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夏文圣 (七月未时)


  “李冷秋死之前告知臣,射阳侯为主犯,至于白鹭府之事,牵扯到佛门与匈奴国,臣虽然不知道白鹭府之事,到底隐藏着什么阴谋,只不过还请陛下彻查到底。”
  顾锦年开口,将这个重要讯息告知了永盛大帝。
  “杀民充匪,射阳侯是主犯?”
  这回永盛大帝淡定不了了,李冷秋杀民充匪,他不在乎,不是说真不在乎百姓,而是李冷秋这种纨绔子弟,滥杀无辜很正常,杀了以后顺便拿去抵银子。
  只能说李冷秋这人胆大包天。
  如今也罪有应得。
  可如果这件事情,涉及到大夏一位侯爷那就不是小事了。
  一位侯爷也参与进来,就意味着不止他一个人,牵扯很多势力,换句话来说,死的就不是几百名百姓,很有可能是数千百姓,甚至更多。
  “射阳侯?”
  永盛大帝反反复复咀嚼着个名字,他心中思索着一些事情。
  过了一会。
  永盛大帝眼神当中流露出精芒,一瞬间仿佛想到了,其目光不由落在顾锦年身上。
  很显然,永盛大帝的猜想与顾锦年一般,猜到了是谁在朝堂当中搞事。
  “该死。”
  “当真是,天大的胆子。”
  半响后,永盛大帝想的更加仔细,他知道的信息比顾锦年更多,所以前因后果,在他面前瞬间浮现,并且他还猜想到了许多事情。
  养心殿内。
  顾锦年表现的很平静。
  等永盛大帝猜想完后,顾锦年这才开口出声。
  “陛下。”
  “如今西北之境,百姓受苦,自落龙原一战后,匈奴国短暂时间内,是无法对我大夏王朝产生威胁,陛下可以出手了,将此事彻查清楚,也可掌控西北二境。”
  顾锦年出声,这声音略带诱惑。
  的确。
  如今大夏王朝的外患,已经被顾锦年解决了。
  现在就剩下一个问题,那就是内忧。
  百姓生计这个东西,先放在一旁,权力斗争才是核心,想要让王朝欣欣向上,就必须要完成中央集权,一但大权在手,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
  圣旨之下,谁敢不从?
  而内部最大的忧虑是什么?不就是西北二境的问题,宁王和祁林王,虎视眈眈,祁林王还好说一点,只是跟宁王关系好,但没有造反的痕迹。
  可宁王之心,路人皆知。
  只不过,宁王毕竟是最大的从龙之臣,而且本身底蕴就强,真要跟宁王厮杀,说实话内部必然乱成一团。
  内部乱其实不怕什么,怕就怕内乱的时候,外患就出现了。
  所以,大夏王朝对宁王的政策很简单。
  熬。
  活活把宁王熬死。
  造反也不是想造反就造反的,毕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少一样都会失败。
  除非宁王奔着我当不当皇帝无所谓,就是要恶心一把你永盛,不然的话,宁王想要造反,必须要养精蓄锐,发动舆论,找准时机出手。
  否则,就别想了。
  所以,杀李冷秋不是一件好事。
  给了宁王一个造反机会。
  现在这个杀民充匪,的的确确是一个千载之机,如果抓住这点,将所有罪证拿出来,公之于众,宁王必然失去民心。
  一但坐实罪名,到时候就算宁王想造反也难。
  所以对永盛大帝来说,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不过永盛大帝还是叹了口气。
  “锦年,西北的事情,没有想象中这般简单。”
  “即便是朕彻查到底,查出这件事情跟宁王有关系,又能如何?无非是逼他直接造反。”
  “他大可对外宣称,是朕想要杀他,所以随便找了个理由。”
  永盛大帝出声,他是很心动,但他更加明白的是,到了宁王这个级别,你给他定罪或者不定罪都没有任何作用。
  百姓们到底信不信是一个问题,能不能找到证据又是一个问题。
  没造过反的人可能不理解,但对于造反过的人来说,永盛大帝可是清楚的很。
  只要舆论不是一面倒的,就可以造反。
  一面倒才是真正的可怕,利用人的同情心就足够了。
  毕竟造反这种事情,说句不好听的话,老百姓是不希望发生,但发生了又有什么能力去阻止?
