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师傅也忍不住夸赞了句,“这张照片照得真不赖。”
 白淑华颇懂人情世故的回了句,“还要感谢叔叔拍照技术好。”
 将纸袋放进书包,白淑华和照相师傅摆摆手,往家里跑去。
 在家门口的道上,她看到了白母。
 “娘!咋就你自己,我爹呢?”
 白母说道,“你爹怕是要出差,和大队长商量事呢,得晚点回来。照片取回来了不?”
 白淑华点头,“取回来了,拍的都挺好。”
 两人进屋,白淑华白将纸袋递过去,“娘,交卷别拿出来了,就看照片吧。”
 白母不是很懂啥叫交卷,但是她知道照片,那剩下的就是交卷了,“这个交卷是干啥的?”
 白淑华也不清楚具体原理,只是说道,“用这个可以洗更多的照片。”
 怕白母歧义,还展开说了下,“咱们不是拍了两张照片呢,娘要是觉得哪个特别好,就可以用交卷再洗出个一模一样的,比再去照二遍省事,还便宜。”
 白母没回应,正低头欣赏照片呢。
 两张照片翻来覆去的看。
 嘴角咧着的,“挺好,拍的可真像。这张我和你爹没拍到正脸的也不赖。”
 白淑华觉得亲娘还是很有眼光的,“是好看。”
 白母拿着照片左右看看,“闺女,你说这照片放哪好啊?”
 白淑华才想起照片的保存问题,现在肯定是不能塑封的,没有这个技术,塑料相片册也没有。
 这要是放外边,加上有人天天摸,用不了几年照片就得花了。
 这可不行,她还指望留个几十年,以后做个美好回忆呢。
 白母将照片锁进柜子里了,还藏到了衣服里头。
 倒也不至于。
 白淑华没多说,准备白爹回来和他商量。
 “娘,咱们晌午吃啥啊?”
 白母回答,“蒸地瓜饭。再乎几个大茄子、土豆,成不?”
 白淑华接话,“那有啥不成的,我去洗地瓜、土豆。”
 白母叮嘱,“用暖壶热水兑水洗,别直接用凉水,我再烧锅开水灌暖壶。”
 “知道了。”白淑华去挑了地瓜和土豆。
 地瓜挑的多一些,因为地瓜饭百分之八十都是地瓜块。
 将洗好的食材放进菜盆,递给白母,她又去烧火。
 白母动作也很麻利,很快将各种下锅,盖了锅盖。“闺女你去学习去,我来烧火。”
 白淑华也没抢,回屋里放桌子,摆碗筷。
 然后开始写作业。
 初中作业多,她又不愿意晚上点灯熬油的,所以都是抓点碎片时间能写多少是多少。
 等她将上午的语文作业全部写完,饭菜已经好了。
 白母可没有等白爹的意思,娘俩先吃了起来。
 她们吃的差不多了,白爹才匆匆而归。
 也是饿坏了,直接坐下就开吃。
 一口气吃了半碗才长长出口气。“可饿死我了,媳妇,我明个出差,去县城。”
 白淑华立马提醒,“爹,别忘了我的练习册。”
 白爹点头,“记着呢,记着呢。”
 白母问道,“又要买啥啊?你就惯着她吧。”
 白淑华赶紧解释,“是学习用的练习册,镇上没有,我就让我爹去县里的新华书店看看。”
 白母马上转了口风,“那是得买,回头多带点钱。孩他爹,照片取回来了。”
 白爹伸手,“在哪呢?让我看看。”
 白母起身去开了柜子,将两张照片宝贝一样递了过去。
 白爹在身上擦擦手,才去接照片,“拍的真好!这张更好!”
 白淑华探头,看他格外夸赞的就是那张全家福。
 果然她们全家的审美都是正常、在线的。
 白淑华趁机说道,“爹,咱家没相框,自己做个啊,可简单了,整四个小木条订个框架,在弄块玻璃和纸盒子,就能做了。”
 白爹摆手,“真没那个手指,等下回我回队里,找你麻子爷爷做,他做起来跟玩似的,我做几天都不定做出来,就是做出来了也得很磕碜。”
 白母笑道,“你还知道啊。”
 白爹不觉得这有啥的,“两根烟的事,我费那劲呢。”
 白淑华觉得白爹说的没毛病,谁都有擅长的地方,也有短板,不应该强求。
 “爹,这次出差几天啊?”
 白爹工作的事也不瞒着,“明个早上去,晚上蹭运输队的车回来,不在外头住。”
 白淑华疑惑,“咱们镇还趁运输队呢?”
