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个小山包。
 世子扬声,道:“临近年关,京中、府中事务繁多。今日圣上召见我入宫,待翻过年后,我便要领兵边关。这些天因是养病,我在府中懈怠许久,这些书籍,便交由你监督我,在夜间抽时间看完。”
 闻言,魏恪不由得讶异道:“这么多书,都要在夜间看完?”
 沈顷郑重其事地点头。
 “白天事务繁忙,移不开身,需得在夜里抽出时间来学习。”
 言罢,他又道:“不止是这些军书,还有那些卷宗,这些时日,我都得在夜里看完。需要你来监督我。”
 魏恪露出不解的眼神。
 世子一向严于律己,什么时候,竟还用他来监督世子看书了?
 虽是心中疑惑,可这毕竟也是主子的命令。
 魏恪一口应了下来。
 沈顷这才稍作放心。
 他将手边的书卷整理好,军书、卷宗皆被他分类得整整齐齐。其上的文字,他大多都熟稔于心,但寄居于自己身体里的那个“邪祟”就不一定了。
 想到这里,沈顷抿了抿唇。
 金粉色的霞光渐渐褪去,不过多时,那一轮新月便要破云而出。
 他唯恐这么多的书卷仍栓不住那人。
 短暂地纠结过后,桌案前的男人抬了抬手,示意魏恪再走近些。
 对方一身黑色劲装,上前:“爷,还有何事要吩咐。”
 沈顷心中又踯躅片刻。
 回想起清晨,兰香院中,妻子那张哭得梨花带雨的脸,他登时敛了敛眸光,同魏恪道:“除此之外,我还要你监督我……咳咳,这些日子不得去夫人那里。”
 魏恪仅是稍一愣神,而后立马会意。
 这才是他要监督的“重点”。
 魏恪也跟着他,低低咳嗽了两声。
 八尺有余的一个大男人,在听完这句话后,竟也跟着一下子红了耳根。
 许是羞愧,许是情怯。
 适才,沈顷的声音刻意压得极低。
 冷风于他宽大的袖摆上拂了一拂,不过顷刻,桌案前便充盈着一道清润的兰花香。
 沈顷继续道:“今日,我与你所提的每一桩事、每一句话,切记,千万莫要与任何人提起。包括我。”
 后三个字,他是停顿少时后,补充上去的。
 果不其然,沈顷看见,魏恪眼中又生起几分疑惑之色。
 但这终究是主子的命令,他一个做下属的,不敢多问,更是不敢忤逆。黑衣之人俯首应答,沈顷微微抿唇,示意他先退出去。
 天色渐晚。
 黑云乌沉沉的,好似整个天空,都要倾压下来。
 倾压得人心口处憋闷,竟有些喘不过气儿。
 桌案之上,书卷成堆,那一盏孤灯点着,是这偌大的房屋中唯一一缕明亮之色。
 亮色隐隐,笼在男人白皙俊美的面容之上。
 沈顷抬起右手,执笔,蘸了浓墨。
 衣袖之下,压着的是一张素白的宣纸。
 白纸干净,未沾任何墨迹。
 男人眼底神色涌动,微垂下那一袭浓密的鸦睫,落笔。
 ——你究竟是何人?
 那“邪祟”甚至连个称谓都没有给他。
 最后一笔方落,忽然,一道无力反抗的晕眩感冲上他的脑海,无边的倦意将沈顷浑身裹挟。
 几乎是一瞬之间。
 男人的脑袋还未落在桌案上,忽然,他的后背一打挺,竟一下将整个身子坐得笔直。新月上梢头,第一缕月色倾照入窗棂,落在他冷白的面容之上。
 雪衣之人微微蹙眉,再抬眸时,眼底俨然换了另一番神色。
 沈兰蘅醒了。
 说实话,对于这次醒来,他是满怀期待的。
 毕竟“入睡前”干了那样一件大事,他十分期待沈顷的反应。
 今早阖眼时,他甚至还觉得可惜。
 自己不能与沈顷同时出现,否则,他真想当面、绘声绘色地同对方讲一讲,昨夜如何与他的妻子共赴巫山云雨。
 毕竟,沈顷既不能打他,又不能揍他。
 挨打的是他,受罪的是他们两个人。
 感受到今夜的月光,沈兰蘅兴致勃勃地睁眼。
 入目的是望月阁,那一张分外熟悉的书桌。
 他慵懒地眯了眯眼,随意翻过那一本本书籍与卷宗,忍不住在心中冷笑。
 沈顷当真是能坐得住,自己的妻子被人那样了,都还满怀着军事政事。
 要是换了他,早把沈府炸了。
 整个国公府的人都得下去陪葬。
 今夜夜色正好。
 窗牖处传来些许夜风,看那窗外,黑云倾压着,好似要下一场雨。
 他很喜欢雨夜。
 他与郦酥衣的初见,便是在那样一个春情荡漾的雨夜里。
 如此思量着,沈兰蘅心情愈发得好。就在此时,一张字条闯入他的眼帘。
 是沈顷留给他的。
 其上问,他究竟是何人。
 他手指修长,紧攥着字条,冷哼了声。
 呵,乌龟。
 他懒得理睬。
 男人伸了伸懒腰,将腰间系着的兰花玉坠子扯下,欲起身往兰香院中走。
 就在此时,书房的门被人敲了敲,魏恪走了进来。
 人高马大的武生,望着他,一脸严肃。
 “世子爷,您得将这些书看完了才能出去溜达。”
 沈兰蘅侧身:?
