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天步九重 (尹文勋)


  蛮台不服,说:“这不对,家里人只有我媳妇一人吃了,她吃着不好了,家里人都说是得罪了神灵,就把其他的獾鼠肉埋了,连一口汤都没敢动。”
  教长也没理他,又是请神,又是傩戏,花费了许多银子,但是没救过来,都死了,一家人只剩一个蛮台。
  这还没完,紧接着教长、跳大神的、帮助发丧的人都得了同样的病,几天都死了。
  理问所衙门就在这个村子,知道这是一个瘟疫,赶快把衙门搬到离这十五里以外的地方,组织人们防疫。眼看着又蔓延了两个村子,只好下令不准走动,死了不准发丧。向千户所行文,是不是派兵封锁村庄,现在理问所正在等候答复。
  陈鲁心里有气,看这样事情已经好久了,还在等候上封答复?人命关天啊。但是他也不好说什么,说:“你先回去吧,这就是使团接待你们的大帐,有事你亲自来,不要派人,恐怕会传染。”
  理问官领命而去,走出不远,陈鲁问:“那个蛮台还活着吗?”
  “活着。”
  “让他到这来一趟。”说完又对鲁哈图说:“这就是你们的驻地,你们就不要进大营了,有任何人来都不准进大营。”鲁哈图应着。
  陈鲁匆匆赶回中军大帐。
  喜子迎出来,陈鲁摆摆手,让他不要出来,他站在外面,说:“中使大人,我子诚有一个想法,请大人批准。使团尽快拔营,到前面一百里以外远离官道扎营。我留下协助查明瘟疫,然后再去追赶使团,把鲁哈图的人留下,再留下一个军医,当然还有伙头军。”
  李达听了也很高兴,说:“这样好,但是你不能留下。鲁哈图和军医留下就可以了。还有两刻钟就启程了,快去准备吧。”
  陈鲁说:“我子诚决心已下,请大人应准。”李达就是斩钉截铁说不行,没商量。陈鲁不敢再说,转身要走。
  这时朵兰说话了:“中使大人,我知道你是为了保全陈大人,我也留下,保证你的陈大人毫发无损。”
  李达听他这么一说,一时没了主意。陈鲁说:“我子诚先谢过大人关爱。请大人放心,一般的邪祟东西还奈何不了我子诚。”
  李达下定决心:“好吧,就这么定了,只是朵兰一个姑娘家,多有不便,还是换一个郎中吧。”
  纳兰说:“大人,我也留下,给姐姐作伴。”
  陈鲁不等李达说话,先说:“别人留得,你却留不得。”
  纳兰明白他的意思,还是故意问了一句:“我有什么留不得?”
  一句话把陈鲁问住了,但是他精于言辞的人,平时最不怕的就是嘴皮官司,没事还要和人家打嘴炮,马上反应过来,说:“你不随军,谁来保护大人?”
  纳兰也不示弱:“我不在大营时,中使大人也好好的。哈将军自然有办法。”
  李达也有几分不乐,也不知道这纳兰是有意还是无意,一次次和陈鲁共同办差,把哈三的妒火都烧到天上去了,闹的整个使团鸡犬不宁的,但那是差事,没办法。这次有必要吗?
  李达仔细一想,她要是不留下,朵兰确实没办法,她毕竟是一个弱女子,晚上总不能让她自己住一个帐篷吧?李达只好同意了,但是陈鲁就是不同意。
  哈三看中军大帐还没拆掉,赶紧跑过来看一下。发现陈鲁站在外面说话,狐疑地施了一个礼,跑进去催促拆帐。
  李达把原委讲了,告诉哈三把陈鲁大帐和紧挨着两个大帐的留下。哈三倒是挺赞成的,他知道陈鲁差不多是半仙之体了,一般的疫情对他没有什么威胁。
  但是他不愿意让纳兰留下,一想朵兰也确实不好办,反过来倒劝陈鲁同意,陈鲁感觉好笑,还能说什么?什么都叫你们说了!
  哈三安排具体事宜,又留下两个伙头军,两个灶,又留下一个军医协助纳兰,全体将士们都换上春秋装,拔营而去。
  陈鲁下令,在余下的几个大帐外也立上寨栅。朵兰给留下的人都吃了预防药,又把留下的马和骆驼也喂了一些。她又弄了一大块药布,撕开,发给大家,围在口鼻上,她自己先做了示范。


第278章 行孝到底吧
  这时营外有人喊,蛮台来了。陈鲁就要出营,朵兰非要跟着,陈鲁不让,怕传染到他们,朵兰笑着说:“大人想想,我们去和你自己去是不是一样?”
  陈鲁想一下,也笑了,确实是这样,向外一摆手,先走了出去。
  蛮台在大帐外面候着,鲁哈图让他在五步以外站着,看到陈鲁出来,看打扮是一个官员,捂着口鼻,看不出年龄,只能看见那漆黑的、深不见底、似乎有几分顽皮的眼睛,判断这人和自己的年龄差不多,二十多岁,蛮台马上跪地磕头。
  陈鲁让他起来说话。这时早有人给陈鲁搬过来凳子,陈鲁坐下,问:“你是猎户?”
