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鸠江郡这里来说。”王郡丞压低声音说:“原本郑氏的田产庄园,超过一半被划为公田,名义上是归属朝廷所有,实则成了国主和宗亲子弟的产业!”
赵黍脸色微沉,王郡丞继续说:“原本将豪族田庄收为国家公田,并无不妥,一来可以为国家朝廷充实财帑赋税,二来若逢灾年,可以将部分公田或假借、或赐授给受灾百姓。
但国家公田应当由朝廷设官署经营料理,而不是直接授予宗亲子弟。如此一来,名为公、实为私。看似削弱了仙系四姓这等豪强,却乱了国家法度,有损朝廷权威!”
这个情况确实出乎赵黍所料,他并未亲自参与地方上计口均田,没料到还会发生这种状况。
“这不就是与民争利么?”赵黍脸色难看:“宗亲子弟敢如此妄为,恐怕还是得了国主授意!”
“慎言、慎言!”王郡丞小心翼翼道。
“还有么?”赵黍又问。
王郡丞继续说:“还有就是限田令一事,不知贞明侯是否知晓?”
“当然,这是为了防止豪强大族大量圈占田土,要按照官爵品秩限定田土亩数。”赵黍说:“仙系四姓依仗权位,过去不乏田土投献,试图以此优免赋税徭役,却不知这会动摇国家根基,自然应当加以限制。”
王郡丞则摇头说:“可贞明侯是否知晓,地方上执行限田令时,多有私相授受之举,比如在田亩簿册上动手脚,把部分田亩数额划拨给别户,或是贬良田为贫田。类似这些手段层出不穷,老夫三两句话都说不完。”
赵黍心下失望,自己看似为民做主的举动,最终却并未扭转局面。
“老夫此次拜访,一来是代乡亲多谢贞明侯凿河分洪,让百姓免于流离失所。”王郡丞说道:“二来也是劝贞明侯,暂时不要再牵涉朝中事务了。国主与崇玄馆已生龃龉,不久必生大乱!”
赵黍叹道:“我也看出华胥国当今时局不安,但我已身在其中,颇感左右为难。”
王郡丞听到这话,小心问道:“听贞明侯的意思,开坛巡境一事,另有玄机?”
赵黍点头,却没有细说。王郡丞捻须思量,又问:“按说贞明侯奉旨行事,本不该疑虑顾忌。左右为难,莫非布置坛场一事,暗藏祸端?”
赵黍苦笑:“只怕祸事不小,但我又不能不做。”
“贞明侯是萌生退意了?”王郡丞问道。
“也不算。”赵黍本就十分重视人间道国:“我只是心乱了,拿不定主意了。”
王郡丞沉默良久,然后说:“有些话不宜对外说,但贞明侯是聪慧之人,想来能够明白。崇玄馆在华胥国中,已然成为病灶,纠缠腑脏,不用刀锯利刃,恐难割舍此患。
只是此等举动,等同剖开病人胸腹,只怕病灶未除,病人就要先殒命断气了。可若是病灶久久不除,病人缠绵床榻,稍有风寒湿热,一样会夺去性命。
既然早晚都是一死,不如趁眼下一息尚存,冒险而为,或许还能保住一线生机。”
赵黍听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与其拖延时日,不如让乱局及早到来?”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国主与崇玄馆的矛盾已无转圜余地,注定要有一战。”王郡丞直言道:“如今国主借贞明侯你来剪除崇玄馆仙系四姓的羽翼,便是避免乱局牵连太广,否则华胥国遍地烽火,只会引来别国觊觎。”
听到这话,赵黍立刻明白,这也是梁韬的用意。仙系四姓以前与华胥国纠缠一体,若不能将仙系四姓从华胥国朝野中分离开来,一旦双发爆发冲突,可就不止有拒洪关的梁豹会起兵举事了。
但那种乱象,也是梁韬所不能容忍的,他应该比旁人更希望局面能够平稳过渡,使得人间道国能够安然奠基。
“您觉得未来乱象会如何演变?”赵黍问道。
“其实最好的情况,就是任意一方能够以雷霆万钧之势,一口气奠定胜局,彻底压服另一方,以此杜绝乱象。”王郡丞说道:“说实话,老夫不喜欢崇玄馆,可若是哪天梁氏改朝换代,老夫也觉得不足为奇。但这种事最怕就是势均力敌,彼此相持不下,为了取胜反而无所不用其极,到时候生灵涂炭,谁都不愿意见到。”
赵黍思来想去,崇玄馆看似势大,但如今多数弟子都被分散到各地护持坛场,仓促间不能聚集起来。何况崇玄馆一切皆以梁韬为核心,不能杀败梁韬,国主想必不会善罢甘休。
只是如今的梁韬,修为法力较之过往还要高深,赵黍布置坛场越完备,梁韬所能策动天地之气便越为广大。
就算韦将军说国主从东海请来多位高人,可赵黍依旧不觉得这些人能够对付梁韬,反而只会让战斗变得更为激烈,牵连波及更大。
“贞明侯,我知道你心怀苍生,但有时候面对纷繁局面,仁善之心反倒成了纵祸之因。”王郡丞提醒道:“如今形势,已经容不下左右逢源,你要尽快做出抉择。”
即便赵黍没有明言,但王郡丞还是猜测出赵黍开坛巡境一事,恐怕与崇玄馆也有几分隐秘牵连。考虑到当初在星落郡,赵黍为了对付乱党匪寇,能够打破隔阂,主动与崇玄馆梁朔往来结交,那么再次与崇玄馆联手,就并非完全不可能了。
“我明白了。”赵黍苦思良久,重重点头。
第215章 灵台沐甘霖
“赶紧的!要是求不到符水,你我可就成了不肖子孙了!”
