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成为了道医之后 (忽悠啊)


  一机将其斩首。
  而其一被杀,那老萨满便受了反噬。
  而尉迟敬德杀了十几头人狼之后,也和李郸道汇合了。
  此战死伤惨重,入阵一百多军中猛士只剩下了五十几个,而布阵的道兵,也从八百个变成了五百零几个出头,死了三百多,却是坤阵失守,八门有缺,露出了破绽。
  剩下的也有不同程度的外伤,算是废掉了。
  李郸道回到泾阳城池,便见到自家老爷子,只见老爷子在教导那些半大的新兵战场经验。
  老爷子的军阵杀伐经验,很有可能保住这些不过十五六岁少年的性命。
  长孙无忌成功平叛李艺,跟历史一样,李艺被其手下将领给杀了,开城献头。
  长孙无忌稍微整顿了一会,便带着大军坐船运兵,直奔长安来支援了。
  可以说李郸道这个大阵,虽然前后只杀了几百突厥,但确实做到了借着地形优势,挡下了十万突厥入侵的攻势。
  只是李郸道看着自己身上浮现的血煞怨毒之炁,苦笑一声。
  当年参加长江破萧梁的战役,自己便已经积累了不少怨煞之炁。
  天道无私,不管你是突厥还是汉人,都是他的子嗣。
  而无论是汉人被杀,还是突厥被杀,总会对敌人发出最恶毒的诅咒的。
  李郸道既然布阵抵挡突厥南下,大开杀戒,便也要承受战争带来的对修行有碍的负面影响。


