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宫之娘娘又精分了(侬岁好)


良嫔也不与她纠结这个,“听闻妹妹近来身子不适,现下瞧着倒是好些了,不知妹妹去往何处?怎不多休息?”
“奴才闷得久了,故而想出来走走,不曾想遇到了良嫔娘娘。”英珠垂眸,语态谦卑。
做惯了宫女,她很轻松就能做出这番姿态,让人挑不出一丝不对。
良嫔颔首,莞尔一笑,“也是,是该多出来走走。”她那双如水的眸子往她身后望了望,忽而道:“我正打算去向惠妃娘娘请安,不知可有别人在?”
这个卫氏,倒是锲而不舍地向惠妃献殷勤,即便身为嫔主,也仍不忘常去给惠妃请安。
说到底不过是为了讨好惠妃,好多些与儿子见面的机会。
“奴才出来时端嫔娘娘正与惠妃娘娘在正殿说话。”端嫔是早年入宫的嫔妃之一,无子无女,亦早没了宠。
因住在景仁宫,与惠妃的延禧宫比邻而居,倒是常去惠妃那儿做客。
先皇后在时,身为皇贵妃,后宫大小嫔妃每五日都要去请安。
自打先皇后崩逝,后宫再无皇后与皇贵妃,而是四妃共掌六宫,是以嫔妃们不必再早起给谁请安,只除了某些低位嫔妃会向高位嫔妃请安,以求庇佑。
如今安排了四妃共掌六宫,且四妃出身都一般,想来是不会从中再出一位皇后了。
倒是后宫里有位出身佟佳氏的主位和出身赫舍里氏的主位,就是不知是否会有一位入主中宫了。
翊坤宫妃,佟佳氏,先皇后同父异母的亲妹妹。
英珠记得她,不过她与如今的佟妃无任何关系,实是没必要再揪着以前那点记忆不放。
她也没必要去讨好佟妃,靠着佟妃得宠。
良嫔面上露出一丝放松的笑容,微一颔首,“多谢妹妹了,我先走一步,妹妹身子弱,莫要在外久留,早些回去的好。”
英珠再次屈了屈膝,目送良嫔去了延禧宫,想了想,还是往承乾宫那边走了走,望了眼那印象中熟悉的地方。
这里是先皇后生活了多年的地方,也是她生活了多年的地方,如今那些记忆都已离她远去,再也与她无关。
逝去的人已逝,终究记得的人不会太多,那个人更不会记得吧。
未曾停留太久,英珠毫不留恋地转身离去。
在她走后不久,身穿明黄色龙袍的人慢悠悠自北而来,身边跟着个大太监,明黄色的华盖紧随其后。
方正脸,卧蚕眉,瑞凤眼,挺鼻薄唇,身如青松,男人目光锐利地看向远处渐行渐远的纤细身影,“那是何人?”
声音低沉,又富有磁性。
一旁的大太监魏珠忙躬身,道:“奴才这就让人去打探。”
皇帝摆摆手,“罢了。”,看了眼那人去的方向,喃喃,“那里是延禧宫和景仁宫的方向。”
魏珠心道,要么是惠妃娘娘宫里的人,要么是端嫔娘娘宫里的人,端嫔娘娘那儿可没如此年轻的嫔妃,那就是惠妃娘娘宫里了。
他记得惠妃娘娘宫里有个喜塔腊贵人,年纪与方才那人相仿。
啧,怎就在这儿遇上了?也是运气不好,偏巧错过了圣驾。
魏珠瞧了眼眼前的承乾宫,弯了弯腰,问,“皇上可要进去?”
皇帝看向面前熟悉的殿门,眸中闪过一丝怅然,沉默片刻,叹了口气,“罢了,去永和宫。”
魏珠忙应了声。
永和宫正巧在承乾宫的东面,魏珠让人前去通禀,使人出来迎驾。
英珠刚回到屋里坐下没多久,就听说皇上去了北面的永和宫。
然后正殿做客的端嫔和良嫔匆匆离开。
听丹朱说正殿那儿又摔了个瓷器,估计是惠妃又生气了。
英珠不禁无语,这有什么可生气的?
宫里这么多嫔妃,还能天天来这延禧宫不成?
在她看来,德妃可要比惠妃会做人多了,性子也更讨皇上喜欢。
否则惠妃又怎会教出一个行事张扬的大阿哥?
