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美人记——BY:石头与水



沈氏笑,“这里头门道可真多。”

何老娘愈发觉着这月饼金贵了,想着家里人口多,一人一块不够分,便叫翠儿拿去切了,留出半个给胡文,其他的就招呼着大家,“尝尝宫里月饼的味儿。”先拿一块儿,咬一口,连说味儿好。

大家吃了,都说宫里的点心就是好吃。何子衿吃着也好吃,道,“这要是刚出锅的,肯定更好吃。”

何老娘说她,“能尝一口就是大福气啦,还刚出锅儿,你咋没个足哩。”

“我就一说,什么东西都是刚出锅儿的好吃。”何子衿笑,“祖母,这来帝都好吧要不,咋能吃上宫里的月饼哩。”

何老娘将头一歪,嘴一撇,把嘴里的月饼咽了,对着自家丫头片子道,“那是我跟你说,胡亲家怕也没吃过这宫里的月饼哩。”

三姑娘忍笑,“嗯,咱们县里的老太太里,姑祖母肯定是第一个吃到的。”

何老娘与三姑娘道,“要说你婆家,胡山长与你家老太太,都是再明白不过的人了。”

三姑娘深以为然。

待胡文回来,尝了半个昭德宫御制的月饼,竟发出了与何老娘一样的感叹,道,“这辈子能吃半个皇帝老爷吃的月饼,也算没白活。”

何老娘跟着点头,何子衿笑道,“阿文哥,这才到哪儿,以后咱重阳有了出息,包你这月饼年年吃到饱。”

胡文哈哈大笑,自斟盏果酒吃了,笑道,“我就盼着这日呢。”

大家说说笑笑,极是欢乐。

第二日沈老太太到何家说话,还尤其赞了回那御制的点心,何子衿道,“这也是凑巧得的。”

沈老太太与何老娘道,“咱们子衿,有什么东西都想到了的。”

何老娘呵呵笑着,“可不是么,就这脾气,跟我简直一模一样。”

江氏听的,险没笑场。

一时,梅二太太带着一位眼生的太太来了,笑与江氏道,“我去寻你说话,听你家人说往何家太太这里来了,我便过来了。”

江氏笑道,“二太太可是有事”

“在家闲坐无聊,你们两家都是热闹地方,过来说说话。”梅二太太介绍这位眼生的太太,道,“这是乔姨太太。”话间颇有些含糊之意。

梅二太太平时是很少带着姨太太出门的,但,人家既然带来了,何家也不能说什么。而且,这位乔姨太太头上三五支金钗,腕间一只金灿灿的嵌宝镯,衣饰华丽不让梅二太太,这穿戴打扮,比梅家几位正经太太半点儿不差的。何老娘觉着有些稀奇,沈氏何子衿母女都是机伶的,心下已是想到了什么。

何子衿笑道,“乔姨太太倒是见得少些。”

乔姨太太笑道,“早想过来了,只是这不过中秋么,我们房里事务也忙,就一直没过来。再说,这大中秋,哪家不忙呢,都忙。”

何子衿眼珠一转,也没说什么。不过,很快,何家就明白这梅二太太与乔姨太太是来做什么的了,因为乔姨太太一幅得意的模样道,“嗨,也是我家那实在闺女,女婿家因是太皇太后娘家,过节颇得了皇帝老爷的赏赐。就有那御制的月饼,往年我哪里吃得到,闺女女婿孝敬我,特意送了两匣子来,我这也不算无福了。”

这话听的何老娘都直翻白眼,何老娘也听明白了,不就是说的那个叫梅咏竹的,小瑞哥先时看上的那丫头,后来嫁了太皇太后娘家胡家庶子的那个丫头么。要是往时,兴许何老娘真得羡慕一回那御制的月饼,可她老人家昨儿也吃了的

何老娘就装模作样的说了,“御制的月饼啊那您还真有福分啊”

乔姨太太笑,“可不是么,我们老太太也这么说。”

何老娘甭看平日里有诸如抠门儿爱显摆等一应缺点,但其实她老人家也颇有心眼儿,她不动声色的道,“姨太太吃的那御制月饼 ,啥样儿啊”

乔姨太太正是过来显摆的,便道,“圆的,上头印着御制俩字。”

何老娘一拍掌,笑道,“那你吃的,就是寻常赏给臣子的那种。真正皇帝老爷吃的,上头印的不是御制俩字,是昭德宫御制,五个字的。您哪,吃的不正宗诶”

乔姨太太特意过来,主要是生气先前何子衿敲她闺女三百银子的事儿,结果,这刚显摆就给打了脸。乔姨太太冷笑,“看说的有鼻子有眼,好似您老人家吃过一般”

