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纵横,从武林外传开始 (贫道爱烫头)
- 类型:武侠仙侠
- 作者:贫道爱烫头
- 入库:04.12
菩提祖师是三家同修的大能,只不过在斜月三星洞,平日里表现出的更贴近于儒道两家,稍有佛门痕迹。
那却是因为,菩提祖师年轻时也是热血之辈,觉得道装更加仙风道骨,不想做光头和尚的打扮。
因此,以大神通分割灵韵。
原本计划是儒释道各一个化身,不想分割过程中出了差错,只分离出乌巢禅师,便没有继续分割的想法。
吕云澄跟在身后,便是想蹭乌巢禅师讲道,发现乌巢禅师是自家师父,更是绝不可能错过。
从乌巢禅师诵“观自在菩萨”开始,便已经盘膝坐好,默默听讲。
一盏佛灯悄然点亮,半空之中大放光明,好似多出来一轮红日。
乌巢禅师双手结印,口中诵经,没有施展半点神通,佛法灵韵却已经笼罩整座浮屠山,方圆百里尽是佛光。
烈火般燃烧的佛印接连升起,在半空中显化为万丈光芒。
火焰不知从何处燃烧,光芒不知从何处散去,只是随着经文诵念,所有人情不自禁进入到了顿悟之中。
吕云澄双手下意识的结印,用的却不是最常用的道门九字真言手印。
而是:一心印、光聚佛顶印、不动根本印、天鼓雷音印、日光菩萨印……
印诀到了最后,赫然是“成就一切大光明印”,一尊佛陀虚影从背后缓缓升起,金光佛掌从天而落。
不是如来神掌,不是万佛禅宗,而是大日如来真经
!
掌力径直轰在吕云澄头顶,随即崩碎为琉璃佛火,从七窍钻入吕云澄五脏六腑,燃烧心头的杂念。
一缕缕黑烟从七窍冒出,头顶凝成一个漆黑魔头的形状。
魔头被佛光挤压的纤细如绳,远远看去,不像是魔头,更像是一条灯芯。
吕云澄有所领悟,孙悟空和玄奘亦如此,就连根性相对较差的猪八戒,也盘膝坐在地上跟着诵经。
大能讲道,不知时日。
原本便是讲三五十年,也算是正常现象,可玄奘肉体凡胎,尚不能两三日不吃不喝,更遑论讲道十年?
因此,乌巢禅师只是讲了两日,便停止讲道,留下一篇偈语便要离去。
“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仔细黑松林……
……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吾去也!”
孙悟空没看出乌巢禅师跟脚,虽然有所顿悟,知道这是一位大能,闻言还是颇为愠怒,举棒要打。
不为别的,只因为那句“野猪挑担子”说的是猪八戒挑担子,“多年老石猴”说的就是他。
刚见面的时候说互不认识,这个时候一句话叫破跟脚,言语颇有调笑,孙悟空自然也就随之“那里怀嗔怒”。
眼看棒子就要落下,孙悟空耳边传来了传音:“悟空住手,不可放肆。”
孙悟空收了棒子,传音回去:“哥哥不在方丈岛潜修,怎的有空来此。”
“听大能讲道。”
“哥哥认识乌巢禅师?”
“认识。”
“原来是哥哥的相识。”
“也是你的相识。”
“谁?”
“还记得我和你猜过的字谜么?谜底是‘狄’的那个字谜。”
吕云澄曾经和孙悟空逗闷子,闲着无聊猜谜,曾经讲出“灵台起火,斜月反背,三星缺一”的字谜。
孙悟空心中一动,吕云澄和姓狄的自然是无甚关联,但细想谜面,却让人想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双方拜师时间不同,孙悟空拜师的时候,吕云澄已经出师,自然不会是师兄弟,那便只能是……师父!
离开三星洞时,菩提祖师严令不可提及因果,怪不得既相识又不相识。
想到此处,孙悟空收起金箍棒,轻笑道:“你说我怀嗔怒,我偏不怒,你这偈子一开口便错了,快快再说三五十篇,让老孙看看真假。”
乌巢禅师笑道:“是非真假,前路便可看到,你这猴头当真刁钻!”
“猢狲刁钻,才需要师父教导。”
这话明着说玄奘,实际上是感念菩提祖师的教导。
毕竟,当初菩提祖师为他取名,便是把“猢狲”的“狲”去了反犬作为姓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三位慢走,吾去也!”
乌巢禅师的身形缓缓消散,玄奘大礼参拜,孙悟空一同参拜,唯独猪八戒不解其意,心说这是什么菩萨?
“嗤!”
吕云澄人剑合一,御剑飞行,向着乌巢禅师消散的方向追了过去。
吕云澄乃三界第一剑仙,御剑飞行的速度堪比大鹏,乌巢禅师速度自是不慢,却也难以摆脱追逐。
不想让太多人关注,乌巢禅师叹了口气,佛光一闪,露出真身。
吕云澄翻身落下,拱手一礼:“贫道真阳,见过乌巢禅师。”
“真阳?这是你的名字?”
