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比对起来,班上的英语听说水平完全胜于尚雅的,也就只有林楹。
致诚中学的英语听说课程,也就是直接让学生坐在电脑前,采用模拟考试的方式,让他们进行训练。
英语听说考试的满分是60分,再乘以0.25后折合进高考分数为15分。
第一次训练的时候,尚雅就能拿到44分,折合后的分数是11分,也算是很不错的分数了。
要知道能在英语听说考试拿到13分就算是英语高分水平了。
前世尚雅靠着她的“未读乱回”英语听说水平,也能瞎猫撞上死耗子拿4-6分。
但是想要拿到6分以上,就需要真本事了。
经过两年的刻苦训练,尚雅觉得她进步最大的就是英语听说能力。
不过到达11分的水平,再想要往上进步又变得很难了。
这三个月的练习中,尚雅的最好成绩是52.85分,折合成高考制是13.21分。
并且那还是她恰好从李老师给她的阅读材料中看过这则报道的缘故。
此前和此后,她都再也没有到达过13分。
显然这又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
有时候尚雅觉得这也很不错了,这已经是她前世所不敢想的分数了。
但是还有时间,万一她还可以再进步一点呢?
这次训练时,尚雅的分数折合后是12.86分。
她记得高考听说考试的时候,会对这个分数进行四舍五入。
如果到时候她能考到这个分数,真的也还算是可以的了。
尚雅长长舒出一口气,走出教室时,看见外面的天色已经变得昏昏沉沉,好像就要下雨了。
今年冬天降温早,刚到立冬就降温了。
尚雅记得今年是拉尼娜年,所以早早就将羽绒服带来学校了。
在某一个早起的清晨,她们就突然发现外面开始寒风呼啸。
只是高中生依然是冒着寒风早起,天还没亮就迎着霜露走到教室。
比他们更早起来的是梁主任和向级长,距离上早读还有一段时间,他们就已经站在教学楼下面等待抓迟到的学生了。
高考倒计时的日历越撕越薄,高考也在他们的头上拉响了警钟。
紧接着到来的是第四次小测和第三次月考。
月考后,尚雅再一次将高考目标榜的空格填补上。
看着只剩下七个空格,等到这些空格全部填补上月考和三次模拟考试的分数,她们也就站到了高考的面前。
冬日朦胧的细雨,在灰蒙蒙的早晨就像为整个世界都加上一层高斯模糊,尚雅撑着伞行色匆匆地走进教学楼,才将雨伞收起。
高三教学楼下的宣传大厅摆着两排桌子,桌上还放着一沓看起来像是宣传册的折页。
尚雅特意靠近看了一眼,看见是一所本省高校的宣传册。
前世她在大学的时候也有类似这种大学生回高中宣传的活动,不过她社恐没有参加。
现在她也是只有看两眼的兴趣。
不过回到教室时,她就听见有同学在讨论说起。
对于班上一部分同学来说,中流211就是他们的上限了,于是想要了解以后有可能考上的学校的校园和住宿环境。
尚雅对于大学宿舍环境比较看得开。
前世她们宿舍的环境才是真的恶劣,天花板随机掉粉,偶尔还会有小动物光顾,校园里更是蛇虫鼠蚁不断,走夜路都要提防树上随机砸下来一条蛇。
这也是尚雅决定要避开前世的大学的原因之一。
她可不想未来四年再过得像动物园大逃杀。
之后几天,又陆续有考上其他大学的师兄师姐回来学校宣传,还有过来办公室看望老师的,一时间整个学校都挺热闹的。
尚雅心里对于热情开朗善于社交的人由衷的羡慕,但她就是学不来。
所以i人必须要好好选大学专业,不然就有可能变成e人的玩具。
比如:广告!!!
这就是绝对不适合i人读的专业。
当然,其实也不适合人读就是了。
她差点忘了,现在还是2018年,还不流行MBTI十六种人格。
尚雅怀着对广告的十分不满,一口气又做完了一套综卷子,然后愤懑地将卷子和黑笔收起来。
一抬起头,就看见南珍正笑意盈盈地朝她走过来:“尚雅,我刚才在办公室听见有人在讨论你呢。”
尚雅瞬间竖起耳朵:“什么?”