 “哪些书?”
 他疑惑。
 魏恪指了指他身前:“喏,就是这些书。”
 他一边说着,一边走上来。
 “再过四日是老夫人生辰,这些军书与卷宗您分成了四等分,要在老夫人生辰宴之前看完。”
 言罢,魏恪已将今夜要看的那一份分好。
 一身肉块的男人抬头,认真瞧着他:“世子,读罢。还有这些是要写的,那部分是要背的。待您看完了,属下要为您抽查。”
 沈兰蘅:???
 他看着面前,身材结实的黑衣之人,咬了咬牙。
 好好好,好你个缩头乌龟沈顷,搞这一出是吧。
 读就读,背就背。
 单看这些书名,他又不是从没见过。
 他在沈顷身上待了十余年,时常醒来时,便要面对着眼前这么多书籍与卷宗。如若着实闲得无聊,他也会随手翻着看看,试图从眼前这字里行间之中窥看到,另一个人白日里所见到的光景。
 诗歌,经文,兵法,典籍。
 一字字,一行行。
 那时候的他会想,自己白日里,似乎是一位很有文化的读书人。
 后来,他跟着沈顷上了战场。
 黄沙漠漠,军帐里,他看着眼前那一叠叠战报,竟也不禁跟着感到荣耀。
 自己白日里,不单单是个文化人。
 他还会上阵打仗,舞刀弄枪。
 他是威风凛凛,光彩照人的大将军。
 可慢慢的,苏墨寅就不这么想了。
 因为他发现,那些光彩,那些成就,那些万人的爱戴与敬仰,都属于白日里的他。
 都属于白日里,那个耀眼夺目的人。
 男人手指青白,攥紧了书页一角。
 好,沈顷,你出题难为我。
 今日我便要让你小子知道,什么叫天纵奇才。
 提笔,蘸墨,落名。
 他大手写下一个“沈”字,想了想,又将其涂抹掉。
 目光移下,且看第一道题目……
 这一场夜雨果然如期而至。
 夜风鼓动,夜潮汹涌不止。淅淅沥沥的雨水中夹杂着颗颗细小的雪粒子,直朝窗牖上扑打而来。
 嘭、嘭、嘭……黑夜里,独留给他的,只有无边的孤寂与黑暗。
 冰冷的夜风再度袭来。
 听着雨珠敲打之声,魏恪一脸为难地走上前,敲了敲桌案。
 区区兵书。
 沈顷既能读得,那他苏墨寅便也能读得。
 他沉下心,静住气,屏息凝神,望于书卷之上。
 魏恪在一侧打岔道:“您在书页下还给自个儿留了张考卷,说是今夜要写完的。”
 闻言,苏墨寅翻了翻,果真在书页底下翻出一张考卷来。
 他深吸一口气,兴致勃勃地提笔。
 笔尖蘸满了浓墨,于卷面上淋出颗颗豆点。
 至于那些题目……
 就连一旁的魏恪,都不忍心去看。
 尤其是那些极为机密的军情军报,他都只是看个热闹。
 诗文,不会背。
 军书,看不懂。
 考题,不会做。
 偏偏沈顷还找了那样一个五大三粗的人,盯着他将面前这些书卷都硬啃完。
 他也曾佯装出沈顷的模样,让魏恪离开。
 可对方偏偏是个油盐不进的,固执地守在那里,非要让他将面前那张卷子做完。
 他受不了了,他要崩溃了。
 沈顷,老子今天晚上不睡你老婆了,让老子睡觉,成么?
