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这三天。
整个神洲大陆,已经有八百位大儒,聚集稷下学宫,来参加此等盛况。
这是稷下学宫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八百位大儒啊,这是何等概念?基本上整个神洲大陆,也就这些大儒了吧?
不说十成。
但至少来了七成大儒。
老一辈的大儒不说。
新一辈的天骄,也来了不少。
只是,顾锦年如同一颗太阳一般,他的威名,遮盖了当代所有人的光芒。
匈奴国,扶罗王朝,大金王朝,还有一些以儒为主的小国,有不少天骄。
大多数都已经抵达立德境,其中也有一两个大儒,二十三四岁就能成为大儒,换做以前,本身就是一颗太阳般的存在。
可就是这两年的时间。
准确点来说,就是这一年半的时间,顾锦年的出现,遮盖了年轻一代所有人的光芒。
没有人在乎他们,因为任何一个少年天骄的出现,都会被人下意识拿去与顾锦年对比。
若是没有顾锦年,他们每一个都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可对比一下顾锦年,便会发现所有人都不如顾锦年。
一丁点都不如。
这是时代的璀璨,也是他们的悲哀。
但同样的,这样的感觉,也让同代天骄皆有不服。
只是,不管如何,整个稷下学宫虽然看起来喜气洋洋,热闹不凡,可实际上所有人都在等一个人的出现。
等顾锦年的出现。
他们好奇。
也很期待。
稷下学宫这一遭。
顾锦年会创造怎样的奇迹,又会给世人带来怎样的惊喜。
如此。
转眼之间,又是两日的时间过去。
这段时间,仙门,佛门也派来了代表,各大王朝也纷纷派来了皇室,前来参加这场儒道盛会。
距离稷下学宫开启之日,还有最后三天。
顾锦年的身影,还未出现,这让诸多人心中情绪无比复杂。
毕竟,之前就是因为顾锦年,稷下学宫拖了足足快半年时间。
而今,距离最后三天,顾锦年还没出现,这如何不让人感到郁闷。
如若顾锦年这次还没来,那该如何?
虽然说没有顾锦年,学术大会可以继续开,可所有人都在等顾锦年。
倒数第二日。
稷下学宫显得无比热闹。
顾锦年没有到来,是苏文景来了。
谁都知道,苏文景是顾锦年半个师父,外加上苏文景是最有望当代成圣之人,自然而然显得更加热闹。
不过诸多问题还是一个,?
?锦年在何处?什么时候来?
但随着苏文景说的几句解释,让整个稷下学宫彻底沸腾了。
三句话,让稷下学宫沸腾。
第一句,锦年会带无上新学前来,具体时间不知,一定会在大会开始之前抵达。
第二句,无人可与锦年一争高低,争辩过后,他将踏入圣道。
第三句,我占一半功劳。
三句话。
让整个稷下学宫沸腾。
上上下下,没有不惊愕的,而且消息也飞快传了出去。
这让一些本来不打算过来观看的势力,最终都忍不住了。
主要是苏文景说的话太狂妄了。
但,的确没有人敢质疑苏文景,他是儒道半圣,未来的圣人,到了这个程度,谁敢质疑?
而稷下学宫内。
苏文景仰望星空,不由喃喃自语道。
“锦年啊锦年,势老夫已经帮你造完了。”
“就算这回说不出什么学术,光靠这股势,帮你抢一道天命印记,应当不难吧。”
自语声响起。
苏文景有些感慨道。
第220章 :临稷下学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棋道之争!
可以说。
苏文景的出现,让稷下学宫的热度,变得史无前例。
所有人都知道,稷下学宫为了顾锦年推迟半年,这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稷下学宫从来没有这样做过。
如此一来,世人都将瞩目于顾锦年,产生两种看法。
一种看法是,顾锦年将会在稷下学宫开创属于他的新学。
毕竟,顾锦年之前所作所为,每一件事情都震撼这世间一切,诗词如神,文采绝世,为大夏王朝做的事情都不可以不说。
佛祖古经镇西漠。
道祖真经定仙宗。
佛门无数高僧都着不出的古经,被顾锦年写出来了。
仙门万年来都写不出的真经,也被顾锦年写出来了。
但要知道的是,顾锦年最擅长的还是儒道啊,并非是修仙者,也不是佛修者。
所以,连佛门与仙门古经都能写出来,自然而然会营造出一种,顾锦年能着作出儒道圣人经文,开创新的学问,这种错觉。
这种看法,基本上是民间百姓,还有诸多读书人。
可第二种看法则是。
儒道难,因为涉及到了思想之道,想要着出一部这样的经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哪怕顾锦年着出易经,有一批儒道文人还是不认可顾锦年。
当然,这种不认可,不是抨击顾锦年,也不是瞧不起顾锦年,当世读书人,有几个敢瞧不起顾锦年的?
