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魏读书人 (七月未时)


  女帝直接拒绝了。
  如若靠杀能解决此事,不要说她了,武帝可能就已经将这帮儒生全部杀了个遍。
  杀儒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极其惨痛的代价。
  而且杀完儒后,大魏文宫更要脱离,到时候还不会有任何争议的脱离。
  那大魏赔了夫人又折兵。
  听到女帝这般说。
  许清宵再一次沉默。
  不能杀。
  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半年内成圣。
  只是,这不可能。
  大魏文宫脱离,影响的不仅仅是大魏,也不仅仅是女帝,包括自己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国运下降,每一个国家百姓都会受到牵连。
  地位越高,受到的牵连越大。
  实力越强,无论是儒道还是武道,受到的牵连也会越大。
  不然为何叫做国运?
  “爱卿,莫要乱想了,此事还有一点时间,五日后,册封侯爵之时,你可以向朕提任何要求。”
  “朕都会满足你的,并且,朕也会竭尽全力,帮助你成天地大儒,朕不强迫你,若你不愿意,无需强行突破。”
  “也免得毁了根基。”
  女帝出声。
  该说的她也说了,如何选择,她尊重许清宵。
  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成圣太难了。
  想让许清宵半年之内就成圣。
  许清宵答应了,她反而不信。
  之所以说这么多,就是让许清宵知道,别蒙在鼓里,回过头发生了一大堆事情,什么都不知道,没有任何一点心理准备。
  “臣,知晓了。”
  许清宵点了点头,不过也没有说什么了。
  “行了,许爱卿,时辰不早了,你先回去吧。”
  女帝开口,让许清宵回去休息。
  “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许清宵朝拜,随后转身离开大殿。
  但末了,许清宵没有跨过大殿之门,而是转过身来,看着女帝道。
  “陛下,有任何需求,都可以来找您吗?”
  许清宵冷不丁的开口。
  让女帝有丝丝惊讶,不过她的声音没有半点迟钝。
  “恩。”
  淡淡的回答,代表着一切。
  “多谢陛下了。”
  回应一句后,许清宵走出大殿。
  此时,已经是午时。
  十二月份的午时,太阳高照,但依旧透着寒意。
  许清宵走出宫后,便朝着吏部走去。
  但他去显得心事重重。
  蓬儒到底想要做什么?
  大魏文宫何时脱离?
  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
  半年成圣。
  这……的确比登天还要难啊。
  而且。
  不见地是半年。
  可能是……三个月。
  甚至是。
  下个月就有可能,要脱离大魏了。
  如若当真如此。
  朱圣一脉,是当真的狠啊。
  许清宵的目光,逐渐冷冽下来了。
  如若当真如此。
  许清宵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自毁根基,也要强行成圣。
  灭杀这群畜生贼子。
  这比异族国还要贱毒十倍啊。


第190章 女帝婚事!臣认为,许守仁不错!蓬儒毒计!
  大魏京都。
  街道上。
  许清宵朝着吏部走去。
  蓬儒到底是什么心思,许清宵暂时不去想了。
  因为暂时没有任何必要。
  去猜测蓬儒会怎样针对自己,倒不如好好将大魏的局势给确定下来。
  稳定大魏发展,才是自己的当务之急。
  蓬儒不管怎么针对自己。
  依旧影响不到自己,无非是天下读书人的骂名罢了。
  这种骂名,自己又不是第一次承受?
