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启在收到这封书信之后,犹豫良久,终是选择拿着那封书信,站在了秦王的面前。
身着衮服的嬴政高高坐在王座之上,面前有旒珠垂下,芈启看不清他的神色。
对待手下的信臣之时,嬴政很少摆什么架子。先前芈启来找嬴政议事之时,君臣俩还曾毫不讲究地坐在一处。
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芈启觉得,他与秦王之间,多了一道看不见的沟壑,这也使得芈启在面对秦王之时,愈发小心翼翼。
“王上……臣想回楚国一趟……”芈启低着头道。
他是知道秦王有多看重与西域诸国通商之事的,按理说,他不该在此时为了私事,而耽误秦王的大计,可那到底是他的阿父……
当初芈完在离开秦国,回楚国继位之时,芈启尚且年幼。他对自己的阿父,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他只依稀记得,曾有人把他驮在肩头逗弄他,也曾有人将小小的他抱在怀中,对他讲述那些与楚国王室先辈有关的故事。
芈启对于“阿父”的印象是模糊的。一方面,这个词蕴含着他些许美好的幻想,另一方面,芈启的阿娘秦国公主又在以冰冷的话语提醒他,楚王完根本就没有把他当做儿子。
芈完在秦国为质之时,秦国公主与他虽说不上有多恩爱,倒也相互扶持、相互敬重。芈完待秦国公主甚好,秦国公主也尽心为芈完筹谋。
因有秦国公主从中斡旋,芈完在秦国为质的日子好过了许多。秦昭襄王看在女儿的面上,对芈完也和气了些许。
这一切在楚顷襄王病重,芈完筹划着从秦国出逃时,戛然而止。
许是害怕秦国公主向她的父亲秦昭襄王告密,芈完与黄歇在筹划回楚的过程中,将秦国公主瞒得死死的。
秦国公主身为芈完的妻子,却是最后一个知道他离开秦国的人。
且芈完离开秦国回楚国继位之后,也不曾提过要将秦国公主母子接过去,倒像是完全忘了他们母子一般。
自那时起,秦国公主便对楚王完彻底死了心。人家既不稀罕她,她何必巴巴地凑上去。
好歹她在秦国是一国公主,过得逍遥而自在,她大可不必主动贴人冷脸。
后来,因楚王完无嗣,春申君黄歇在楚国境内四处寻找宜生养的妇人准备进献给楚王完。最终,李园自请为春申君的舍人,并献上了自己的妹妹。这消息一传到秦国,秦国公主便将芈启叫到跟前,冷冷地对他道:“阿启,你记住,从今往后,你没有阿父了!”
楚王完无子,那芈启算什么?只因芈启是秦国公主所生,自幼在秦国长大,楚王完和春申君就不把芈启当做芈完的儿子了?
芈完若只是对秦国公主绝情,秦国公主也就忍了。毕竟严格来说,他们那短暂的婚姻就是一场政治联姻,压根儿分不清有几分真情,几分逢场作戏。
可芈完竟对自己的亲骨肉也绝情至此,秦国公主觉得,这阿父不认也罢,她的儿子,只需有她这个阿母就够了。
因秦国公主对芈完颇有怨念,自此之后,芈启不再在自家阿母面前提起“阿父”二字,权当他的阿父当真没了。
只是,幼年时的憧憬与少年时的憎恶,到底在芈启心中交织出了极为复杂的情绪来。
平日里,芈启可对楚王完不闻不问,可如今楚王完危在旦夕,又特意命人给芈启送来了书信,芈启觉得,自己还是想去楚国看看。
他不知自己是否会因此而失去秦王政的信任,可他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与楚王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错过这一次,许多疑惑,兴许就只能带进坟墓了。
芈启不敢看秦王的眼神:“王上,臣……”
“昌平君何必如此做派?在生父病重之时,想要赶去见生父最后一面,本是人之常情,寡人又岂会因此而苛责于你?”
