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魏读书人 (七月未时)


  “蓬儒,此事本王已知晓,不过这般激进,难道蓬儒不担心女帝找文宫麻烦吗?”
  怀宁亲王开口。
  原本按照计划,他们还会继续等待一个月的,可没想到大魏文宫居然发表了一篇这样的文章。
  这篇文章他看过,字字珠玑,不仅仅是把朝堂上下官员骂了一遍,更是戳中了武官最大的软肋。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这两日大魏朝堂必会发生大事。
  只是这样做,好是挺好,可在女帝眼中,大魏文宫的所作所为,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没必要这样。
  “为民出声,陛下不敢怪罪老夫,这一招也是向许清宵学的。”
  “不过,文宫已经做了该做的事情,剩下的事情,王爷要抓紧了。”
  “一切按照计划来,每一步骤都不容有任何失误。”
  “如若此计能完美而行,于己于尔,都是天大的好事。”
  “大魏,也是时候改变一下了。”
  蓬儒开口,督促怀宁亲王不要出问题,该做的他都做了。
  “蓬儒放心,只要大魏给予回应,后面的事情,本王都能立刻实行。”
  怀宁亲王给予回答,语气笃定。
  “恩。”得到这个回答,怀宁亲王点了点头,只是就在这一刻,另一道声音响起了。
  “如若女帝答应罢免许清宵之职,没有中计,该怎么办?”
  声音响起。
  蓬儒面无表情,而怀宁亲王开口了。
  “不,她不会答应的。”
  “她与许清宵之间本身就有隔阂,若真答应了,那大魏便少了一位旷世奇才,对我等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而且,也不会妨碍我等计划,无非是再让她拖延一段时间罢了。”
  怀宁亲王如此回答,语气斩钉截铁。
  “王爷,我明白这个道理,我的意思是说,假意免职,毕竟罢职与升职,不过是在女帝一念之间罢了。”
  “再者,即便是不给职位,许清宵依旧可以为大魏出谋划策啊,据我手下探子回报,许清宵没上过什么早朝,这段时间都是围绕大魏文报和他的学堂做事。”
  “莫名感觉,许清宵有没有官职,都是一回事。”
  他如此说道,有些想不明白。
  而此时,蓬儒缓缓开口。
  “许清宵罢职与不罢职,都无所谓了,我等并非是针对许清宵,他不过是替罪羊罢了。”
  “总而言之,这一次的计划,无论如何,对我等来说都是有利的。”
  “女帝即便是做对了每一个选择,也只是给自己多争取一些时间罢了。”
  “行了,就这样吧,不出意外,明日朝堂上会有热闹看了。”
  “老夫先告退了。”
  蓬儒显得十分自信,不过说到后面,他杵着拐杖,缓缓离开。
  待蓬儒离开后,怀宁亲王的目光之中,也露出一抹好奇与疑惑。
  因为他并不知道,为何蓬儒会来帮助自己。
  只是为了打压许清宵,以及提高文宫地位吗?
  他莫名有些不信。
  自他入政时,他就明白一个道理,读书人……靠不住。
  只是所有念头收起。
  他没有多想,也起身离开了。
  就如此。
  翌日。
  卯时。
  皇宫之外。
  武官一脉,齐齐神色冷漠,显得有些气势汹汹。
  陈正儒等人察觉到了这种神色。
  一时之间,他不由暗自叹了口气。
  他知道,今日朝堂上,势必是一场龙虎之争啊。


第169章 朝堂之争,大魏回应,女帝之威,百国弹劾
  大魏京都。
  朝堂之中。
  文武百官左右而立。
  彼此都显得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
  随着朝会开始。
  众人一如既往,讨论国事。
  武官一脉,全程显得异常安静,他们没有发表任何一点言语,仿佛在酝酿着什么一般。
  一直等到朝会结束后。
  终于,武官一脉出声了,而且第一个走出来的人,正是安国公。
  “陛下!”
  “老臣有事启奏。”
  当安国公出现之后,文官一脉顿时不由皱眉。
  他们知道,武官一脉今日必然会发声,但没想到的是,第一个出声的人,竟会是安国公。
  正常来说,应该是一位列侯出声,安国公第一个开口,就意味着武官一脉这一次要动真格了。
  “奏。”
  女帝没有犹豫,直接开口。
  “陛下,半月之前,十二异族国联名弹劾许守仁,民间已传的沸沸扬扬,敢问陛下,可有此事?”
