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 (催墨成书)




第78章 末境方自省
  计议已定,沈元景连同黄药师一起,先后去了襄阳吕府、夔州刘整、重庆余玠府,令这三人听从指挥,不得误事,才又独身一人,赶往临安。
  他本是要让人暗中引导,让赵昀生出要和金国做一笔惊天交易的念头,可这件事关联极广,风险太大,一着不慎,或许满盘皆输,最为稳妥的办法,自然是恩威并施。
  沈元景找到赵昀,先将金主完颜守绪的书信带了过来,里面是阐述的要借船离开的计划,许诺以开封及河南府为筹码,一旦金国诸人顺利到得扶桑,即命令留守的金国大军退出城池,让宋国接收。
  赵昀被这一计划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良久才恢复平静,不过还是将信将疑,反问沈元景为何是他送来。
  沈元景盘坐在台上,意态轻松,答道:“完颜守绪怕你不肯履约,便央了我做个监督。我念在他多年供奉的份上,就答应了。”
  听得此言,赵昀冷笑一声,说道:“我还未决定是不是应允呢,你早早来此,半点用处也无。”
  沈元景淡淡的说道:“你定会答应的,错过这次,若叫蒙古人得去了开封,终你一生,也无有机会收回故都。再者,金国还有三十多万大军,走投无路之下,做出什么事来,也未可知。”
  赵昀脸色一变,蒙古势大,他一点也想不到敌守他攻,如何能赢。而当年金宣宗所谓的“北面损失南面找补”的法子,他也是听过的,自然不敢赌完颜守绪不会如此。
  思来想去,此事若是能够成行,对大宋而言,似乎百利而无一害,他沉吟半晌,便应允了。
  沈元景得了他的书信,却只是遣人送往金国,自己还在皇宫不肯离去,思及前番言辞,赵旭便知他是真的要在此常驻,气得脸色发白,却也无可奈何。
  过得几月,蒙古大军并未动作,沈元景每日躲在皇宫里头,打坐修炼,从不外出。赵昀初时并不开心,可见他只是清修,其余的事全不理会,渐渐也放下戒心,偶尔也能过来说上几句话。
  只是下毒谋害或是派兵捉拿的心思,他倒是从未有过。盖因沈元景的传说故事太过骇人,纵然有此心,也无胆量去做,就怕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转眼入秋,蒙古人这才动了起来,前脚赵昀才密令水军将领,依照计划行事,后面沈元景就要他下诏,派出余玠、吕文德等,伺机北伐。此为约定过的暗号,黄药师得了,自会依计而行。
  赵昀冷笑一声,道:“他二人都不受朝廷调令了,何必多次一举,难不成真君也想要个忠君爱国的名头?”
  沈元景道:“他们为何如此,你心里就没有思量过?至于下不下诏,全都随你,反正天下议论,丢脸的也不是我。”
  赵昀脸上阴晴不定,虽然余玠等常常先斩后奏,可毕竟承了朝廷的名义,若他不肯配合,撕破脸来,对方不过失了一层罩在外面的大义,可于他而言,便是实实在在的颜面扫地,恐难以约束其他别有用心之徒。
  他硬着头皮下诏之后,心里始终有疙瘩,忿忿不平的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何至于要做反贼?”
  沈元景依旧平淡的说道:“‘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你待其人如何?况且柴荣视赵大如手足,也未见他欺负柴家孤儿寡母的时候手软。”
  赵家得国,纵然不似司马家那般龌龊,可也为天下英雄不耻。赵昀无可辩驳,闷声道:“毕竟都是汉儿,不能同心协力,共抗胡虏,反自起纷争,便宜外人,何其不智?”
  “那为何不是你退让一步,交出江山?”沈元景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非你赵家独有。仁义不施,自会有人取而代之,世间王朝,或长或短,皆逃不出此理。我今尽起刀兵,替汉家再续一命,免于神州陆沉,也算替你赵家挽回颜面,省却了你往后千百载丢土于胡虏的骂名。”
  “如此说来,真君分我大宋疆域,拥兵自立,我反倒是要多谢你维护了?”赵昀气得浑身发抖,怒喝道:“若使无你,我君臣上下一心,如何不能励精图治,重整山河?”
  沈元景道:“西夏、金人、蒙古占你疆域,也不见你赵家有甚作为;内里有人要奋发图强,你便看不过眼了?若是无我,余玠暴卒于川中;刘整北投之蒙古;吕文德病逝于襄阳;李庭芝死难于扬州……如此种种,不说都是你一手造成,也难逃干系。”
  “这……这……”赵昀似信似不信,强压下心中不安,辩解道:“都是你一家之言,装神弄鬼,岂能骗我。”
  沈元景答道:“骗你做甚?你此时还能翻过天去不成?我若是你,当下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避免做亡国之君。”
  赵昀瞪大了眼睛,哆嗦着手指向沈元景,说道:“朕继位以来,革除党争,亲擢台谏,澄清吏治,兴学崇道,如何能够是亡国之君?”
