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山道法,以威力著称,能放猖兵,以许天师为法主。
少年已经摸清了现在大概情况。
念头略微通达,少年便向许天师法坛供奉而去。
许天师背着一把斩蛟法剑,丹目似睁,少年虔诚拜会:“今弟子怠惘,不得参悟, 还请天师明示。”
念罢, 便摔了茭杯。
只见两面都是阴面。
少年皱眉,依然再卜, 还是阴面。
一阴一阳为“圣杯”,又称圣茭、圣卦、胜筶、神筶,预兆大吉大利。
两阴为“笑杯”,又称笑茭、阴卦、阴筶, 预兆状况不明。
两阳称之为“阴杯”, 怒茭、阳卦、阳筶,预兆诸事不宜。
少年问卦,却不得答案。
便扔了第三次。
这回是一阴一阳,是个圣卦。
少年口中念道:“云腾致雨路汪洋, 天灾地气必有伤。幸有礼佛成和合, 佛光普照家无殃。”
又道:“三藏取经往西天,路途险阻劳圣贤;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陈老板此时攀附神仙不成,已经又回到了这里,见少年念念有词。
什么佛啊, 圣贤的, 便好奇问道:“这是个什么卦?怎么跟着唐三藏取经有关?”
“这是说历经灾劫成正果,此时还需忍耐。”
少年开口道:“我所求之事,正要同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之后才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少年摇摇头, 随后问道:“陈老板既然是当年陈靖姑的后人, 可知道闾山在哪?”
“闾山……”陈老板一下子缩住了脑袋:“闾山可不是活人去的地方。”
说罢想起什么似的,往后面戏班子的箱子中翻出一本发黄的书来。
只见上面写着:“闾山游记”。作者正是陈靖姑。
“可怜我好不容易拉扯的百花班。”陈老板依然叹息。
少年翻看, 发现此游记讲的正是数个故事。
收伏红毛猴精, 斩杀蜘蛛精,甚至还有脱胎求雨……脱胎应劫,化作神灵, 护佑百姓平安生产。
零零散散,自晚唐写到了清朝末年。
甚至写到了陈靖姑后人开办“百花班”, 发扬粤戏, 后来被当年陈靖姑所治的恶鬼妖魔发觉, 并打算将其杀死,但一御剑道人赶来, 将其全部杀死。
“这……”
少年想起了“子不语”中讲的一个小故事,“盘古成案”。
人但知万事前定, 而不知所以前定之故。竟不想都是书中写好的。
自己所经历的事情, 竟然和书中记载的一模一样。
少年心神震动之际, 将这本“闾山游记”收入怀中。
陈老板问道:“这戏也唱不成了,妖魔也不只是会不会再来,这戏班子我也不想要了,你似乎是个有来历,有本事的人,能不能把我平安带到有人烟的地方?”
李青莲念着缘法恩情,便答应了下来。
随后陈老板便将能收拾的东西收拾了, 跟着少年后面,要离开这个鬼迷日眼的村子。
天色依然昏昏暗暗, 不过总比之前好。
很快便到了陈老板说的镇子上,这个镇子叫八仙镇,据说是八仙后人的所建, 镇子本身也是建造成八卦形状。
到了这里,陈老板才心情舒缓一些,但又琢磨起别的来了:“也不知道这唱戏的钱他们会不会给了人但知万事前定, 而不知所以前定之故,其他人都被妖怪吃了……”
少年却在镇子中再次察觉到了不妥。
因为这八卦镇中的“鬼气”太重了,似乎是人鬼杂居的地方。
“八卦镇是出了名的长寿镇,当年千叟宴,八卦镇一个镇就去了八十几个,家家户户都有百岁老人。”
“据说当初这八卦镇的风水,还是邱老神仙设计的,就是延年益寿。”陈老板感叹道:“每次都感慨,怎么就能活这么久?”
“这里这么多老人,难道不要徭役赋税吗?”
“满六十岁就不用赋税徭役,满八十岁官府还有补贴了,要是一百岁,那就是人瑞了。”陈老板感叹道:“经常有大官,大商人,专门来这里讨教养生秘术。”
陈老板找到八卦镇上一家客栈订了一个房间,暂且住下,为啥不订两间,因为害怕。
陈老板倒头就睡,看来有些累到了。
而少年对吃穿住行并没有要求,一个蒲团便够了。
随后一直翻阅那本《闾山游记》。然后却发现,这本游记上面竟然上面也讲了“八卦镇”的故事。
只是画风略有些奇特。
这时候,店小二敲门:“客官,今晚有游神活动,可热闹了,要不要看看,能添福添寿呢。”
少年还没回答,陈老板就自床上下来了:“什么时候开始?”