 她之前还真不知道。
 白爹解释,“运输队是县城的,不过最近要拉粮食(从镇上往县里粮站拉,都是各个生产队上交的公粮),我头些日子认识两个师傅,挺好说话的,正好能搭个车。”
 白淑华一向知道白爹交友广阔的,对于他能搭上运输队一点不奇怪。
 她就说以前在生产队限制她爹发展了。
 白母吃完最后一口饭,“就去一天也不用带啥行李了,有啥东西一定要带的,我帮你收拾。”
 白爹摆手,“不用了,啥也不用带,我人去就行了。”
 白淑华在心里吐槽,这就是七十年代的刷脸啊。
 饭后,父女俩又在一起好好研究了下两张照片。
 “以后咱们再拍照,就按照这个来。”白爹越看这个全家福越是喜欢。
 白淑华趁机建议道,“爹,以后每年咱们都拍一张照呗,这样我和弟弟长大了,看着照片就知道我们是如何长大的了。”
 白爹答应得很爽快,“拍!回头让你麻子爷爷多做几个相框,都放满了(照片)钉墙上,也挺好看。”
 白淑华脑海里闪出一个词,“照片墙”,还挺新潮。
 日子一晃就到了年根底下,最近白爹很忙,忙着和县里的几个大厂换物资,好给药厂工人发年货。
 这里也有他自己的和白母的,一下子就占了双份,自然用心。
 面粉、棉布、油、肉、糖果、鸡蛋都换到了。
 几乎年货都全了。
 之所以这么顺利,是因为药厂最近推出的普通药效果不错还便宜,哪个厂子不想多备点呢。
 白淑华看到自家分到的双份年货很是高兴,果然还是当工人好啊!
 白爹问道,“闺女,你看还缺啥,我再买,今年咱们接老爷子和小冰一起过年,得搞的丰盛点。”
 往年老爷子怕麻烦不乐意,今年却不一样。
 特别是明年开春,小冰就要住过来了。
 两家跟换孩子似的,必须往前再走一步,更亲密起来。
 白淑华心里有数,“还缺一只鸡和两条鱼,最好再做板冻豆腐。”
 白爹记下,“鸡、鱼还好说,但冻豆腐,以前是可以拿黄豆换的,现在…应该也行,大不了通过你二伯换就是了。”
 没人会那么较真的。
 白淑华又问,“爹,那哪天去接我小弟啊。”
 她放寒假了都能休息些日子,她小弟小小人一个,连个长假期都没有,可怜的娃。
 白爹却道,“不着急,回头让他和老爷子他们一起来。大闺女你将西屋收拾出来,炕烧上,让老爷子在这消停的待几天。”
 白淑华自然没意见,就是提醒道,“让老爷子住下是没事,就是没那么多棉被。”
 那意思老大夫得自带行李。
 不过这样的事很正常,还有带粮食串门的呢。
 “你们父女俩唠啥呢,过来收拾一下啊!”白母这语气有点不对劲。
 “来啦!来啦!”白爹赶紧回应。
 白淑华向白爹发射问号,然后有点后知后觉,白母得了过年福利咋没太高兴呢,说不过去啊。
 作为一个新厂,这福利够顶的了。
 而且还是白爹跑来的,她肯定是心有荣焉啊。
 白爹回给白淑华一个眼色,那意思是“等会再说”。
 三人很快将东西都归整好,白母沉着脸去炕上躺着了。
 撂下一句话,“今晚的饭你们爷俩做吧。”
 白淑华等白母进了屋,立马凑到白爹身边,做口型,“咋了?”
 白爹小小声,“今个有人找到厂里了,是你娘的亲戚,就是你姥姐姐家的孩子。”
 白淑华撇嘴,这关系够远的。
 其实还好,不过因为白母和姥家那边不咋来往,更别说再远一层的。
 反正她是没见过。
 “他们找我娘干嘛?”
 白爹嘴角露出讽刺来,“借钱,还想让你娘给找个工作,药厂明年扩招。”
 白淑华都不知道说啥好了,平时都没来往,上来就借钱,谁家钱大风刮来的啊。
 “撵走就是了,我娘为啥这么生气呢?”
 白爹叹气,“你娘是没答应,那俩人就生气了,说了不少难听的,说你娘挣钱了也没见孝敬你姥姥,白眼狼啥的。”
 白淑华气鼓了脸,“他们放屁!”