就在芈启不知所措之时,却是秦王政亲自走过来将他扶起。
“此番,你就作为我秦国使臣,代表我秦国去探望楚王吧。至于那河西走廊,寡人再另派人去肃清就是。”
嬴政这么说着,眼前闪过了蒙恬与李信等秦国新生代将领的身影。
因嬴政对内变更律法,对外更改邦交策略,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怕是都不会对六国大动干戈。
如此一来,拿匈奴、东胡、楼烦等部来给蒙恬和李信等人练练手,也是一件好事。
省得大秦锐士的兵刃因久不开锋而变钝。
芈启松了口气,对嬴政道:“多谢王上体恤。”
他心知,秦王政命他作为秦国使者前往楚国,看似是为他前往楚国大开方便之门,实则却也是在提醒他,他仍是秦臣。
秦王能包容他在私事上的些许私心,但在公事上,秦王眼里是揉不得沙子的。
李令月得知此事后,以调侃的口吻对嬴政说道:“陛下还真是心大啊。你明知芈启在另一个世界中因楚国而背叛你,却还敢放任芈启去接触楚国之人。”
“无论寡人准不准,他都会去楚国。既如此,让他私底下自己去接触楚王,倒不如让他光明正大地作为秦使前往楚国。”
若是芈启作为秦国官方代表前往楚国,他这一路上受到的关注自然会比他私底下前往楚国多得多。
嬴政道:“且有一句话,令月你说得不对。芈启不会因为楚国而背叛寡人。若他有一日选择背叛寡人,必是因为此举能给他带来巨大的利益。”
“这倒是。”李令月想了想,在原本的历史线上,要不是有人要拥立芈启做楚王,芈启也未必会倒戈。
做楚王的臣子,哪里比得上做秦王的信臣快活?
芈启自幼在秦国长大,楚国那边对芈启母子不闻不问,芈启对楚国能有几分感情?
如今秦国相邦之位空悬,凭着秦王政对芈启的看重,芈启未必不能争夺这个位置。
但对于芈启而言,这便已经到头了。
也唯有楚国那边拿楚王之位相诱,芈启才会为了“升职”而背叛秦王。
“既然陛下你对一切都了然于心,我也就不再多言了。不过,你确定你要派我名义上的老祖宗去攻打匈奴吗?”李令月问。
嬴政想了想,才反应过来,李令月口中“名义上的老祖宗”指的是李信。
他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古怪。如今他已认定李令月是他的妻子,李令月却唤李信“老祖宗”,那他该称呼李信什么?
罢了,他还是不要纠结这种问题了,他与李令月就各论各的吧。
更何况,李家祖孙三人只是李令月族谱上的老祖宗,是不是真有血缘关系还不好说呢。
“李信可是有何不妥之处?”嬴政问出了他最关心的话题。
他也曾与李信相处过,觉得李信颇有将才,若非如此,他也不会想着派蒙恬和李信去攻打匈奴等部。
“那倒没有。只不过,我族谱上有个名叫李广的老祖宗,当守城将领时干得很不错,汉武帝一派他出去攻打匈奴,他就老爱迷路。因为迷路,他总是贻误战机,难以封侯。在族谱上,李广可是李信的后人。我也不知道他老爱迷路这一点是不是祖上传下来的……”
李令月在看到嬴政讶异的神色后,很快补充道:“当然,我和我阿翁在带兵外出打仗的时候,绝对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在打仗方面,我们可不会像老祖宗那么不靠谱。不过保险起见,阿政你要是准备派李信去攻打匈奴,最好给他配个方向感强的副将,可别让他单独行动。”
至于蒙恬,李令月提都没提。既然蒙恬能“却匈奴七百余里”,那至少人家的方向感是没问题的。
“知道了。”嬴政在心中盘算着该派谁去辅佐李信。这种事,还是宁可信其有吧。
此时正踌躇满志准备披甲出征的李信未曾想到,他这仗还没打呢,他的名声就已经先被“不孝后”人给败坏了。
至于这“不孝后人”指的究竟是爱迷路的李广,还是爱揭老祖宗短的李令月,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蒙恬与李信早就闲得快发霉了,他们在接到来自嬴政的命令后,几乎立刻便开始准备了起来。
与此同时,芈启也急匆匆地启程,开始赶往楚都寿春。
从秦国到楚国距离可不短,他若不动作快一些,恐怕等他赶到的时候,就只能看到楚王完的灵堂了。
此时,楚都寿春,躺在病榻上的楚王完形销骨立,已经瘦得脱了形。
他在将太子悍叫到跟前来考校了一番过后,失望地发现,太子悍较之从前,仍然没什么长进。
这样下去,待他离世之后,太子悍要如何支撑起偌大的楚国?