母子俩一个德行。

第七章 恩怨
惠妃比德妃早入宫多年,惠妃失宠的时候正是德妃得宠之时,先后诞下了四阿哥、六阿哥和十四阿哥,以及两位公主。
六阿哥幼殇,德妃如今依旧有两子两女,圣宠优渥,凭着生育之功,一路从小小答应坐到了四妃之一的位子。
惠妃与德妃乃是同一天晋为妃位。
惠妃失宠多年,也只凭了大阿哥稳居四妃之位,依旧得皇帝敬重,但论圣宠,仍不及德妃。
德妃即便韶华不再,圣宠依旧优渥。
说到底,德妃深得圣宠,不仅仅是因为能生,更是因为德妃性情“宽厚良善”。
便是当初孝懿皇后身居皇贵妃之位,正是得宠,也是及不上这位德妃乌雅氏的。
当初德妃的恩宠可是与良嫔不相上下。
惠妃以如此年纪与德妃比恩宠,那是自找罪受。
因这些年皇帝忙着噶尔丹之乱,宫里多年未曾进过年轻嫔妃,如今宫里尚得宠的也就是德妃乌雅氏和宜妃郭络罗氏,再有便是庶妃章佳氏。
如今宫里地位最高的是贵妃钮祜禄氏,已逝孝昭皇后的亲妹妹。
钮祜禄贵妃进宫多年,恩宠却并不比德妃和宜妃等人,但膝下却有一子,乃十阿哥。
因此即便无宠,这位钮祜禄贵妃凭着孝昭皇后和十阿哥的面子,也算是稳居六宫之首的位子。
何况还有整个钮祜禄氏家族为后盾。
英珠琢磨着,主位惠妃不可靠,凭着她个人之力,想要见到皇上且在皇上面前留下印象简直难如登天。
她能做的就是寻个靠得住的高位嫔妃。
这个人选没有比钮祜禄贵妃更可靠的了。
因为其余三妃不会为了她一个小小贵人和德妃作对,打破四妃之间的平衡,能不惧德妃且有能力助她的只有钮祜禄贵妃。
英珠之所以想到这位钮祜禄贵妃,是因为她过去对钮祜禄贵妃的了解。
别看钮祜禄氏身居贵妃之位,家世显赫,又有子嗣傍身,可谓风光无限,按说没有能让她吃亏的地方。
然而这样一个人却唯独有一点吃亏,那便是她的性子,最是烈性不过。
便是当初同样出身不差,且身为皇贵妃的孝懿皇后也不敢触其眉头,只能避其锋芒。
钮祜禄贵妃出身满洲镶黄旗,祖父是开国名将额亦都,其阿玛是一等公遏必隆,早年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当年因党附鳌拜,鳌拜下狱后,遏必隆同时被议罪下狱,后虽免其死罪,仍保留其公爵,但钮祜禄氏也因此失去了往日的风光。
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元后赫舍里氏逝后不久,遏必隆嫡次女入宫为妃,后被立为皇后,钮祜禄氏再现往日风光。
好景不长,册后仅半年,孝昭皇后崩逝,未曾留下一子,紧接着钮祜禄家再送了一女入宫,便是如今的贵妃钮祜禄氏,孝昭皇后一母同胞的亲妹妹。
许是出身的缘故,这位钮祜禄贵妃脾性甚烈,谁也瞧不上眼,便是在皇上面前也敢出言不逊。
正是这样的性子,皇帝并不喜这位贵妃,不过是看在其出身,念其亲姐姐乃孝昭皇后的份上,才礼遇她几分。
钮祜禄贵妃在如此情况下仍能诞下一子,实数幸运。
找上这样一个人是冒险的,但英珠正是瞧中了对方的性子,这才选择了此人。
但要想接近贵妃,凭她一个小小贵人是很难办到的。
说不得就要用些心思。
宁韵嘟囔着,“我觉得你还是找个机会向德妃赔罪吧,让人家大人大量饶了你,啊不,是原谅原主的口无遮拦,凭德妃的身份肯定是不屑和你计较的,没了德妃的压制,你才有机会再次得宠,死要面子活受罪可不是事儿哈。”
英珠摇晃着绣着小猫扑蝶的团扇,懒懒地倚靠在临窗的榻上,望着窗外正晃人眼的春光,“不是面子的事儿,别看德妃为人和善,其实最是小心眼,别的事儿还好说,偏偏那话是德妃心里头的刺,无论赔多少次罪都没用。”
这只是其一。
其二,德妃膝下的四阿哥曾养在孝懿皇后膝下,孝懿皇后逝后,四阿哥自然又回到了德妃膝下。