 不懂瞎逼逼。
第七十六章 老爷子祖孙到来
 对于白母娘家亲戚找上门添堵这事就是个小插曲,毕竟脸皮厚的还是少数,态度坚决的拒绝了也没啥后续了。
 不过对方肯定会气不顺,少不得在白母娘家生产队嘀嘀咕咕说些小话。
 但这对白家真没什么影响,他们日子该咋过咋过。
 白爹出差回来休息两天就回了生产队,买了两只大公鸡和半篓子小冻鲫鱼壳。
 大鱼没碰着。
 白淑华很是满意,大鱼有大鱼的吃法,小鱼有小鱼的好。
 反正过年吃鱼就是吃个好兆头,鱼大小无所谓的。
 “爹,小弟没闹着跟来?”白淑华问道。
 白爹回答,“没有,再有四五天就跟着老爷子一起来了,到时候我借牛车给他们拉来,不比走着来强。”
 “他没惦记照片?”白淑华又问。
 白爹笑答,“肯定惦记啊,那能咋办,他想立马看也看不到啊。”
 白母过来拿东西,听到这话呲哒白爹一句,“你多大了,还故意逗儿子。”
 白爹立马转移话题,“孩他娘,二哥答应搬去咱家了,不给租金,给咱半个菜园子的菜。”
 白母和白淑华都很好奇,之前不是不咋愿意么。
 怎么突然就改变了主意呢。
 母女俩表现太明显了,问号都挂脸上了。
 白爹没忍不住,长长叹口气,“自从上次我和二哥谈完,二哥二嫂对俩闺女好不少,还说愿意供她们读完小学。本来都挺好的,大嫂不知道抽啥风,非要给大妮介绍个对象,对方家里还行,是牛栏营生产队的会计,可人不咋地,十六七了也不干正经事,是个二流子。”
 白淑华皱着小眉头,“着啥急啊,大堂姐过了年才十四。”
 就算这边结婚早也得十六七呢。
 这里可不兴处对象好几年不结婚的。
 速度快的从相亲到结婚就几天。
 慢的也就大半年。
 时间长了,要被村里人念叨的。
 当然童养媳、娃娃亲除外。
 白母骂道,“哪都显到她了,人家有爹有娘的,跟她一个大伯娘有啥关系,管那么宽,闲的。她要是敢管咱家的事,我骂不死她,也就是二嫂囊,老受她欺负。”
 白爹就说,“这次二哥二嫂都没同意,现在咱们生产队可是香饽饽闺女都不愁嫁,还有不少招上门女婿的,二哥二嫂以后也没儿子了,她们不傻就不会听大嫂的。”
 白母哼了声,“这里要是没有菇菇懂(内幕)我都不信!肯定人家许了大嫂不少好处。”
 白爹觉得也是,要不然自家大嫂无利不起早的性子,才不会管呢。“二哥搬走了,离她们远点就好了。”
 有的事儿他就没说,他回去又被亲娘给骂一顿,说他捅咕二哥搬家,还说就二嫂、大妮她们能帮她干点活儿,又让他给捅咕走了,今后都没人帮她了。
 四天后,白爹赶着牛车将白小弟和老大夫祖孙俩接了过来。
 牛车上不但有被褥,还有不少吃食。
 最惹眼的是两只老母鸡。
 白淑华上前热情招呼,“孙爷爷、小冰姐。”
 她伸手扶了下宋小冰,让她跳了下来。
 宋小冰拉着白淑华不放,“淑华,快点帮我将暴脾气它们放你家鸡窝里,外头太冷了,别给冻傻了。”
 白淑华嘴角抽抽,所以这两只鸡带来不是吃的,是放她家养的。
 干啥这么折腾啊,老大夫的人缘好的不得了,随便放别人家几天就是了,大不了多给一些鸡食。
 肯定是宋小冰的主意,老大夫一向惯着她。
 老大夫也下车了,抱歉的说道,“这两只鸡这丫头放谁家都不放心,非要带着。”
 白爹娘赶紧都说没事。
 让老大夫他们赶紧进屋,别冻着。
 他们拿行李就行。
 白淑华拉着宋小冰和白小弟也进屋了。“别担心小冰姐,我爹肯定能将俩母鸡弄好。”
 所以别去添乱了。
 屋里烧了火炕,又烧着炉子,很是温暖,棉袄都有点穿不住。
 “姐!炉子!哪弄的?”白小弟小跑着凑了过去。
 白淑华赶紧叮嘱,“别离太近,别摸啊,烫手。”
 白小弟有点无语的看她,他又不傻。
 “有炉子真暖和,我去捂捂手。”宋小冰也凑过去了。
 白淑华也只好过去了,看着点。
 顺便和小弟讲一下炉子的由来。“这炉子是爹前几天在供销社买的旧货,本来是断两节的,所以不要票,只比铁价贵一点,爹去县里机械厂找的焊接师傅给重新焊好了,废了不少事才有了这个炉子。”
 白小弟听的连连点头。
 宋小冰也听个热闹。
 老大夫却听出了不少内容,小军爹的人脉是越来越广了。
 白淑华随即又说道,“你俩热乎了就上炕,炕上也热乎,我给孙爷爷倒水。”
 老大夫摆手,“不用麻烦啊,丫头,我不渴。”
 渴不渴的,这也是待客之道。
 “孙爷爷,家里没茶,就用您给的刺五加行不?”白淑华问道。
 老大夫没再拒绝,而是趁机问道,“小军,刺五加茶的功效都有什么?”
