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信武侯冷哼一声,他显然不相信蕃国国君之言,只是对方已经投降,他也没有必要继续再战了。
再打,只是徒增伤亡,打到对方投降,也是一种胜利。
唯一没想到的是,蕃国投的太快了。
“尤木蕃,令你将士,放下刀兵,由大魏军封禁穴道,否则,谈什么投降?”
信武侯开口。
投降可以。
放下刀兵,再封锁穴道,囚禁牢中,这才是真正的投降,不然待会突然又翻脸,谁架得住这种手段?
“这……这!信武侯大人,放下刀兵没问题,封禁穴道就……就有些不太好吧?”
蕃国国君有些尴尬道。
“大荒军何在!”
听到蕃国国君之言,信武侯大吼一声。
“我等在。”
几十万大荒军齐齐回答,响彻在城内每一个角落。
这就是信武侯的回答。
不封禁穴道。
那就杀。
“禁!禁!禁!”
“信武侯大人,莫要置气,莫要置气。”
蕃国国君立刻点头。
他已经投降了。
也就没有必要继续闹事,人家说啥就是啥。
不服不行啊,要真不服,就死战到底呗。
可问题是,死战到底,对蕃国来说更亏啊,十多万蕃军若是战死,就算大魏真输了,他这个当皇帝的又有什么好处?
说不定还会被异族国给架空吞并。
与其如此,不如主动投降,大魏肯定会接受自己的投降,大不了就挨顿骂,实在不行就去大魏请罪。
又不是没给皇帝下过跪。
这是他的想法。
“张武听令,领兵一万人,封禁蕃国将领所有穴道,八品之上,用镇气针,扣押大牢内,重兵把守。”
信武侯开口,让张武带人封禁血穴道。
“末将听令。”
张武浑身是血,但却没有任何推辞。
“林峰听令,领兵五万,清点城内粮仓,兵库,等重地。”
“末将听令。”
林峰开口。
而信武侯继续下达一道道命令。
巡逻稽查,封锁城门,发现异动,格杀勿论。
清点伤亡,寻找伤员,及时救治,不可耽误。
下达完所有命令后,信武侯扫了一眼蕃国君王,随后带领两万大军,朝着蕃国王宫走去。
其余大荒军,开始巡逻稽查,亦或者休养生息,寻找幸存者。
这一仗,还没有结束。
谁都不敢保证,待会会不会又打起来。
所以众人保持警惕心,直至信武侯彻底掌控全局。
不然,没有人敢轻举妄动。
蕃国王宫。
信武侯直接入内,而后当着蕃国君王面,直接坐上王椅,姿态嚣张,横行霸道。
蕃国国君敢怒不敢言,甚至抬起头来,满是笑容。
而蕃国文武百官,皆然立在王椅之下,虽心中不悦,但却不敢言语一句。
“信武侯,此事完完全全是异族国唆使孤王去做的。”
“请您明鉴啊,一定要向朝廷解释清楚。”
“若信武侯能帮孤王这个忙,孤王定不会亏待信武侯您的。”
蕃国国君显得有些谄媚。
下一刻,一件件珍宝出现在他眼中,被太监们端了上来。
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可信武侯只是扫了一眼,眼中没有任何兴致。
察觉到信武侯眼中的平静,蕃国国君也没有多说,又拍了拍手,顿时之间几十个异族美色出现,穿着透纱,几乎一眼就能看穿一切。
“信武侯,这些都是孤王养的绝色,一个个都是处子之身,您若不嫌弃,完全可以去行宫快活快活。”
蕃国国君谄笑道。
可信武侯依旧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简简单单地说了一句不了,便闭目养神。
一时之间,大殿安静了许多。
大约半个时辰后。
终于,有声音响起。
“报!侯爷!此番攻城,我军伤亡五万人,两万七千余人重伤,三千余人垂死,两万人战死。”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
蕃国王宫上下一片死寂。
而信武侯却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取出纸笔,书写情报。
“千里加急!”
“护送入京!”
“请许大人定夺!”
信武侯开口。
战争死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眼下局势还没有彻底稳定。
接不接受降。
还不一定。
一切由许清宵定夺。
若许清宵愿意接受,那便接受。
若许清宵不愿接受,那他也不会受降。
不过正常来说,应当是接受投降的,有利于接下来的战局。
只是到底如何,还是得让许清宵来。
卯时五刻。
大魏宫廷,文华殿内。
安国公的声音忽然响起。
他看着许清宵,不可置信道。
“守仁,你要突袭蕃国?”