  “是,小人知道犯了大错,害人害己,也知道老爷要问什么。”说的是蒙古话。
  陈鲁本来说的是西域话,听他说蒙古话,也改用蒙古话问道:“听你说话是个明白人,我问你,你家人的尸首在哪?”
  蛮台怔了一下,他以为官府要惩罚他,赶忙说:“都在自家后院埋着。这是理问所下的死命令,有敢抬出来埋到祖坟的,就把活人下大狱。”
  陈鲁点点头,问道:“你家人吃过什么药吗?”
  “开始医长还活着,弄了一些药吃,他也死了,他下面的一些郎中不肯施救,基本就没有药吃了。”
  朵兰过来了,用蒙古话问他:“你们一家只剩下你自己了,看起来还是筋骨好,你平时经常吃什么?”
  蛮台回答:“小人上有老,下有小,辛苦一年也混不上一次肚子圆。平时打猎,在山上转悠,就只好用山上的东西充饥,大多数是在山上挖的野菜,小人最喜欢吃的是药鸡胆。”
  陈鲁和朵兰互看一眼,摇摇头,朵兰说:“我们和你一起去村里看一下。”
  蛮台吃了一惊,说:“老爷,这可不行,时气还没过呢,沾上就得病,得病就没救。你们都是金枝玉叶,可不能和我们一样去犯险。”
  陈鲁说:“我们是天朝使团官员,既然知道了,断然不能坐视不理。你带路吧,我老人家和你去。”回头说:“谁也不要跟着。”
  那个军医说:“大人,我和你一起去。”陈鲁摆摆手,打了一个唿哨,大青马跑了过来。
  蛮台说:“老爷,这牲畜也传染,咱们还是步行吧。”
  “没事,你自管走就是。”陈鲁说着,牵着马在后面跟着,感觉似乎后面有人,回头看时,朵兰背着药箱在跟着。
  陈鲁吃了一惊,说:“你不能去,我老人家先去看一下什么情况,回头告诉你,快回去。”
  朵兰摇摇头,陈鲁急了,说:“别胡闹,回去。这是命令。”朵兰还是摇头。陈鲁来了真脾气,说:“那好吧,你去,我老人家正好脱干身,回去睡大觉。”说着牵着马就往回走。
  朵兰似乎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仍然跟着蛮台向前走。陈鲁没了脾气,只好也在后面跟着。
  里面的纳兰也看见了,喊了起来:“陈大人,等等我。”
  陈鲁没好气地说:“守大营,再胡闹,去追使团吧。”纳兰只好停下。
  陈鲁他们走了两刻钟,来到一处篱笆墙外,看院子里有几个披麻戴孝的人。陈鲁和朵兰把蛮台留在院子外,走了进去。人们吃了一惊,看是官员,不敢阻拦,跪下磕头,等候问话。
  陈鲁他们走过去,看一下这个死人,是一个年近六十岁的妇人。朵兰已经走到尸体跟前,看死者脸色淤青,脖子青筋暴起,向陈鲁点点头。
  陈鲁说:“都起来吧,看样子你们不是这个村的。”
  几个人站起来,用汉话答道:“大人明鉴,这是我们家姑奶奶,我们是来吊唁的。”
  陈鲁问:“他们家里还有几个病人?”
  “还有三个病人,两个好人。”
  朵兰这时已经进屋里,陈鲁想阻拦也来不及了。过了一会儿,朵兰走了出来,向陈鲁示意,二人走到一边。
  朵兰说:“看过了,这是你们内地早已经绝迹的瘟疫,发病时气血不畅,面色青紫,最后导致呼吸衰竭,恐怖地咽下了那口气。”
  陈鲁点点头,说:“有什么办法吗?”
  朵兰说:“先离开这里,回去慢慢商量。”
  陈鲁转过身对这些人说:“这病是传染病,你们不知道吗?”
  “听说了,我们村子还没有,亭长不让来,我们偷着来的。我们都是汉人,死可以,不能不孝顺,更不能短了礼数。”
  陈鲁想说,这不是孝顺,更不是礼数,这是找死。他真想一个大耳瓜子抡过去,打得他们满地找牙,气恨恨地说:“你们亭长说对了,你们回不去了,就在这里伺候病人,行孝行到底吧,也是尽了礼数。”
  说完两人走了出去。陈鲁有几分焦躁,看这里的理问所还可以,似乎也在处理,那上司衙门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说法,真是草菅人命。在天朝,这会追责的,甚至有被砍头的官员。
  朵兰没注意陈鲁的情绪,回答陈鲁刚才的问题:“这种瘟疫在许多医书上都有记载,但这里不是天朝,地瘠民贫,哪里有条件治病?得上这种病就只有等死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