“哎呀!我的鞋!”
“别挤、别挤!”
“真人什么时候出来?我从后半夜等到现在!”
赵黍挑起马车帷帘,打量着小镇上的哄闹场景,百姓们争前恐后、你推我搡,朝着东边半山腰一座馆舍蜂拥而去,粗略估算,足有三四千之众,黑压压一大片。
抬眼望去,那座馆舍朱墙黛瓦、斗拱飞檐,称得上格局森严,而且饰玉贴金、华美非常。馆内有炉鼎青烟升腾半空,卷积不散,异香飘荡四周,沁人肺腑,结界隐约拱持,杜绝鬼神侵犯。
“老丈,你们这是要去做什么?”赵黍走出马车,叫住一位路过老人询问道。
“客人是从别处来的吧?”老人双眼蒙上一层阴翳,手杵拐杖,笑着说:“灵台馆的仙长每逢初一十五广施符水。据说这符水能消百病,小老头我眼睛不好,腿脚也不利索,只盼着符水能治我这一身毛病。”
赵黍不置可否,眼前这位老人生机已衰,等闲符水是没法救治的。如果是由赵黍来动手,也无非是靠着术法符咒强行打通闭塞经络,让这位老人能够短暂视物。
此时听得远处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浪,老人告一声罪,杵着拐杖挤进人群。
就见两行青衣僮仆从馆舍山门快步跑出,各持法器旗幡,罗列两侧。随后耀眼光芒从天而降,落在山门之前,光华褪去,现出一道挺拔背影,手挽浮尘、身披紫袍、头顶玉冠,一派道骨仙风。
馆舍长阶之下,数千百姓纷纷跪倒,齐声称颂道:“伏请真人拔苦救难!”
赵黍运足目力,看着那道背影转过身来,竟然是楚孟春。
“居然是他?”一旁姜茹也大感意外:“他不好好驻守灵台墟,跑到山外做什么?”
赵黍在凿河分洪之后,继续南下,来到灵台墟一带。因为灵台墟位处深山,周围又有阵式掩藏守护,没法径直前往。依照原本安排,驻守灵台墟的人手会主动前来迎候带路,并协助赵黍布置坛场。
可是赵黍来到附近,并未见有什么人手前来接应,于是来到灵台墟外的集镇,打算由此进山。
但没想到,这么一座小镇的边上,竟然修筑了华贵馆舍,而且楚孟春俨然此间主事,排场架势不比当初身为青岩郡守时差多少。
如今楚孟春换上崇玄馆特有的紫袍玉冠,昂首降阶、步履如烟,来到一尊盛满清水的大鼎之前,变戏法般现出一道符咒,高举指天、口唱经韵,其声抑扬顿挫,在普通人听来如天书般难懂。
“九鼎丹英法?”姜茹离得虽远,却是听懂经韵文字,皱眉道:“这分明用来调制合药水浆的术法,根本不能治病除疾。楚孟春精通外丹炉火,怎会搞这种不伦不类的伎俩?”
“装神弄鬼罢了。”赵黍眼中幽光一转,似乎已然洞悉状况。
姜茹看着楚孟春将符咒投入鼎内,一股光华冲天而起,化作甘霖遍洒而下。数千跪地百姓纷纷仰头伸手,脸上写满狂热之色,只求能多沾上一些符水甘霖。
“楚真人妙法无量、仙寿永昌!”也不知是谁最先嚷了一声,百姓们也都相继高呼:
“楚真人妙法无量、仙寿永昌!”
数千百姓齐声高呼,竟有震天撼地之势,许多原本看似衰老病弱之人,此刻竟也生机大振、中气十足。
“奇怪。”赵黍暗道一声,仰头观瞧,在英玄照景术看来,人群之中生出一股朦胧光色,随着齐声高呼,竟隐隐朝着馆舍上空那卷积不散的炉鼎青烟汇集。
“此乃香火信力。”灵箫提醒道。
赵黍凝眸注视,发现随着楚孟春吐纳,那香火信力竟然缓缓降附到他身上。
赵黍只觉难以置信:“楚孟春这是打算转修神道?不对,寻常修士根本不敢轻易采摄香火信力滋养魂魄,很可能尚未有所成就,便会动摇仙道根基,甚至被众生信愿动摇神智。
相似小说推荐
-
少年白马醉春风 (周木楠) 不可能的世界 VIP2022-05-23完结长街有煞,喧闹嘈杂。手持砍刀的屠夫手起刀落,骨上挑花,卖花鞋的老太针挑烛火,百...
-
大夏文圣 (七月未时) 起点VIP2022-12-25完结 50W收藏269.59万字 74.15万总推荐神洲。大夏王朝。永盛十二年。顾锦年穿越而来,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