也许是楚王完眼中的失望之色太过明显,太子悍眼中闪过了一丝愤恨之色。
总是这样,每次阿父见了他,都是这副一脸嫌弃的样子。有时候,太子悍都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楚王完的亲儿子。
天底下怎么会有父亲对自己的儿子这般苛刻?
很快,太子悍就低下头,将这丝愤恨掩了下去,继续在楚王完面前装听话的孝子贤孙。
反正楚王完已经活不了多久了,他也只需再忍一些日子。待他上位,这楚国便再也没有能够让他忍气吞声的人了!
“太子,到寡人跟前来。”楚王完将太子悍唤到身边,指着春申君黄歇,对太子悍道:“你年轻,在国事上没甚经验。春申君有大才,日后你遇事不决,便多询问春申君的意见……”
“儿子明白了。”太子悍一副乖顺无比的样子。
待太子悍离开后,楚王完对黄歇感慨道:“没有想到,寡人诸子之中,最为肖似寡人的,竟是阿启。若他不是秦人所出之子,就好了。”
楚王完回到楚国之后所生的几个儿子,资质一个比一个平庸。
反观昌平君芈启,却在秦国步步高升。
此时,楚王完心情极为复杂,也说不好自己究竟后不后悔。
他一时会忍不住去想,当初他在回楚之时,若将芈启一并带回来,如今指不定就能拥有一个比膝下诸子更有才干的继任者。
但一想到芈启是秦国公主所出,是那秦昭襄王的外孙,楚王完又觉得,当初他丢下芈启之事,并未做错。
倘若当初他让芈启做了楚国太子,指不定秦昭襄王就要想办法移开他这块拦路石,让芈启提前上位,而后借由芈启来控制整个楚国。
事到如今,不管他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他都只能当自己是正确的……
在楚王完反复纠结之时,黄歇垂下眼眸,没有对此事发表任何看法。
当初,舍弃公子启,不止是楚王完的主意,也是他的主意。
公子启幼时是个聪慧乖巧的孩子,颇为惹人疼爱。可公子启自幼在秦国长大,认可秦国多于楚国。若是楚王完和黄歇将公子启迎回楚国立为太子,对楚国而言,风险太大了。
除了为楚国着想之外,黄歇也有自己的私心——当初,芈完从秦国出逃之时,黄歇为了替芈完遮掩此事,利用了秦国公主一把。秦国公主得知真相后那愤怒的面庞,深深地刻在了黄歇的脑海中。
虽然时过境迁,且当时黄歇那么做也是事出有因,但难保秦国公主不记恨在心。若是秦国公主的儿子成了楚国太子,黄歇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呢?他当然要劝着楚王完另娶新妇。
于是,楚王完与黄歇双双回到楚国之后,便有了黄歇因忧心楚王无子,而为楚王进献好生养的妇人之事。黄歇为楚王完进上的李园之妹,肚子也确实争气,一举诞下公子悍。
李园之妹当即便被立为王后,新生的小公子也被立为太子。
自此之后,楚王完对春申君黄歇愈发倚重。
但没过多久,外界便有传言说,黄歇是自己先收用了李园之妹,让其怀孕后才进献给楚王的。那太子悍名义上是楚王之子,实际上是黄歇之子。
楚王完听了这则消息后,勃然大怒:“春申君待寡人至诚至信,若无春申君,寡人断无回国继位之日。尔等安敢污蔑春申君与寡人的王后、太子?”