  “若是承平之时,稍显平庸也不妨事,可如今乃是大争之世,鼎革之时,无有奋发之心,自顾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以至生死国灭,便觉无辜?李后主何其不幸也。”
  沈元景觉得赵昀这些年的表现大异于史书,其帝王心术、施政手段倒也算合格,只是生错了时代。
  赵昀闻言踉跄几步,思及这些年来,未尝没有耽于声色犬马,存了偏安之心,反思良久,沙哑的说道:“若此时奋发,还能有作为否?”
  他话语里面,还有别的意思,沈元景道:“箭在弦上,不可不发。此时回头,余玠等人既恐又忧,必然会失了心气,数年苦功,定将毁于一旦。非但保不住你赵家江山,神州也要尽没。”
  “唉!”赵昀长叹一声,径直去了,暗道完颜守绪已然陷入绝地,犹要孤注一掷,博出一条生路来,大宋较之金国,境况还是要强上不少,自己如何能够心灰意冷。
  其后他突然奋发,勤于国事,封赏李庭芝,诏令其稳固两淮;遣李应庚率军秘密渡过淮河,到金国指定位置等候;指挥荆湖南路,暗中集结大军,以应大变。
  如此种种,可谓尽心尽力,一些老秀才激动得热泪盈眶,直道山河重整有望。


第79章 楚兴而宋灭
  这一件非常荒唐的事情,在这样一个节点,竟然真的完成了。
  愿意跟随完颜守绪开拓新土地的,和沈元景预料的差不多,百多万人,其中三成为青壮,其余是妇女儿童,那些个老人享受了中原花花世界的好处,心存侥幸,不愿离去。
  蒙哥和忽必烈得到消息,果然如同沈元景所料,并未有过多的阻拦,把全副心思都放在了夺取开封城上面。
  此时完颜守绪除了遭遇大风大浪,损失了三成人马之外,其余的都顺利到达了扶桑,便传回命令,让手下让出开封城,投往杨过。
  可是人走茶凉,他既然离开了,其余人自然不会再听从他的命令,留守的大臣根本不愿意交出开封这块肥肉,更不愿意屈居一个小儿之下。
  有机灵的,早就里通蒙古,北上做了带路之人;那些个异想天开的,打着替大金国延续国祚的名义,竟然自立为帝。
  一时之间,小小的开封城里面,要过皇帝瘾头的人,足足有三个;其余地方也不乏有人称王。
  赵昀大骂完颜守绪背信弃义,却又无可奈何,除了朝着沈元景抱怨之外,只得下令让李应庚加速前进,早日攻占开封。
  好在杨过等人也算守信,上前延缓蒙哥的大军,使之在太原府耽搁下来。这时候贵由并不攻击,乐得见这个和自己争夺汗位的堂兄弟吃瘪。
  只是宋军太过无能,走了许久,连路上几个城池也攻不破,杨过顶不住压力,在接收了金国半数人马之后,便不敢停留在黄河对岸,退回了潼关、长安一带,固守地盘,抵抗接下来贵由的攻击。
  大战一触即发,沈元景即刻离了临安,奔赴前线。
  大宋与蒙哥交战于开封城外之时,赵昀暗里下诏,让荆湖南路出兵攻往荆湖北路,再直扑襄阳。
  可郭靖早有准备,江陵一战,将之击败,占据鄂州后又顺势往下,沿着长江直落洞庭,再到湘水,将宋廷势力尽数驱逐。
  赵昀震怒,欲要尽起大军讨伐,可李应庚在开封城外惨败的消息传来,朝中上下,一时失声。他怒火中烧,恨不得将李应庚拖出来凌迟处死,可这人已经死在当场,又不得不捏着鼻子追封。
  自此以后,他再无雄心,整日的醉生梦死,不理朝政,只对固守两淮的李庭芝不断加官进爵笼络,哪怕引得朝中大臣尽皆不满,也在所不惜。
  等沈元景到了长安,才知这场大战已然接近尾声。蒙哥的大军攻下开封,洗城三日后,并不往西,而是命令忽必烈一直打到蔡州,朝东扫荡。他自己领军返回大漠,准备接收蒙哥大汗的位置。
  贵由见杨过大军人员齐整,准备充分,一直未敢进攻,生怕折损了实力,再无翻盘的机会。等到沈元景到来,更加害怕,不得不退军离去。
  两路南侵的大军在途中撞见了,蒙哥志满意得,叫来贵由一同北上,两人同帐而眠。第二日,贵由暴毙身亡,和当年托雷死在窝阔台帐内的情形一样。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