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有浩然之气。
“雨,出生雨天,而死于大地……”
看着距离自己只有百步之遥的飞天浮屠,周长青仰头,目光没有丝毫的退却。
“妖魔,让你见识见识,何为人道之力。”
“众生虽小,亦如这天地之雨一般,一碰就碎,可当这雨水越聚越多之时。
哪怕是这广阔的天地,也会为之颠覆。”
轰!
随着周长青这话语落下的一刻,画卷之内,一道浩然之气,当即冲天而起。
其速之快,只是刹那之间,便狠狠地轰击在了飞天浮屠的身躯之上。
使得后者俯冲而来的身体,为之一顿。
这一顿,整个天地,也都像是静止了一般。
原本从天而降的雨水,也在这满天晶莹如玉的浩然之光之中,也静止了下来。
下方,不管是林莫然,还是福伯,亦或者是双手合十的慧光和尚。
在这一刻,都能清晰的看见那身边降落的雨水。
不过米粒大小。
咚!
下一刻,于三人的目光之中,他们看见这从天而降的雨水,在此刻纷纷倒卷而去。
从原本的从天而降,到现在的由下而上。
就像是时光在这一刻倒流了一般,满天的雨水,向着苍穹而去。
但这些数不清的雨水,却是以飞天浮屠为中心。
天上的落下,地上的冲去,于其四周的则是汇聚而来。
只是眨眼之间,数不清的微小雨水,便将飞天浮屠,牢牢的封印在内。
雨水,无孔不入。
当这雨滴汇聚过来,并越来越多之时,也就洞穿了飞天浮屠的身体。
嘭!
再没有任何惊天动地的爆炸,或者轰鸣。
只是很突然的,蕴含滔天煞气的飞天浮屠,在这雨水之中,化作了一片血雾。
哗啦啦……
下一刻,雨水恢复正常,再次从天而降。
只是这一次,那飞天浮屠所化作的血雾,则是在雨水的冲刷之下,彻底消散无踪。
“结束了。”
周长青摊开手掌,面前的画卷,落在了他的手掌之内。
他低头看去,于画卷的右边写着一行字。
“阳明三君,悟天地之雨,以此铭志。”
“王兄,你总说你文采不及我,但实际上,于这人道,我却不如你啊。”
周长青收起手中的画卷,任由那冰凉的雨水,落在身躯之上。
何为儒?
人道之所需也。
此儒者,为天地众生之儒。
非一家一姓之人。
“正因为心怀苍生,所以大儒,才能镇守一方,所以才有圣人救世。”
看着满目疮痍的郭北镇,周长青的脑海之中,不由得想起了当初张家卫,教导他学习,欲让他成圣的话语。
以前,他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但是此时此刻,在这话语之中,他看见了另一片天地。
……
次日清晨,一缕阳光,从郭北镇的上空洒落。
昨日的大战,似乎就像是没有发生一般,于街道之上,依旧是人来人往。
除了那破碎的城西处,有着一大群县兵以及民夫在收拾整理之外。
其他的人,依旧如往常一样,在街道上叫卖着。
酒楼里,周长青的目光,从几个吹嘘大汉的身上移开,缓缓放下了酒杯。
虽然他的身体之内,依旧隐隐作痛,但既然师尊要喝酒,他也总得舍命相陪不是。
反正飞天浮屠的任务已经完成,回到现实之后,这一身伤,也会恢复如此。
如此一来,周长青自然也没有丝毫的顾忌。
只不过,他虽然没有问,为何曾经说喝酒容易影响施法速度的林莫然,为何现在酒不离身。
但,一些该知道的,也必须得知道。
比如,青平真人,为何会死。
“这么说,林师兄也不知道,当年青平师伯他们去京城具体做了什么?”
周长青为林莫然倒了一杯酒,皱着眉头问道。
“不知,我问过师尊,他嫌弃我法力太低微,不让我听。
但他不让我听,我林莫然又岂会不听。”
说到这里,林莫然看似得意,实则苦涩的笑道。
“有一次,在师尊和青平师伯商谈的时候,我听到了一些事。”
“何事?”
“补天路。”
林莫然目光凝重的道。
“补天路?”