当年孝懿皇后养着四阿哥的时候,还是德嫔的乌雅氏没少去翊坤宫偷偷拦四阿哥。
孝懿皇后发现了,因此防德妃防的紧,不再让德妃靠近翊坤宫。
这事儿算是人之常情,毕竟是德妃身上掉下来的肉。
但她不论什么人之常情,且不说这本就是规矩,再有,德妃去看四阿哥没什么,如此偷偷摸摸,甚至私底下跟四阿哥说那些不该说的事儿,这就不能忍了。
孝懿皇后深恨德妃,她自然对表面宽厚的德妃更无好感。
若是德妃只一心为了见四阿哥还好,她最多就是不满德妃挑拨四阿哥与孝懿皇后的关系。
但德妃背后总做出一副思念儿子的伤心样,以此博得皇帝的怜惜,害的孝懿皇后被皇帝责怪,暗自垂泪,这更加深了她对德妃的恶感。
何况,后来的乌雅氏又有了六阿哥,待四阿哥就不如从前了。
那时候四阿哥已经懂事了,心里面知晓了谁是他的亲额娘,不敢在孝懿皇后面前露出来,只好偷偷伤心,她瞒着孝懿皇后安慰四阿哥,对德妃更添了一层埋怨。
在她心里,德妃表面宽厚良善,内里再是凉薄不过。
但她也理解,这后宫之人有几个不凉薄?不过是装的好与装的不好的区别。
她只是不喜德妃这个人,不愿向此人低头。
宁韵不明所以,“不就是说了她一句包衣出身吗?这不是事实?值当她如此小题大做,记恨这么久吗?”
没错,当初的喜塔腊贵人就是背地里说了句“那乌雅氏不过一介包衣出身,凭什么得到皇上的恩宠,身居妃位”,从而被听到的德妃暗恨在心。
德妃乌雅氏原是孝懿皇后身边伺候的宫女,后被皇帝看重,封了答应,这才有了后来的德妃。
喜塔腊贵人经大选进宫,自是瞧不起这类靠爬床上位的嫔妃,又兼嘴巴坏了点儿,口无遮拦,就这般当着某位同品级小主的面儿说了。

第八章 皇帝驾到
但这对于身居妃位,身份已不可同日而语的德妃而言,无疑是糟了一记大大的耳光,还是从一个小小的贵人口中吐出来。
德妃那等本就心虚又极要面子的人哪里能忍?自是恨上了喜塔腊贵人。
英珠笑了笑,“别的自然能忍,她还要对得起德这个封号,但这等诛心之言,凭她再好的忍耐力,如何能够一笑置之?”
她对乌雅氏无一丝好感,早就看透了此人的虚伪。
当初都以为是孝懿皇后安排乌雅氏侍寝,以此固宠,其实是乌雅氏背着主子勾搭上了皇上。
那时的主子刚封贵妃,正是得宠,有的是机会怀上龙嗣,如何会叫这样一个人夺了自己的宠?
主子刚得知的时候气得不行,无奈事已成定局,主子为表贤良,只好主动提出封乌雅氏为答应。
后来乌雅氏怀了四阿哥,主子便向皇上提出抚养四阿哥,许是心虚,皇上一口便允准了。
因此乌雅氏对自己的过去十分忌讳,不许任何人提起。
但是再如何自欺欺人又如何?她始终是凭借卑劣手段爬上了龙床。
一个德字,怎能掩盖得了事实?
“咦,你貌似对德妃很了解嘛,可据我所知,德妃在这宫里的名声可是很好的。”宁韵试探着问。
她自然知晓德妃从前只是一名包衣宫女,是因为得了皇帝的青眼,才一跃成为嫔妃。
若说德妃因为这个就恨上了喜塔腊贵人,也算说得过去,但是对方明显对德妃无一丝好感,语气里甚至藏着敌意和不屑。
莫非此人过去与德妃有恩怨?
呀,这倒是好玩了,她对扒别人的秘密可是很感兴趣的。
让她猜猜,莫非这人前世便是被德妃所害?
嘶,那岂不就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了?
不得了不得了,她可不能任由她作死,乌雅氏可是未来的太后,和这样的人作对那不就是嫌命长了吗?
宁韵急急道:“我可提醒你,人家是妃,你是贵人,你可别不要命地去对付人家,我可不陪你作死。”
她还不想再死一次。
虽说再死一次,或许就能回去了,但谁知道会不会回去呢?万一再死一次,就真嗝屁了,她上哪儿哭去?
