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魏读书人 (七月未时)


  “国运,看不见摸不着,但实实在在能影响大魏王朝的发展,如若溃散,那么将会出现赤地万里,大旱十年,海啸地震,数不胜数的灾祸。”
  “这一场灾祸,动辄便是死伤百万,所带来的影响更是恐怖无比,许爱卿,你想一想,一郡百姓沦为灾民将会是怎样的场景?”
  女帝道出国运的影响力。
  连年灾祸,赤地万里,大旱十年,包括各种天灾人祸。
  如若一郡百姓,以长平郡来说,三万万百姓流离失所,先死两三成,然后逃荒,所到之处,将会是赤地一片,寸草不生。
  恐怖的灾民饥民,将会化作一股极其恐怖的力量,吞噬其他府邸,烧杀抢掠,只为了填饱肚子,引发的民变,过于恐怖。
  而且所有的问题,都会变成憎恨,随便来个人煽风点火,就说是皇帝导致的,就拿女人称帝来说,引来天罚,想想看这些百姓会做什么?他们会无比憎恨皇帝。
  这样一来,这股力量便会成为敌人最强的长矛。
  “所以,朕与国运之鼎捆绑,稳住国运之鼎。”
  女帝给予回答了。
  此话一说,让许清宵当场愣在原地。
  “陛下,您的意思是说……您和国运之鼎捆绑,倘若国运消散,您就会……”
  许清宵说到这里,就没有往下说了。
  女帝摇了摇头,看着许清宵道。
  “不。”
  “不是国运消散,而是国运一旦溃散,无法凝形成鼎,朕,便会死去。”
  “方才,朕下令,诛杀朱圣一脉,彻底与朱圣一脉撕破脸了,也注定了他们一定会脱离大魏。”
  “国运已经被影响了,朕遭到了反噬。”
  女帝开口,道出了一个惊天大秘。
  北伐之后,大魏国运连年下降,如若国运之鼎溃散,各种天灾人祸将会席卷大魏,而为了避免灾祸发生。
  女帝与国运捆绑,稳住了大魏国运,不然的话,那个时候大魏可能就已经要没了。
  只是这件事情,想来没有人知道,不然的话,大魏文宫只怕早就脱离。
  “也就是说,如若大魏文宫脱离,陛下……”
  许清宵说出自己的猜测。
  “差不多吧。”
  女帝没有给出一个很明确的回答,似乎是不想要回答这个问题。
  这一刻,许清宵长长吸了口气。
  随后继续说道。
  “可如今,大魏平乱,国家稳定发展,水车工程也在运转,要不了多长时间,大魏将会鼎盛起来。”
  “大魏文宫即便是脱离,应当无所谓了吧?”
  许清宵询问道。
  “许爱卿。”
  “你身为天地大儒,可实际上很多事情你并不知道,这与你性格有关,也算是朕拖累了你。”
  “你与严磊之争,朕将你的安国策,说成是论圣策,以致于你被严磊打击,从而一步一步与文宫走向对立面。”
  “否则的话,很多事情,你都会明白,不至于像现在,不懂一些事情。”
  “这一点,还望许爱卿莫要怪罪朕。”
  女帝出声,许清宵能说出这话,并不是许清宵的问题,而是他从普通书生一直到现在的天地大儒。
  完完全全没有借助文宫的力量,完完全全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所以很多事情许清宵不懂。
  “陛下言重了。”
  “臣当时并不理解陛下,但臣现在理解陛下了。”
  “安国策一来不适应现在的大魏,二来大魏上下有很多人并不希望国运昌盛,如若贸然拿出,只怕会被各种针对。”
  许清宵开口,他并不在意这件事情。
  想想看,光是斩番商都能引来这么多是非,何况安国策?
  如若女帝当初没有更改,那么文武百官肯定想要看一看这安国策写了什么东西。
  一看就发现,好是好,可问题是不实用,甚至会遭到各种势力打压,别说开展了,可能直接就胎死腹中。
  所以女帝并没有错。
  “许爱卿能理解,朕很欣慰。”
  “你未曾加入大魏文宫,对儒道了解也不清楚。”
  “许爱卿,你知道这天下有武道,仙道,有佛门,可为何共识都是独尊儒术吗?”
  女帝出声,如此询问道。
  这话一说,许清宵的确产生了好奇。
  因为基本上不管是仙道还是佛门,虽然许清宵自己也没有接触过什么,大家看似是彼此没有任何关联,但所有体系的的确确对儒道挺尊重的。
  可儒道也没什么值得推崇的啊。
  你说教化万民,关仙道什么事啊?