彼时,楚王完继位不久,根基不稳,尚需与春申君黄歇相互扶持着,才能与老氏族们抗衡。
楚王完在听到这则消息之后,便认定这是老氏族们为了离间他与春申君而采用的毒计,不许任何人再议论此事。
于是,那则要命的流言,没过多久便平息了下去。
黄歇十分感激楚王完对他的信任,自此之后,也有意识地与王后和李园这对兄妹拉开了距离,以此来避嫌。他只在楚王命他去教导太子悍时,与太子悍进行亲密接触,以此来维持他与太子一脉的关系。
说起太子悍的理政才能,黄歇便明白楚王为何会头疼。
隔壁比太子悍小了近十岁的秦王政,已经利用他高超的手腕和莫测的心思,令各国国君为之头疼了。连楚王完和黄歇这两个“老前辈”,都不得不反复揣摩秦王政的心思和意图,以应对秦国的种种试探。太子悍在处理政务之时,却仍然懵懵懂懂,生涩稚嫩。
楚王完将秦王政最近的动向告知太子悍,并让太子悍分析秦王政的意图时,太子悍十分天真地说:“秦王不跟咱们打仗,改为跟咱们合作了,这不是正好遂了阿父的心愿吗?好事也!看来如今这位秦王不像之前的秦王那么可怕,阿父也可放宽心了!”
此话一出,气得楚王完直想抄起附近最趁手的东西,去砸太子悍的头。
看看隔壁老嬴家多会生儿子,再看看自家怎么教也教不好的儿子,楚王完心中时常生出一种“天不佑楚”的悲凉感来。
若不是太子悍至少还有个“善于听从别人意见”的好处,若不是太子悍的弟弟们在理政方面才能也没比他好到哪儿去,楚王完都想直接换太子了。
正是因为膝下的几个儿子都不争气,无法达到楚王完的心理预期,楚王完才会忍不住去惦记那个早早便被他抛弃的儿子。
与楚王完的其他几个儿子相比,芈启可以称得上是极有才干了——若芈启没有本事,即便他身负秦国王室血脉,他也无法在人才济济的秦国朝堂上身居高位。
要是楚王完后继有人,芈启对他来说,也不过是年少时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罢了,根本不必在意。可偏生,这个被芈启遗弃了的儿子,竟是芈启诸多儿子中最有本事的那个……
一想到此处,楚王完的心情便复杂得难以言表。
他重重咳嗽了几声,而后问身边的黄歇:“你觉得,阿启会不会来见寡人?”
这些年来,楚国方面并未特意维护与芈启的关系,楚王完还真不确定,凭着自己这张老脸,究竟能不能让芈启往楚国跑一趟。
“会。公子启如今在秦国为官,总是要注重名声的。王上到底是他亲父,不管父子俩过去关系如何,如今王上……大限将至,无论如何,公子启总是要回来看一眼的。”
黄歇回想着刚刚得到的情报,又道:“且秦王已任命公子启为秦国使臣,前来探望王上。”
“秦王么……”一提起那位秦王政,楚王完的心情便十分复杂。
他从衣袖中掏出一份已经写好的书信,递至黄歇跟前道:“寡人也不知,寡人这身子,究竟还能不能等到阿启的到来。如若寡人能等到阿启的到来,待寡人与阿启说完话,你就悄悄地将这封书信烧掉。倘若寡人的身子不争气,等不来阿启,你便将这封书信交给阿启……”
这封书信,是这些日子以来,楚王完趁着自己尚有精力时写下的。
在说完这番话后,他便又是一阵喘息。
黄歇一面上前将书信收好,一面轻拍着楚王完的背。
待楚王完平复过来之后,他对黄歇道:“说来,终究是寡人对不住阿启他们母子……”
黄歇心中一惊,正欲说些什么,却听楚王完又道:“可为了楚国,寡人也只能继续对不起他们了。”
听闻此言,黄歇顿时放下了半颗心。
他大致猜到,那封信件中的内容,绝不是什么父慈子孝,病重的老父亲为亏欠多年的长子筹谋未来铺平道路。
相似小说推荐
-
臣妻为后 (捌月) [古装迷情] 《臣妻为后》 作者:捌月【完结+番外】纵横中文网2025-1-6 完结80.2万字简介: 燕聿贵为帝王,不小...
-
转生成女郎蛛后和大圣he了(斗鱼) [BG同人] 《(西游记同人)[西游]转生成女郎蛛后和大圣he了》作者:斗鱼【完结】晋江VIP2025.01.16完结总书评数:1122...