她很在意自己变成话题的中心。
“是上几届的学生回来,在办公室里。”南珍凑近说道,然后回到她的座位坐下。
尚雅在心里默念了几遍“猫是被好奇心害死的”,然后拿出下节课的复习提纲,决定不要去想这件事。
中午下课后从教学楼下来,就看到比高考后的高校招生会还要热闹的现场,至少五六个高校在高三教学楼下面宣传着。
宣传位前也是人山人海,不仅高三的学生围过来,还有高二和高一的学生也特别好奇地驻足观望。
陈路欣蠢蠢欲动地往那边张望着,就被尚雅拉走了:“现在我们要破釜沉舟,别想先找其他后路。”
“我就是想看看大学宿舍都是怎么样的。”陈路欣狡辩道。
“如果是旧校舍,就都差不多,六人寝,八人寝,十人寝,都有。”尚雅很有经验地给她科普起来,“一般只有新校舍才会有上床下桌的宿舍。”
陈路欣感觉顿时对大学祛魅了:“我看电视剧里的大学宿舍都是特别高大上的。”
尚雅:傻姑娘,所以那是电视剧呀!
作为过来人,前世她在进到校门的那一刻,就想要买车票回家复读。
她也不知道当时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她在那个破破烂烂的学校读着令人吐血的专业。
后来想想,还不如就复读呢。
她又顺便给陈路欣画了一个更大的胡萝卜挂在前面:“不过全国最顶尖的学府,不但校园环境优美,而且饭堂也很好吃……”
就连她自己都越想越觉得心里痒痒的。
高中生都期盼着能借助考上大学的机会飞向自由,但是在晴空万里上翱翔,还是被噼里啪啦的电闪雷鸣吓得满世界乱窜,也还是有区别的。
连续不断的绵绵细雨,让冬天的温度日渐下降,她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过太阳。
每天早上穿着臃肿的衣服,再在外面套上一件羽绒服,然后裹上围巾和毛绒的帽子。
大家都害怕在转季的初冬感冒生病了。
直到十二月初,才终于散开阴霾。
12月1日,学校邀请高考指导专家来学校为高三学生进行演讲,安排各班级学生在不同时间段到大礼堂听专家讲学。
尚雅可太清楚了,所谓的专家讲学,其实就是因为高三复习到中程,学校估测了一下,就觉得需要给学生们注射一针鸡血,让蓝条红条都掉得差不多的学生能够原地满血复活,保持激情坚持到高考。
她和1班的同学一同去听了一节心灵鸡汤课,觉得也就这样。
大礼堂里开着暖气,太容易让人打瞌睡了。
偏偏台上的讲师还时不时一惊一乍的,让她在打瞌睡的时候都会突然惊一下醒来。
尚雅从衣兜里掏出纸巾擦了擦眼睛,想着这无聊的鸡汤演讲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到十二月,还有更重要的安排。
高考报名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学校审查过学生们的报考信息,让他们在回家后认真补充填上正确的资料,以及检查到高考时身份证件是否在有效期间内。
本省考生的预报名时间是12月1日到6日,确认报名时间为12月6日到10日。
预报名结束后,学校要校对核准考生的报考信息和采集指纹。
普通类高考有文科、科、体育和艺术四个类别,外语也有六个语种,预报名前班主任也是千叮万嘱。
据说每年都有学生莫名其妙报错的。
什么文科生报了科,科生报了艺术类,这还是比较少见。
更多的是,学西语的同学报了俄语,学德语的同学报了日语,等到发现报错才哭天喊地。
班主任要逐个检查学生们的报考信息,就是为了防止出现这种奇葩的乌龙事件。
尚雅在预报名的时候就很细心地填报好信息,勾上正确的类别,再三检查无误,才敢按下确定键。
反正她是不解,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还有人会那么粗心;果然是高考的每一步都在筛选学生的。