她很惜命的。
不过,历史上康熙的后宫似乎也没喜塔腊贵人这号人啊。
真是奇了怪了。
或许她能改变历史,往上升升职,但德妃怎么说也是两个皇子的生母,更是未来皇帝的生母,现下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英珠无语,冷笑了声,“我才没那样蠢。”
即便她讨厌德妃,也没什么深仇大恨,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她又何必跟德妃过不去?
她的目的又不是德妃。
只不过,先前喜塔腊贵人已然与德妃结了梁子,她要想得宠,势必就要与德妃对上了。
至于宁韵心里如何想她与德妃的恩怨,她并不在乎,也无意解释。
宁韵舒了口气,“你有自知之明便好。”
若这位是个蠢的,她就要哀叹自己的命苦了,或许就会出师未捷身先死。
要想有出路,还是要多出去走走。
英珠身体好转后,便常去御花园散心,至于惠妃那儿,她偶尔去请个安便好,左右惠妃并不想常常看到她。
惠妃对她常出去的事儿不置一词,似乎打算随她去了,正中她下怀。
或许是惠妃并不将她的行为放在眼里,也就懒得管了。
贵妃钮祜禄氏的寝殿在西六宫的永寿宫,隔着御花园,英珠不可能跑去那儿,目的太明显。
现下也只好守株待兔,希望不大,但总会有机会的。
偶尔她还会遇到良嫔,因为良嫔最常去的便是延禧宫。
遇见了不过是请个安,并无太多交集。
许是因为她得罪德妃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偶尔遇上一两个同品级的小主,也没人忌讳,上来和她攀谈两句,但大多是恶意的嘲讽。
比如同是贵人的那拉氏。
两个都是贵人,同年进宫,都不得宠,谁也不比谁好,但那拉贵人就是爱呛她几句,仿佛可以从她这儿找到优越感。
英珠不理不睬,对这种人无须理会,漠视便足以打击到对方。
渐渐的,对方似是也觉得无趣,再见到便不理她了。
偶尔还会遇到高位嫔妃,有一次,她便在御花园里遇到了翊坤宫主位佟佳氏。
当时的佟佳氏正与咸福宫主位博尔济吉特氏相约赏花,此二位都是身在妃位,却未行册封礼。
与实权在握的四妃不同,此二人倒是颇有闲情逸致。
此二人虽然未曾行册封礼,出身却比惠宜德荣四妃都高,一个出身后族,另一位来自科尔沁,连惠宜德荣四妃在她们面前都要低一头。
这二位能走到一起,且相处愉快就不奇怪了,毕竟她们不屑与那四妃来往,遇到了谁都尴尬。
英珠让到一旁低头行礼,那二位似是都没瞧见她,径自走了过去。
便是前世,她与这位佟佳氏也不曾有过交集。
谁会注意一个奴才?
此时的她在这位佟佳氏的眼中依旧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连眼风都不屑一个。
英珠坦然起身,回了延禧宫。
当晚,皇帝驾临延禧宫。
这是她重生以来皇帝第一次来此。
当然,她是见不到皇帝的,不过是站在偏殿外请个安,连进正殿见驾的机会都没有。
抬头时,皇帝已然进了殿,只看到一个背影。
然而,她却对这个背影万分熟悉。
她曾见过无数次。
宁韵在她脑子里啊啊啊啊尖叫,“糟糕糟糕,好不容易见到皇帝,真的皇帝哎,不是电视剧里那些假的。
呜呜呜,好不容易见到皇帝,没想到只能看到个背影,连见一面都不行,呜呜呜,我太惨了!”
英珠捂住耳朵,一脸痛苦。
有必要如此激动吗?
见到皇帝有什么好奇怪的?怎么一个两个都对皇帝如此痴迷?
一个无情之人,有什么好的?
“啊啊啊,好想进去见见皇帝,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见一面太可惜了,你可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我的未来就拜托你了。”
宁韵一惊一乍的,后面的话带着“我看好你的”的祈求。
英珠忍不住翻个白眼,出声泼她冷水,“没人传召,是不能进去的,你死了这条心吧。”

皇帝和惠妃坐于东次间铺着金黄色锦缎条褥的罗汉榻上,中间隔着一方紫檀木炕几,炕几上面摆着茶水和四样点心。
惠妃笑意吟吟,道:“皇上难得来一次,尝尝臣妾亲自沏的这明前龙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