“在你面前,我可不就是真阳?”
“从你出师开始,一切因果便都已经了结,你往日潇洒处事,对于这点怎的半点也看不透?”
“因为我不想看透,我并不觉得看透有什么高深,传道授业之恩,三言两语便揭过,与禽兽何异?”
“既然如此,你追我做什么?明明知道我最讨厌显露因果。”
“师父勿恼,弟子追逐之时,时刻催动移星换斗,还有这小娃了帮忙遮掩因果,并无任何人发觉异常。”
吕云澄前方一拍,六娃的身形显露出来,躬身一礼:“六娃见过爷爷。”
乌巢禅师笑道:“你这混球还真是好运,这么灵秀的娃娃,一次能够寻到足足七个,真是好运数。”
“师父若是有意,可以把这些小辈带在身边抚养,弟子绝无意见。”
“没空,没空,我还要开密教。”
“天机显示,密教将会在九年后于藏地流传,弟子门下大弟子寇仲,可以相助一二,还请师父不要拒绝。”
“玄奘师徒前边开路,寇仲和你儿子后边进军,说什么相助,还不是想借助我的名头压下灵山的声音。”
“您同意了?”
“哼!你想打到灵山脚下不成?”
“用不着,用不着,灵山脚下的百姓多贪多杀,多欺多诈,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
吕云澄把佛祖那套话,原封不动的返还了回去,言语更是多有鄙视。
“经过佛祖多年辛苦教化,灵山脚下多刁民,教化起来大为麻烦,倘若攻占那些地盘,着实得不偿失!”
第715章 三九之数,最后一个弟子
众所周知,佛祖满嘴跑火车,骂东土天朝的话最终都着落在西牛贺洲。
多贪多杀:镇海禅林寺,僧人和土匪共用佛寺,前边杀人分赃,后边诵经念佛,不知念的是什么经。
多银多诳:布金禅寺,佛祖讲经的圣地,养在深闺、对外界几无所知的公主到了此处,第一想法是担心被寺内和尚玷辱,不得不在屎尿中打滚。
多欺多诈:辟寒三兄弟装神弄鬼骗取香油供奉,一骗就是百多年。
大斗小秤:金平府寇员外,家丁出门买菜需要自己带秤,防止被人坑了。
忘了说了,这个看似非常善良的大好人寇员外,家里做的生意是放账,祖上好几代人都是做这桩生意。
不遵佛教:灭法国国王要杀一万个僧人,老吴写《西游记》的年代,阿三确实已经没多少人信佛了。
将身还债,将肉饲人:这就不得不提佛祖亲舅舅搞出来的万妖之国。
其余诸如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基本上也非常符合阿三的脾性,甚至是完美对应。
这种状态持续了不知几千年,早已无可教化、无可改变、无可挽救。
西牛贺洲有见识的,无不烧香拜佛祈求来世投胎于东土天朝。
只听说破地方想去好地方,没听说好地方的人想去破地方。
西牛贺洲和东土天朝孰优孰劣,孰好孰坏,孰真孰假,一目了然。
如来佛祖教化千万年,就教化成这么个模样,三藏真经的作用,着实让人感到怀疑,八成也没什么用!
历史上玄奘曾开辟法相宗,但因为太过曲高和寡,很快便断了传承。
流传广远的佛门教派,基本上都经历过本土化的改造,吸收了华夏的优秀文化,和原版早已大不相同。
如来佛祖当初那些话,就是自家关起门来吹吹牛,实际自家人知自家事。
这种修为的大能,好坏还是分得清楚的,吕云澄用佛祖的话挤兑,哪怕是乌巢禅师也不知该如何辩驳。
吕云澄的意思很明显,寇仲确实会借助玄奘西游开疆扩土。
但西牛贺洲那地方实在太差,教化他们需要很长的时间,短时间难以见到成果,付出的成本远大于实际收益。
寇仲没时间教化他们百年,也不期盼长远的收益,所以不会占领天竺。
说白了就是,西牛贺洲多刁民,全都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我们根本就看不上那破地方。
事实上,乌巢禅师也看不上,所以哪怕是菩提祖师佛法分身,也是选择另外开辟法脉,而不是去大雷音寺。
相似小说推荐
-
香艳修仙 (痞子易) 红袖幻侠小说网VIP2014-03-25完结收藏393人神秘玉牌,九阳神炉,开启香艳之旅!秦寿,我不是随便的人,我随便起来不是...
-
黑沙剑尊 (光滑圆润) 起点VIP2022-09-03完结227.36万字 1.46万总推荐绑定了系统的黄烁,以为自己穿越到了历史频道,但是一跃数丈的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