  天下人怎么辱骂自己无所谓,只要大魏强盛,那么任凭他们如何辱骂。
  一旦等到大魏真正一统天下。
  焚书坑儒,许某又不是不敢做。
  当然这个念头,自己想想就行,这话不能乱说,这要是乱说出去,那自己基本上就凉一半了。
  大魏女帝可能都保不住自己。
  所以话不能乱说,心里想想就好。
  如果自己走到这一步了,那就别怪自己了。
  抛开杂念。
  许清宵来到了吏部之中。
  六部尚书正在尚书房等待着自己。
  随着有人带路。
  很快,许清宵来到了房中。
  六部尚书坐在左右,陈正儒则坐在自己的太师椅上,大家都比较安静,思考着一些事情。
  而随着许清宵的到来,众尚书纷纷开口。
  “守仁,你总算是来了。”
  “守仁,我们可算是把你盼来了。”
  顾言与张靖率先开口,两人这话不假,大家一直在这里等许清宵,彼此之间都没有什么交流,脑海里面全部都是许清宵这五个方案。
  眼下许清宵来了,六位尚书自然有些激动和兴奋了。
  “诸位尚书,清宵来晚了。”
  许清宵致歉一声。
  陈正儒摆了摆手道。
  “无妨。”
  “守仁,我等就不多说了,先听你说吧,有什么问题,老夫会询问的。”
  陈正儒制止众人开口,先听许清宵的。
  “恩。”许清宵也不矫情什么,望着六位尚书直接开口道。
  “诸位尚书。”
  “其实大致内容,我已写在策论之中。”
  “眼下,大魏王朝历经此战,国威已扬,一举镇压异族国,此番不但得到数不胜数的战利品,使得大魏国库盈满。”
  “更主要的是,解决了异族国的祸端。”
  “而且还压制了各地藩王蠢蠢欲动之心,算是一举三得。”
  “但对于大魏来说,做到这个程度还远远不够,大魏想要鼎盛起来,不可能靠战争发财,必须要靠自己的能力。”
  “所以许某才会制定这五个方案。”
  许清宵这般道。
  六位尚书纷纷点了点头。
  的确,一个王朝想要发展起来,怎么可能靠打仗发财?打仗也要有足够的兵力啊,看似发财了,无非就是拿命换钱,要是赚得多,还不亏。
  但若是赚的少,就是血亏了。
  这一次,大魏是赚了,而且赚的很多,可这种情况复制不了。
  异族国为什么这么有钱?有两个很大的原因,其一是他们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国库有银子很正常,甚至唐国的国库比大魏国库还要富有,这也正常。
  小国的支出不大,再加上国库的银子,存了上百年,才有这么多数量,等同于是提前收割了一波韭菜。
  再加上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的各种援助,粮草兵器,银两等等,才导致大魏这次光白银就收到了三百万万两,如若不然的话,正常情况下,最多两百万万两。
  而且还是最多的。
  靠这个,相当于赚了一波,促进国家发展,但想要长久促进国家发展,几乎不可能。
  农业生产,军事发展,基建工业发展,教育发展,包括医疗发展,百姓福利发展。
  请问那个不要银子?三百万万两投进去,三年内大魏绝对扛得住,可三年之后呢?
  你扛得住吗?这还没有算上养老,官员福利等等事情。
  对于大魏王朝来说,想要花钱还不容易?
  三千万万两大魏王朝都能吃下去,只要你想发展的。
  所以想要走上鼎盛之路,就必须要自补自足,顺便殖民异族国。
  “守仁,你继续说。”
  陈正儒开口,让许清宵继续说下去,他们认真听着。
  “恩。”
  许清宵点了点头,而后继续开口道。
  “先从吏部开始吧。”
  “五个方针中,最重要的便是人才选拔。”
  “陈尚书,许某认为,大魏应当建立聚贤馆,增加大量人手,负责考察,审查,各地优秀人才。”
  许清宵开口,这是他第一步,围绕吏部展开工作,想要发展大魏,就必须要人才,没有人才指挥,说什么都是多的。
  可此话一说,陈正儒不由开口道。
  “大魏有科举,也有举贤馆,应当是够了吧?”
  陈正儒倒不是不同意许清宵的主意,而是认为大魏有科举,还有举贤馆,应当可以解决人才上的需求。
  可许清宵直接摇了摇头道。
  “陈尚书,您还是没明白我的意思。”
  “许某是要招揽天下有才能之辈,没有任何条件,只需要这个人有才能即可。”
  “是才能,而不是才华,不管这个人有没有读过书,也不管这个人,多少岁,哪怕他已经六十岁了,但他对种田十分有研究,那么就可以招揽过来。”
  “研究农田,譬如说如何让荒田更快变成良田,又如何更好的种植大米。”
  “不止是农业,还有擅于工部,擅于观星,善于策反,总而言之,只要是人才,只要有才能,不管是谁,不论出身,皆可入聚贤馆。”
  “由聚贤馆进行审查审核,确定无疑后,设立官职,如大魏官商一般,可开辟新的一条官道,不同的是,给予相同俸禄待遇。”
  许清宵将聚贤馆的用处说了出来。
  当下,六位尚书皆然明白许清宵是什么意思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