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很奇妙的接收到了杨氏的得意心情。
 心中非常不是滋味。
 吕江海考上秀才,陈氏一方面替吕家开心,一方面想到杨氏那般小人得志的嘴脸,又不爽。
 只得去想一想对方那不成气的二儿子吕世昌,还不如她们家成才呢。
 这样想着心情便会好许多。
 老太太在床上躺了两天便能下床活动了,休养了七八天,只觉得又回到了以前行动自如的状态。
 之后看到二房一家,她一张老脸都乐开了花。
 一家子又开始将重心放在吕江海的婚事上。
 老两口子想着门当户对,杨氏却不满足,想着要攀高枝,以自家江海的条件,当地哪个大家闺秀高攀不起?
 不出几日,还真让她们给高攀上了一户大家闺秀,对方祖上世代为官,家族虽然落魄了,但根基犹在。
 若此事能成,定是吕江海仕途上的一大助力。
 吕江海的婚事刚定,吕家所有人都在为其庆幸时,一道噩耗传来。
 吕家老族长过世了。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老族长已年过八十有八,也算是高寿。
 只是这一德高望重的顶梁柱突然倒塌,如一道惊雷般炸在吕家各个旁枝中。
 几乎当地所有吕氏旁支都受过其恩惠,这份情谊是泯灭不掉的。
 不过好在下一任族长很快被推举出来。
 新任族长也就是老族长的长子吕光辉,年过六十有四,也是个颇得人心的,这几年来,老族长渐渐隐居幕后,宗族里的事情大多都是对方出面处理,老族长在后头把关。
 其能成为新任族长也算是众望所归。
 吕佩佩跟着自家人来到吕家祖宅祭拜老族长。
 “二妮,拿着。”吕小花一手持着三根香,递到吕佩佩跟前。
 吕佩佩接过对方手中还未点燃的三炷香,沉默了片刻,
 看在这位老族长对吕家有恩的份上,她心中算着躺在棺材板儿上的那一位生平事迹,而自己这三炷香的功德又该烧到哪?
 至今为止,世俗之人还没有能完完整整接收到吕佩佩三炷香功德的。
 就连前面世界中最亲最近的人都不曾有过。
 她可不是什么东西都一股脑往外送的大善人。
 以前是她身上的功德少,舍不得,现在她更在意着因果。
 因此,吕佩佩在吕小花后头点燃手中香时,顺便动了动手脚,后跟没事人一样跟着吕小花像模像样的行了礼。
 一切礼仪结束,便跟着吕小花离了灵堂。
 后头还排着老长的队,两人一走,其他吕氏子弟在旁人的指挥下便衔接了上去。
 “小宝,还愣着干什么?还不给太叔公磕头!”一个十来岁的半大孩子催促着一个三岁小孩儿。
 “那香……”三岁小孩儿愣愣地盯着一旁的香案,指着某处的三炷香。
 那个半大男孩儿脸色瞬间一沉,低声呵斥了一句。
 “小宝!磕头!”
 小孩儿听话的地先给太叔公磕了头,做完这些礼仪后,听着自家哥哥的吩咐,将自己手头的香插了上去。
 看着旁边散发着金光的三炷香,实在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将罪恶之手伸向了那三炷香。
第220章 福宝文里的短命鬼39
 “小宝!”半大孩子一惊,连忙将自家弟弟给拉扯了过来,又赶紧向主家亲戚道歉。
 只见场中主家众人阴沉着的脸突然面色一滞,不可思议的看着香案上。
 “香……停了!?”
 那三烛被小孩儿拨弄过的香竟然自己就灭了。
 这是、老族长动怒了!?
 吓得主家众人连忙向着棺材板跪地磕头,嘴上也不得闲,让老族长安心的去。
 半大小孩儿早已先一步拉着自家弟弟赶紧跪下磕头,就在两人跪下之际,那三炷香没停止燃烧多久竟重新燃烧起来。
 一切都发生得太快,就好似那香从未停止燃烧,只是正常明灭燃烧的香而已。
 额……这或许是个……乌龙!?