  你说让人有道德,佛门也能做到啊,让你向善。
  看到许清宵的疑惑,女帝不由出声,也没有卖关子。
  “许爱卿,儒道之所以能够得到众人推崇,其原因是镇压天地邪祟。”
  女帝给予回答。
  只是许清宵有些皱眉道:“可问题,佛门和仙道,也可以镇压天地妖魔啊?”
  许清宵的确觉得有些问题了,逻辑上的问题。
  可是女帝摇了摇头道。
  “仙道佛门是杀妖除魔,而儒道镇压的是邪祟。”
  “邪祟不是妖魔,他们是灾难,譬如瘟疫之源,饥荒之源,还有一些嗜杀的邪神,用仙道所言,这些都是天地之间的阴力。”
  “世间万物,有阳便有阴,是众生之怨念所形成的东西,而儒家浩然正气,便可以压制邪祟。”
  “这也就是,儒道为何能有这般地位的原因,并且儒道能带来天地阳力,使得天下风调雨顺,国家昌盛。”
  “大魏立国之后,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发展,甚至创造盛世,也正是因为大魏出了一位文圣,而那一百年,整个世间都繁荣了许多。”
  “所以大魏文宫一旦脱离,对天下而言,并没有任何坏处,但对大魏而言,影响极大。”
  “到时大魏王朝会出现许多灾祸,也会出现许多妖魔作祟,有数不清的麻烦,自然而然,国运也会随之下降。”
  “这些并不是说,国家自身的发展如何,而是天命,玄之又玄。”
  女帝的一番解释,彻底让许清宵明白了儒道这个体系的强大之处了。
  换句话来说,儒道与天命捆绑在了一起。
  可以改变他人的命运,或者是一国命运,并且所修炼的浩然正气,在冥冥之中也能压制天地邪祟,保证天下各处,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怪不得整个尘界,对读书人如此尊重。
  原来是与天命有关。
  “陛下,大魏文宫脱离,可有办法解决吗?”
  许清宵问道。
  女帝沉默,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文宫脱离,影响不到天下,但能影响大魏王朝,换句话来说,站在天下人角度。
  文宫脱离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压制住大魏王朝的发展,尤其是对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看到女帝不说话,许清宵心中明白了。
  “如若,大魏文宫脱离之时,我能成圣呢?”
  终于,许清宵的声音响起,询问女帝。
  甚至这一次,他不称臣,而是称我。
  听到许清宵所说,女帝一愣,但很快她摇了摇头道。
  “三日之前,倘若你说此话,朕会开心。”
  “但今日,朕开心不起来,朕认真询问过许多人,也查过许多典籍。”
  “儒者成圣,的确比朕想象中要难。”
  “重新明意,明圣人之意,得道见德。”
  “重新立言,立圣人之言,传道授业。”
  “重新著书,著圣人之书,造福苍生。”
  “重新知命,知天道之命,洞察万物。”
  “每一件事情,都比之前困难十倍有余,而且更是要借助天下人读书气运。”
  “可如今天下读书人,有九成是朱圣门徒,被大魏文宫把持,他们不会借助气运于你的。”
  “今日,方儒所言,其实朕想要让你答应,毕竟对你来说,这的确是成圣契机。”
  女帝出声,她明白成圣有多难了,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可是许清宵摇了摇头,望着女帝道。
  “陛下,如若让我加入大魏文宫才能成圣的话,那许某这一世都不会选择成圣。”
  许清宵语气平静,但这话却异常的坚定。
  是的,如果自己成圣的唯一方法,就是加入朱圣一脉的话,他宁可不成圣。
  听到许清宵这般说,女帝叹了口气,不过内心还是有些喜悦的。
  只是很快,女帝继续说道。
  “许爱卿,莫要想太多了,此事倒也不是必死之局。”
  “大魏文宫,或许不会彻底离开。”
  女帝出声,告知许清宵这件事情。
  “不会彻底离开?”
  这下子许清宵更加迷糊了。
  “恩,大魏文宫应当不会全部离开,他们会留下一部分力量,朕今日当着百姓面前,主动说出大魏文宫脱离之事。”
  “想来即便是他们再无所谓顾忌,也要考虑大魏民意,会选择留下一部分文宫大儒,不过迟早会走光的,快则三年,慢则十年吧。”
  女帝回答道。
  “留有一部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