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十二因缘”理论,还可以衍生“因果”二字。
这种理论,既不是唯心,也非唯物,而是心物相合,从而达到“和谐”的一种状态,通过万物有果必有其因,佛陀便可知道十方世界,过去未来一切之事。
这跟道门的“推衍”是有些相似的。
但是核心不一样就是不一样,道是源头,缘起性空是过程,二者本质不同。
不过,虽然本质不同,却也给了李郸道一个想法。
从过程逆推,也是源头。
而从源头出发,可以有无数过程。
前世家,总结的三千大道,八百旁门,条条可以证道,倒也不是无的放矢。
因此虽然很快从天人合一的过程中出来了,但还是能得到一些启示。
许天师问道:“如何?”
李郸道笑道:“还是许师旁观者清啊。”
李郸道打蛇上棍,直接叫许师。
许天师也没有抗拒:“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李郸道便又问了一些五气朝元的细节工夫,和精气神三宝,如果修证金丹,便不可能三花聚顶,那么如何结出道果来?
许天师将这些疑惑一一解答,说得十分详细,分明是将自己飞升的经验传授给李郸道。
第713章 问道答疑
许天师欲传李郸道法诀,是因为李郸道已经三教同修,需要博采众长,隐约是一条大宗师的路子。
并不打算李郸道继承他的道统,毕竟他的道统“万寿宫”那是全国都是,甚至海外也有星罗布置。
不过依然要提醒李郸道一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我的修行路,也只能让我至于天仙,后辈若不能推陈出新,也就神仙果位到头。”
李郸道自然晓得。
因是秘传,因此隔绝了法海跟大鳄神,将他们赶到长江水府外面,为二人护法。
许天师一开口,就是关键性内容:“形之所依者,气也。气之所因者,形也。形气因依而成身体,魂魄跧而往来,降注为神,而生五藏焉。”
这便是精气神三宝的概论了。
形,气,神。
三宝五藏。
藏者,宝藏也,也可为藏东西的藏字,意味藏着宝藏,要深挖,要开矿。
是为宝藏还需自身求。
李郸道之前,修炼五脏身神,构建五脏庙宇,堆砌内景五座神山,绘制太玄五种符箓,甚至五种神兽,都只是表相,并不算深入内里。
因为五藏之源头,乃是“炁”,也就是先天一炁,或者混元先天一炁。
也符合“黄帝阴符经”,三盗之说。
所以许天师又开口道:“夫欲学道长生,服气为先。处俗求利名,名彰则利盈,名成则利生,气成则延龄。”
而且将长生于炁的关系,和名利相对,更易李郸道理解。
“聚名,便是聚炁,移居养炁不外如此。”李郸道心中想到,读书有书生炁,做官有官炁,发财有财炁,当皇帝有龙炁……
“万物生其炁,而人盗之,便是服气。”李郸道一下子就举一反三了。
许天师点点头:“说的不错。”
“但是君子之抱命,岂小人之矜智?”
却是说小盗利己,大盗利国,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
同样对应修行也可算,若是蝇营狗苟,念头不通达,没有君子的大抱负,是成不了仙的。
“精气双全,乃是真仙之子。形神不足,虚受辛勤。心愿若偏,终无所得,心正则神调,神调则道气足矣。”
这是表示修行之人,要心怀正义之炁,念头通达。
又讲诉了“精”于“炁”,“神”与“炁”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精和神没有直接联系系,但是炁于二者紧密联系。
炁损则精神皆损。
精损,则炁亏,炁亏则耗神。
神损,则炁补,炁补则精亏。
这倒是和中医理论一模一样,李郸道没有什么要问的。只是将“神”摆到了比“炁”更高的位置。
以神领炁,若是正念,便是正炁,若是邪念便是邪气。
因此示意许天师继续讲下去。
许天师点头,承接上文,又开口道:“气之为母,血之为子。血之为母,精之为子。精之为母,神之为子。神之为母,形之为子。”
“未有无气而自成形者也。气因形有,乃魂魄偕之。神者,气之母也。”
这是讲明人体精气神,三者顺序。
如人体怀,乃是男女之精交媾而生神,也就是先天灵明,因先天灵明驻扎,然后孕育造化先天之炁,先天之炁衍生形体,形体而生,便俱七魄。
自此彻底阐述完“精气神”的关系。
炁生血,血生精,精生神,神生形。
和中医理论一模一样,因此中医根抵在道家,确实没有什么问题。
这些只是总纲,让人有一个明确的“精炁神”的认知。
李郸道刚刚问“三花聚顶”,因此许天师便“由浅入深”,细细跟李郸道讲一讲。
许天师见李郸道理解能力很强,算是基础打得扎实,便直接开始讲干货了:“胎息者,想婴儿而成焉,而号冲和,冲和则元和矣。”
“出入呼吸之间,三元之内,毛发之中,无不通透。皆了心君意臣,调制节之。无为事心,主安之。”
重点1:胎息,冲和之炁。
重点2:心君意臣。
李郸道开口问道:“胎息我已经得了,是先天之炁,如胎儿在母体,不需外器,自给自足。”
但是弟子有个疑问:“胎儿在母体,受父母之精,胞中孕育,并非自给自足,而是母体供给,而子夺母精过甚,女子胞便会自动脱落脐带,令其化作死胎。”
“如此胎息,不与外界交换?还能否作为长生根本?”