等到确定报名时,再次认真检查过每一个信息,然后完成高考报名。
鸡汤课的最后五分钟,尚雅靠坐在大礼堂的软椅上,打了个盹,做了一个流速很快的梦,梦中的碎片也是在校园里学习考试相关的内容,醒来后就忘得差不多了。
听见台上鸡汤讲师的演讲终于接近尾声,台下的学生便陆续站起来,一个个都露出神情疲惫的样子。
看来这位鸡汤讲师生产的鸡汤并不符合1班学生的胃口,反而让大家有些消化不良。
从大礼堂走出来,大家就体会到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屋外冷风簌簌,就像钝刀子割脸一样疼痛。
尚雅系紧围巾,摸了摸被北风吹得有些僵硬的脸,才走进大风呼啸中。
回到教室,何老师又将学生信息表发下来,让学生校对身份证号、生源地、学籍信息等是否准确无误,校对完在最后一栏的空格处签名。
信息表从第一组开始传下来,等传到尚雅这里已经是下午,仔细校对后就在后面签上自己的名字。
1班没有复读生,除了朱映年是休学两年再复学的学生,其他学生基本都是1999年到2001年出生的。
比如尚雅,她的生日是2000年5月6日,所以她在高二的时候就已经成年了。
还有像南珍这种极端情况,她的生日是2002年6月的,需要到大一第二学期才能成年。
十几年前的入学年龄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卡得很严格,早一年或迟一年读书的情况都有,所以这种情况也并不很稀奇。
尚雅和林婷芳、穆远白都签完名,就将学生信息表传到后面一排。
在高考报名结束后,很快就开启学生指纹采集和高考体检工作。
学生指纹采集工作是安排在12月12日下午,各班级学生分批到图书馆一楼进行指纹采集录入。
而高考体检则是安排在14日下午。
本省高考体检特别严格,他们早就如雷贯耳了。
14日中午,学生们就在校门口集合,由老师带队步行到距离学校一公里的市医院进行高考体检。
大家还能开着玩笑说,学校距离医院近就是便捷省事。
当然如果医院离得远,学校也不可能真的让他们走五六公里到医院体检,万一影响体检结果就有些麻烦了。
五官科检测都是常规,等到照完胸部透视和内科检查,尚雅才不慌不忙地走到最里面的检查室。
高考体检是有全身检查的项目,不过她既不是艺术生也不报考军警空院校,所以影响不大。
这个检查是男女分检,五个女生为一组,脱掉上衣后检查是否有皮肤疾病或明显的纹身。
完成前后所有检查后,最后一个环节才是抽血。
在医院休息一段时间,学生就可以自行回校。
不过学生们更愿意借着这个机会跑出去吃一顿晚饭再回校上晚自修。
尚雅也和陈路欣到医院对面的面馆吃了一碗牛肉拉面,又在附近的面包店买了两块蛋糕,才慢悠悠地赶在晚自修前回到学校。
而一模考试也是安排在十二月中旬。
因为一模考试时间调整的缘故,高三成年礼的时间则另行通知。
大部分学生对于一模考试都是既担忧又期待。
他们早已听说过一模考试的威名。
据说一模考试是高中阶段难度最高的考试,很多学生都是哭着从一模考场出来的,本就脆弱的小心灵碎成渣渣。
因为一模考试同样会进行全市排名,尚雅早已经是跃跃欲试了。
但是看见班上那群忧心忡忡的面孔,她也不好表现得太明显,还是要收敛着点。
倒是在一模考试前的周六,卫英月给她消息,问她准备在一模考试冲刺第几名?
尚雅:???
这不是还没考吗?
尚雅的最佳成绩是在上学期末获得的全市联考第三名,她的进阶目标当然是保三冲二。
她深谙一口吃不成大胖子的道,再加上梁以晴可是本届高考货真价实考上清北的学霸级学生,所以她也只能徐徐图之。
所以先考过那个没能考上清北的第二名,这个目标应该不算太天方夜谭吧?