“亥时三刻。”小二道:“听说游神的时候,真的神仙也跟着队伍里面,所有人都可以加入游神的队伍,说不得就能碰见真神仙,这在我们这叫做撞神。”
“那灵验吗?”陈老板好奇问道。
“当然灵验了,咱们镇活得最久的韩仙姑,今年都一百四十九岁了,就是当年跟着寿星公撞神了,这还不灵验啊!”
“小李,我们晚上跟着一起去游神吧。”
“你就不怕再次碰到妖怪吗?”
“哎呀,这都到镇子上了,哪来的妖怪。”
第817章 老而不死,寿则多辱
夜色渐渐,八卦镇上的灯火却不熄灭。
陆陆续续有人放着鞭炮,噼里啪啦,好似过年似的。
随后便有一个带着大头头套的人在前开道,跟着巫傩戏并无二样。
“方相氏”
少年跟着人群一同看着,只是原本这种大游行,应该最多的就是小孩,吵吵闹闹的才好。
如今却都是一些带着大头面具的神汉。
披头散发的黄鬼代表的是瘟疫。
赤鬼代表的是干旱。。
青鬼代表蝗灾。
黑鬼代表洪涝。
白鬼代表战争。
五鬼戴着枷锁游街,后面是踩着高跷的各路神仙。
有金童子,有玉童子。
唢呐,金锣,大鼓,似乎真神降临,必须要有这些仪仗。
烛火红光,映射在那些面具的油彩上。
整个游行队伍绕着“八卦镇”而行。
又有舞着狮子的,龙灯的,别样热闹。
只是跟着队伍的,竟然是一个一个沧桑面容,花白头发的老人。
一个个神情麻木,好似行尸走肉,被家人搀扶着游神。
八仙,四将,孩儿弟,太师,书生,无常爷。
以及最为隆重的“五显大帝”。
五显大帝便是华光祖师,也是俗话说的“三只眼的马王爷”。
陈老板忍不住要加入其中游行,还对着少年招手:“小李, 来, 沾沾福气!”
少年念着自己还有一个酋犬山土地神的神位,便悠悠然跟着游神的队伍中。
“真热闹啊!”陈老板感叹道。
“是挺热闹的”少年眼睛看去, 在人群之中的鬼怪。
在灯光下的红衣女子。
在房顶上的三眼黑猫。
在游神队伍中的大肚独角恶鬼。
以及一大批从各个角落跑出来的孩童魂魄。
这些魂魄大概三四岁到七八岁的样子,小手牵着小手。
游神的最后一站是祠堂,最老的老人将族谱请出。
在上面又添名。
然而这本族谱,跟别的不同, 不是从前往后写, 而是从后往前些。
也就是说孙子的名字在爷爷的上面。
今年刚刚出生的几个孩子,便被老人家写在了族谱上。
随后镇长,乡绅们便开始致辞了。
少年回忆自己在“闾山游记”上看到的。
八卦镇,八卦阵也, 以祠堂镇生门, 以死门做道路。
然生门立祠堂,所以致鬼神兴也。
死门迎客,却不善也,常有寻访长寿仙方者, 不得善终。
镇上虽多长寿, 然实则夺子孙之阳寿,享子孙之福荫也,虽免徭役赋税之苛难,亦难免百年之后, 化作死镇。
“多男子则多惧, 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 非所以养德也。”
少年叹息道。
这些老人看似长寿, 却也不过是为人摆弄的木偶,并未享受到“天伦之乐”。
木偶神灵,也早就没了灵光, 八卦镇死门迎客,除却活人进来容易受灾样, 但对于“亡者”而言, 却是宾至如归。
所以人鬼杂居, 少年感觉到八卦镇鬼气重的原因。
少年看着这些玩闹的婴童,莫名念道:“要是送子娘娘在这里, 只怕会难过吧。”
又想道:“陈靖姑是保佑产妇平安,保佑孩童健康成长的神灵, 这里这座长寿镇, 跟着她的神职背道而驰, 想来也是为其所厌恶的。”
随后念道:“三清上境,太乙元真,布和法化,开光度人,炼魂日官,校魄月轮,天帝总黑, 地官飞尘,千二百灵, 万二千神,合成仙宅,立为真身……勤叩天鼓, 和形炼魂。齐诵不忘,当见神尊。策空驾浮,升天蹑云……
却化出一道“虹桥”, 引得许多被游神吸引的孩童魂魄前来。
等着他们上了桥,桥上便有青色莲花将其包裹,化作清灵童子,走向桥的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