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夏文圣 (七月未时)


  免得在陛下看来,他们如同结党一般。
  工部也是支持,但如同刑部一般,在工部看来,这些年轻壮丁一个个去当兵,王朝如何建设?
  可李善却给予了不同的回答。
  他倒不是支持佛门,而是认真分析如若灭佛会带来多少麻烦。
  “陛下。”
  “倘若灭佛,扶罗王朝,大金王朝必然会借此机会,抨击我大夏王朝,而且佛门势力,影响极大,若真的灭佛,会酿出大难。”
  “到时候藩王若是出面,很有可能会激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臣认为,灭佛之事,可以暂时放下,先制止佛门扩张,再让礼部严格管控。”
  “此为上策。”
  李善出声,这是他的想法。
  他的话,让六部尚书们都沉默了,正是因为如此,他们虽然主张灭佛,但没有完全同意。
  怕就是怕这个。
  听完众人之言。
  永盛大帝稍显沉默。
  他并不是担心这个,他最担心的是,大夏王朝即将要发生一场史无前例的天灾。
  这个节骨眼,若是真的灭佛,才是真正的麻烦。
  过了良久。
  永盛大帝出声。
  “行了,朕明白了,尔等退下吧。”
  永盛大帝让他们过来,并非是让他们来抉择,只是让他们提供一些意见罢了。
  听到这话,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后没有多语,纷纷离开。
  待众人离开后。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依旧沉默。
  过了半响,他的声音响起。
  “来人,传密令,让镇国公速速回京!”
  他开口,声音冷冽。
  烛火之下,他的面色凝重,而眼神当中却充满着一抹冷意。
  如此。
  转眼之间。
  两日过去。
  清晨。
  丑时未到。
  贡院之外。
  已经聚集大量学子,他们不敢迟到,早些时辰就来到这里,甚至一些读书人,子时不到,便来到贡院之外。
  这是三年一次的科举,没有人敢错过。
  从童试开始,再到科举,他们历经十年。
  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今日这一刻。
  而贡院当中,将士们也在严格把控,等待着读书人进贡院。
  铛。
  寅时。
  随着一道钟声响起。
  这一刻,贡院外,无数学子涌进考场,门口有层层审查,衣服靴子都要仔细检查,就是担心舞弊之事。
  并不是不相信这些读书人,而是怕总有几个人想要来舞弊,一但发生舞弊之事,很有可能会全面彻查,若是惹来的麻烦大,会取消科举成绩,重新开办。
  而有些读书人,若无法解释清楚,将会被连坐。
  所以严格一点,是为自己好也是为别人好。
  足足一个时辰。
  十二个入口,终于所有考生聚集在贡院当中。
  科举之时,还有两个时辰。
  考生们走进贡院,越过玄关处后,便来到大殿外,朝着两旁的圣人与先贤一拜,这是礼制。
  待拜过圣人先贤,这才可以进入内部。
  而此时,顾锦年已在内院当中,等待着这群读书人。
  不止是顾锦年,礼部大大小小所有官员,包括一些大儒都在内院等待着。
  科举之前,身为主考官,要与学子说上几句勤勉之言,减轻考生们的负担。
  大约一炷香后。
  内院当中,满是考生,一眼望去密密麻麻。
  不过顾锦年依旧看到了不少熟人,大夏书院的同窗,王富贵,江叶舟,还有于益以及何斋。
  铛。
  又是一道钟声。
  伴随着这道钟声响起,众读书人齐齐朝着顾锦年等人深深一拜。
  “学生,拜见诸位先生。”
  众学子的声音洪亮,充满着朝气。
  “诸位免礼。”
  此时,杨开之声响起。
  随后看向众考生缓缓道。
  “今日,乃是大夏甲乙年科举,主考官为天命侯顾锦年。”
  “科举期间,不可大声喧哗,不可徇私舞弊,不可行怪异之事,如若发现,当众逐出考场,以扰乱考场定罪,六年内不可参与科举。”
  “尔等明否?”
  杨开出声,这样的话,他说过很多次。
  “学生明白,多谢先生。”
  众学生再度开口。
  看到这一幕,杨开点了点头,随后看向顾锦年道。
  “侯爷,您要说几句吗?”