不过尚雅还是悄咪咪向卫英月打听梁以晴的近况:“最近以晴还好吗?”
“你去问她呀。”卫英月发来一个阴险的笑脸表情包,一副“我早就知道你在想什么”的表情。
“那多不好呀!”尚雅假装冥想,然后抛出下一个话题,“我们班最近有几个同学都很强的,她们都准备冲击一下前五名呢。”
上次联考的时候致诚中学科班就有四个学生闯入全市前十五名,一中的老师肯定会拿这件事激励学生,显然卫英月对这件事也是有些印象的。
卫英月的注意力果然成功被吸引过去了:“你们学校最近怎么回事呀?”
她还提起合安高中生社区的一个传闻:“听说你们学校请回了一尊孔夫子像?”
尚雅:肯定是实验的学生在外面造谣!
她们可是靠真材实料考到年级前列的成绩,才没有在考试前特意拜孔夫子像。
但是和一中的同学抢前排,她们也是认真的。
“不过我们学校表白墙也有人在猜你这次能考到多少名。”卫英月俨然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还给尚雅转发过来一中表白墙的网站链接。
尚雅感觉一中的学生太闲了,但她也津津有味地翻看着,觉得挺有意思的。
看完表白墙,尚雅又好奇地问卫英月:“那你参加一模考试吗?”
她对申请外国大学的流程并不清楚,也不知道需不需要高考成绩。
卫英月就说肯定要参加高考,她是要在高考后再出国读书。
卫英月的成绩在市联考都是徘徊在前十名左右;因为申请西欧的部分大学需要提供高考成绩、高中成绩单和高中毕业证书,所以她的学业也并不轻松。
两人说了一会玩笑话,然后共同表示对一模的期待。
尚雅需要这场考试来验证自己在一轮复习的成果;而卫英月并没有誓争第一的心态,所以她还能很轻松地其他同学拼死拼活。
于是两人约定出成绩后再聊。
“不过我可能会比你更早知道你的成绩。”卫英月还开玩笑地说了一句。
如果尚雅考得很好,一中的老师绝对会在拿到成绩单的那一刻就在班群里说的。
卫英月发来一个邪恶笑容:“到时候我截图发给你。”
尚雅:这倒也不必……
回到学校,整个高三年级都在忙忙碌碌地准备着一模考试,还有不少同学忙着在最后三天临时抱佛脚。
也是因为听卫英月提起,尚雅在路过操场时才特别注意上学期新落成的孔夫子像。
她发现竟然真的有不少同学在路过孔夫子像的时候,会虔诚地拜拜,希望能够保佑自己在即将到来的考试时获得高分。
尚雅思考了一下,觉得还是没必要将谣言坐实,她得赶紧离开这里。
一模考试是严格按照高考的考场布置和时间安排,然后在考前两天公布考场和座位安排。
因为高考的考场和座位并不是顺序安排的,所以一模考试的座位也不像以往月考是按照上次考试的排名分布,而是电脑随机安排。
尚雅是在八号考场,座位号是006号。
她记得这应该是一排座位的最后一位,靠近考场后门,相对之下也算是不错的座位。
至少不用担心有人在后面踢她的椅子。
她只希望高考的时候也能被分配到这样的好位置,或者是像她上辈子的高考那样,直接坐在正对着老师的位置也不错。
对于一模考试,她也是用对待高考的心态来应考。
考前一天准备好考试用品,当天早上到饭堂买了一个面包吃掉,然后提前半个小时到达考场。
整个考场只有三个同班同学,尚雅跟蓝冰遥遥挥挥手打了个招呼,然后在座位坐下。
八点五十分,监考老师就位开始发答题卡,学生们填涂好答题卡后。
距离开考五分钟,监考老师再发下试卷。
学生们不允许提前作答,但是可以利用这五分钟将选择题的前几题看一遍。
尚雅记得她在文科班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五分钟完成前面五道地选择题。
但是综题目需要运算,所以她只能利用这段时间略看一眼前面的题目。
等到早上九点的铃声响起,满场的学生开始拿起笔窸窸窣窣地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