 恰在此时,长襄夫人端了碗热汤走过来。
 他满腹疑惑:一向勤勉于学的世子爷,今日是怎么了?
 “世子爷,这是您今夜第二十三次打瞌睡了。”
 他乃国公府最忠心的仆从,既答应主子要监督他夜间学习,那便不能懈怠。
 苏墨寅半眯着眼,从桌上神色恹恹地支起身。
 被再度叫醒,苏墨寅用手撑了撑下巴,看着眼前那些仿若天文的字迹——
 虽说,他跟着沈顷这么多年,确实耳也濡了目也染了。
 但对于这些兵书卷宗,他向来走马观花,无聊时才翻翻看。
 她也听闻了老二今日被圣上召见的事,关怀地问他,今日圣上可是要你年后出征?你呀,还是这个性子,入了夜还要拼了命的处理那些军政之事,喏,这是我让芸婶儿给你炖的汤,快趁热喝了。
 待长襄夫人与侍女走后。
 待身旁的魏恪如厕时。
 长襄夫人面露慈祥,笑眯眯地瞧着他将汤药喝完,而后,又看着他假惺惺地读了会儿书。
 苏墨寅咬着牙,自书本下抽出沈顷先前留给他的字条。
 他握着笔,恨恨:
 【弟弟,今日事今日毕。你的事,白天不会自己做完么?】
 沈兰蘅哈欠连天地熬过了这一整夜。
 翌日,入夜。
 他又哈欠连天地醒来。
 果不其然,仍是在书房里。
 果不其然,身侧还守着魏恪。
 面前仍是那一堆书,与昨日不同的,这一回一睁眼,他明显见着其中一本书卷里,正夹着一张大纸。
 他抽出来,正是昨夜自己做的那张考卷。
 沈顷换了另一种颜色的墨迹,将他那张试卷从头到尾,完完整整、一丝不苟地批阅了遍。
 末了,卷尾之处,对方在他画的那只乌龟旁留下淡淡一句话——
 “全部重做。”
 沈兰蘅:……
 并非是在妻子的榻上醒来的。
 见状,沈顷一颗心稍稍放下。与其同时,轻轻一道叩门声,有丫鬟端着早膳走了进来。
 “世子爷,您怎么醒得这般早?”
 她温声,回应道:“爷昨夜读了近一宿的书,后半夜时,竟累得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后面魏恪大人叫了您一遭,您这才回到了床上。”
 素桃只当世子昨晚看了一夜的书,记不太清了。
 言罢,她又心有不忍,心疼自家主子道:
 “世子爷不必如此鞠躬尽瘁,那事务再繁忙,总归还是要当心自个儿的身子。”
 这还未离京出征呢,千万别先累倒了。
 沈顷放下水杯,淡淡应了一声。
 素桃将手中的银盘放下,又为他倒了杯温水。
 一窍不通,毫无章法。
 沈顷忽然觉得有些头疼。
 国之大事,审势为先。
 素白的衣袖如云似雪,于交缠的床幔上轻轻拂了一拂。日影淡若琉璃,落在男子衣肩之处,泛着浅浅的金边。沈顷就从未见过这般性情顽劣、不学无术之人。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对方日夜寄居于自己的身体里,甚至还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
 沈顷听出这话外之音。
 龙飞凤舞,歪七扭八。
 他颔首,问道:“你以为我是何人?本世子从不睡觉。如今我便要去刺杀圣上,你也奈何不了我半分半毫!”
 上罢早朝,他回到桌案之前。
 手指修长,轻捻过那邪祟昨夜所答的那张试卷。
 “本世子命令你,去将郦酥衣给我叫出来!!”