  他开口,如此问道。
  “恩。”
  顾锦年拱了拱手,他的确有些话要说。
  当下,顾锦年朝前走了一步。
  望着众人,众学子也纷纷看向顾锦年,对于顾锦年,他们内心是充满着好奇。
  一年前,顾锦年的名头他们或多或少听过,但都是些不好的事迹,可一年后,顾锦年这三个字,无论是在大夏,还是在东荒境,都是如雷贯耳。
  尤其是儒道一脉。
  顾锦年的名望达到顶尖,唯一欠缺的无非就是年龄罢了。
  此时此刻,他们也很好奇顾锦年会在这个时候说什么。
  王富贵等人望着顾锦年,眼神当中充满着好奇。
  烈阳之下。
  贡院内。
  顾锦年望着众人,随后缓缓出声。
  “天地苍苍,乾坤茫茫,大夏读书人顶天立地当自强!”
  声音响起。
  震耳发聩。
  顾锦年的目光无比坚定,他没有说什么勤勉之语,而是阐述一些道理。
  “日出将来之读书人大夏也,则大夏读书人之责任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读书人!”
  顾锦年开口,他的目光,坚定无比,望着眼前所有考生,他们一个个都是饱读诗书之人。
  而今日,顾锦年便用这篇文章,激励他们,鼓舞他们。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顾锦年声音逐渐激昂起来。
  这是少年说,虽被顾锦年修改一二,但不影响本身的感染力。
  大夏之兴衰。
  在于这些读书人,在于这些年轻的读书人。
  他们就如同旭日一般,刚刚升起,光芒万丈,如同河水汇入海洋一般,形成汪洋。
  似潜龙一般,一飞冲天。
  又是幼虎,看似弱小,但虎啸之下,百兽惊恐。
  这一句句话,这一个个成语,说的这些读书人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提笔,书写万字文章。
  到最后,哪怕是这些大儒和礼部官员,再听完如此激昂之言后。
  也不由呼吸急促,感到热血啊。
  “诸位。”
  “今日科举,无论成否,本侯赠诸位两句话。”
  将文章说完,顾锦年深吸一口气。
  酝酿着感情。
  当下。
  所有人都竖起耳来,等待着顾锦年的惊世之语。
  “我等读书,十年寒窗,科举之后,高中者,必喜极而泣,落榜者,悲凉沧桑。”
  “然而,我辈读书人,不可以一时成败论英雄,我等如旭日一般,乌云可遮一时日,却不可遮一世之日。”
  “须知。”
  说到这里,顾锦年周围才气涌动。
  而后化作文笔一支。
  在虚空之上,落下金色大字。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顾锦年缓缓落笔,这便是他想要说的话,也是他想表达的意思。
  读书之路,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
  想要走捷径,只能从书山寻找。
  想要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只能在学海这种以苦为舟。
  唯有勤奋。
  唯有刻苦。
  方可成功。
  “此言大善。”
  “精彩。”
  “天人之语,此为天人之语。”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光凭这十四字,可为儒道劝学之千古言论啊。”
  这一刻,学子们还沉溺在这番言语之中。
  而这些大儒们却一个个目露惊色,连连叫好,显得振奋不已。
  简简单单十四个字,道尽读书人一切核心。
  哪怕是他们也为之震撼。
  这是劝学文。
  古今往来有多少大儒都写过劝学文,但说来说去,都没有这句万分之一好。
  大部分的劝学文,洋洋洒洒几千字,而且不好传唱,虽字字珠玑,一心劝人学。
  可真不如顾锦年这十四个字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多谢先生指点,此乃金玉良言,学生一生受用。”
  此时,于益开口,他深感敬佩,朝着顾锦年深深一拜。
  之前,他对顾锦年的感觉是敬佩,敬佩顾锦年为百姓立命,可如今他深深折服于顾锦年。
  彻底折服顾锦年的才华。
  随着于益开口,其余人也纷纷跟着开口。
  朝着顾锦年深深一拜。
  也就在此时。
  贡院上空。
  一团团金色祥云出现,照耀在每个学子身上。
  “千古名言,这是千古名言啊。”
  “千古名言出世,才气化云,赐福考生,今日之为,可名传千古。”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