第734章 白马之盟
  李郸道杀人也无愧,对自身道心没有妨碍。
  只是道心没有妨碍,但是杀戮过多,对自身“心境”却有妨碍。
  只怕要好长一段时间,来化解戾气了。
  只能看看,参悟佛法。
  毕竟别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不爽,但是轮到了我,我也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没有心理障碍了。
  稍微望炁,果然泾阳再没有一片血光,看来这座城池是保住了。
  叹息一口气。
  累死我了。
  李郸道手持清净拂尘,给自己施展了一个“太玄清净符”,又念了几便清净经,平复了心情。
  随后便听见那边颉利可汗要派使者来大唐长安参观学习的要求。
  李世民直接答应了下来。
  长孙无忌赶回来,也不过带了一万多兵马,但是确实给李世民许多底气。
  布置疑兵之计也可行。
  另外他们派使者来打探消息,同样李世民也可以贿赂使者。
  当年玄武门的常何不就被收买了吗?
  李世民知道该收买什么人。
  萧皇后。
  塞外苦汗,那群突厥又不懂风情,萧皇后在皇宫过惯了好日子的人,在塞外肯定住不习惯吧。
  再允诺给杨政道封王,善待前朝皇室……
  萧皇后这位菩萨依然可以过她的好日子。
  萧瑀也可以作为一个筹码。
  甚至李世民可以和萧氏联姻,取一个姓萧的妃子……
  李渊不就收纳了杨广的妃子吗。李世民他自己也收了太子和元吉的妃子。
  接收这些妃子,就是接收他们背后世家的支持。
  李世民收买萧皇后,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让她跟义成公主斗法。
  这次若能达成盟约,李唐便有了喘息之机,天灾总是可以慢慢治理的。
  而萧皇后和义成公主斗法,也可以分化突厥的势力。
  到时候再举兵平突厥,将义成杀了,将萧皇后,杨政道接回来,以示李唐正统,对稳定国祚,继承前隋残运有用。
  果然,第二日颉利可汗便派着使者,入长安而来。
  他们想要参观李世民的军队,还有攻城器具,但李世民叫人带他们洗澡,换上汉服,前两天去了蛤蟆陵享受享受。
  又送了漂亮的丝绸布料,华贵的香料,清香的茶叶,和醇厚的没酒。
  为首的使者还十分冷静,可是那些副使者已经享受上了。
  ……
  三日游后,带着黄金,宝石,丝绸,还有礼部官员灌输给他们的话,回到了突厥账中。
  甚至到了账中,看着那些还穿着皮毛的突厥,那使者心中突然生出了一个念头:土包子,乡巴佬。
  “若是来世能投生东土,那是多大的福报啊。”
  义成公主见他们这副模样,又把唐军吹成了天兵天将一般,将皇宫吹成了天上宫阙。
  而军中也迅速传播了许多不利军心的传言。
  “谈和吧!”疑成公主开口,看向那个快小自己四十岁的丈夫,心中骂道:“短见识的蠢猪。”
  若是没有这种猪队友,长安城破,指日可待。
  随后李世民便和颉利可汗在便桥结下盟约,杀白马作誓,送了几千两黄金,白银,和数千匹丝绸,各种瓷器,茶叶,美酒……若非颉利可汗害怕义成公主……只怕还要带个宗室女回去和亲。
  唐代为人诟病的一个,就是和亲政策。
  不过确实政治意义重大,为以后的“自古以来”,做出了依据。
  颉利突厥退去了兵马,那边突利也不可能死磕,要求建立边境盐茶交易的榷场,不能阻挠盐和粮食的交易。
  李世民自然是答应了下来,他们要粮食和盐,茶叶,丝绸的交易,大唐也要马匹和畜牲。
  只是开辟榷场,容易造成对边境将领的腐败,和倒戈。
  但突厥贵族更容易腐败,他们是马背上的政权,逐水草而居,而商贸的交易,可以令贵族在边境城池居住,只需要让奴隶去放牧就可以了。
  突厥退兵。
  李世民心中松了一口气。
  突厥消停了,只是稍微减少了一些压力。
  山东大旱了,河南大旱了,太原蝗灾已经初见苗头。
  但好在当地世家大族已经知道可以捐钱粮买官的政策了。
  加上突厥退兵,李唐不像是短命之相,因此已经有人开始做吃螃蟹的人了。
  工部以工代赈,重建因战乱摧毁的城墙,这回要垒得又厚又高。
  又派出官员,修建水利,大旱之下,就是要万众一心。
  又免了灾区的税,现在李唐朝廷是彻底穷了。
  军队方面,正在搞屯田,开辟荒地。
  同时李郸道献计,将人在地在,人死地失。
  不如将旱区重灾区百姓迁移一部分去南方,如今地气南移,北方多灾,在南方起码饿不死。
  李世民觉得可行,顺便可以把北方那些旱灾地区的世家顺便分宗一部分到南方去。
  这是个阳谋。
  那些世家大族自然是饿不死,但是太多庶出的子弟了,自己家保留田产可以不用动,分出一部分南移也有条活路。
  这条计策和捐钱粮买官合用有奇效。
  当下山东也好,河南也罢,大量世家旁支庶系,向南迁徙。
  一些没有关系的迁徙到了湖南,广西,岭南之地,跟当地土著斗法,想来应该会加速他们的汉化。
  一些有关系的,不愿意往太南迁徙的,便在AH,江西,等稍微富饶些的地方定居下来。
  而原本大旱的地方,也有一些没那么旱的,或者靠近河道的地方,也是可以养活一些百姓的。
  这么一大串政令下来,到底归附了一些民心。
  而等着孙真人到达长安,李郸道也终于被李世民想起来有布阵之功,要封赏的。
  李世民对李郸道其实是有些忌惮的,佛也好,道也好,总是要搞一搞平衡的。
  但是佛门实在不上道,目前还没有成功稳定联系上他的。
  或者说能联系上的,被道家斩了。
  而且群臣信佛者多,皇帝信道,就可以形成制衡,所以李世民也只能暂时亲近道门。
  孙真人一路讲学,被各地世家接待,官府厚誉,有着“医家圣贤”的名号,如今进京,正是给李世民添加“德行”的好机会。
  作为孙真人的弟子,在朝为官,有功之臣,那些封赏也不能赖掉。


第735章 讨要灵感寺
  这日早朝,李世民将没能守住北方的诸多官员贬了,没杀。
  如今正是用人之计。
  又赏了尉迟敬德一些金子,玉石。
  这是自家人。
  然后又问李郸道:“爱卿布阵挡下十万大军,想要什么奖赏啊?”
  李郸道也不说自己什么都不想要,那更会引起帝王的忌惮。
  李郸道想想,开口道:“我师孙思邈真人从南方到此来,一路讲学,但是还没有什么地方住,因此想要陛下在太白山下建立一所医道学宫。”
  “太医署还是小了点,全国医者汇聚在那里也太挤了些,况且也不够清净,不像是做学问的地方。”
  李世民尴尬:他的私库没钱,国库更没钱。
  但是也不好拒绝李郸道,于是开口道:“朕记得太白山原本就是孙真人潜修的地方吧,那朕便将太白山封给孙真人吧,再赐号济民。”
  “至于给真人做什么官,还是明日问过再好。”
  李郸道知道皇帝没钱,但既然把太白山封给了自家老师,那就自己做个学宫呗。
  等明日,孙真人进宫,李世民肯定会问一些长生的问题,到时候就可以转移到“帝王长生”和“万民长生”的问题上来。
  说不得就建立一个“大唐卫生部”了,不求和六部同级,若是能和九寺同级就行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