“你倒是傻了。”许天师道:“刚刚贫道说了什么?服气为先。”
“又以婴儿之理论比喻,其实是将天地化作胎衣服,供养我等,故算盗万物之炁,而内里阳神,金丹,却是将盗来之炁,锁入体内不泄露。”
“好似你之内景又化作一方天地。”
李郸道一听闻此,顿时领悟。
金丹在圆融,意为“圆坨坨金灿灿,其实就是将所盗之精气神,锁住,化作先天胎儿之本源,以此孕育阳神。”
至于心君意臣,李郸道反而领悟,毕竟之前便有六识之灾祸,六识便是“意识”,心便是“先天灵明”。
李郸道模拟胎儿呼吸之态,心领炁动,神定而安之,进入“定”的状态。仿佛在羊水之中的婴儿一般。
李郸道口鼻皆不呼吸,反而肚脐眼开始呼吸了。
只是一根虚拟脐带并不连接母体,也就是老娘李戚氏。
而是连接入虚空,化作“天地灵根”,同天地共同呼吸,交换界外元炁。
仅仅如此,李郸道便达到了“天人合一”
这种状态和刚刚悟三教合一的状态不同。
但是给李郸道更明悟了,为什么叫做“地仙”
李郸道内景和外景相连接,就应该靠这跟“天地根”的脐带,来连接,完成地仙功果,五炁朝元。
将体内的“五脏元炁”和“福地”之中的“五行根本”相互交流,才可到那种,“移山填海,搬山赶越”的大神通境界。
也就是说,李郸道现在不能裹挟天地之威,只能算普通地仙。
但是这也是“合道”的一个过程,如果李郸道迷失在“天人合一”之中,也会有谢自然之前那种感情淡漠的情况。
所以李郸道应该先体悟人道之心,再体悟天道之心,最后才天人合一。
因此小段时间天人合一是顿悟,常驻此境界,便有道化天地,枯坐山水的危险了。
第714章 庖丁解龙
李郸道跟着许天师,一问一答,跟之前与钟离权问内丹术一般。
但并非问的基础内容,反而往大道根底上去问了。
得了天地根的玄妙,地仙便没有问题了。
李郸道又想起那句“红花白藕俱出一根。”
联系自家根基,发现其实早有一些体悟。
根生叶长,花开蒂落。
本就是一体。
该充当根的位置就充当根,比如道家,就适合这个位置。
该充当花,就充当花的位置,比如佛家,十二因缘,花开见我,花开见佛。
该充当果,就充当果的位置,比如儒家,什么天地大同也罢,什么圣王治世也好,终究是道果的一种体现。
只是除了根,花,果,还要有叶子,有阳光,有肥料……
领悟了这点,李郸道顿时顺畅了许多。
从面找点,再由点成线,找到了未来成道的法门。
竟然还是自己心湖之中的那株“心莲”
随后便跟着许天师说明情况。
许天师笑道:“法由心悟,说到底还是个心字。”
“孔孟为何悟道?”
“老聃何来五千言?”
“释迦牟尼不也菩提树下悟道了吗?”
“可见不光五藏是大宝藏,心中也也有大智慧。”
“静中生定,定中生慧。”李郸道笑道:“一直被我抵触的佛法,还真有些东西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