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夏文圣 (七月未时)


  顾锦年给予的意见是,竭尽全力去救,针对性去救,地方太大,等武者听出来有心脏跳动的声音,只怕救出来的时候已经凉了。
  倒不如直接地毯式去营救,当然先解决已经确定的情况,再去处理不确定的情况。
  总而言之,一定要让百姓看到大夏王朝的手段。
  “五十万将士,人手应该够了吧。”
  顾宁涯好奇道。
  “不够。”
  “而且真正的麻烦,不是人手问题,而是粮食供应,水源供应,还有各种物资救援。”
  顾锦年摇了摇头,五十万大军听起来很夸张,但若是去救灾的话,真的不多。
  不过太子已经开始动员百姓一同抗灾,也算是解决燃眉之急。
  可粮食物资问题更加重要。
  将士们住什么地方?
  救出来的百姓住什么地方?
  幸免的百姓住什么地方?
  吃的,喝的,还有药物资源,以及难民规划地,包括一系列的事情,统统都需要人去做,也需要各方面的援助。
  这些才是最恐怖的地方。
  听到这话,顾宁涯有些沉默,平日里他嬉皮笑脸,可到了这个时候,他是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锦年,户部来报,大夏全国境内,粮食存储达到三万万又三千八百万石粮食。”
  “如此之多的粮食,应当能稳定三大郡地口粮吧?”
  要说缉拿审问,顾宁涯当数大夏前三,但对于这种经济,算账一类,顾宁涯是头大如流,根本不知道对或者错。
  “不一定够。”
  顾锦年摇了摇头,听到这个数目,也只是稍稍安了安心,至少前期能顶住。
  “这么多还不够?”
  “一万万石粮食啊,这些粮食要是拿去打仗,别的不说,够百万大军打多久的仗你知道吗?”
  “省着点吃,足够打几十年啊。”
  顾宁涯是真的咂舌了。
  大夏举国上下的存粮,居然还不够?这些存粮要拿去打仗,一百万人吃上个三五十年一点都不夸张。
  毕竟一个将士一天的口粮,省着点算一斤米,一万万石就是一百二十万万斤粮食,三十年绰绰有余啊。
  现在居然还不够?这如何不让顾宁涯真经?
  “陇西郡人口两千四百万,受灾百姓,至少有千万,算上有一定余粮,外加上银两购买,也至少有五百万百姓需要朝廷养着。”
  “外加上五十万大军,以及太子动员百姓出力,不求银两俸禄,至少也要管两顿饭吧?”
  “折算下来,千万张嘴等着吃饭,而且绝对只多不少,六叔你想想看,如此动荡,大部分百姓无家可归,又没有收入,自然愿意帮助朝廷干活,混一顿温饱。”
  “一人一天半斤口粮,一天就是五百万斤口粮,陇西郡想要彻底完成救援,即便是上下一心,也要三个月的时间吧?”
  “这就是四万万五千万斤口粮,三百七十万石粮食。”
  “这是按最低情况来计算,救灾绝对不可能掐死来算,肯定存在各种变数,三个月这是最美好的想法,半年是正常情况,也就是说至少需要一千万石粮食运输到陇西郡,才能稳定局势。”
  “千万石粮食,运输成本又有多少?”
  “离的近还好说,要是远的话,一万石粮食运到陇西郡,能剩下一千石都是好事。”
  “这其中所需要的人力成本,又是多少?”
  “千万石粮食运到,其综合成本,至少要在三千万到五千万石粮食左右。”
  顾锦年做了一个最简单的换算方法。
  运输成本,人工成本,时间成本,就光这三点,随便一个其实都比直接赈灾的一千万石粮食多。
  如果粮食可以直接运输到陇西郡,不需要任何成本的话,那陇西郡之难,完完全全可以直接解决。
  只要粮食够,大夏派将士过去维护秩序,鼓舞士气,动员百姓,大家齐心协力,各地再过来帮帮忙,半年内解决这个问题。
  朝廷还会头疼吗?
  就是因为各方成本太大,大夏存粮就这些,要是不计成本的给陇西郡运输粮食,其他几个灾区该怎么办?
  “就算五千万石粮食,若能解决困难,也不是挺好的吗?”
  顾宁涯虽然震撼这些数字,可还是忍不住出声。
  只因一万万又三千八百万石粮食,是个更大的数字。
  可玉辇内,顾锦年叹了口气,看着自己六叔道。
  “叔。”
  “你是真的不懂,还是装傻啊?”