 这算是出丑出大了。
 主家众人顿时脸上火辣辣的,但还要强撑着脸面主持丧葬礼仪。
 一个长者面露不悦地放了这两个不孝子孙离开。
 看了一整场闹剧的吕佩佩嘴角微微一抽。
 她敢保证这纯属巧合,若是没有这个能看到一些不同寻常东西的小不点儿掺和,三炷香也不会这么引起人的注意。
 此时兄弟俩已经走出了灵堂,大的那一位路过吕佩佩跟前时,许是收到了吕佩佩投来的视线,向其礼貌的点头笑了笑。
 礼尚往来,吕佩佩向这位远房堂兄回以微笑的点了点头。
 两人之前本就没有什么交集,属于隔得远到八竿子打不着的同族不同枝关系。
 因此也并没有什么废话,一大一小兄弟俩离开走远。
 吕佩佩也跟上了吕小花的步伐,耳边隐隐传来那还未走远的一大一小兄弟俩的对话。
 “宝,你平时在家挺乖的,怎么刚刚就胡闹起来了?”小男孩儿的语气略显严肃。
 “哥哥,小宝看到有、有光……小宝想抓住。”
 “光?什么光?”
 吕佩佩扶了扶额,这小家伙一身的灵气还未退却,可惜没有得道高人收为弟子,不然以后妥妥又是一位得道高人。
 “二妮,刚刚幸好我憋住了,差点儿笑出来。”
 吕小花突然凑近压低了声音庆幸道:
 “刚刚那一场乌龙,我看到周围好多人都憋着呢,我想想都替主家脸红……”
 吕佩佩没有搭这话茬儿,吕小花也不以为意,自己一个人在唠叨,直到二人找到了本家大人聚集处。
 如今吕小花十四五岁的少女模样还略显稚嫩,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这个年纪却已经有两个媒人上前说亲了。
 吕佩佩想到此眼神古怪起来。
 这丫头浑身哪点儿像可以说媒的样子?
 前些日子媒婆上门时,吕大山夫妇都觉得吕小花年龄还小,不急于一时。
 可架不住那媒婆能说会道,先将亲事定下来,晚两年成婚也不迟,不然好人家的夫婿都让人挑走了,吕小花过两年还怎么挑?
 吕大山与陈氏竟然被说动了,同意了让媒婆留意合适的好人家。
 令人惊奇的是,平时叽叽喳喳,大大咧咧的吕小花在媒婆上门表明来意时,竟羞得躲到房间里不敢出来。
 着实让吕佩佩感慨良久,不愧是一个时代养一个时代的人呐。
 吕佩佩没想到的是,更让人惊奇的还在后头。
 第二年春,吕佩佩一次上山采药归来时,在自家不远处看到了某个半大少年,与吕小花隔得老远,遥遥相望。
 这气氛,属实让吕佩佩熟悉的很,又觉得一阵好笑。
 吕小花这丫头果然是长大了呀,都开始春心萌动了。
 最后的日子便是吕小花时不时心不在焉起来,想着自己的事情,偶尔干着活还露出一个傻笑。
 见到如此的吕小花,吕佩佩一开始还会起鸡皮疙瘩,两次、三次过后便已经免疫了。
 女儿家的心思不与自家姐妹说与谁说?
 不用吕佩佩问,吕小花就不打自招的将自己的心事一一道与吕佩佩听。
 茅草村李员外家的小公子李天齐,两人儿时也见过几次,在不久前,村里某位得高望重的老人过八十大寿,两人都去了,因一场误会结缘……
 李员外家的小儿子?吕佩佩想了想原剧情,一个平平无奇不配拥有姓名的路人甲而已。
 若是按照原来的轨迹,倒霉蛋吕小花在吕家院子忙不完的活,就算能抽出其余的精力,心思也都在记恨与她相反的对照组福宝身上,自然而然就错过了自己的姻缘。
 如今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者说是回到了正轨。
 而吕依依也没能如原剧情一般跟着大房一家去县城里过着美滋滋的生活。
 若是她还能捡钱让一家人吃喝不愁,估计一大家子也被她忽悠去县城了。
 如今她正如吕小花一般从五岁起,便开始让她在家中帮忙干活。
 当时吕依依简直气炸了,还搞出了不小的动静,最后都被老太太压了下来。
 老太太张口闭口就是她怎么会有这么懒的一个孙女?大孙女吕小花像你这么大了如何如何?哪家的丫头大了不帮家里干活的?不然生你养你做什么?有本事这辈子多积德行善下辈子投身到好人家去,那就不用干活了!