安国公想了几个时辰,他始终想不明白,许清宵什么时候将粮草运输过去了。
思来想去,最终他猜到了许清宵的目的。
所以才忍不住这般开口。
而随着这道声音响起,满朝文武不由皆然神色一变。
“守仁,你太冒险了啊。”
看到许清宵平静的神色,安国公忍不住摇头叹息。
可就在此时。
一道急促无比的声音响起。
“捷报!”
“捷报!”
“大捷报!信武侯歼敌五万!蕃国投降!”
随着声音响起。
殿内,一片死寂。
尤其是安国公,更是愣在原地。
他刚说许清宵冒险了。
可没想到就传来了捷报。
蕃国投了?
这打脸为何来的这么快啊?
可听到蕃国投降。
许清宵不禁皱了皱眉头。
第173章 拒降!坑杀降军十七万!天下惧惊!
大魏宫廷。
文华殿内。
当捷报出现,一时之间,整个文华殿都安静下来了。
没有人会想到,信武侯昨天到的,今天就把蕃国打没了。
数十个武官还在跟文官争吵,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才能将蕃国打下。
武官认为,一鼓作气,三天内能攻下蕃国。
而文官认为,守城之战,极为难打,再者其余异族国也不蠢,若看到蕃国难打,自然会给予援助。
所以两者争的不可开交。
大致意思就是,一方认为需要打持久战,后勤之事必须要做好,慢慢鏖战。
一方认为,只需猛攻,借助士气,一鼓作气,冲烂蕃国。
可没想到的是,卯时五刻。
传来捷报。
蕃国投降了。
人们惊愕,这投降的也太快了吧?
打乱了所有人的作战思路和节奏啊。
军机情报送到许清宵手中,当下百官围了过来,争先恐后想要看一看信武侯怎么说的。
蕃国怎么突然投降。
信中,信武侯将战争过程一笔带过,带过兵打过仗,也的确不需要依靠这个来给自己添加功绩。
信中内容,主要详细写了蕃国为何投降的原因。
其一,蕃国主力军一直不显,让其他异族国卖命。
其二,大魏军士气高昂,不畏死战,杀出气势。
其三,蕃国国君想以异族国资源来换取议和。
这是信武侯主要提到的三件事情,需要许清宵好好判断了。
将军机情报交给安国公等人,许清宵闭上眼睛。
蕃国投降的太快了。
的的确确,打乱了自己的计划啊。
因为眼下,大魏要面临一个选择。
受降。
还是不受降。
这个选择,影响很大。
本来按照许清宵的意思,蕃国死战到底,但大魏三十万军队,再付出鲜血的代价,自然而然要杀鸡儆猴。
以杀止杀。
可现在,蕃国投降,一时之间反倒是让自己犹豫起来了。
正常来说,敌国投降是一件好事,接纳投降,再惩罚一些东西,索要一些好处,差不多就行了。
可眼下的性质不一样,大魏面临的不是一个蕃国,而是一百多个国家。
若接受投降,会导致这些国家下意识认为,打输了可以投降。
这样的话,即便是赢了又能如何?还是没有给这些异族一个惨痛的教训啊。
下次如果遇到机会,人家照样出来蹦跶,好了伤疤忘了疼。
许清宵想要做的,是让这条伤疤好不了。
可若是不接受投降,有两个点极其麻烦,其一,大魏文宫想来会大做文章,不受降不是一件好事,属于单纯的屠戮,其二,引起其他异族国拼死抵抗,反正投降你也要杀我们,那索性就杀到底。
当然也不是没有好处,好处就是,大魏之威望,将抵达巅峰,民意将会无穷无尽,大魏子民将会有空前绝后的自信。
有利于北伐,有利于国家发展。
只是这样会影响全面战局。
许清宵深吸一口气,他在沉思。
而此时,安国公和六部等人皆然发现许清宵的神色并没有那种喜悦,而是显得沉思。
相似小说推荐
-
从山匪开始的武侠 (叮叮小石头) 起点VIP2022-01-30完结 5WSC227.67万字 3.99万总推荐这个世界很可怕,有道门真人一剑拦江,有佛门金刚狮子吼震...
-
刀笼 (虫梦) 起点VIP2022-01-31完结278.39万字 12.62万总推荐天地为牢,造化为笼,谁人又能勘破?性命为刀,信念为引,也未必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