 玉霜只好:“……是。”
 他执着笔,神色认真,批阅那份试卷。
 他沉住气,将椅子抽了抽,微沉着目光,坐下来。
 男人雪袖微垂,于案台上徐徐铺平,宛若一朵洁白的云,就这般施施然展开来。
 一边批阅,沈顷一边心中庆幸,幸好那人平日里较为规矩,未在军中惹出什么事端来。
 此人性子如此急躁,如若不驱除出去,怕是整个沈家军都要葬送在他手里。
 沈顷心中喟叹。
 床帐被人轻悠悠放下来,沈顷褪下外衫,平躺下来。
 这一袭乌发就这般于软榻之上迤逦开来。待拖到那一日,只要拖到那一日……
 沈顷闭上眼,心中暗想。
 到那时,那企图侵占他身体的邪祟,便会就此被驱逐出去罢。
 躺在床上,他一边养神,一边思量着过几日如何刺杀。
 他已与母亲说过,就在生辰宴的前一天,会请智圆大师前来做法事。
 批阅罢,看着面前这张惨不忍睹的试卷,他又无奈摇头。
 这么多年,于京中,于军中,他也算是识人无数。
 魏恪果然是沈顷的好心腹,这么些天,说一不二地守在书桌前。同样,也逼得沈兰蘅不得不坐在桌案之前,被迫学习那些军法兵书。
 当然,他也不是个多省事的主儿。
 在经历了一系列无效反抗后,沈兰蘅愤愤提笔,与沈顷展开了书信交流。
 沈兰蘅:弟弟,不是我说,你天天给我看这些穷酸东西,真的很无聊。
 沈顷未回。
 他继续:沈顷,你不要欺人太甚!我从未学过这些书,你这分明是在赶鸭子上架!
 男人眸色轻缓,翻涌出淡淡的无奈与憾色。写下那句“全部重做”之后,他将笔墨搁下。
 他虽勤勉,但也不是神人。
 夜幕降临。
 这一场夜雨又湿淋淋地落下来。
 就在刚才,魏恪不知因何事,被芸姑姑叫出去了。
 桌案之上,豆大的墨珠簌簌滴落在那一方素白的宣纸上,白纸沾了浓墨,登即晕染成黑黢黢一片。
 沈兰蘅眸光沉了沉,他冷着脸,抽出沈顷先前留下的字条。
 长风摇曳,夜色森森。
 沈顷仍未回。
 他:你说你一个堂堂定西大将军,一不关心国事,二不关心民生,成日净想着如何折磨我这样一个无辜百姓。你真的好意思吗,你的良心当真能过得去吗?
 终于,沈顷淡淡回了两个字:——
 沈兰蘅:……
 他算是看出来了。
 沈顷这分明就是在耍他。
 “啪嗒”一声,他手中的毛笔被捏断成两截。
 他起身,朝兰香院走去。
 沈兰蘅已有好几天未曾来找她。
 也不知沈顷使了什么法子,总之,这一场噩梦暂时止歇。
 彼时郦酥衣正坐在妆镜前,将发上的簪钗一根根拔下来。
 忽然,院门外传来丫鬟的通报声。
 夜幕已落,郦酥衣下意识看了眼窗外,心跳骤然加快。
 沈兰蘅是沉着脸走进来的。
 没想到会这么快再看见此人,郦酥衣心下一惊。
 她赶忙从椅上站起身,朝门前一福:“郎……郎君?”
 她,似乎并不想看见他。
 似乎并不想让他来。
 男人的眸光不由得又是一沉。
 话尾语调微扬,分明带着几分讶异。
 “世子爷,您来啦。”
 她只着了件单薄的里衣,一张小脸瓷白素净,看上去格外怡然安适。
 适才走进屋时,沈兰蘅几乎也能看见,当对方看见他时,面上闪过那一道还未来得及遮掩的慌张与惊异。
 “郦酥衣,你前几日,到底同沈顷说什么了?”
 郦酥衣直觉,他的面色不虞,心情看上去不甚大好。
 沈兰蘅正攥着字条的手紧了紧。
 房门并未紧阖,夜间凉风冷飕飕的,就这般穿过房门的缝隙,拂至男人雪白的衣袂之上。他披着氅衣,衣袖间隐约闪过一棵金线勾勒的兰草,不待郦酥衣细看,对方已来到她的面前。
 他伸出右手,轻轻捏住了她的下巴。
 郦酥衣被迫抬起眼帘,与他对视。
 郦酥衣抬着头,只觉他眼底情绪愈重。原本冰冷的眸光中,竟还衍生出另一种她看不懂的神色。不等她启唇开口,院门外突然响起一阵喧闹声,紧接着便听玉霜高声道:
 “世子爷,世子夫人。老夫人正在前堂唤你们呢!”
 只见这兰香院内灯火通明,薰笼内的暖炭燃得正好,热醺醺的暖雾弥散在偌大的屋内,青烟袅袅,寸寸拂上身前少女的眉梢。
 他逆着月色,步步走了过来。
 无边的夜色倾洒在他衣肩上,倏尔一道熟悉的兰花香,登时扑至郦酥衣的鼻息之下。
 见她这般情态,沈兰蘅只觉自己本就暴躁的心情愈发烦躁,他不禁冷了冷声,问身前的女人:“怎么,见到我,不高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