 骂架高手老太太训起孩子来毫不手软,顺带连不听话的孩子她爹娘都训。
 吕依依哭闹着死活不干,被强势的老太太关在屋里饿了一两天,期间愚忠愚孝,软弱无能的父母还想给她送点吃食,被老太太一阵数落,一起罚。
 “你们还敢给这丫头送吃的!?也不瞧瞧你们给她惯出的什么毛病?还真以为她是千金大小姐了,别人家的孩子哪一个不帮家里干活的?之前半死不活的二妮丫头不也帮着家里干活吗?怎么就她这么金贵?不是你们惯的,是谁惯的……”
 老太太一套组合拳下来,吕依依就老实了,开始帮着家里做一些简单的活。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两年前那个给不少人带来福气的福宝,如今反抗长辈不肯干活儿在家里闹得不可开交,那时候好多人路过吕家院子时都能听到老太太责骂福宝的刻薄声。
 简直是令人唏嘘不已。
 这天底下哪有永远的神童,哪有永远的福星?
第221章 福宝文里的短命鬼40
 当时吕小花还暗暗称奇,福宝这丫头怎么会这么懒啊,让她帮着大人做点活儿,竟然还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吕小花想到自己那么大的时候也是不乐意干活的,被老太太一吓唬,自己也就老实了。
 福宝可真厉害,还能闹出这么大动静。
 自从吕佩佩在自家小试牛刀给老太太治了病后,在吕家的地位便噌噌往上涨。
 毕竟谁敢保证将来没有一个头疼脑热的毛病,能省一大笔医药费开支,对自家丫头好一点,将来给自己治起病来也用心不是。
 这一年蜀中大旱,最遭殃的莫过于蜀中贫苦百姓,颗粒无收,可想而知接下来是哀鸿遍野,瘟疫横行,天灾人祸不断。
 吕佩佩恍然想起原剧情好像是有这么一出,这次灾难是女主与男主姜辞云初相识的机会。
 可如今女主连茅草村都没飞得出去,估计现在正忙着家里的活呢,如何到外头去认识男主。
 吕佩佩对男女主那些事不感兴趣,也没心思去算,眼下正跟着冯郎中外出义诊呢。
 年近八十的冯郎中自认为身子骨硬朗,仍旧坚持定时外出义诊,地点不定。
 吕佩佩对此也是无奈,一大把年纪了也不消停一下。
 师徒一老一少于某县城外不远处的茶棚旁支起了摊位,向茶棚老板借了一张桌子,立起了“义诊”的牌子,以及“悬壶济世”的帆条。
 排队免费治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吕佩佩在病人将信将疑的神情中,成功救治了几位患者,开出的药方经过冯郎中过目,病人这才放心下来,万般感谢后离开。
 这时,一群风尘仆仆的男女老少出现在了远处官道。
 他们之中有人眼尖地看见这边有郎中义诊,一人指着这边说了什么,人群中便有多人向这边而来。
 待几人走近,正排着队免费治病的当地人一脸嫌恶地捂着鼻子。
 有一中年汉子忍无可忍道:“哪来这么多叫花子?去去去,离我们远些!”
 “我说你少说两句积点口德吧,这些一看就是蜀中来的逃难人,据说那边饿死不少人呢。”
 “是啊,能逃到咱们这儿来,也不知道路上遭了多少罪……”
 一个妇人抱着个孩子率先来到冯郎中跟前,“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求着冯郎中先救治救治她的孩子。
 紧接着一个两个皆跪在地上哭求着冯郎中先救救他们的亲人好友。
 本来还想着斥责这些人后面去排队的当地人将话憋了回去。
 事急从权,他们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让这些半死不活的人先瞧,就当积德行善了。
 冯郎中瞧了一个满脸疮的昏迷不醒的病人,脸色微变,连忙唤了吕佩佩去瞧瞧其他人有没有此类症状。
 吕佩佩一一探查后,眉头微皱。
 原剧情寥寥几笔带过的瘟疫,真实情况有些糟啊。
 “师父,可是瘟疫?”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纷纷离这些病人远了些。
 “瘟疫!?那可不是小事啊,冯郎中,贵弟子说的可是真的?”
 “是啊,冯郎中,不若您再确认一番看看?”