  顾锦年有些无奈了。
  一听这话,顾宁涯先是皱眉,但很快他意识到了什么,随后不由压着声音道。
  “你的意思是说。”
  “大夏没有这么多存粮?”
  顾宁涯大概明白顾锦年的意思。
  “一万万又三千八百万石粮食,这是户部账单,不是实际情况,你信不信,真要让户部去运输,一定会发现一些地方的官仓无一颗米粒。”
  顾锦年出声,所谓天高皇帝远,离京都近一点的还好说,要是相隔千里之外,官仓的存粮放着做什么?
  好端端谁也不会觉得会有灾情啊?
  就好比江南地区,丰饶无比,这地方你说会遇到麻烦?
  大旱?购买求雨符不就得了。
  洪灾?抱歉,良田都不在河边。
  谁没事会想这个?
  而官仓粮食价值不菲啊,也不说多,拿十分之一出去卖行不行?
  这可就是几百万两白银啊,而且都是中下层官员吃掉,因为更高的官员,不会打粮仓的主意。
  回过头真出了事,拿银子买回来填进去不就够了?
  然后三五年发现,嘿,没事。
  手头上又缺银子了咋办?
  继续卖呗?
  饿死胆小,撑死胆大。
  反正卖十分之一也是死罪,卖光也是死罪,最起码我潇洒过,我开心过,我富裕过,人生在世我如意了。
  这是心里安慰,等真正被查到的时候,又是哭爹告娘,可有用吗?答桉是没用的。
  对于朝廷来说,杀了他有用吗?也是没用的。
  倒霉的是谁?
  老百姓呗。
  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一万万又三千八百万石粮食,在顾锦年眼中,有一半他都谢天谢地。
  “如若当真发生这种事情,只怕不少人的脑袋会掉啊。”
  顾宁涯咽了口唾沫,他身为悬灯司指挥使,见多了贪官污吏,顾锦年的担忧,根本不是空想,可能性很大,不,是非常大。
  “掉脑袋?”
  “六叔,你信不信,靠京都近一点的还好说,远一点的官员,直接用沙子充装粮食,然后向上谎报,中途遇到麻烦,粮食损失了,或者是遇到匪宼,抢走粮食。”
  顾锦年冷笑一声。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可不是空谈的。
  “他娘的,这般狗东西。”
  “我现在就去写一份奏折,让陛下把这帮人的脑袋统统砍掉。”
  “不,不砍掉,抓去悬灯司,我让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顾宁涯出声辱骂,气的牙痒痒。
  “没用。”
  “杀了他们,解决不了事情。”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
  “叔,这事你得要出手。”
  顾锦年摇了摇头,这些贪官污吏死不死,他懒得去管,眼下必须要凑齐粮食,其他的事情,等赈灾结束后,慢慢算账。
  “你说,叔听着。”
  顾宁涯好奇,顾锦年会用什么法子解决这个隐患。
  “立刻让户部,通知各地,运输粮草。”
  “然后抓一批人,杀鸡儆猴。”
  “你让你的人,去各地粮仓检查,不过给他们透露消息,说直接点,去了以后,这般官员肯定怕,所以让你的人,收贿,人家给多少,咱们收多少。”
  “收到的银子,全部上缴,一半留给悬灯司当做经费,一半给朝廷,补充国库。”
  “再让你手下的人,给他们通风报信,故意拖延时间,让他们赶紧去买粮填补,能买多少买多少,这般官员即便是再怎么贪也知道命更重要。”
  “这样至少粮食能送过来。”
  顾锦年开口,他不在乎这些是是非非,只在乎一点,把粮食运过来,一切好说,回头清算,家产充公,罢官贬职,发配边疆,只要没有做太恶劣的事情,保住全家老小的命还是可以的。
  至少亡羊补牢。
  “这个主意好啊。”
  “这招当真是妙,你说咱们都只有一个脑袋,为什么你就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好。”
  “这事交给六叔,六叔来处理。”
  顾宁涯眼中露出亮光,顾锦年这个计划是真的好。
  假装通风报信,其实就是用另一种方法让这些官员去争取一下。
  毕竟朝廷的人来了,他们就是死路一条,律法摆在那里,而且朝廷不能下旨说什么,如果补充回来,就小惩大戒。
  一但如此的话,就会引起不良之风,到时候官员人人都去卖粮,反正真遇到了危机,大不了就买回来,还不会死。
  犯罪成本变低,那犯罪率就变高。
  而且这种东西,只适合在特大灾情上面,如果是普通灾情,比如说仅仅只是陇西郡一个地方受灾,那根本不会给任何一点机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