选择!”
  似乎在敲打,儿子莫要太飘了。
  你不是唯一选择。
  项羽却笑,我还真是唯一选择,开口道:“父王,用兵上比王翦如何?”
  秦王政说道:“不如!”
  项羽又是问道:“父王治国,比李斯如何?”
  秦王政说道:“不如!”
  项羽又是问道:“父王论及谋略,比尉缭如何?”
  秦王政道:“不如!”
  项羽又是道:“既然父王用兵不如王翦,治国不如李斯,谋略不如尉缭。可为何王翦、李斯、尉缭等,无法当秦王,可父王却是能成为秦王?”
  秦王政哑然:“因为,我是先王血脉。”
  项羽又是问道:“为何长安君,无法当秦王;而父王,成为秦王了?”
  秦王政道:“因为我是长子!”
  项羽笑道:“这就对了。父王能成为秦王,不是因为用兵,治国,谋略,而是因为血脉和长幼。父王是嫡长子,故而成为秦王。可现在父王不用嫡长子,废长立幼,选择一个幼弟为太子,这是父王用行动,在否定父王王位的合法性!”
  秦王哑然。
  沉默着,可也不得不承认扶苏说的很有道理。
  否认嫡长子制度,否定了扶苏为太子,本质上就是否定了他秦王政,王位的合法性。
  自己打自己耳光,莫过于此。
  …………
  PS:第一更到了,新的一月,新的开始。


第304章 荆轲刺秦王
  秦王政说道:“太子当德才兼备。”
  项羽笑道:“父王,这是以德才否定嫡长子继承制。王位,若是用谋略可获取,那天下百姓们都会明白一个道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要有谋略,只要有兵权,只要有治国才能,就可为君王!”
  “若是如此,李斯会如何想,王翦会如何想,尉缭会如何想?”
  历史上,最先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不是陈胜吴广。
  而是胡亥。
  胡亥是始皇帝十七子,可用权术,用计谋,夺取了皇位。
  于是给天下人一个榜样,只要有权谋,有兵力就能当皇帝。
  后面的刘邦,项羽等,更是追随着胡亥,用经历证明着用权谋,用兵力,真的能当了皇帝。
  秦王政沉默着。
  无法反驳。
  因为当皇帝,第一条件是有先王血脉,第二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李斯、尉缭、王翦等,德才兼备,可就是当不了皇帝,因为没有先王血脉。
  血脉,比所谓的德行重要。
  同样,长安君为什么当不了秦王,因为他是幼子,不是长子。
  他秦王政,能当了秦王,靠的不是德,不是才,而是先王血脉,是长子。
  现在用德才兼备,来要求扶苏,这何尝不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打自己脸。
  项羽乘胜追击道:“律法,本来是维护自上位者的利益,可上位者却是率先破坏律法,然后无数的庶民向着上位者学习,彻底破坏了律法,最后损失巨大的,反而是上位者,”
  “赵国不逊色于秦国,可赵国为何快要灭亡了,因为两次废长立幼。赵武灵王废长立幼,最终导致沙丘宫变。赵悼襄王废长立幼,废掉长子赵嘉,立赵迁为太子,导致内部不稳!”
  “所谓的幼子,赵何,赵迁优秀吗?很优秀,很出众,正所谓德才兼备。可一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让国家稳定发展了吗?根本没有,反而陷入混乱当中,内乱当中。治国,从来不是靠着一个英明的君王,就能崛起的?”
  “稳定压倒一切。”
  “我秦国为何能王天下,有人说我秦朝六代皆是明君,而六国多出昏君,其实错了,秦国也有昏君,明君也会犯错误,秦惠公杀商鞅,导致秦国名声变臭;后来秦王荡,驱除张仪,举鼎受伤,逞匹夫之勇;秦昭王欺骗楚国,言而无信,导致蓝田大战,咸阳差些被端了。到了后来,更是杀白起,导致邯郸之战战败,损兵折将。若是白起不死,可能秦朝提前二十年王天下,灭六国!”
  “我大秦并非历代都是明君,也会有昏君,或者明君也会干昏君的事情,可秦国照样兴旺发达。六国诞生的明君也不少,就是已经亡国的韩王,快要亡国的赵王,也是厉害至极。哪怕是最废物的齐王建也是守成之君!”
  “可六国为何要完蛋了。因为没兵没钱,臣子心思各异,仅仅靠一个明君,如何翻身!灭亡是注定的,并不会因为诞生明君,而走向崛起。”
  开口之间,项羽进一步否定“明君兴国论”。
  也更进一步,否定了德才兼备之人,是好皇帝。
  秦王政笑了:“德才兼备不适合,难道嫡长子就适合?万一嫡长子是昏君,那该如何?”
  项羽道:“六国君王当中,不少人在太子的时刻,德才兼备,可当了皇帝却是昏君。父王如何确定,德才兼备的太子,不会沦为昏君。”
  秦王政沉默着,他无法保证,“那你觉得该如何?”
  项羽说道:“我秦国为何能发达,靠的是规矩,不是明君。想要历代诞生明君,根本不可能。可即便是偶尔诞生昏君,可只要有规划存在,昏君也是遵守规矩,破坏力终究是有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