 “……”
 瘟疫之事一经传出,在当地引起了一阵恐慌。
 本地人对那些逃难来的流民避之唯恐不及,跟别说施舍东西或安排谋生的活计了。
 上头派了钦差下来主持赈灾一事,正为疫情焦头烂额之际,突然听闻有神医救治好了多个身染瘟疫之人,顿时大喜,亲自赶赴神医所在处拜访。
 钦差大人从神医冯郎中处寻得治疫良方,让当地所有医馆所有大夫制药救人,亲自下场稳定人心,又派差人维持治安,一场乱局逐渐稳定下来。
 冯郎中仁医神医之名流传开来。
 此时,冯郎中刚送走一个前来送礼的贵人,若有所思起来。
 看来真是老糊涂了,当时是如何“阴差阳错”制成了救难的良药的?
 想不通便不想,冥冥中自有定数。
 这日,在县城义堂做义诊的冯郎中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此人莫约三十来岁,容貌俊朗不凡,通身的气派,一看便知不是普通贵族子弟出生。
 与他一同来的是个十来岁的小少年,小小年纪也能看出些许贵气。
 那人来此并没有表明身份,只道是带着自家儿子来道谢的。
 不用父亲示意,小少年便上前规规矩矩行了一个大礼。
 “多谢冯神医的救命之恩。”
 冯郎中怔愣良久,也没想起来自己何时何地救治的这小少年。
 他行医几十载,救治过的人不计其数,救治过的贵人也多得很,哪能将每个病人给记清楚?
 吕佩佩在一旁提醒道:
 “师父,他是之前与蜀中逃难的一起来的……”
 吕佩佩还记得那天这小子被一个婆子背来时的落魄场面,当时一眼便看出来其特殊身份,心中一乐,哟,这不是将来的男主吗?
 落魄时没能被女主所救,顺势被冯郎中一窝给救了。
 吕佩佩尽管知道对方底细,本着冯郎中时刻教导深入人心的医德,也没给这人什么特殊待遇,与那群难民一视同仁。
 没想道这位好了之后,还记挂着自家师父这份恩情呢。
 那十来岁的小少年闻言,惊讶地向吕佩佩看去,顿时一愣,他当时浑浑噩噩间,好像见过对方的样子,原来是她。
 冯郎中呵呵一笑,言道这是他身为医者应做之事,无需多谢。
 又与少年的父亲客气了一番,那人从怀中拿出一块玉佩赠与冯郎中,让其一定要收下,道明了玉佩权限,将来定能派上用场。
 冯郎中闻言,如此贵重之物,他更是不肯收下了。
 两人你来我往的客气,三个回合后,冯郎中推诿不掉,只得收下。
 看得吕佩佩感慨不已,这就是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逊。
 突然又觉察到一道视线传来,吕佩佩皱了皱眉,都看几次了,还有完没完?礼貌吗?
 当即也不客气地瞪了回去,给了对方一记眼冷刀子。
 看够了没?
 那半大少年好似接收到了吕佩佩的信息,明显惊了一下,连忙移开视线,有些不自然地瞅瞅其他地方。
 姜辞云突然一顿,反应过来,他刚刚竟被一个小丫头唬住了!?
第222章 福宝文里的短命鬼41
 姜辞云不可思议地再次看向那个小丫头,对方这会儿正给一个病人瞧病,他好奇之下走了过去观摩。
 吕佩佩自顾自的给人开了药方,表明若是不放心,可以让冯郎中过目。
 那位看病的老妇人将信将疑,拿了药方,见冯郎中正与一位贵不可言的男子交谈着,也识趣的没去打扰,在旁边等着。
 见吕佩佩得了空闲,姜辞云连忙道:“你这么小,便能给人治病了么?”
 吕佩佩面上稳妥的点了点头,应了一声。
 也在心中翻起了白眼,刚才不已经瞧见了吗?找人搭话也不选一个好点的切入口。
 “你可真厉害,小神医,我当时如此落魄,与现在这身装扮可谓是判若两人,你是如何认出我的?”
 吕佩佩听到小神医三个字,耳朵微微动了动。
 这小子这会儿还挺会说话的啊。
 吕佩佩一边利落地给下一位病人处理着伤口,一边应了他的话,
 “观你骨相。”
 这也算是实话,吕佩佩看人向来很准,无论动不动用特殊能力,观其面相骨相,便知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