周长青闻言,目光一凝。
“不错,青平师伯说,我们这方天地有缺,故而会遭受源源不断的灾厄。
也因此,会有源源不断的妖魔,进入到这方世界。
师伯更怀疑,几百年前大炎太祖之时,所带领大军斩杀的那一百零八尊妖魔,便极有可能是沿着那天路而来。
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天子守国门。
这门,不仅是异族踏入我中原大地的门户,也是为了防止再有妖魔,源源不断的踏入到这方天地之内。
故而需要天子镇守,以人道之气运镇压那天路。”
“以人道气运,镇压天路。”
周长青闻言,深呼了一口气,急忙追问道。
“师伯他们还说了什么?”
听到这话,林莫然的脸色,突然变得极为复杂起来。
可迎着周长青的目光,当即在犹豫一番之后,转过了头,尽量语气平淡的道。
“师伯还说,那小子在外面听的差不多了,再听下去,对他不好。
要是有朝一日,他能在我们走后,统率整个上清一脉。
或者成为三清道教之首,再听也不迟。”
“呃……”
周长青闻言一愣。
这话,怎么说呢,挺突然的。
“师弟,恰逢乱世已至,你道法高深,不如由你来统率道教,如何?”
这时,林莫然转过头,突然说道。
……
第三十八章 三教之争,上清神将
“统率道教!”
酒楼之内,周长青举杯的手,微微一僵,目光略有所动。
这天下修道之人,不外二种。
道教正庭,旁门散修。
其中道教正庭太清一脉在龙虎山、玉清一脉在昆仑、上清一脉则散于天下各大名山之间,是三脉之中为数众多,也是良莠不齐的一脉。
这三脉之中的修道之人,占了天下修道之人六成之数。
其余的,就周长青所知的还有蜀山剑宗,海外三岛,以及大部分没有证道纯阳之门的散修,则共分其余几成。
林莫然口中的道教统率,便是太清、玉清、上清三教。
此三教,从上古之时一直流传至今,乃是道教正统,声明最正。
若是成为三教统率,则其余宗门,哪怕不在其内,在必要之时,也需要听从其号令。
因为这些宗门,或多或少,其祖上都与三教有着些许关联。
能成一教之统率,已经极为不易,更何况是三教。
这也是为何林莫然的话语,虽然听起来极为诱人,但周长青也只是略有所动的原因。
难,太难了。
而且,在道门之外,还有南疆巫修,天下魔门以及佛宗。
道教若真是统一,这些区别于道教之外的势力,又怎能不为所动?
更何况,如今人道当立。
除非有人,能够以一己之力,协调人道、道教。
如此,方能大势所趋。
想到这里,周长青的目光微微一眯,稷下学宫或许是一个契机。
“师弟在想什么?”
见周长青沉默,林莫然心中一转,放下手中的酒杯,问道。
“师弟莫不是担忧,另外二教,为何要听从上清一脉?”
“不错,三教之内高人不少,以师弟如今的实力,连人间大儒都不及,又怎能敢言统率三教?”
周长青点了点头,说出了心中的顾虑。
若能得到他师尊这一支的上清一脉支持,身怀天罡地煞之术的周长青,想来整合上清一脉的难度,应该不会很大。
但另外二教,却不同。
不过林莫然既然敢说这句话,或许这其中另有缘由。
毕竟,在前世的神话传说之中,三清本属一家。
“师弟之顾虑,不外乎是修为以及门派之别,其中修为,我以为师弟不用太过担心。
当年补天一路之后,各道教高人几乎损失殆尽,以师弟的年龄和修为,假以时日应该不难。
至于门派之别,对于其他门派而言,或许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
可在三教之间,却有一个传统。
这传统,因何而来,师兄不知。
不过,每隔百年,三教门人都会各选出一个道子,三教之内道子相互比拼。
谁胜,则往后的三教之中,便以谁为首。
虽然并不能达到真正的三教合并,可只要当今魁首发话,另外两教也需得尽力扶持。”
林莫然沉声说道。
“太清一脉居于龙虎山庭,专注练丹,玉清一脉远遁昆仑,轻易不会入世,可要是师弟能够在下一个百年,成为三教共尊之道子。
便可以借助三教之力,理清内外,铲除妖邪。”
说到这里,林莫然的眼中,不仅浮现一丝期待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