  只能希望快点打完,不管谁赢,安顿下来就好。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朝廷思来想去,最终的决定就是熬。
  熬死宁王。
  “臣明白。”
  “不过,只要陛下彻查此事,臣有办法彻底解决藩王之乱。”
  顾锦年淡淡出声,眼神当中充满着笃定。
  “彻底解决藩王之乱?”
  “锦年?你在说什么?”
  “这可不兴胡说。”
  这回,永盛大帝坐不住了。
  本以为顾锦年是因为宁王的事情,从而产生愤怒,却没想到顾锦年居然说能彻底解决藩王之乱?
  藩王之乱,可是大夏王朝最大的麻烦,如果可以解决的话,后世都可效仿,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永盛大帝望着顾锦年,眼睛都直了。
  “陛下。”
  “臣有一计,名为推恩令。”
  顾锦年出声。
  他道出自己的想法。
  藩王之乱,无非就是封地集权,成为土皇帝,类似于诸侯国。
  大夏太祖当下分封国土,让后代子孙镇守,无非就想着自家人管好自己事。
  有私心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但错就错在,自己人身上。
  对于儒道来说,只要皇帝不是外人,无非是大儿子上位或者小儿子上位,碰到忠良之臣,宁死不屈,可大部分官员或者读书人,怎可能有这样的风骨?
  顾锦年都不一定有这样的风骨。
  而对于太祖来说,他肯定是考虑过藩王的祸乱,但太祖也是人,说到底即便真发生了他不愿意看到的画面,可王朝还是他们李家的啊。
  既然是李家的,又能说什么?
  退一步说,能被自家人造反,那也证明这个皇帝没用,与其落在外人手中,还不如肥水不流外人田。
  顾锦年完全有理由相信,太祖当年就是这个想法。
  当然也设置了诸多限制,什么藩王不能随便入京,入京就是谋逆大罪。
  可这些东西都没用,在真正造反者面前,总能找到一些文字漏洞。
  只是推恩令不一样。
  推恩令,可以有效解决藩王之乱。
  “推恩令?”
  “快细细说来。”
  永盛大帝完全就是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他望着顾锦年,期待着这个推恩令。
  “陛下。”
  “此计极其简单。”
  “只需要陛下发布一道圣旨,从今往后,废除藩王长幼之分,长子继承五成家产,包括爵位,而次子继承其余五成家产,外加上也可封爵。”
  “扶持幼子与庶出,认可对方,不出二十年,大夏境内再无独权之王。”
  “只不过,此计想要彻底平下藩王之乱,陛下必须要做三件事情。”
  顾锦年出声,道出推恩令的内容。
  推恩令乃是千古第一阳谋,内容也十分简单,甚至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这计谋歹毒在何处。
  封建社会之中,一般都是传长不传幼,宁王死后,宁王的儿子,也就是李冷秋可继承宁王王称,所有的兵马全部由李冷秋掌控。
  至于李冷心,就什么都没了,至少朝廷不会给任何加封,但家庭关系好,李冷秋也会给予一些赏赐,相当于分一小部分家产给对方。
  这还算是家庭和睦。
  要是家庭不和睦,基本上就是养着你,或者让你去打点一下生意就差不多了。
  让你这辈子荣华富贵已经算是很对得起你。
  碰到一些狠茬子,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该杀的杀,该囚禁的囚禁,该送出去联姻的联姻,一点都不含糊。
  你没有任何权力说话。
  自然而然,除长子之外,其余权贵的后代,一个个都不满,但不满又能如何?
  只能低头装死。
  可若是朝廷下达一道圣旨,那就由不得这些藩王怎么想了。
  除了宁王这种,其他藩王权贵,谁不生个十几个儿子?有些能力强的王侯,生上百个后人都不足为奇。
  朝廷下达圣旨,算是给他们撑腰,等老头子一死,就可以名正言顺争夺家产了。
  包括他们的娘亲,也会竭尽全力去争夺家产,你要是不给?那我就进京告状。
  朝廷来收拾你。
  什么?你们这些长子都不服?联合起来想要造反?
  没问题,造反成本多大?你手下将士愿意带着全家老小陪你一起造反吗?
  成功了还好说,没成功你全家都要死光啊。
  这个时候,二公子三公子四公子,二夫人,三夫人,四夫人纷纷出面,来到这些本就内心摇摆不定的将士面前说上一句。
  你何必造反呢?要不这样,你直接把大公子抓走,咱们一起合伙,让你往上走一走?
  一听这话,有几个人能顶住?
  就算这个属下忠心耿耿,那行,直接去找副将军。
  兄弟,想转正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