何老娘笑嘻嘻地,“可不是吃过么昨儿才吃的,不过,现在我家都吃完了,没的昭德宫御制的月饼再给姨太太开眼了。姨太太要是想看,我把那昭德宫御制的月饼的匣子给姨太太瞧瞧吧。”说着命余嬷嬷取出放月饼的红木匣子来,显摆一回,命余嬷嬷再把匣子锁回了柜子里。何老娘笑道,“昨儿小瑞哥回来过节,也说这月饼味儿好来着。我们小瑞哥,姨太太不知道吧,唉哟喂,可出息啦,得了伯爵大人的青眼,以后前程光明着哩。我们小瑞哥不是靠祖荫,全是靠自己。我们乡下人,不懂别个理,就一样,祖宗的到底也只是祖宗的,自己有本事才是自己的。不知以后哪家闺女有福,跟着我们小瑞哥享福哩。”

乔姨太太想炫耀结果被何老娘打脸,梅二太太也是臊的了不得,连忙拉着乔姨太太太告辞了。

待梅家人走了,何老娘呸一声,“还敢来老娘我这里来显摆”又庆幸亏得昨儿吃了皇帝老爷吃的月饼,不然,岂不是要被这乔姨娘炫耀成功了么

说来梅二太太也颇是能屈能伸的人,昨儿刚被何老娘间接性打脸,第二日又来何家解释此事,梅二太太直叹气,道,“自从咏竹嫁了胡家,这乔氏在他们房头儿就扬威耀武的,把五弟妹的风头都压了下去。我昨儿原是想过来说话的,哪晓得她知道后死求白赖的要跟着一道来不带都不行,只得带她来了。哪晓得她是存了这样的心呢。”说着又叹口气,“我往日为人,你们也都晓得,我岂是那等不开眼的。也就是两匣子宫里赏下来的点心,就兴头的跟什么似的。也是我家不幸,有这样的姨娘,把阖家的脸都丢尽了。”

大家都是邻居,梅二太太来说好话,何沈两家也只能虚应着罢了。

转眼便到了九月初,今年的螃蟹,比往年的更贵了。今帝都人都流行吃螃蟹宴,临进端午,同巷的邻居祁副将家的太太就设了螃蟹宴,请了邻居们过去说话品尝,祁太太笑道,“去岁在国孝期内,咱们都要守国孝,今年出孝了,我们庄子上自己养的好螃蟹,请诸位高邻过来尝尝。”

何老娘道,“今年螃蟹的价儿比去岁还好,祁太太这螃蟹养的好啊。”想着祁家会过日子,肯定得大赚一笔了。

祁太太笑道,“也是我一处嫁妆田,临水的,庄子上有个懂稻田养蟹的小管事,因是个节令东西,养来自己吃也好,送人也便宜。”

何老娘点头,“这很是。”

户部陈主事大人家的陈太太也说,“今年螃蟹越发价贵,还是你这自己稻田养些的便宜,我家在郊外倒是有处别院,我们老爷是个爱风雅的,别院外也买了一二十亩地,种了些桃杏树,还挖了处一二亩的小湖种荷花。这别院买的时候也花了不少银子,想一想,其实用的时候并不多,当初真不若置几亩水田有出产。”

大家说着家常事,何子衿发现,在中低品的官宦家里,提银钱什么的是常有的事,大家说不因此就觉着提银钱就如何铜臭的。说起过日子来,各家都有各家的门道。

宋学士太太就说了,“我家也是郊外有处小庄子修的别业,一年用个一两遭罢了。说没用吧,老爷们还爱吟个诗做个赋的,正经不如多置些田地。”

大家都称是。

何老家也觉着,宋太太有见识。

因祁太太与梅家素来不睦,故此,这螃蟹宴根本没请梅家人,祁太太还说,“今儿没乱人,咱们乐喝乐喝。”

何老娘知道祁太太是不喜梅家的,她老人家便道,“说来,你们怕是不知道。前些天,梅家一位姨太太倒去我家显摆了一回。”

这事听着有趣,祁太太先笑道,“一个上不得台面儿的姨娘,也敢到您老人家面前无礼”说来,何家也是泥腿子出身,当然,何家自称耕读人家。不过,因沈素在这里住了有些年头儿,且沈素是个会做人的,故此,何家一来,邻居们也很给面子。交往下来,也觉着,何家虽不是太讲究的人家,但家里门风清正,也不是那等乱来的。从而,何家便融入了邻居的圈子里。又因何家还有些奇特之处,譬如,他家刚一来帝都,菊仙姑娘何子衿就被召进宫好几回的事儿,大家都觉着,这事儿有些奇。故此,对何家倒也不敢小瞧。再加上,何家今也是有两位翰林老爷的。在巷子里,也算有些实力的人家啦。故此,虽何老娘也有些显摆的毛病,大家倒也接受了。

何老娘就说了梅家的事,道,“梅家不是有位姑娘嫁给了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娘家的一位公子么,中秋节时,那位姑娘带了两匣子御制月饼回了娘家。那位姨太太吃了回御制月饼,就跑我家显摆去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