 白小弟略做思考就开口回答,“镇静安神、预防高血压…”
 白淑华一边泡茶一边听小弟小嘴叭叭叭,对不对不知道,反正挺流利的。
 白小弟把知道的全说了,“师傅,差不多就是这些了。”
 老大夫连连点头,看表情就知道很满意。
 白淑华有些惊讶,刺五加这么好么,看来以后可以多喝一点了。
 这时候白爹娘也进来了。
 “老爷子,让你过来住几天是想让您消停的好好休息休息,咋带那么多东西啊。”白爹“抱怨”道。
 老大夫摆摆手,“都是队员们送的,如今他们富裕了,送的东西更多了,我们也吃不完就带来了一些,家里还有呢。”
 宋小冰附和,“白叔叔、婶婶,你们就收下吧,家里还有。白叔叔,那两只鸡没跑吧?”
 白爹笑道,“我给放鸡窝里了,关着门呢,跑不出来。”
 白母去拿了不少榛子、松子,都是炒好的,还有大白兔奶糖,招呼宋小冰来吃。“我泡了几个冻梨,一会欢(解冻)好了,你们自己拿啊。”
 老大夫赶紧拦着,“别都拿出来,吃不完就浪费了。”
 白母赶紧说,“不会,咱们人多。这冻梨是自己冻的,个头不大,却挺甜的。”
 白爹接着说道,“老爷子你们待着,我得还牛车去了。”
 老大夫摆手,“快去吧,快去吧,路上别急,有冰道。”
 白爹走了,白母去厨房收拾东西了。
 白淑华给他们分了坚果和大白兔,三人还继续站在炉子边上。
 “姐,咋还有冻梨了?”白小弟抿嘴,他咋啥也不知道呢。
 白淑华就道,“就是前几天,爹出了趟门,然后整回来大半麻袋,说是用药跟生产队换的,换的二等果,具体哪个生产队我就不知道了。小冰姐,真不老少呢,等你们回去带走一些。”
 宋小冰有些纠结,有些想吃,还有点不好意思。
 白小弟答应的很痛快,“好啊。对了姐,照片呢?快拿出来让我看看。”
 白淑华直接在镜子后边拿出了两张照片。
 本来照片是锁进柜子里的,可白爹娘知道白小弟一来就得要看。
 放进柜子里不方便,就放外边了。
 又怕一个没注意整没了,就别在镜子后边的塑料壳上,风吹也掉不了。
 “呐,给你,小心点,别掉炉子上。”
 白小弟将手里的吃食都放下,抹了把手,后退一步才接过。
 宋小冰愿意凑热闹,“让我也看看!这咋照的,照的可真好!”
 白淑华不用看就知道她夸的是那张全家福。
 这张照片简直是广受好评。
 可惜现在没法发朋友圈,要不然几十个赞肯定没问题。
 白淑华看到冻梨欢(解冻)好了就拿给宋小冰和自家小弟。
 还给小弟两个,“给你师傅送一个去。”
 她没吃,有些怕凉。
 之后又拿了五个小地瓜,放到了炉子上,“你们自己烤着吃啊。”
相似小说推荐
				- 
				我们新人记者向来横冲直撞(绯波)				[BG同人] 《(综漫同人)我们新人记者向来横冲直撞》全集 作者:绯波【完结+番外】晋江VIP2023-07-19完结  总书评...
				
 
				- 
				我亲爹是当朝首辅(王廿七)				[穿越重生] 《我亲爹是当朝首辅》全集 作者:王廿七【完结】晋江VIP2023-10-13完结总书评数:12330当前被收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