文采绝世,诗词惊天地,文章泣鬼神,更是着出易经这种天命圣人经文,谁还敢瞧不起顾锦年?
只是易经,是奇书,而并非是思想教育之书。
圣人学术,是指出一条大道,让后世读书人去学习,构建万世太平,是精神思想上的转变。
孔圣之道,以礼为主,若无礼之道,则人性崩坏,弱肉强食,如同动物一般,只知杀戮,似蛮夷无礼。
尊老爱幼,这四个字看起来简单,可却蕴含着无穷道理,若没有这个礼,想想看这天下会如何?
而今,顾锦年要开创新学,让他们不相信的原因,不仅仅只是思想问题,还有一点就是,圣人新学要符合天地自然之道,同时还要向善而行,并且不能重复。
孔圣之礼道。
亚圣之君礼。
复圣之国礼。
宗圣之儒学。
在这些圣意之下,你很难开创新的学问出来。
即便开创出来了,也要适应每一个人,不能说开创出一个学术,只能让读书人懂得,而不能让百姓明悟。
这就是开创新学的可怕之处,以及困难之处。
不认可,并非是恶意,而是因儒道的非凡。
可问题是,随着苏文景的到来,将这种思维彻底转变了。
本来是可能或者是不可能。
现在苏文景一来,三句话让整个稷下学宫沸腾,道出顾锦年将会带来无上新学,这如何不让天下人惊愕?
顾锦年本身就无比的优秀,再加上一位半圣都说出这样的话,自然而然使得议论一面倒。
这样的言语,让老一辈的人,更加期待顾锦年,可也让年轻一代的读书人,充满着不满。
只是,这样的不满,又有何用?
说句难听点的话,比得过顾锦年吗?只能憋屈受着啊。
苏文景的言语,传播出去,使得整个稷下学宫都热闹起来了,甚至一些隐世的势力,也不得不出面,来到稷下学宫。
就等着顾锦年到来。
虽然来的势力,有些杂乱,但整体来说,一共分五股势力。
稷下学宫是其中一股势力,比较中立。
老派儒者,大多数是读书世家,可以理解为是学阀一派,他们对顾锦年的看法,到也算是很理性,
新派读书人,以苏文景为首,大力支持顾锦年。
老一辈有威望的大儒,他们也准备了不同的学术,类似于竹山七贤这种,对于新学这种东西,带着先天性抵触有任何人开创新学,过度推崇旧学。
以及最后的隐世和各国大儒,因为政治因素,外加上他们鲜有人知,所以也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态度想法,以目前来看,不希望顾锦年开创新学。
天命即将降临,在这个节骨眼上,看到别人的提升,自然而然有些不舒服了。
倘若没有天命,顾锦年立下不朽之言,就让顾锦年立呗。
涉及到天命。
这的确是一件大事。
翌日。
随着稷下学宫还剩下最后一天时。
一道人影出现在稷下学宫。
是长云天。
与之不同的是,长云天的到来,并没有让稷下学宫发生什么争议,甚至不少人对长云天并不熟悉。
甚至临近傍晚,孔家的人也来了,这要放在以前,孔家大儒前来,可是天大的喜事,哪怕是稷下学宫,也要恭敬对待,可现在孔家来到稷下学宫,也只是正常被招待一二。
因为所有人,都在等顾锦年。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苏文景,把话说的太满了,非要说什么顾锦年将带来无上新学,要在稷下学宫完成圣人三不朽最后的立言。
现在好了。
一传十,十传百,原本一些不打算过来的人,也全部来了,大家都在等,期待顾锦年如何开创新学。
这样的情况,也让苏文景有些咂舌。
他没想到,居然惹来这么大的反响,五湖四海,神洲大陆各地大儒都来了,一些隐世家族都派人前来,其中有些人来头很夸张,是圣人世家。
相似小说推荐
-
孙悟空的人生模拟器 (岳不懂) 起点VIP2022-10-05完结123.23万字 6.37万总推荐花果山称王,方寸山求仙,从东海,到地府,再到天宫,闹了个天翻地覆。...
-
开局夺舍大长老 (古剑锋) 起点VIP2022-10-01完结300.28万字 23.82万总推荐陈星河,幼年遭遇天雷,劈出一条奇异手臂。谁想天意弄人,这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