  安国公开口,如此问道。
  “是。”
  女帝惜字如金般回答。
  而安国公则继续开口,看向女帝道。
  “既然如此,陛下为何不给予回应?”
  “如今,大魏民间已经知晓此事,民怨极深,十二异族国,联名弹劾我大魏官员,此乃前所未有之事,陛下知而不回,只怕折损我大魏国威啊。”
  安国公没有任何生气,他只是阐述此事,毕竟他知道的事情,女帝知道,他不知道的事情,女帝也知道。
  现在他开口,就是为了要一个答案,一个肯定的答案。
  “安国公,此事朕这些日子一直在思索。”
  “不宣,并非是畏惧,这一点你应该清楚。”
  “大魏王朝,如今逐渐稳定,十二异族国如此这般,显然是有其他目的,朕不想理会。”
  “也不愿理会,国公可明?”
  女帝给予回答,既然国公都主动启奏了,她就不可能回避这个问题。
  “老臣明白,但有些话老臣还是要说。”
  “国威,乃军魂,乃民骨,十二异族国,乃是我大魏附属之国,插手大魏内政,已经触犯大魏底线,更是要求罢免许守仁之职。”
  “更是引来民间怨言,如若再不回应,只怕会惹来天下人嘲笑,到时军心溃散,老臣担心,影响大魏国运,还望陛下今日给予明确回答。”
  “也好振我大魏之威,塑我三军之魂,固我大魏子民之心。”
  “恳请陛下,给予回应。”
  说到这里,安国公跪拜在地上,朝着女帝行大礼。
  声音响起,一时之间,众武官臣子也纷纷开口,朝着女帝一拜,齐齐开口道。
  “恳求陛下,给予回应。”
  武官一脉在这一刻集体开口发声,请求女帝给予回应。
  只是此话一说,陈正儒也立刻站了出来。
  “陛下,安国公所言极是,但区区十二异族国,算不了什么。”
  “臣认为,如若回应,反倒是助长其气焰,大魏不需要解释什么,也没必要解释什么。”
  “此事完全不需要给予回应,如若回应,只怕会再添乱事,倒不如就这般冷下去。”
  陈正儒开口,他知道武官一脉心意已决,但该说还是要说。
  对现在的大魏来说,拖一定是比不拖好。
  可此话一说,武官一脉不由怒了。
  “陈尚书,敢情被骂的不是你们对吧?”
  “你知道现在外面有多少百姓在骂我等是孬种吗?”
  “身为武官,我宁可死在战场上,也不愿被万民辱骂,十二异族国联名弹劾许守仁,尔等一个屁都不敢放,也害的我等被万民唾骂。”
  “大魏什么时候如此窝囊过?哪怕是北伐之后,大魏也依旧没有怕过谁,陈正儒,你这是要坏我大魏国运,你其心可诛。”
  有侯爷怒指陈正儒,大声怒吼道,指责对方。
  “若我等畏死,任百姓唾骂,我等也绝无半点怨言。”
  “可这般在此受不白之冤,我等不服,陛下,若再不回应,那天下人都要来笑话我大魏了。”
  “北伐我们是输了,可我们没有断脊梁骨,大魏兵魂依在。”
  又有列侯站出来大声喊道,声音响亮,在大殿内炸起。
  “陈尚书,你今日若不回应,明日便是百国弹劾,若再不回应,丢的便是大魏颜面。”
  “再者,你口口声声说无需理会,可说到底不就是你们这帮文臣怕了吗?你们这群贪生怕死的东西。”
  “无非就是看着大魏开始安稳,你们不愿再添战事吗?可我告诉你,大魏的安稳,不是靠银两,不是靠计谋,靠的是刀剑,靠的是拳头。”
  “如若不震慑外族,大魏永无安稳之日。”
  又是一位列侯开口,他的观点没有任何错误。
  没有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建立在外乱之上的。
  若不能震慑异族,国家又怎么能发展起来?
  而这些,陈正儒都明白,他都知道,但他更加知道的是,这是一个阴谋,整件事情全部都是阴谋。
  大魏只能拖,绝对不能回应,若回应将会是一场战乱,一场谁都不愿意看见的战乱。
  所以即便是面对武官怒斥,陈正儒依旧开口道。
  “当下,不可战,也不能回。”
  “陛下,如今大魏局势不稳,应当继续围绕百姓,围绕民生,围绕国家发展而前行,绝不能因为此事,而更改国策。”
  陈正儒开口,他知道自己这番话说出,必然会遭到武官集体抵制。
  但他还是要说,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至少目前来说,是大魏最好的选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